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兒子玩遊戲「被獎多玩20分鐘」:好的「規矩」教育從獎懲開始

2020-12-17 育兒點金術

孫儷兒子玩遊戲「被獎多玩20分鐘」:好的「規矩」教育從獎勵開始

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規矩教育,正如老話常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一樣,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被進行「規矩教育」,長大後行為得不得規範約束,不僅養不出好習慣,還會影響工作和學習。

很多家長會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來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但是往往忽視了規矩教育

而娛樂圈的「模範寶媽」孫儷的一則育兒趣事給我們提了一個醒。

事情要從一條微博開始說起,就在6月17號,孫儷在個人微博上說:兒子等等告訴自己偷偷玩了遊戲,之所以是說偷偷是因為孫儷規定哥哥妹妹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電子遊戲,但是最後孫儷非但沒有責怪兒子,還因為孩子的誠實,獎勵他多玩20分鐘……

聽完這件事,可能很多家長會不理解孫儷的做法,其實這是孫儷「規矩教育」的大智慧。

為什麼孩子犯了錯誤,沒遵守規矩反而要被獎勵呢?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一開始給孩子立規矩,總是困難重重的,即使有些家長能夠通過訓斥約束了孩子的一些行為,但是這種效果往往不會長久,孩子用不了幾天就會拋之腦後,家長面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情況,不妨就可以試試獎勵。

立規矩獎勵孩子,就是指跟孩子約法三章,說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尤其是孩子玩遊戲的次數和時間段,這是孩子最先需要養成的規矩之一;

當孩子第一次遵守規定忍住了玩遊戲等規矩的誘惑,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予獎勵鼓勵,引導孩子下一次繼續保持,讓孩子清楚這樣做可以得到表揚獎勵或者是「好處」,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就會朝著「獎勵」出發,家長自然就不愁孩子的「規矩教育」了。

孫儷兒子玩遊戲「被獎多玩20分鐘」:好的「規矩」教育從獎懲開始

除此之外,對孩子進行規矩教育不僅要遵循「獎勵」的方法,還要有懲罰,以及規矩要準確具體。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立規矩是很重要的事情,就像我們文章提到的孫儷一樣,正是憑藉這些教育小妙招,才給我們展示了如何科學輕鬆地育兒,而不是對於孩子一味的提供物質豐富的溺愛環境。

1.鼓勵和懲罰都要有

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除了表揚獎勵外,懲罰也是不能少的,因為孩子剛開始很容易出現違反規矩的行徑,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造成孩子不害怕、犯錯屢教不改的意識。

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懲罰一定要和規矩本身有關,不要牽扯到別的行為規範上。

比如說「孩子不肯按時吃飯就把飯收走,」但是家長如果去罰孩子坐小板凳,這一懲罰就不是正當的懲罰,孩子會錯誤的理解犯了什麼錯。

2.規矩前後,態度一致

「孩子沒規矩的原因,多數是有一個沒原則的家長。」在給孩子立規矩後,家長的態度原則要保持一致,不要朝令夕改。如果孩子屢教不改,無論怎麼哭鬧和哀求,家長都要堅定一個原則「我們已經約法三章了喲,好孩子不能說話不算數!」

久而久之讓孩子明白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被滿足,家長的原則性很強。

3.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我們都知道梁啓超的9個子女長大後成為國之棟梁,離不開他們從小受到的家規教育,同樣更離不開梁啓超的言行影響。因此想讓孩子守好規矩,家長要先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平常生活中,家長要想孩子不沉迷電子遊戲,首先做到不要回家就拿著手機玩;另外家長要想孩子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吃完飯就引導孩子及時刷碗做家務等。

以上三點,可以說是新手爸媽給孩子立規矩可以借鑑的經驗心得,要想做好孩子的「規矩教育」,要注重發揮家長的言傳身教,把握住「獎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事半功倍的養成行為規範。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一定不能靠使用暴力教訓孩子來養成規矩,要懂得利用上面的技巧,或者可以通過孩子愛看的教育繪本入手。

《兒童行為規範 社會學校家庭 全3冊》就是一套適合幫助家長給孩子約束行為的教育繪本。

為了讓孩子規矩教育這個家長的話題變得通俗易懂,這套書用了輕鬆詼諧的方式也就是漫畫來教育孩子,採用了卡通漫畫風格來繪製,而主人公就是一隻有著各種壞習慣的貓咪。

這樣的主人公正是抓住了孩子愛玩愛看小動物的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裡面的幽默故事多數取材與於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比如說有的孩子在學校打鬧、有的孩子在課堂上大喊大叫。

