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語文教研所所長:語文高考讓15%的人做不完!女生不佔優勢

2020-12-11 植物人的小自然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閱讀文章具思辨性、複雜性、擴展性,還專找讓考生想不到的領域,對女生特別不利!高中課程將有顛覆性的變化,要學生模仿寫詩、寫小說、寫散文、寫戲劇!這些都是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中文系主任溫儒敏在第五屆「北大培文杯」上提到的高考改革大勢。

高考改革政策中對語文考試的重視也讓很多家長學生重新審視語文。從事語文教學這些年來,我和無數學生都交流過語文學習的問題,不難看出在語文這一科目上,女孩更具有優勢,也更容易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但是隨著高考的變革,閱讀題將會慢慢發展成具有思辨性,擴展性的文章。因此,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切不可局限自己的思維,而是多看不同類型的課外書籍,善於總結知識之間的聯繫規律,學會做筆記,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是無止境的,如果同學們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學起語文來只有迷茫低效。同時,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不斷鞏固學過的知識,在語文考試中無往不利。

有很多家長都向我諮詢孩子語文學習的問題,有家長提到:老師,我們家孩子現在上高二了,可是語文成績不好,尤其是閱讀題和作文這一塊,孩子總是抓不到重心,導致失分嚴重,在語文學習這一塊,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溫儒敏也提到那些號稱向985、211高校貢獻了很多學生的中學,語文課是高一學點知識,高二忙聯考,高三基本不學,全部刷題。很少有學校專門開設閱讀課以及寫作課。其實,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就是弓和箭的關係。寫作是一支箭,閱讀是把弓。只有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摸索規律,總結經驗,才能在高考競爭中脫穎而出。

鑑於有很多家長都向我諮詢了孩子語文學習的問題,這次老師就給大家總結高中語文閱讀的經典答題技巧以及寫作技巧,語文知識零散,只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不斷進步。

