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偷玩遊戲,孫儷卻獎勵,這樣的教育方式,竟得到網友們點讚

2020-08-16 媽咪Jane黃靜潔

什麼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擁有自信、誠實的品質?這個問題,是我們常常拿出來討論的。

為此,我們曾寫過這些專題,比如:

你給孩子的愛,設置了「前提條件」嗎?

無條件滿足vs溺愛的區別?

佛系育兒的精髓:無條件接納+積極關注

最近,我們看到孫儷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件育兒小事:

原本規定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遊戲,但是她兒子等等沒忍住,偷偷玩了。結果等等不但沒被懲罰,反而被獎勵可以再玩20分鐘↓

原因是等等在偷玩遊戲後,不僅沒有撒謊,還勇敢向媽媽坦白。因為這一份勇氣和誠實,孫儷才獎勵他。

為何犯錯了卻還得到獎勵呢?這件事裡,其實看到了無條件接納和信任的影子,或許也正是這樣的育兒態度,才能滋養出誠實勇敢的孩子吧。

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景,你會怎麼處理呢?

1

父母的不同反應

決定了孩子的態度

相信作為父母,難免會遇到以下幾種情景:

當你發現臥室的牆上全都是孩子用畫的畫時,他們卻說是不在家的爸爸畫的;

他們白天在家各種鬧騰,結果當你問他們在家有沒有好好聽話時,他們卻說自己很乖;

當他們把家裡的東西弄壞時,會推脫說不知道,他們沒動過;

當你問他們書包裡的玩具是哪裡來的時候,其實是他們不經過他人同意帶回來的,卻說是對方送自己的禮物;

……

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謊話。其實據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的李康團隊研究發現,現在的孩子在2歲左右就會撒謊,3歲時撒謊率達到50%,4歲時達到90%,到7歲時則達到100%。

其實,撒謊並不是問題,畢竟科學家發現:越早撒謊的孩子越聰明!

值得討論的是,什麼決定了有些孩子能勇敢承認,而有些孩子會為了圓謊選擇編造更多的謊言呢?

關鍵是父母,尤其是孩子坦白之後父母的反應。

一般而言,會有這兩種不同的反應方式。一種是懲罰伺候,一種是肯定孩子的勇敢和誠實。

首先是懲罰伺候的。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媽媽發的帖子。她的兒子喜歡咬指甲,訓過孩子幾遍,但幾乎常年都剪不著指甲,不管什麼時候看孩子的指甲都是禿的。

在這位媽媽發帖前一會,孩子又用自己的牙齒將指甲撕劈了,喊了父母過來。

孩子爸爸問:是不是又咬指甲了?

孩子說:不是我咬的!

爸爸大聲說:那是怎麼弄的?

兒子指著床說:是在床這杵的。

孩子爸爸認為孩子撒謊,大聲喝道:再說一遍!

結果孩子還是說床杵的。然後就是巴掌伺候。

兩次推倒加巴掌伺候後,孩子爸爸又問了孩子到底是怎麼弄的?孩子依然說床杵的。接著又是一通打。

這時,孩子媽媽看不過去,告訴孩子:你不說實話還得挨打,快說怎麼整的,說實話就不打你了,是不是咬的?

許是被媽媽說的「說實話就不打了」打動了,孩子承認了。

然而孩子還是又一次被爸爸推倒並打了屁股。

孩子明明坦白了,但是還是免不了挨打,試想下一次孩子再聽到父母說:你把實話說出來就不打你了,他們還會相信嗎?

同樣的事情,如果一開始父母看到孩子的指甲撕劈了,是先關心孩子是否疼痛,處理好孩子的傷口之後,再詢問孩子原因。

而當孩子坦白後,先肯定他們的誠實,然後了解孩子咬指甲的原因,最後再一起想辦法改掉這個習慣。

這種做法不僅能讓孩子變得坦誠,同時還能解決問題。但如果選擇的是懲罰的方式,孩子下一次不僅還會咬指甲,甚至會想辦法編造更真實的謊言,來企圖騙過父母。

因為他們會認為就算說實話,父母也不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同時還會招來一頓打。

之所以兩種不同的反應方式會給孩子帶來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是因為兩者給予孩子的體驗是不同的

肯定孩子的這種方式,是給孩子提供了保持性環境。

那什麼是抱持性環境呢?

