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測試真相:哪些學校代表中國考取第一名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PISA測試真相:哪些學校代表中國考取第一名


  在北京金融行業工作的王鑫如,去年女兒出生後就開始規劃送她去哪裡接受教育,留在北京,還是隨著一個工作機會去香港,或者全家移民國外?

  她說,將來女兒讀大學很大可能會去國外,但基礎教育階段有沒有必要出去?中國的基礎教育競爭力到底強不強?

  大學有各種國際排行榜單,不同國家的中小學質量要如何對比?12月3日公布的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簡稱PISA),或許能給像王鑫如這樣的家長一定的參考。

  PISA由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2000年發起,它並不帶有選拔性質,而是一個對基礎教育進行跨國家(地區)、跨文化的評價項目,每三年進行一次,對15歲在校生的科學、數學、閱讀等核心素養進行測評,因此也被稱作「15歲學生的全球統考」。12月3日公布的是PISA2018的測試結果。

  PISA2018結果顯示,由上海、北京、江蘇和浙江學生組成的中國「聯隊」,在閱讀、數學、科學3項測試中,均獲得了第一的成績。這也是繼上一屆測試掉到第十的位次後,中國再次奪回第一。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基礎教育已在全世界領先?具體是四省市什麼樣的學校、學生在代表中國參加測試?除了成績,PISA還能給中國的基礎教育帶來哪些啟示?

  中國重返第一名

  2009年和2012年,上海兩度單獨代表中國參加PISA測試,均奪得了第一的成績;2015年,北京、江蘇和廣東加入,中國排名滑落至第十。

  PISA2018共有來自79個國家(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中國的代表省市變為上海、北京、江蘇和浙江,經統一抽樣,四省市的參測學校達到361所,學生代表12058人。

  結果再度令人矚目,中國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上的平均成績分別為555分、591分、590分,單項均為第一。這三項測試中,排在第二、第三的,分別是新加坡和中國澳門。PISA的測試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考察考生在閱讀、數學與科學方面的能力,時長120分鐘;第二部分是調查問卷,會問一些關於家庭、學習的基本情況,譬如父母的工作、家裡有多少本書等,此外還包括對生活的評價等,時長35分鐘。

  徐州第二中學曾在2018年4月登載了此前參加過PISA測試的聞玥同學的感受:有一道理財類的題目,感覺有點像以前的應用題,講的是一個同學去買菜,有三種優惠方式,比如白菜打折和「滿就減」,讓我們選哪一種最實惠。和以前做的練習不一樣,會把一些需要背的公式告訴你,考察你的運用能力,而不需要死記硬背。

  PISA官方最新發布的手冊也指出,要想取得好成績,學生必須能夠從他們所知道的知識中進行推斷,進行跨學科的思考,創造性地將他們的知識應用到新的情況中,並展示有效的學習策略

  在PISA官網上,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看到2018年的測試題,第一道閱讀題目的閱讀材料是「家禽健康論壇」,用中文出題,「樓主伊凡娜_88提問稱:給2歲的母雞餵食阿司匹林會有問題嗎?我覺得它的腿受了傷。星期一之前,我沒法去找獸醫,而獸醫又沒有接聽我的電話。我的母雞看起來非常痛苦,我想在我能帶它看獸醫之前先給它一些東西,讓它感覺舒服點」。

  針對這一提問和5條跟帖,共設置了7道題目,其中的幾道選擇題為:伊凡娜_88想知道什麼?為什麼她決定在論壇上發表她的問題?誰對她的問題發表了最可靠的回答?

  深圳一位中學英語老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單看這道題,與中國初中英語閱讀理解題目的難度相當,而題目是以中文形式出現的話,難度無疑又下降了許多。

  哪些學校代表中國?

