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爭搶大陸學生 臺私立高校抱怨大學資源不均衡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3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又逢陸生招生季。少子化讓陸生成了各校必爭生源;不過由於臺灣公立大學本來就吃香,技職校院又較難招到陸生,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呼籲:教育部門必須要求公立學校一起「瘦身」,否則私校尤其是私立科大難生存,對辦學良好的學校不公平。

據報導,葛自祥說,臺灣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太不公平,招生一向是公立大學招滿了才「外溢」到私校。今年因為是虎年生肖上大學,人數驟減成了「2016大限」,2028年將是下一次高教大限;依毛入學率66%來算,該年只剩11萬學生上大學,如果公立大學不瘦身,或是即使公立並公立,但總招生人數不減,「到時11萬生源有6萬被公立大學拿走,所有的私立大學只能分5萬生源,怎麼活?」

他表示,雖說陸生赴臺有助於緩解少子化危機,但根據統計顯示,臺灣陸生最多的前10所學校輔大、銘傳、淡江、逢甲、文化、臺大、中原、東海、政大、世新,不是老牌私立大學(主攻大學部陸生),就是公立大學(主攻碩博士陸生):「10所學校就分走65%陸生生源,臺灣其他150所學校只能分殘羹剩飯!」葛自祥說。

葛自祥說,說到底,北京對臺灣陸生政策最不諒解的就是:第一,沒有「全面」承認大陸學歷(大陸2500所大學裡臺灣只承認320所);第二,沒給赴臺陸生健保;第三,不準陸校來臺招生宣傳。如果兩岸政治關係能改善,「專升本」陸生框框條條根本不是問題,1500個名額保證一下子招滿。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向大陸學生敞開門 名校要挖大陸研究生
    分析人士指出,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可以解決島內私立大學招生不滿的窘境,拉動消費,同時有助兩岸人力資源共享。但也有評論認為,招收大陸生一定要在量上達到一定程度,過多的條條框框限制,將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名校要挖大陸研究生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其實早在一個月前,臺「行政院」就已經成立了特別小組,研究大陸學歷認證及開放大陸生赴臺就學的配套措施。目前大陸學生不能赴臺念學位,其關鍵原因就是臺當局只對大陸小學、初中及高中學歷有認證機制,但專科以上學校學歷(包括專科、本科、碩士、博士)都不承認,因此大陸學生要去臺灣念大學就沒有法律依據。
  • 臺灣私立大學首次大陸招生
    今年是臺灣高校面向大陸招生的第一年,招生標準參考高考成績。5月7~8日,淡江大學、東海大學、樹德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等臺灣5所私立大學首次「登陸」招收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本科。 今年是臺灣高校面向大陸招生的第一年,招生標準參考高考成績。
  • 大陸高校對臺灣免試招生正式啟動.臺灣高校如何招大陸學生呢?
    1994年至2005年間,臺灣力推高等教育普及化政策,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廣設大學,很多職業院校升格,使「大學」數量瞬間暴增,由最初的23所猛增至120所,在校人數也隨之急劇增長。臺灣高教市場供過於求,學生反倒成了稀缺資源,為了生存,有一年甚至出現考生最低原始總分只需10分,就有大學可上的尷尬局面。
  • 教育部:暫停大陸生赴臺就讀;40%的臺灣私立大學或將加速倒閉!
    此消息一出,震驚臺灣高校界。實踐大學校長表示,臺灣私立大專院校倒閉的危機可能會提前浮現。同時,大陸高校今年對臺招生政策不變,有關高校招生信息已在內地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發布。大陸生赴臺就讀工作始於2011年。凡是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高中畢業生,均可報考臺灣地區有關招生高校。
  • 大陸學生去臺灣讀大學是不是坑?
    在我們看來,灣灣的高中升大學,就像他們的政治活動一樣,未免太兒戲。在中國臺灣地區,高中升大學考試叫作「聯考」。曾經有段時期,考生競爭之激烈,絲毫不亞於我們。國民黨遷臺初期,大學入學考試是由各校獨立辦理招生考試;每到暑假,考生必須分別前往各校應試,疲於奔命。1954年,當時的教育機構負責人張其昀提出聯合招生,以減輕學子負擔。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詳單公布 一年至少需5萬
    據了解,首批大陸學生最快有望於2011年9月赴臺灣學習。  2011年臺灣公立大學將招收477名大陸學生,私立大學將招收1523名大陸學生。其中,招收大陸學生名額最多的公立大學是臺灣大學,共73名。  根據臺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臺灣公立大學只限碩、博士班招收大陸學生。而私立大學則可以招收大陸學生就讀學士、碩士和博士班。
  • 臺灣新規或致私立高校倒閉潮 大陸學生難「救市」
    原標題:臺灣新規或致私立高校倒閉潮 大陸學生難「救市」一些私立高校的學生總數居然不滿千人。招不到學生就沒辦學經費,相關學校的教學品質就越來越差。上面提到的潘教授坦言,10多年來,學校一共讓他開過40多門課,數學、物理、音樂、汽修都得一手包辦,「這怎麼能保證教學質量」?  倒閉潮或從偏遠地區開始蔓延  臺灣所說的招生難、幾分上大學現象,主要是針對這些私立技職院校。
  • 2016名大陸學生報考臺灣高校 錄取比例80%
    晨報訊 (記者 施劍松)大陸學生報考臺灣高校報名日前截止,共有2016名大陸考生報名,而臺灣87所私立大學共招生1613名考生,理論錄取比例為80%。  然而從報考情況來看,考生報考高校分布並不均衡,呈現向名校集中的趨勢。
  • 臺高校將成立專業委員會 明年1月起赴大陸招生