2

抱持性環境

抱持性環境是由英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伍茲·溫尼科特提出的,他是當代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他40多年的工作中,親自諮詢和觀察了6萬多對兒童和父母,獲得大量的臨床經驗。

他認為好的父母會提供抱持性環境,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認可,當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不貶低,反而給孩子提供支持。

《獅子王》中的獅子王木法沙和兒子辛巴的相處就充分展示了抱持性環境。

一次,木法沙帶兒子辛巴爬上山頂,他告訴辛巴,眼前的這片土地,將來都是你的領土,你就是將來的世界之王!

聽到自己是「將來的世界之王」後,辛巴自信的昂起頭,說:我就是世界之王!

結果天空中突然飛來的一隻大鳥,就嚇得辛巴趕緊躲到了爸爸身後。

木法沙見狀並沒有嘲笑辛巴膽小,反而鼓勵辛巴。

當聽到辛巴闖入陰暗之地,被鬣狗圍攻時,木法沙立刻前往救出兒子。

他總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予辛巴最大的支持。

哪怕後面辛巴退縮離開王國,木法沙也沒有放棄兒子,並告訴兒子自己作為國王,最自豪的事就是有他這個兒子。

這就是抱持性環境。

在抱持性環境中,父母會給孩子這樣的感覺:

你做的好我愛你,你做的不好甚至做壞事時,我依然愛你;

無論你好還是壞,我都穩穩噹噹的在這裡,相信著你、愛著你;

在你失敗的時候,我不會譏諷、貶低你,而是會承接和幫助你。

簡單來說,就是無條件信任和接納孩子所有的一切,並且能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體驗到充足的安全感,容許他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不用擔心會被攻擊、諷刺、報復。

3

成長需要抱持

而不是威脅和打罵

孩子的成長需要抱持性環境。因為隨著成長,他們總會有面臨抉擇和恐懼的時候。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當他們需要面對自己害怕的事物時,如果有父母的支持和信任,那麼在思考和抉擇時,他們也會更有力量。

同時,根據大量的事實證明,0-3歲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毫無保留的抱持。因此,他們總是可以快速地習得一些技能,例如說話、走路等。

然而到了3歲之後,父母對孩子有了期望和對比,抱持性環境就慢慢減少了。

但是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15歲之前都是非常需要這種抱持性環境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太過關注孩子的不足,而忽略了他們的優點,常常會選擇威脅和打罵的方法。

例如考試。孩子如果考試沒考好,有的父母就會直接拿孩子最喜歡的事物進行威脅,「如果你下次再考成這樣,你就別想……」,有的會直接棍棒伺候。

如今很多父母都已知曉,孩子0-3歲時給予孩子「無條件滿足」的環境,對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可惜的是,很多家長其實錯過了這個階段,那究竟還有什麼辦法能彌補嗎?

或許那個「彌補」的辦法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保持性的環境。

為了孩子,你做得到嗎?