  根據PISA的抽樣要求,按學校地理位置,包括市區、縣城和農村三類;學校的性質,包括公立、私立;學校的類型,包括普通中學、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學校的等級,包括普通高中、示範高中、普通初中、基礎薄弱初中。不同類別的學校都要被納入抽樣範圍。

  PISA抽取參加測試的學校後,再從學校中抽取2002年出生的學生,平均每所學校大概33人,基本上對應的是初三和高一的學生。

  4個省市中,被選中的又是什麼樣的學校?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到浙江省參與測試學校的名單,共91所,分布於浙江省下轄11個地級市。其中,來自於溫州的學校最多,有16所。溫州是浙江省的人口第二大市,相比之下,省內人口最多的杭州,僅有7所中學被選入,人口第三大市寧波則有11所中學被選入;人口數量最少的麗水和舟山均只有2所學校被選中。

  從學校的分類來看,僅以杭州的7所學校為例,既有浙江省蕭山中學這樣的省屬重點中學,也有建德市壽昌初級中學這樣的農村學校,並且有3所職業類院校被選中。

  再看浙江全省的學校名單,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91所學校中,職校或中專類學校共有23所,佔比25%。

  有浙江本地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基本上當地最好的學校都沒有被抽中,相反一般的學校佔比很高,所以並非尖子生在代表中國,而是更偏向於綜合摸底。

  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官網也公布了被選入參與PISA2018測試的學校,分別為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海安縣海陵中學、啟東市長江中學、南通市易家橋中學、南通市幸福中學、南通大學附屬中學。

  關於中學教育,民間曾流傳著「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的說法,其中一個原因是南通名校雲集,啟東中學曾是全國有名的超級中學,南通中學曾被評為「2017-2018中國高中教育50強」。但此次入選的6所學校,算不上南通本地的「牛校」。

  世界經合組織表示,中國4省市的規模幾乎相當於許多西方國家,總人口超過1.8億。此次測試結果顯示,中國排名最後10%的學生中,閱讀能力比某些國家表現最好的學生還好。

  儘管如此,從經濟水平來看,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仍然是中國發達地區的代表。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辛濤認為,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地區發展尚不平衡,四省市取得的好成績,並不意味著我國全部省市區作為整體參加PISA仍能取得第一。

  PISA帶來的思考

  PISA的測試結果,是否能夠代表各國的真實教育水平?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PISA就是一次測試而已,而且有很大局限性、片面性,不要把它作為衡量一國、一地基礎教育的重要指標。我國應該以基礎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為導向,改革教育評價體系,重視給學生完整的基礎教育。

  2014年,曾有80位教授和相關領域專家撰寫聯名信,呼籲叫停PISA測試,原因之一便是PISA測驗結果並不能準確地衡量學生的學習結果,卻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更關注短期改善測驗結果排名的方案,而忽視較為長期的改善教育的目標

  儘管如此,PISA所反映出來的一些問題,仍然值得引起關注。

  譬如,針對中國學生的結果顯示,學生總體學習效率不高。四省市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效率分別為119.8分/小時、118.0分/小時、107.7分/小時,在參測國家(地區)中的排名分別為第44位、第46位和第54位,位次中等靠後。

  此外,四省市學生平均校內課堂學習時間為31.8小時/周,按照學習時間長短排序,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第4位。

  經合組織資深研究員、PISA首席分析師池田京曾指出,與芬蘭、日本等高學業水平的國家相比,中國的孩子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學習效率並不高,這恐怕要歸因於中國家長高漲的報班熱情和熱衷於讓孩子超前學習的競爭焦慮。孩子可能「惡補」了很多知識性東西,但是並沒有轉換成學業綜合能力。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張志勇則認為,從整體上說,這反映了我國教育尊重規律、依靠科學的水平還不夠高。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我國中小學教育的科學化水平,是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必由之路。

  經合組織PISA策略委員會、技術顧問委員會及問卷設計專家委員會委員侯傑泰關注到了學生從事科學相關職業意願的問題。

  他指出,PISA2015調查結果顯示,在被問及「學生30歲時希望從事的工作」,京滬蘇粵僅有16.8%的學生希望從事科學類事業(包括科學、醫院、電腦、工程等),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名靠後。相較而言,雖然美國學生成績不高,但有38%的學生希望從事科學類工作,英國、新加坡、加拿大的比例也分別有29%、28%、34%。

