疫情期間,很多讀者問到英國房價走勢,擔心封鎖造成的經濟停滯可能會波及房價。
但與此同時,又有一種分析指出因為政府在疫情期間大規模印錢放水,可以使經濟在疫情結束後快速反彈,而且,這些放水的資金最終還是會轉移到房價上,因此樓市至少應該能穩住。
到底哪種理論正確?疫情衝擊下,英國樓市到底表現如何?我們還是看數據吧。
正好4月剛剛結束,英國銀行Nationwide也發布了最新的房價數據。
*簡單科普一下,英國這邊看房價走勢主要就是看兩個銀行Halifax和Nationwide出的數據,另外由於銀行的強避險屬性和弱風險偏好,其所發布的預測數據相對中介發布的數據更加保守,因此更值得一看。
▲Nationwide剛剛發布的房價報告
Nationwide最新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四月(整個月都處在封鎖期),英國房價對比前一個月上漲了0.7%,對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7%。
Nationwide進一步指出,3.7%的年增長率為英國近26個月以來的最高值,顯示英國房價近兩年基本處於平穩狀態。
除此之外,Nationwide還在報告裡放了一些圖表,我這裡都列出來。
英國近十年房價走勢(2010年4月-2020年4月)
英國近三年房價漲幅走勢(2017年4月-2020年4月)
英國近30年房價收入比走勢:目前在6左右,即不吃不喝6年買一套房
事實上,除了數據,Nationwide還在這份報告裡給出了最新預測,即這波疫情過後,英國房價會怎麼走?
這邊我也放上完整英文。
簡單翻譯一下這四段話,Nationwide是這樣預測的:
「英國房價的中長期走勢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整體經濟的表現。」
「由於近期一系列嚴格的封鎖措施,英國的經濟活動已大大萎縮。」
「但是,英國政府近期同步出臺了多個保護企業和工作的措施,包括3300億英鎊的商業支援計劃、幫助企業給員工付工資以支持民眾收入的員工職位保留計劃,連續兩次降息等。
這些措施將幫助樓市在疫情過後反彈,且減少疫情對經濟的長期危害。」
「在政府這些措施的支持下,疫情對英國房產市場的衝擊,將遠小於同等規模經濟危機所帶來的衝擊。」
可以看出,Nationwide雖然表述得比較委婉,但其核心觀點還是相對樂觀,認為疫情只是短期的,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樓市未來有望反彈(rebound)。
英國媒體《City A.M. 金融城早報》對這份報告的解讀也是如此,其標題便是:
專家預測英國房價在封鎖結束後將快速恢復(sharp recovery)。
Nationwide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加德納(Robert Gardner)指出:「英國房價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勞動力市場狀況(失業率)、借貸成本(貸款利率)、政治局勢(保守黨支持率)。」
從這幾個因素看,只要疫情過去,市場回暖還是很有希望的。
據《City A.M.》分析,在本次疫情來臨之前,由於脫歐塵埃落定和鮑裡斯大勝贏下大選,英國樓市其實正在以2017年以來的最快速度上漲,但英國政府於3月出臺的封鎖令使房產市場被迫按下了暫停鍵,暫時凍結了這個市場。
這主要是因為,由於封鎖,銀行的估價師沒辦法去現場做房屋評估,因此銀行出貸款的速度大大降低,甚至有的銀行因此暫停了貸款。另外,中介也關閉了門店,導致想出售的房東無法在這段時間掛牌自己的房產,同時買家也辦法出門看房,更沒辦法搬家。
Get Agent的最新數據也顯示,受封鎖令影響,倫敦各區待售房源均出現大幅下降,像Bromley、Merton等地的待售房源更是下降了90%以上,其它地區數據見下圖。
疫情期間,倫敦各區待售房源變化
另據英國房產網站Rightmove的數據顯示,由於封鎖令,目前有超過37.3萬筆房產交易被暫停,交易價值超過820億英鎊。
但根據Rightmove的最新調查,這些交易只是被推遲了,並不是被取消了。
調查發現,94%的買賣雙方選擇在解封後繼續推動交易,只有6%的人會取消交易。
另外,Rightmove指出,由於大部分民眾近期被長時間隔離在自己的房子裡,其換房和搬家意願也大大增加。(我猜可能是因為整天待在家裡,越看越覺得自己家不順眼,想要更大的空間或更多的陽光)
Rightmove預測隔離結束後想要換房的人應該會大幅增加。
英倫投資客寫在最後
總結來說,在疫情的影響下,英國四月房價數據還算穩定(略微漲了0.7%),且隔離結束後有望反彈。
雖然房價相對堅挺,但如果從交易量來看的話,就不那麼樂觀了。數據顯示英國各地掛牌房源因為隔離政策已大大降低,有的地方甚至減少了九成以上,顯示疫情已造成交易量大幅萎縮。
好在,Rightmove的調查顯示大家的換房意願其實還是很強的,只是目前被暫時壓制了,隔離結束後還有可能出現報復性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