相關焦點

  • 孫儷兒子偷玩手機反被獎勵:父母會溝通,孩子才敢誠實
    孫儷兒子偷玩手機反被獎勵,有一天兒子告訴媽媽自己偷玩了遊戲,孫儷因為等等誠實獎勵孩子多玩20分鐘手機。孫儷的教育方式很贊。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了還撒謊。孩子撒謊,我們該怎麼辦2歲的孩子中,20%會撒謊;3歲的孩子中,50%會撒謊;4歲的孩子中,撒謊則高達90%。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撒謊的經歷。心理學教授 Kang Lee 研究表明:越是智力水平高、自控力強、獨立性強的孩子,撒謊越早。
  • 孫儷獎勵犯錯的兒子玩20分鐘遊戲,網友怒贊:「娘娘」真有一手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曾擔心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於是定下了各種規劃,如限定玩手機的時間等等。但是這些規則真的可以限制住孩子嗎?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偷玩了電子產品,你會如何處理呢?前段時間,孫儷便遭遇了這種情況。她規定孩子們只能在周末玩遊戲,周一到周五是不能玩的。
  • 孫儷獎勵兒子20分鐘玩遊戲受到好評:99%家長都用錯獎勵方法
    家裡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天下午,兒子等等和孫儷說:「媽媽,我要告訴你一個事情,你不要說我好麼,孫儷聽了後非常高興,覺得等等很誠實,於是獎勵等等再玩20分鐘的遊戲。像孫儷對等等的獎勵方式大受網友的好評,甚至有網友表示:真正對孩子的獎勵應該是這樣的,而不是用物質來滿足孩子。
  • 孫儷兒子玩遊戲「被獎多玩20分鐘」:好的「規矩」教育從獎懲開始
    孫儷兒子玩遊戲「被獎多玩20分鐘」:好的「規矩」教育從獎勵開始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規矩教育,正如老話常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一樣,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被進行「規矩教育」,長大後行為得不得規範約束,不僅養不出好習慣,還會影響工作和學習。
  • 孫儷批評兒子偷玩手機引熱議:這樣立規矩很有效卻傷害孩子一生!
    如果孩子背著你偷偷玩遊戲,你會不會發火?前不久,孫儷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段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本來,孫儷給兒子定了一個規矩: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手機遊戲。但兒子沒守住約定,看媽媽不在家,就打了一會兒遊戲。一般的孩子玩了也就玩了,可孫儷兒子不一樣,他還是主動承認了錯誤。令人意外的是,孫儷沒有不悅,更沒有發火,而是因為兒子的誠實,獎勵他再玩20分鐘。
  • 兒子背著媽媽玩遊戲,媽媽孫儷抓包後不懲罰反獎勵?就該這麼做
    為了防止兒子等等玩遊戲上癮,孫儷跟等等約定好: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電子遊戲。媽媽回來後,等等儘量表現得很自然,不過偷偷打遊戲的喜悅最終沒有抵得上內心的負罪感,等等主動坦白,還忐忑不安地說,希望媽媽不要懲罰他。看到兒子誠心地道歉,孫儷不但沒有懲罰他,還因為兒子的「主動坦白」,獎勵他再玩20分鐘。
  • 不,孫儷帶娃孵小雞,網友:最好的教育原來是這樣!
    導語:國家教育部規定:學前教育為3-6歲兒童,遊戲是學前兒童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孫儷鄧超兩口子的家庭教育卻受到許多年輕父母們的熱議,他們會想出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比如孫儷帶娃孵小雞,鄧超帶娃做遊戲等,他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主動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接,共享輕鬆休閒的「親子」時間。鄧超曾說,自己獨特的育兒經驗,那就是陪孩子玩。
  • 孫儷的育兒經被千萬網友點讚:好的家庭教育,都做到了這3點
    演員孫儷的育兒經,被千萬網友刷屏點讚,那麼,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對於教育,孫儷是一個做的比說的多的媽媽。她拍戲時一出門就是很多天,陪孩子的時間沒有許多媽媽多,但在育兒上,她贏的不是時間,而是言傳身教。有一天夜深,兒子等著孫儷給他讀書,那本書每頁有六句話,她為了讓兒子等等早點睡,三句並做兩句念完了。等等怒了,說媽媽你念錯了。然後,他竟然從第一頁第一句話開始,把故事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把我讀醒了,那一刻我覺得,我每天給他讀書是有用的。」孫儷愛讀書,孩子也跟著一起讀書;孫儷愛運動,孩子也跟著愛運動;孫儷練書法,孩子也愛上了國畫。
  • 孫儷一條關於孩子的微博,獲56w贊,背後隱藏的育兒方式你會了嗎
    儘管我們很難知曉,其他家庭是如何教育他們孩子的。但實際上,通過孩子的語言行動就能看出家長的教育方式。前一段,孫儷在微博上發了一段文字,是關於兒子等等和女兒小花的日常。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妹妹小花看了一個音樂劇,發現女演員比媽媽還美。哥哥等等聽了後不樂意了,開始和和小花爭論:不可能,怎麼會有媽媽美,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小花也認真的說,是唯一比媽媽美的人。
