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中國再奪PISA第一,成績背後的真相竟是…

2020-12-14 騰訊網

2019年12月3日下午,由世界經合組織發起的PISA2018測試結果公布: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由中國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B-S-J-Z(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高分奪得閱讀、數學、科學素養三項第一!!!

PISA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這屆學生如此優秀,3項測試均排名第一?

在分析結果之前,我們先來講一講PISA是什麼。PISA是一種測試,一種評估,評估15歲學生的素養,每三年進行一次。在各國教育系統中,15周歲學生基本處於初三或高一階段,因此,PISA成為各國衡量基礎教育水平的一個重要窗口。

2018年的全球測評包括兩小時的電腦考試和35分鐘的背景問卷調查。

2018年評估領域

有人曾將PISA喻為「教育界的世界盃」競賽,中國孩子「奪冠」自然值得慶賀!

但有網友表示細讀了評估報告後表示:這是我們的孩子用全世界最長學習時間換來的「勝利」,抱歉我笑不出來!

為什麼會有這種觀點?這種看法合理嗎?一起來看測試報告結果:

一、我國四省市學生閱讀、數學、科學三項關鍵能力素養均居參測國家(地區)第一。

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關鍵能力素養上的平均成績分別為555分、591分、590分,在參測國家(地區)中均排名第一。我國四省市學生基本素養達標率為參測國家(地區)第一,高水平學生數量總數居於前列。其中: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基本素養達標率方面,我國四省市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上的能力表現達到基礎水平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94.8%、97.6%和97.9%,在參測國家(地區)中均排名第一。

單項素養高水平學生總數方面,參測國家(地區)數學素養達到高水平的學生,21.7%來自我國四省市,排名第一;參測國家(地區)閱讀素養達到高水平的學生,13.4%來自我國四省市,排名第二;參測國家(地區)科學素養達到高水平的學生,22.3%來自我國四省市,排名第二。

綜合素養高水平學生總數方面,PISA將3個領域素養表現均達到高水平的學生定義為全面發展的學生。我國四省市全面發展學生佔參測國家(地區)全面發展學生的比例為25.2%,排名第一。

二、我國四省市教育公平成效顯著,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城鄉在硬體公平上有所改善,但存在鄉鎮師資力量薄弱、城鄉教師教學技能差異大等問題。

硬體配置較充分,我國四省市學校硬體短缺指數為-0.27,硬體短缺程度低於63個參測國家(地區)。其中,城市學校為-0.35,鄉鎮學校為-0.20。

鄉鎮師資短缺問題較為嚴重,我國四省市師資短缺指數為0.75,高於OECD平均水平,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第3位。其中,城市學校為0.44,鄉鎮學校為0.98(指數為1是非常短缺)。

城鄉教師教學技能差異大,校際不均衡發展問題依然存在。我國四省市閱讀領域學生素養的校際差異比為42.0%,按照差異比從大到小排列,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第16位,屬教育質量高但校際差異大的區域。

三、教師教學方法較先進。

因材施教方面(適應性教學),我國四省市教師擅長使用適應性教學策略,適應性教學指數為0.38,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第4位。

教師支持學生方面,我國四省市95%以上的學生感受到老師給予支持,教師支持指數為0.36,在閱讀素養高分國家(地區)中處於較高的水平。

四、學生愛好閱讀。

閱讀興趣方面,我國四省市學生是參測國家(地區)中最喜愛閱讀的學生,閱讀興趣指數達0.97,排第1位。

閱讀範圍方面,我國四省市學生閱讀範圍廣,學生普遍涉獵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24.8%的學生每月多次閱讀兩種類型的讀物,19.2%的學生每月多次閱讀三種類型的讀物。

五、學生學習時間較長。

我國四省市學生平均校內課堂學習時間為31.8小時/周,按照學習時間長短排序,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第4位。

單項學習時間方面,我國四省市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上的平均學習時間分別為4.6小時/周、5.0小時/周、5.5小時/周,在參測國家(地區)中分別排第7位、第8位和第3位。

三項總學習時間方面,我國四省市學生閱讀、數學、科學三項上的學習時間較長,三項課時佔總課時數的47.6%,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第17位。

六、學生總體學習效率不高,學生幸福感偏低。

我國四省市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效率分別為119.8分/小時、118.0分/小時、107.7分/小時,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名靠後,分列第44位、第46位、第54位。我國四省市學生的學校歸屬感指數為-0.19,滿意度平均分為6.64分,在參測國家(地區)中分別排第51位和第61位。

七、家長高度重視學生教育,學生家庭教育資源有保障,情感支持待提高。

家庭教育資源方面,我國四省市家庭教育資源指數為0.15,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第18位,超過了一些與我國四省市家庭經濟水平相當、或更高的國家(地區)。但我國四省市學生平均家庭經濟社會文化地位指數(ESCS)僅為-0.67,家庭經濟水平整體偏低,表明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非常高。

