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是接著昨天的一篇的,我們繼續說說這個制定規矩的事情。
家規制定好了,大家就要照著你執行了。如果在完成一項稍有難度比較有挑戰的任務之後立刻有愉快的事情發生,那麼,孩子會更願意去做。所以,在制定規矩時,也不要忘了提及獎勵。比如說:
以早餐為動力,規定孩子自己穿衣之後才能吃早餐。
如果孩子提前吃完早餐,就允許孩子玩一個遊戲或者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這將鼓勵他更快的自己起床穿衣服。
晚上可規定孩子在完成作業與其他家務後,可以看電視、玩會遊戲。若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則玩電子遊戲的時間要相應減少。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強行從電視、電腦前拽開這種令人頭痛引起爭吵的問題。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激勵他們的事物和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因為可以與家長一起玩耍而受到激勵,即使僅僅幾分鐘也會讓他們嚮往。
在孩子看來,最好的獎勵莫過於爸爸媽媽陪自己多玩一會兒遊戲,給自己多講一個故事,或者允許自己晚睡幾分鐘,早上在床上與爸爸媽媽多待一會,或者來一個枕頭大戰。你也許不清楚到底哪些東西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那就去問問小朋友吧?這就可以確保你給孩子的獎勵對他們來說是有意義的,才能更有效得去激勵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獎勵應該儘可能與規矩本身的任務相關,而且最好不要用食物特別是糖果引誘孩子。因為經常這樣做,孩子會將食物獎勵與得到家長的肯定聯繫在一起,這可能會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養成一種「安慰進食」的不良習慣,會讓他們凡事都要先嘗到甜頭才肯賣力。
如果你的孩子遵守新規矩,你就應該抓住這個絕好時機對孩子進行描述性讚揚。這樣孩子內心充滿著成就感,孩子也非常希望給他人留下一個能幹棒棒的印象;你的表揚和獎勵會讓孩子明白,遵守規矩是取得成功與獲得別人賞識的好辦法。
這裡我要推薦一下「星星圖表」。
想讓孩子遵守規矩,幫孩子培養新習慣時,可以用貼紙來作為對完成指定目標的獎勵,目標是獲得滿頁的星星。這一方法無論是在培養禮貌用語、做家務方面,還是教孩子學會乖乖做作業或晚上按時睡覺方面都非常有效果。
在使用「星星圖表」之前,你需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規定好哪些行為可以獎勵一顆星星,哪些行為沒有獎勵。其中最好的一個辦法是降低行為完成的難度,這樣孩子可以逐漸獲得更多的星星,圖表很快就會變得很好看。即使有時並沒有圓滿完成任務,他們也可以因為努力付出而得到一顆星星。難度隨著孩子的進步一點點增加。
此外,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你獎給孩子一顆星星的時候,一定要慷慨地使用描述性讚揚表揚他。孩子每一個正確的行為都要用具體的語言告訴孩子,這樣更容易讓孩子知道他是為什麼得到星星的!孩子因為小小的成功而得到一顆星星,從而會產生榮譽感,並不斷進步。
只要孩子得到一顆星星,即使他隨後又調皮了,你也不應該反悔。如果你把星星拿走,你就會面對孩子的無盡懇求。對孩子不巧當的行為,你可以用其他方法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