不僅故事真實、主題鮮明,還搭配了精美的插圖,能夠輕鬆鬨笑孩子,而不是一板一眼的看故事。

關於新手爸媽關心的價格問題,正巧《兒童行為規範 社會學校家庭 全3冊》參加了活動,現在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享受團購優惠。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不妨點擊下方用1次午餐的費用來給孩子投資一下:

育兒有道,養娃有術。最好的帶娃不是又教又育,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違反約定偷偷玩遊戲,孫儷立規矩的做法亮了
    孫儷給兒子等等定了一個規矩: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手機遊戲。但等等沒守住約定,看媽媽不在家,就打了一會兒遊戲。可等等不一樣,他主動承認了錯誤:剛才你不在的時候,我玩了一會遊戲……令人意外的是,孫儷知道後沒有不悅,更沒有發火,而是因為兒子的誠實,獎勵他再玩20分鐘。
  • 孫儷獎勵犯錯的兒子玩20分鐘遊戲,網友怒贊:「娘娘」真有一手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曾擔心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於是定下了各種規劃,如限定玩手機的時間等等。但是這些規則真的可以限制住孩子嗎?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偷玩了電子產品,你會如何處理呢?前段時間,孫儷便遭遇了這種情況。她規定孩子們只能在周末玩遊戲,周一到周五是不能玩的。
  • 兒子背著媽媽玩遊戲,媽媽孫儷抓包後不懲罰反獎勵?就該這麼做
    為了防止兒子等等玩遊戲上癮,孫儷跟等等約定好: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電子遊戲。媽媽回來後,等等儘量表現得很自然,不過偷偷打遊戲的喜悅最終沒有抵得上內心的負罪感,等等主動坦白,還忐忑不安地說,希望媽媽不要懲罰他。看到兒子誠心地道歉,孫儷不但沒有懲罰他,還因為兒子的「主動坦白」,獎勵他再玩20分鐘。
  • 孫儷獎勵兒子20分鐘玩遊戲受到好評:99%家長都用錯獎勵方法
    家裡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天下午,兒子等等和孫儷說:「媽媽,我要告訴你一個事情,你不要說我好麼,你剛才不在的時候,我玩了一會遊戲。」孫儷聽了後非常高興,覺得等等很誠實,於是獎勵等等再玩20分鐘的遊戲。有回我在姑姑家住一晚,到了晚上,姑姑的兒子小浩要去刷牙,但是姑姑怎麼叫小浩,小浩都無動於衷,還耍賴表示自己很累,不想去刷牙,為了讓小浩刷牙,姑姑就開始了「獎勵」誘惑,表示小浩去刷牙,就獎勵一個變形金剛,一聽到變形金剛,小浩糾結了一會
  • 孫儷兒子偷玩手機反被獎勵:父母會溝通,孩子才敢誠實
    孫儷兒子偷玩手機反被獎勵,有一天兒子告訴媽媽自己偷玩了遊戲,孫儷因為等等誠實獎勵孩子多玩20分鐘手機。孫儷的教育方式很贊。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了還撒謊。孩子撒謊,我們該怎麼辦2歲的孩子中,20%會撒謊;3歲的孩子中,50%會撒謊;4歲的孩子中,撒謊則高達90%。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撒謊的經歷。心理學教授 Kang Lee 研究表明:越是智力水平高、自控力強、獨立性強的孩子,撒謊越早。
  • 孫儷批評兒子偷玩手機引熱議:這樣立規矩很有效卻傷害孩子一生!
    如果孩子背著你偷偷玩遊戲,你會不會發火?前不久,孫儷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段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本來,孫儷給兒子定了一個規矩: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手機遊戲。但兒子沒守住約定,看媽媽不在家,就打了一會兒遊戲。一般的孩子玩了也就玩了,可孫儷兒子不一樣,他還是主動承認了錯誤。令人意外的是,孫儷沒有不悅,更沒有發火,而是因為兒子的誠實,獎勵他再玩20分鐘。
  • 兒子偷玩遊戲,孫儷卻獎勵,這樣的教育方式,竟得到網友們點讚
    佛系育兒的精髓:無條件接納+積極關注最近,我們看到孫儷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件育兒小事:原本規定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遊戲,但是她兒子等等沒忍住,偷偷玩了。結果等等不但沒被懲罰,反而被獎勵可以再玩20分鐘↓原因是等等在偷玩遊戲後,不僅沒有撒謊,還勇敢向媽媽坦白。
  • 孫儷給孩子立的規矩合理嗎?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規矩制訂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比如,孫儷給等等制訂的規矩「周一到周五不能玩電子遊戲」,這個規矩對孩子來說很好記,執行起來也不麻煩。只要孩子周一到周五沒有玩電子遊戲則說明孩子完成了對規矩的承諾。反之,則是一種犯規行為。
  • 好的教育,是規矩和愛並存