家長情感支持方面,我國四省市家長情感支持指數為-0.02,在參測國家(地區)中處於中等水平。

排名第一的背後,是高強度學習的辛酸

PISA報告顯示,雖然在PISA各項測試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績,但中國學生的每周平均學習時長高達57小時

這意味著,中國學生們每天投入8個多小時在學習上,每周7天不間斷,簡直是上班「996」的強度!這比同樣以高強度、高壓力著稱的新加坡和韓國每周還要多投入了5個多小時

芬蘭、愛沙尼亞(位於上圖左上角舒適區)也排名前列,但其學習負擔明顯更小。芬蘭學生每周學習時長約36個小時,比中國學生少20多個小時;愛沙尼亞每周學習時長約43小時,比中國學生少10多個小時

重回「第一」的背後,是不服輸的態度

2009年,我國首次參加PISA測試,上海作為代表一舉拿下三項第一的好成績,並在2012年的第二次PISA測試中再度三項奪魁,這震驚了教育界,引起了世界對中國基礎教育的高度關注。

但在2015年的測試中,由北京、上海、江蘇以及廣東(B-S-J-G,China)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僅取得了第10名,其中閱讀得分更是滑落到了第27位,引起一片譁然。

今年,我國重回「第一」的位置,但參與PISA測試的省份發生了變化,廣東替換成了浙江。

此外,在最新發布的報告《PISA 2018 Results:WHAT STUDENTS KNOW AND CAN DO(VOLUME I)》中,「你在PISA測試中付出了多少努力」一題也揭示了中國學生對PISA測評的重視程度及為之付出的努力。

中國學生在「PISA測試中付出了多少努力」一題中平均分數最高——9分。這說明了北京、上海、江蘇以及浙江(B-S-J-Z,China)參加測評的學生非常重視這場測試並全力以赴。好成績和我們不服輸、必爭第一的心態有關。

最後的話:

PISA測試的結果不是榮譽,也不是獎項,只是各國近年來的教育情況客觀分析,這個分析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國在這場測試中重回第一,結果值得慶祝。

