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兒子玩遊戲「被獎多玩20分鐘」:好的「規矩」教育從獎勵開始
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規矩教育,正如老話常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一樣,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被進行「規矩教育」,長大後行為得不得規範約束,不僅養不出好習慣,還會影響工作和學習。
很多家長會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來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但是往往忽視了規矩教育。
而娛樂圈的「模範寶媽」孫儷的一則育兒趣事給我們提了一個醒。
事情要從一條微博開始說起,就在6月17號,孫儷在個人微博上說:兒子等等告訴自己偷偷玩了遊戲,之所以是說偷偷是因為孫儷規定哥哥妹妹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電子遊戲,但是最後孫儷非但沒有責怪兒子,還因為孩子的誠實,獎勵他多玩20分鐘……
聽完這件事,可能很多家長會不理解孫儷的做法,其實這是孫儷「規矩教育」的大智慧。
為什麼孩子犯了錯誤,沒遵守規矩反而要被獎勵呢?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一開始給孩子立規矩,總是困難重重的,即使有些家長能夠通過訓斥約束了孩子的一些行為,但是這種效果往往不會長久,孩子用不了幾天就會拋之腦後,家長面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情況,不妨就可以試試獎勵。
立規矩獎勵孩子,就是指跟孩子約法三章,說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尤其是孩子玩遊戲的次數和時間段,這是孩子最先需要養成的規矩之一;
當孩子第一次遵守規定忍住了玩遊戲等規矩的誘惑,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予獎勵鼓勵,引導孩子下一次繼續保持,讓孩子清楚這樣做可以得到表揚獎勵或者是「好處」,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就會朝著「獎勵」出發,家長自然就不愁孩子的「規矩教育」了。
孫儷兒子玩遊戲「被獎多玩20分鐘」:好的「規矩」教育從獎懲開始
除此之外,對孩子進行規矩教育不僅要遵循「獎勵」的方法,還要有懲罰,以及規矩要準確具體。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立規矩是很重要的事情,就像我們文章提到的孫儷一樣,正是憑藉這些教育小妙招,才給我們展示了如何科學輕鬆地育兒,而不是對於孩子一味的提供物質豐富的溺愛環境。
1.鼓勵和懲罰都要有
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除了表揚獎勵外,懲罰也是不能少的,因為孩子剛開始很容易出現違反規矩的行徑,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造成孩子不害怕、犯錯屢教不改的意識。
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懲罰一定要和規矩本身有關,不要牽扯到別的行為規範上。
比如說「孩子不肯按時吃飯就把飯收走,」但是家長如果去罰孩子坐小板凳,這一懲罰就不是正當的懲罰,孩子會錯誤的理解犯了什麼錯。
2.規矩前後,態度一致
「孩子沒規矩的原因,多數是有一個沒原則的家長。」在給孩子立規矩後,家長的態度原則要保持一致,不要朝令夕改。如果孩子屢教不改,無論怎麼哭鬧和哀求,家長都要堅定一個原則「我們已經約法三章了喲,好孩子不能說話不算數!」
久而久之讓孩子明白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被滿足,家長的原則性很強。
3.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我們都知道梁啓超的9個子女長大後成為國之棟梁,離不開他們從小受到的家規教育,同樣更離不開梁啓超的言行影響。因此想讓孩子守好規矩,家長要先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平常生活中,家長要想孩子不沉迷電子遊戲,首先做到不要回家就拿著手機玩;另外家長要想孩子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吃完飯就引導孩子及時刷碗做家務等。
以上三點,可以說是新手爸媽給孩子立規矩可以借鑑的經驗心得,要想做好孩子的「規矩教育」,要注重發揮家長的言傳身教,把握住「獎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事半功倍的養成行為規範。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一定不能靠使用暴力教訓孩子來養成規矩,要懂得利用上面的技巧,或者可以通過孩子愛看的教育繪本入手。
《兒童行為規範 社會學校家庭 全3冊》就是一套適合幫助家長給孩子約束行為的教育繪本。
為了讓孩子規矩教育這個家長的話題變得通俗易懂,這套書用了輕鬆詼諧的方式也就是漫畫來教育孩子,採用了卡通漫畫風格來繪製,而主人公就是一隻有著各種壞習慣的貓咪。
這樣的主人公正是抓住了孩子愛玩愛看小動物的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裡面的幽默故事多數取材與於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比如說有的孩子在學校打鬧、有的孩子在課堂上大喊大叫。
不僅故事真實、主題鮮明,還搭配了精美的插圖,能夠輕鬆鬨笑孩子,而不是一板一眼的看故事。
關於新手爸媽關心的價格問題,正巧《兒童行為規範 社會學校家庭 全3冊》參加了活動,現在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享受團購優惠。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不妨點擊下方用1次午餐的費用來給孩子投資一下:
育兒有道,養娃有術。最好的帶娃不是又教又育,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