  • 兒子犯錯,孫儷竟然獎勵他?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這樣懲罰孩子
    發了一條微博,引發7萬人點讚。她說,平時她會規定等等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電子遊戲。然而,在上周的一個下午,等等偷偷的玩了。事後,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跟孫儷說:「媽媽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你不要說我好嗎?你不在的時候,我玩了會遊戲……」聽完孩子這句話,孫儷本可以嚴厲地斥責他,但她沒有,反而很開心的和他說:等等因為你的誠實,我現在要獎勵你再玩20分鐘。等等聽後驚呆了,開心得不得了。
  • 孫儷一條微博獲數十萬人點讚:真正優秀的父母,原來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前段時間,皮皮媽看到孫儷的一條微博被眾多網友點讚和熱評,感慨頗深。內容是這樣的:孫儷去出差的前一晚因為一些小事批評了兒子等等,雖然事情解決了,孩子也認錯了,但是母子兩人都帶著傷感的情緒入睡。第二天出門前,孫儷想到近些年看到很多的世事無常,突然感嘆不想人生中留下任何遺憾,也不想讓等等的記憶留在媽媽的批評裡,於是主動和孩子們進行了談話。她告訴兒子自己的批評是出於關心,希望他做個言而有信的男子漢,還告訴女兒無論遇到什麼事都可以給她打電話,要少吃糖,也能看電視。
  • 孫儷放任孩子「塗鴉」,把牆壁當畫板,教育方式獲網友點讚
    孫儷與鄧超的家庭是惹人羨慕的四口之家。一雙兒女時常在家裡的牆壁上「亂塗亂畫」,而鄧超稱這是「創作」,牆紙可以換新的,但孩子的靈感扼殺了就沒有了。孫儷夫婦放任孩子肆意塗鴉的做法很好地彰顯出了他們的教育方式,獲得大量網友認同、點讚。
  • 孫儷記錄兒子的對話獲贊10W:小孩子一句話戳中成年人的淚點瞬間
    覺得素材不多,於是今天去翻了翻孫儷的微博,翻到了一篇孫儷記錄兒子等等和等等表哥的對話的帖子,平平無奇的帖子,卻被等等的最後一句話點亮,翻看評論區,都在叫好和感慨,甚至戳到了成年人的淚點。對話內容大致是等等和他的表哥說起自己的爺爺。
  • 孫儷曬女兒作品,獲14萬點讚:教育小孩,方法最重要
    上個月孫儷在微博曬出了一個親子日常,她規定等等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電子遊戲,然而這次等等卻違規了。 孫儷並沒有因此打壓、辱罵孩子,反而因為等等的誠實,獎勵他再玩20分鐘。這個尊重孩子又抓大放小的舉動,獲得了數萬網友的點讚。
  • 孫儷曬孩子吵架記錄,獲贊90萬,網友:帶娃「段位」太高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 雖然孩子十分幼稚,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並不了解。但正是這種天真無邪的狀態才使得他們如此可愛。 知名影星孫儷與丈夫鄧超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叫等等,女兒叫小花妹妹。
  • 孩子違反約定偷偷玩遊戲,孫儷立規矩的做法亮了
    孫儷給兒子等等定了一個規矩: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手機遊戲。但等等沒守住約定,看媽媽不在家,就打了一會兒遊戲。可等等不一樣,他主動承認了錯誤:剛才你不在的時候,我玩了一會遊戲……令人意外的是,孫儷知道後沒有不悅,更沒有發火,而是因為兒子的誠實,獎勵他再玩20分鐘。
  • 孫儷曬孩子吵架後畫的「小卡片」,引來百萬點讚,網友:高級炫富
    孫儷是現在當紅的女星之一,孫儷的人生已經算是開掛的人生,不僅僅演藝事業一帆風順,而且生育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家庭經營的也很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女明星。很多人都知道孫儷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但是至於孫儷的孩子是不是很優秀,很多人並不知曉。
  • 同樣在網站賣寶寶二手衣服,孫儷被網友點讚,何潔卻遭網友批評
    ,於是他們就在二手平臺上將這些產品賣出去,互相買賣得到互惠互利的效果,有很多粉絲看到自己喜歡的明星能夠賣出自己的東西時候,也能夠很好的進行支持。兩個人在網絡上得到了不一樣的評論,關於孫儷賣寶寶的二手產品,網友表示支持的態度,因為這樣是一種環保的方式,並且對真正需要的人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對於何潔賣二手產品,網友卻對何潔進行了批評,因為何潔拍攝的照片品相不好,並且有些產品的價格被定的太高,在二手平臺上進行交易不太適合。
  • 「你欺負媽媽,我很不高興」,爸爸懲罰孩子的方式,引網友點讚
    最近,有一位爸爸懲罰兒子的事件讓網友們紛紛點讚。原來是在爸爸上班時兒子經常打遊戲、看電視,媽媽管教也不聽,還嚷著不要媽媽管不尊重媽媽。爸爸下班知道後,就印了一張寫有「看電視、打遊戲,玩ipad」的提示語醒目的張貼在牆上。
  • 孩子偷東西,外國爸爸做法獲贊:「用心」教育比責罵更重要
    發現孩子偷東西該怎麼辦?今天看到一則非常有教育意義的視頻!一位外國爸爸發現兒子在商場偷拿超市的巧克力,然而,他並沒有生氣、責罵,而是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了一番對話。:「一直覺得教育孩子是個很需要智慧的事情,為這個父親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