但興奮之餘,我們必須明白,中國的基礎教育,全國範圍的教育,還任重道遠。

向世界各國取長補短,並向國內其他地區推廣現有的教育經驗,才是我們參與PISA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的成績背後,PISA數據揭示了中式教育的這些頑疾
    如今已經涵蓋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萬名15歲青少年從最開始參加到現在,中國隊屢屢「大獲全勝」——2009年、2012年連續兩屆排名第一,2015年排名第十,到2018年再次排名第一。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他國家如果PISA成績優異,往往會引來眾多傾慕和效仿者;可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的好成績,卻引發了教育界專家和學者的質疑和爭議。為什麼?成績固然耀眼,隨之而來的大數據分析,卻足以讓我們陷入深思。
  • 中國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登全球第一:最新PISA測試成績出爐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 2018 年全球學生 PISA 測試成績中,中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測試中都拿到了第一。與此同時,研究也發現這是在全球最高的學習壓力下實現的成績。
  • PISA2012上海學生再奪世界第一 美國成績低於越南
    此次評估主要考查義務教育末期學生是否掌握參與今後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考察數學、閱讀、科學能力,上海學生的三項成績均列世界第一。數據顯示,美國10年來的成績沒有任何進步,始終徘徊在平均線上下,更令美國人吃驚的是,首次參賽的越南,成績竟遠超美國。美國官員擔憂他們正在逐漸失去競爭優勢。
  • 中國學生最勤奮!PISA測試拿三個世界第一!參賽者來自京滬蘇浙
    中國學生用於學習上的時間最多,約為57小時,OECD平均用時為44小時,高出13小時,超過平均水平的30%。這也說明,中國學生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今天下午,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
  • 中國重返第一!專家解讀PISA測試結果背後
    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四省市學生在國際評價中的排名與表現為了解我國四省市基礎教育質量狀況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也應對PISA測試結果予以更加全面和理性的反思。
  • 透視中國學生PISA第一背後 中國式教改在艱難中前行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透視中國學生PISA第一背後 中國式教改在艱難中前行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本月初,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中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這提振了正在艱難中進行的中國教育改革信心,同時更理性看待這個成績、找出不足也成為從官方到民間的呼聲。
  • PISA測試背後:哪些學校代表中國考第一
    PISA2018結果顯示,由上海、北京、江蘇和浙江學生組成的中國「聯隊」,在閱讀、數學、科學3項測試中,均獲得了第一的成績。這也是繼上一屆測試掉到第十的位次後,中國再次奪回第一。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基礎教育已在全世界領先?具體是四省市什麼樣的學校、學生在代表中國參加測試?
  • PISA 2018最新成績發布,中國重返第一
    現場圖片(FWE新聞發布會拍攝)2019年12月3日當地時間9點,經合組織(OECD)在法國巴黎總部宣布了2018年最新PISA成績。圖為2018年PISA閱讀成績排名圖為2018年PISA數學成績排名圖為2018年PISA科學成績排名如上圖所示,在閱讀領域,新加坡(549)、中國澳門(525)、中國香港(524)、愛沙尼亞(523)分居二至五位;在數學成績領域,新加坡(569)、中國澳門
  • 袁振國:怎麼看中國PISA成績重返世界第一?
    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 我國PISA成績重返世界第一,意味著什麼呢?
  • 中國學生成績世界第一?PISA之父:負擔太重效率欠佳
    在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的測試中,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在閱讀(555)、數學(591)和科學(590)三項測試中,成績均位列第一,甚至可以用「遙遙領先」形容。PISA測試三年進行一次。自2000年啟動以來,PISA已成為世界上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基礎教育第三方評價項目。
  • 年度最慘高考狀元,高考成績第一,卻無緣清北,本人親自網上回應
    江蘇省的高考最具特色,很多不明真相的同學對於江蘇高考狀元會感到奇怪,為什麼狀元的最高分不過才四百多?因為江蘇高考只有語數外,滿分也不過才480,因此能上四百分的江蘇考生都是學霸。但江蘇省真正的高考學霸不只需要高考成績好,選修等級同樣重要。
  • 被人體排毒時間表騙了這麼多年,沒想到,背後的真相竟是...
    【真相】:淋巴24小時都在工作!作為人體內的「勞模」,淋巴分泌的淋巴液,時刻保護身體,對抗病菌。淋巴回流的意義在於回收蛋白質,運輸脂肪及其他營養物質,調節體液平衡,防禦和免疫功能。晚上9點到11點這個時段一點都不特殊。
  • 八奪獎牌中國女排世界盃成績顯赫 連戰巴美或定大局
    1981年世界盃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 12屆世界盃中國4奪冠軍 10戰8進三甲成績顯赫中古都是4次奪魁,中國在1981年、1985年、2003年和2015年折桂,古巴更是在1989年至1999年期間囊括了4屆冠軍。新世紀崛起的義大利在2007年和2011年兩度問鼎。 中國女排是世界盃歷史上唯一在20和21世紀都曾奪冠的隊伍。從五連冠時期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兩度折桂,到2003年「黃金一代」重溫冠軍夢,再到郎平率隊2015年加冕再創輝煌。
  • PISA名列第十 中國「落後」了嗎?
    圖片來自網絡   【新民晚報·新民網】經合組織(OECD)前晚公布的2015年PISA(國際學生能力測試)測試結果,由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位居總分第十,而前兩次由上海作為試點代表中國參加測試時曾兩奪世界第一
  • PISA測試真相:哪些學校代表中國考取第一名
    原標題:PISA測試真相:哪些學校代表中國考取第一名   在北京金融行業
  • 老酒館大結局:小尊結婚當天看到他嚇得自殺,三個真相讓新郎哭慘
    老酒館大結局:小尊結婚當天看到他嚇得自殺,三個真相讓新郎哭慘(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抄襲必究)一共四十六集由陳寶國、賀雷及秦海璐等老戲骨主演的《老酒館》終於大結局了,這個大結局很普通但卻很真實,而特務小尊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為死去的小棉襖償命了
  • PISA2018,中國再回榜首!官方報告解讀,成績的背後我們還應該看到什麼?
    ,其學生測試成績摘得全球第一!PISA 2018最新成績發布,中國重返第一!從這張閱讀成績與閱讀時間的對照圖表上,我們會發現,中國學生閱讀成績第一的同時,每周學習時長也無毋庸置疑是最多的,超過55個小時。
  • PISA2015成績:中國排名大幅下降 新加坡第一
    在最新出爐的PISA報告中,新加坡學生力壓群雄,整體表現獲得2015年PISA測試的第一。中國大陸這次由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參加測試,排名大幅下降。發揮最好的OECD國家還包括日本、愛沙尼亞、芬蘭和加拿大。
  • PISA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
    PISA2018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2019年12月3日巴黎時間9點,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公布,中國在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測試中均排名世界第一。但這值得驕傲嗎?慶祝成績之餘,也有質疑的聲音:世界第一的噱頭,區域差距的現實,應試教育的反思。第一對大多數人來說,PISA還比較陌生,它權威嗎?
  • PISA2018,中國重奪第一
    看點12月3日,世界經合組織(簡稱OECD)發布了第7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簡稱PISA),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地區聯合體,其學生測試成績摘得全球第一!此次測試,共有79個國家和地區的60萬學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