    從2005年開始,致力於對中國父母的教育和培訓,迄今已培訓超過5萬名中國父母。這樣的實踐幫助,讓他更加真實全面地看到了中國現代家庭的父母所面臨的挑戰,也幫助他進一步反思了在中國現代文化語境中如何更好地實踐規矩和愛的操作。《規矩和愛》就是他這些年研究成果的總結。他發現中國父母在如何立規矩上並不擅長,因此他用自己和國內外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典型案例向我們傳授了實用可行的教育方法。
  • 給孩子定規矩後,巧用星星表,及時獎勵效果好
    這一篇是接著昨天的一篇的,我們繼續說說這個制定規矩的事情。家規制定好了,大家就要照著你執行了。如果在完成一項稍有難度比較有挑戰的任務之後立刻有愉快的事情發生,那麼,孩子會更願意去做。所以,在制定規矩時,也不要忘了提及獎勵。
  • 孫儷7歲兒子手寫暖心感謝信,英文比爸爸鄧超好上一大截
    明星和豪門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教育方面,雖然明星們也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格外下功夫,但是很少有明星像孫儷這樣為了教育孩子能夠放下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花很長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最近孫儷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7歲兒子手寫的感謝,因為孫儷已經出去工作三天了,所以就三天沒有見到兒子,7歲的兒子等等手寫了一封英文感謝信向媽媽表白
  • 「媽媽,我再玩10分鐘」,高明的父母都這樣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要用手機查資料,看學習內容,用手機發布作業,還要用手機玩遊戲。電子產品席捲了孩子的生活,簡直迷得孩子睜不開眼。在網課期間,自己就發現兒子上課的時候,偷偷地切屏到其它軟體打遊戲。兩個功能互不幹擾,可以說這手機的功能真的是太強大了。
  • 孫儷通曬出兒子手寫英文信,誇母親像20歲,文筆稚嫩溫馨有愛
    孫儷通曬出兒子手寫英文信,誇母親像20歲,文筆稚嫩溫馨有愛   自從拍攝完電影以後,娘娘孫儷便休息了很長一段時間,近兩年都沒有參與相關影視作品的製作。
  • 德雲鬥笑社:玩的是綜藝遊戲,繡的是相聲規矩
    既然是德雲社的團建綜藝,在內容上自然離不開相聲,每一期的主題也圍繞著相聲的相關規矩展開,前半部分是遊戲環節,後半部分則是相聲表演,綜藝和相聲的融合,讓喜歡聽相聲的人不出門就能聽相聲了。從已經播出的三期來看,《德雲鬥笑社》的遊戲設置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特點,無非就是玩跳水、道具收集、分隊對抗這些在綜藝裡司空見慣的小遊戲。
  • 有原則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有規矩的孩子
    優佳寶貝Yoka蠻喜歡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方式的,給兒子立規矩,讓他在這個規矩中成長。過度溺愛孩子的家庭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的壞習慣;過分強調規矩的家庭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在規矩和愛之間,如何調好一個合適度?明白這些,會容易很多。
  • 孩子可以玩2小時手機,卻寫不了20分鐘作業,原因及辦法都在這
    有一個小孩,他的爸爸說他可以連續玩2個小時的手機,但20分鐘的作業怎麼也完不成,一會兒想喝水,一會又想撒尿......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都說不陪學習的時候母慈子孝,只要一陪,一定是雞飛狗跳。我們發現,很多孩子都這樣,玩遊戲,看動畫片的時候極度認真,叫他十句都聽不見,可只要一寫作業,一看書,你會發現他們整個人的魂都丟了。
  • 兒子玩遊戲情緒失控了
    我被兒子的表現著實嚇了一跳,因為我們之間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一直以來我們的關係都是屬於比較平和,互相比較尊重,而且我從來沒有限制過兒子玩遊戲,我一直認為不是遊戲毀了一個孩子,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的教育孩子如何去玩遊戲。
  • 「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周六吃完午飯,7歲的兒子一直嚷嚷著要玩手機打會遊戲,想著娛樂一下也未嘗不可,我答應了他。但為了保護視力,我跟他約定只能玩15分鐘,之後就要去午睡,他答應了。媽媽,我再玩10分鐘好不好?就10分鐘,我保證!他正玩得興起,不肯給回手機睡覺,一個勁跟我耍賴,非要再玩10分鐘。
  • 兒子20歲成斯坦福博士,來看她的教育方式與堅持
    那年,20歲的兒子赴史丹福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並得到了一年的全額獎學金,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學願意「倒貼錢」讓他讀書,作為孩子的母親,她深知其中的奧妙。從兩歲開始,她和丈夫幾乎每天晚上都放故事磁帶給兒子聽,那些大象、老虎、布穀鳥在故事裡面變得得活靈活現,他聽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