  侯傑泰表示,全球都在強調STEM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PISA測試背後:哪些學校代表中國考取第一名
    12月3日公布的是PISA2018的測試結果。 PISA2018結果顯示,由上海、北京、江蘇和浙江學生組成的中國「聯隊」,在閱讀、數學、科學3項測試中,均獲得了第一的成績。這也是繼上一屆測試掉到第十的位次後,中國再次奪回第一。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基礎教育已在全世界領先?具體是四省市什麼樣的學校、學生在代表中國參加測試?
  • PISA測試背後:哪些學校代表中國考第一
    12月3日公布的是PISA2018的測試結果。PISA2018結果顯示,由上海、北京、江蘇和浙江學生組成的中國「聯隊」,在閱讀、數學、科學3項測試中,均獲得了第一的成績。這也是繼上一屆測試掉到第十的位次後,中國再次奪回第一。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基礎教育已在全世界領先?具體是四省市什麼樣的學校、學生在代表中國參加測試?
  • 中國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登全球第一:最新PISA測試成績出爐
    而在測試中表現良好的國家通常會成為各國觀摩的典範。PISA 測試分為兩個部分:兩小時的電腦考試和 35 分鐘的背景問卷調查。電腦考試部分不局限於測試學生掌握的知識,而是學生的外推的能力,即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背景調查是為了收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背景信息,分析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形成對整個教育體系的評價。
  • 中國學生最勤奮!PISA測試拿三個世界第一!參賽者來自京滬蘇浙
    中國學生用於學習上的時間最多,約為57小時,OECD平均用時為44小時,高出13小時,超過平均水平的30%。這也說明,中國學生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今天下午,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
  • 中國官方發布PISA2018測試結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樊未晨)今天,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得正式消息: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
  • PISA2015測試:從兩連冠到第十 中國學生退步了?
    6日晚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披露三年一度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顯示:此前由上海中學生代表中國大陸參加測試獲得的「兩連冠」就此止步,新加坡成為此輪PISA2015測試的新科「狀元」,北京、上海、江蘇以及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位居總分第十。
  • 權威人士解讀中國PISA測試為什麼排名第一|熱點
    巴黎時間12月3日上午9點,世界經合組織(OECD)發表了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PISA 2018):北京、上海、江蘇省和浙江省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分別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測試均位居第一。79個國家和經濟體的近60萬名15.3-16.2歲學生(代表所屬的逾3200萬學生)參加了測試。
  • 播音考生如何才能考取中國傳媒大學?
    每年藝考來臨之前,學生們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考前焦慮症,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自己不能考取綜合實力較強的學校,作為全國傳媒類專業的頂級學府——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專業在國內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那麼,播音藝考生如何考取中國傳媒大學?
  • PISA測試中國成績大幅度下降,到底能說明什麼?
    2015年度的測試,由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省的學生代表中國學生參加測試,總成績大幅度滑落到第十名(數學第6名、科學第10名、閱讀27名),一度引起輿論譁然。   如下圖(紅框為中國位置),點擊可放大:
  • 2015PISA測試結果:中國(北上廣蘇)第十
    在前兩輪即2009和2012年PISA測試中,上海作為試點參與。在最新一輪國際學生能力測試PISA2015中,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G,China)位居總分第十。本輪測試中,新加坡以數學564、閱讀535、科學556的成績取得總分第一,日本、愛沙尼亞、中國臺北、芬蘭、中國澳門、加拿大、越南、中國香港和中國(北上廣蘇)分居二至十位。
  • 最新PISA測試結果揭曉:中國一線城市排第一
    評估顯示,一些亞洲學校得分最高。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測評中,中國排名第一,參加測評的四個省市是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中國的一線城市已經排第一與2015年的PISA測試相比,中國的成績還是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最開始是上海參加測試,得出的結果是上海超越新加坡排第一。然後是BSJZ參加PISA測試,那次排了第10,但是這次參加測試,BSJZ排了第一。
  • PISA測試新出爐!這次新加坡狀元,中國「聯隊」僅第十