第一部分:基礎類題型

第二部分:關於現代文閱讀

第三部分:關於文言文翻譯

第四部分:關於文字表達題

最好的老師不是給學生介紹多少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們找到最好的學習方法以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我約束,不斷提高自己。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能幫助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考出更好的考試成績,以後我也會給大家分享更多更精彩的文章。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遭痛批,高考語文要考閱讀速度,15%的人做不完很正常
    相信大家與語文各類教材已經接觸良多,有些人對「溫書敏」這個名字,也已經十分眼熟。溫書敏作為北大教授的同時,也是教育部語文統編教材的總編,對於語文高考也十分有眼見。他曾經說過:「高考時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很正常。」
  •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不學國學未來很可怕
    文|啞鈴媽媽近年來,語文高考改革的步伐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家長們對語文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往年家長們大多很關注孩子們的奧數補、英語補習,如今語文的補習班也越來越火了。「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連試卷都做不完」,可見語文考試未來將會成為拉開孩子們差距的分水嶺,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可能就有了 「提分王」的法寶。
  • 語文高考「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
    「這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根據調查,每年大概總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是這個概率。」——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在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的話。
  •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不學國學未來很可怕
    文|啞鈴媽媽近年來,語文高考改革的步伐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家長們對語文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往年家長們大多很關注孩子們的奧數補、英語補習,如今語文的補習班也越來越火了。「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連試卷都做不完」,可見語文考試未來將會成為拉開孩子們差距的分水嶺,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可能就有了 「提分王」的法寶。那麼,這種分水嶺是怎麼實現的呢?
  • 語文和數學哪個成績好更佔優勢?
    雖然現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畢業不存升學考試,但是,如果基礎不牢固,初中學起來是非常艱難的。所以小學階段無論如何不能讓孩子有偏科的徵兆。上了初中,語文數學都是120分,是生物、地理的3倍,哪個學生敢輕視其中某一科?如果不小心出現偏科現象,那就必須想方設法把它補起來,否則,會嚴重影響總分,中考想上理想高中,就是空想了。
  •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劇透」高考語文改革方向
    「高中語文特別是高中作文教學,全線崩潰!」「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的話乍一聽有些聳人聽聞。2018第五屆「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啟動儀式現場,100多名對文學充滿理想的名牌大學中文教授和各地著名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擠在北京大學的會議現場。
  • 「語文高考最後要讓15%的人做不完」!小學生沒有海量閱讀支撐,只會...
    書香貝貝願景:培養睿智的思考者勇敢的行動者具有責任感的世界公民歡迎關注今年的中高考後,很多人在吐槽作文考題太難了不科學而閱讀的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所以,在優等生之間,往往是語文拉分厲害!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 高考語文大改革!將有15%的孩子高考做不完語文題?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說:「這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每年大概有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語文的高考改革除了試卷的篇幅大大增加了,更加突出了語文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力和寫好作文。要想在大考中脫穎而出,小學、初中的閱讀積累就顯得分外重要。「騏驥千裡,非一日之功。」提高孩子閱讀量,多讀幾套都不為過。
  • 他是中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北大中文系主任,卻因一句謠言被家長誤會
    除了語文總主編的頭銜外,其實溫儒敏曾經還在北大最著名的中文系擔任過系主任,同時在國內的語文學界擁有很多譬如會長所長的稱號。而從十多年前開始,這位大學教授參與到了新課標改革中的語文教材編寫當中,在語文教材的編寫中起到了引領作用,比如編寫的內容框架等方面都是要由溫儒敏來決定的。
  • 高考「強基計劃」重點招生七大專業,居然沒語文,語文不重要了?
    大家可以看到,高考「強基計劃」的基礎學科重點是沒有提到語文的。那這是對之前2019年大家廣泛關注的「語文為王」的否定嗎?語文不再重要了嗎?二、語文為王曾在2019年被廣泛關注。,部編版教材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就曾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2020高考狀元考不上清華北大:學有所長沒用,要全才發展
    2020高考狀元卻無緣清華北大:學有所長還不行,要樣樣精通!悲劇!2020高考狀元考不上清華北大:學有所長沒用,要全才發展!高考狀元卻是無緣清華北大,只能夠選985和211學校,真的為這位學子感到可惜!
  • 北大教授,語文教材總主編,他的一次發言為何讓全國家長冒冷汗
    之後一直在北京大學工作,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他是當今中國語文教育界的領軍人物,也是絕對的泰鬥級人物。相信很多人認識他,是從中小學語文教材主編開始的。2003年,溫儒敏開始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執行主編,他的名字出現在高中語文教材上,很多學生和家長從此記住了這個名字。
  • 語文高考試卷,字數要從7千字加到1萬字,要讓的考生做不完
    「未來的語文高考試卷,字數要從現在的7000字增加到1萬字,要讓15%的考生做不完!」這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在北大舉辦的一次作文大賽上透露出來的高考改革方向。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教授在2019年9月的一次演講中也提到:「今後高考主要靠語文,因為英語要考兩次,數學難度降低,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語文主要在作文。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所以說,得語文者得高考。」然而,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認為高考離我們還遠,「我家小孩才上幼兒園,高考還有十來年呢。」
  • 溫儒敏:「高考題讓15%的考生做不完」是炒作,標題黨可以歇歇了
    「網上流傳著一句我的惡狠狠的話,「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這句話,讓我們的很多家長記恨著溫教授,因為他讓我們的孩子在高考中更難了!2017年我在一次座談會上講,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有難度係數的要求,會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根據幾年高考的調查,很多考生閱讀能力差,讀得太慢,結果每年總是有15%左右考生做不完。我說的是一種事實,而並不是「不顧學生死活」,「就是要讓」15%的人做不完。再說我並不參加高考命題,只是一種學術研究的觀點。可是我的話被斷章取義,「標題黨」起了嚇人的標題,以訛傳訛。
  • 高考首日 語文平和讓人笑 數學難得做不完
    昨天上午9點,隨著語文科目的開考,一年一度的高考拉開大幕。一喜一悲,昨天的兩門科目帶給了考生們很大的情緒波動。考生普遍反映,上午的語文試卷比較簡單,作文題目《綠色生活》之前好多學校都押中了,寫起來簡單,不易跑題。而下午的數學試卷比較難,難度超過二模,不少考生都沒答完。對此,高三老師們提醒考生們放鬆心情,輕裝上陣迎接今天的英語考試。
  • 高考語文:學者79分,學霸146!學霸這份語文筆記值得收藏
    高考語文試卷如果給重點中學高三語文老師做,能考多少分呢?今年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理科學生唐楚玥語文成績考出了146分!這對於語文單科高考成績來說,應當算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高考語文146分,不要說老師,即使語文專家估計也很難考到。我曾參加過省教科所一個培訓會,會上江蘇省教科所所長袁金華先生講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高考故事。因為語文教育「少慢差費」的現象飽受詬病,《北京青年報》「冰點」欄目曾經刊發一篇署名文章批評中學語文教育誤盡天下蒼生!
  • 高考725分語文考了146分的唐楚玥,看完語文筆記後,網友不淡定了
    高考725分語文考了146分的唐楚玥,看完語文筆記後,網友不淡定了!高考是改變人生命運的開始,不論出身,每個人都可以公平競爭,考出自己的成績。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是,唐楚玥。縱觀以往的高考成績,語文考高分的難度可不小,然後唐楚玥的語文考出了146分驚人成績。大家都知道語文是最難拉分的科目,即使眾多考生成績出色,但語文成績並不拔尖。對於高考狀元來說,三門主科成績必須優秀,比如數學,考滿分的情況大有人在,也就是說數學高分是常規狀態,英語也是一樣,就算不滿分也能考到145分以上,而語文能達到140分卻是不易。
  • 15歲女生考上北大,曾經數語加起來不及格,卻未被老師放棄
    世界上從來沒有所謂的天才,更沒有所謂的庸才,只有教育方式的不同,造就出不一樣的人。在今年的北大新生中,一名女孩格外引人注目,為什麼這樣說?實在是因為這個女孩太小了,只有15歲,是的你沒看錯,今年北大最小的新生只有15歲。
  • 武漢唐楚玥高考總分725,語文146分:頭1次見語文比英語好的狀元
    首先語文是一門基礎,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時它還是我們的國學。許多智慧超群的人,往往也是一個語文素養極高的人,為什麼現在這樣的人越來越少,其實是因為現在社會科技發展迅速,寫字寫信以及讀書這些學習甚至是行為習慣都被鍵盤、微信以及短視頻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