    中國臺灣網9月13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大學招收大陸學生工作即將開始。臺當局教育部門上周召集臺灣三大大學協進會開會決定,將由臺灣嶺東科大擔任主辦學校,於今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大陸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以下簡稱「陸聯招」),並在明年1月首度到大陸招生。
  • 招生門檻降低招生學校增加 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大學更容易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佘崢)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只要學測語文、數學、英文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都可申請就讀。
  • 臺高校首招大陸生遇冷 四分之一考生放棄錄取
    然而,截止到報名結束,大陸考生報名成功的只有1621人,基本與招生計劃持平,而且各校報考人數差異很大,生源嚴重不均衡。最受考生青睞的輔仁大學有678人報名,而部分臺灣高校的報名人數只有個位數。  7月4日錄取結果公布,臺灣高校共確定錄取大陸考生1015人。在錄取結果公布後的3天裡,有273名考生最終放棄赴臺就讀,繼續參加大陸高校的錄取,這一部分考生約佔被錄取人數的27%。
  • 大陸學生有望到臺灣上大學
    解說: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已初步擬定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及大陸高校學歷認證政策,按照計劃,臺灣各大學招收大陸學生名額為今年總招生名額的1%,約2000人。由於各校招生計劃不一樣,因此各校實際招生名額可能在2%。目前,臺灣公立大學只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私立大學可同時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 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學更容易
    倆岸關係一直是個嚴肅的問題,現如今,大陸對臺灣學生招生門檻降低,而且招生學校增加了。希望可以促進倆岸友好關係,畢竟同是華夏炎黃人。據廈門日報報導 說,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只要學測語文、數學、英語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都可申請就讀。在廈的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和廈門理工學院都可以招收臺灣學生。
  • 臺灣私立大學搶大陸生源 盼提高額外招生比例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對大陸學生招生規劃日漸明朗,臺灣私立大學為了搶大陸學生生源,希望提高額外招收學生比例,達到總額的20%。  報導稱,臺灣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23日在臺灣大學校長會議上提案,希望將大學額外招收學生提高為總額的20%,臺當局「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提案尚待審議,會考慮校方總體資源,如師生比、校舍、實驗室設備等,必須足以容納外加學生。
  • 教育部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原標題:教育部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只要學測語文、數學、英文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都可申請就讀。在廈的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和廈門理工學院均可以招收臺灣學生。
  • 臺灣私立高校大陸招生遇瓶頸 10年內或1/3倒閉
    對於上一輩人,「北京」就是最具吸引力的大學所在地;而對今天的高三學生,視野則開闊得多。除了美國、英國、香港這些傳統目的地,臺灣也被更多人所知。  但環顧周圍,去美國、香港讀書者眾,前往臺灣的學生,卻並不多。相比之下,臺灣對大陸學生的開放姿態,多少透露出「五味雜陳」的意味,到底是想讓大陸學生來,還是不想?對於學生和家長,臺灣高校是否值得一上?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在銘傳大學做過交換學生的劉凱告訴小編,銘傳大學在臺灣私立大學中排名靠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望,並且是對陸生最重視的臺灣高校之一。銘傳大學招收的陸生人數大幅下滑,臺灣其他高校也一樣難得陸生青睞。從臺灣媒體公布的數據看,今年臺灣有134校參與招生,比去年142減少8校,但招生名額更是大砍逾半。
  • 臺灣私立高校大陸招生遭遇瓶頸 10年內或有1/3倒閉
    對於上一輩人,「北京」就是最具吸引力的大學所在地;而對今天的高三學生,視野則開闊得多。除了美國、英國、香港這些傳統目的地,臺灣也被更多人所知。  但環顧周圍,去美國、香港讀書者眾,前往臺灣的學生,卻並不多。相比之下,臺灣對大陸學生的開放姿態,多少透露出「五味雜陳」的意味,到底是想讓大陸學生來,還是不想?對於學生和家長,臺灣高校是否值得一上?
  • 臺灣私立大學不管當局禁令依計劃到大陸開班
    中新網香港二月五日消息:臺北訊,儘管臺灣教育當局近日對公私立大學校院發出一份「踩煞車」的公文,要求各校暫勿到大陸地區開辦正式學制班或推廣教育學分班,一切「待政策開放後再議」,但是元智大學表示,該校仍將依計劃到大陸地區開辦高階企業管理碩士班(EMBA),未來在臺灣地區的碩士班學生只要修滿二十四個學分、寫完論文,即可轉大陸地區「實習」。
  • 臺媒稱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 大陸今年對臺招生標準降低
    今年大陸高校首次將對臺招生標準降到學測均標,臺灣《中國時報》獨家整理了各校臺灣學生錄取名單。  據臺灣《中國時報》8月6日報導,此次二、三線城市以及不那麼有名的大陸高校,臺灣學生都肯去,且錄取的學科五花八門,包括獸醫、民航、海事等冷門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