    北京時間6日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披露三年一度的PISA 2015的測試結果:此前上海中學生代表中國參加測試的「兩連冠」止步,新加坡成為此輪PISA測試的新科「狀元」。 其官網顯示,新加坡以數學564、閱讀535、科學556的成績取得總分第一,日本、愛沙尼亞、中國臺北、芬蘭、中國澳門、加拿大、越南、中國香港分居二至九位;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G,China)位居總分第十。
  • 從PISA測試看中國四省市學生:成績遙遙領先之外,這些特質令人意外
    原創 程童 上觀數據印象中PISA測試就是證明中國學生是王者的時刻。最新的這次也不例外。但除了考試分數高,中國學生還有哪些特質?最新公布的PISA測試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約60萬名學生參與,中國內地參與地區為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B-S-J-Z,China),這四個省市362所學校的12058名學生完成了這項測試(為方便,以下以中國學生代稱)。因此,PSIA測試並不能反映中國學生的全貌,只能說代表了經濟較發達、教育師資和投入相對較高地區的學生特徵。
  • PISA測試:影響學生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教師的公正待遇以及在學校是否遭受欺凌等。我國參加2015PISA測試的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四個地區的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只有6.8,日本和韓國參與測試的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只有6.8和6.4。由此看出,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幸福感普遍偏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國家對幸福的理解和定義有差異。在北歐、法國、德國和中國等,幸福的意義可能與幸運相關;而在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幸福與個人願望和目標的實現相關。
  • 最新PISA測試結果發布,中國排名第一,背後的代價卻不容忽視...
    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測試新加坡獲得三項第二名(上一次PISA測試獲總分第一),中國澳門獲得數學和科學項目的第三名。 在PISA2018中,約60萬15歲在校生參與了測試,能夠代表來自79個參測國家(地區)的3200萬學生。測試結果也受到了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大眾媒體、教育專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很多國家(地區)開始對PISA的測試結果進行深入分析,推動本國(地區)的教育改革。有研究者就強調:PISA已經成為影響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
  • 中國再奪PISA第一,成績背後的真相竟是…
    2019年12月3日下午,由世界經合組織發起的PISA2018測試結果公布: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由中國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B-S-J-Z(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以高分奪得閱讀、數學、科學素養三項第一!!!PISA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這屆學生如此優秀,3項測試均排名第一?
  • 上海學生二度參加PISA測試
    2009年,首次參加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PISA)的上海學生獲得全球第一的佳績。明天下午,這項3年一次的測試將公布2012年測試結果,上海學生第二度參加,結果令人期待。  測試將重點關注學生在哪些領域的表現?如何從PISA測試的結果,科學看待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上海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參與PISA的城市,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市教育考試院、上海師範大學、市教研室和教育評估院等單位成立了項目組,部分區縣、學校的專業人員也參加了測試工作及研究。
  • 2018 PISA測試結果:中國四省市排名第一!
    2018年PISA測試共有79個國家(地區)60萬餘學生參加。測試結果顯示:中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領域都位列第一!·關注學生的認知因素和學習的情境因素(如教師、學校、家庭、教育制度等)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 2018PISA測試結果出爐, 中國學生三個項目全部第一!還有一個結果令人深思
    「PISA測試之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和技能部部長Andreas Schleicher表示,雖然來自中國東部地區的四個省市遠不能代表整個中國,但每個省市的規模相當於或者超過了一個典型的經合組織國家,四省市加起來的總人口超過1.8億,而這四個中國地區的平均收入水平則低於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
  • 中國重返第一!專家解讀PISA測試結果背後
    例如我國上海在PISA測試「兩連冠」時期,國內媒體宣傳與報導的內容大都是「PISA是什麼」、「排名怎麼樣」等內容。一些教育研究者雖然開展了PISA測試相關的研究,但大都局限於國際比較視角,最後仍跳不出各國排名的藩籬;或者是關注PISA測試經驗對我國教育評價改革的啟示研究,而一線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等直接利益相關者卻鮮有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