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不學國學未來很可怕

2020-09-09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近年來,語文高考改革的步伐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家長們對語文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往年家長們大多很關注孩子們的奧數補、英語補習,如今語文的補習班也越來越火了。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連試卷都做不完」,可見語文考試未來將會成為拉開孩子們差距的分水嶺,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可能就有了 「提分王」的法寶。

那麼,這種分水嶺是怎麼實現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從小學到高中的語文考試改革:

小學語文考試中,文言文已經納入到了考試的重要內容,相比往年,文言文增幅達到了80%左右,而且語文教材也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其中大約4成的課文都做了調整;初中語文考試中,古詩文的比重也大幅度提高,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文佔所有選篇比重的52%左右。

縱觀最近兩年的語文中考試卷,雖然各省市的命題有所差異,但是文言文和古詩文所佔分值均達到了30-40分左右。

高考語文試卷中的題型就更加豐富了,涵蓋了「文言文閱讀賞析」、「古詩文填空」等題型,其所佔比重也在30-40分左右。

可見,大語文時代正快步向我們走來,學好語文早已不是死記硬背就能拿到高分的了。


時勢造英雄,不管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做好準備,語文高考改革已經拉開了帷幕,大語文時代之下如何學好語文呢?

我市重點高中優秀語文班主任姚老師提出,應該從以下3個方面來著手:

第一:文言文賞析

現代的語文考試中,古詩文、文言文閱讀賞析的分值比較高,包括默寫和閱讀兩個部分。已經由原來的考試中僅僅要求孩子會背誦會默寫,提高到要求孩子充分理解其中的蘊意,以及時代背景,將自己帶入作者的意境之中。

而古詩文的學習並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臨時抱佛腳,因此家長們要讓孩子從小開始為學習古詩文做好準備。

小學時期,不僅僅是要求孩子背誦詩文,還要要求孩子反覆誦讀,可謂是「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家長可以通過引導式的提問,提高孩子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

到了初中,還要增加一些文言文語法的學習。

第二:讓孩子貼近文言文

將古詩文引入孩子的生活中時,不能僅僅讓孩子被動式學習,家長可以給孩子介紹故事的背景,特別是在選材上要引入與孩子年齡和生活經驗相近的作品來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比如小學階段的孩子,可以給孩子講述《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等古代聖賢經典故事,還可以引入一些寓言、神話故事,讓故事的趣味性激發孩子對文言文的學習。

第三:與現有的知識結構銜接

根據著名教育學家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學生通過努力可能達到的水平,這兩者的差異就叫做「最近發展區」。

因此在孩子文言文學習上要與孩子現有的知識水平相銜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讓孩子們角色互換,演繹文言文的故事;還可以讓孩子們改編文言故事,寫出新的故事;反覆誦讀,體會其中的亮點。總之,要重在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姚老師指出:「國學知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沉澱和積累,但是很多家長和老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僅僅讓孩子像複讀機一樣的去背誦古詩詞,是無法讓孩子理解國學中的精粹,更無法提高語文成績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不學國學未來很可怕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連試卷都做不完」,可見語文考試未來將會成為拉開孩子們差距的分水嶺,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可能就有了 「提分王」的法寶。那麼,這種分水嶺是怎麼實現的呢?
  •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北大語文教研所所長:語文高考讓15%的人做不完!女生不佔優勢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閱讀文章具思辨性、複雜性、擴展性,還專找讓考生想不到的領域,對女生特別不利!高中課程將有顛覆性的變化,要學生模仿寫詩、寫小說、寫散文、寫戲劇!這些都是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中文系主任溫儒敏在第五屆「北大培文杯」上提到的高考改革大勢。高考改革政策中對語文考試的重視也讓很多家長學生重新審視語文。
  • 「語文高考最後要讓15%的人做不完」!小學生沒有海量閱讀支撐,只會...
    而閱讀的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所以,在優等生之間,往往是語文拉分厲害!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 2020高考作文題最新出爐!不學國學,高考題目都看不懂
    >有趣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讓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考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對試卷中大段文字進行快速正確的解讀、實現字意和題意的快速把握,無疑要靠極強的國學基礎能力。 因此,將來語文能力差的考生,別說題目做不完,題目都可能讀不懂。
  • 語文高考試卷,字數要從7千字加到1萬字,要讓的考生做不完
    「未來的語文高考試卷,字數要從現在的7000字增加到1萬字,要讓15%的考生做不完!」這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在北大舉辦的一次作文大賽上透露出來的高考改革方向。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教授在2019年9月的一次演講中也提到:「今後高考主要靠語文,因為英語要考兩次,數學難度降低,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語文主要在作文。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所以說,得語文者得高考。」然而,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認為高考離我們還遠,「我家小孩才上幼兒園,高考還有十來年呢。」
  • 北大教授遭痛批,高考語文要考閱讀速度,15%的人做不完很正常
    相信大家與語文各類教材已經接觸良多,有些人對「溫書敏」這個名字,也已經十分眼熟。溫書敏作為北大教授的同時,也是教育部語文統編教材的總編,對於語文高考也十分有眼見。他曾經說過:「高考時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很正常。」
  • 未來高考要讓15%的學生做不完卷子?閱讀能力多重要?怎麼辦?
    二十年前我們高考的時候,語文卷子前面是很多語文基礎知識題,都是選擇題,後面有幾篇閱讀題。近些年監考高考的時候,偶爾看一眼卷子,看不到以前的基礎知識題了,上來就是密密麻麻、大段大段的閱讀,卷子很長好幾頁,全是字!
  • 語文難學?那是因為不了解語文的學習規律,9成家長都不清楚!
    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這意味著語文考試難度將不斷加大,與此同時,國家教育部最新的中考、高考改革還呈現出另外一個趨勢,數學和英語考試難度在降低。由此可見,語文在12年義務教育中,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將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 溫儒敏:「高考題讓15%的考生做不完」是炒作,標題黨可以歇歇了
    「網上流傳著一句我的惡狠狠的話,「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這句話,讓我們的很多家長記恨著溫教授,因為他讓我們的孩子在高考中更難了!2017年我在一次座談會上講,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有難度係數的要求,會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根據幾年高考的調查,很多考生閱讀能力差,讀得太慢,結果每年總是有15%左右考生做不完。我說的是一種事實,而並不是「不顧學生死活」,「就是要讓」15%的人做不完。再說我並不參加高考命題,只是一種學術研究的觀點。可是我的話被斷章取義,「標題黨」起了嚇人的標題,以訛傳訛。
  • 國學|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魔力恐龍國學課來幫你~魔力恐龍 國學課參考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專為2-9歲兒童研發。課程設置十大模塊:寓言故事、古詩詞、傳奇人物、諺語童謠、傳統文化、歷史典故、經典名言、成語故事、中國神話、國學科普。讓孩子感知語言的平仄韻律,產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國學素養,為未來打下夯實基礎。結合魔力家族們的精彩演繹,課堂趣味濃濃,傳遞愛與美好。
  • 高考狀元唐楚玥語文146分,她學語文的竅門,孩子從現在就該培養
    語文考146分是啥概念,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過來人都考多少分吧。這與新高考改革的趨勢也是一致的。早在2016年7月,教育部就發布了最新公告:從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數學命題要大幅度降低難度;提高語文考試難度;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 教育部重大通知:2019年中小學全面啟用新教材,不小心高考要吃大虧!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驚呆眾人!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國學 | 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部編版教材落地之後,要求語文學習需要回歸人文性、加強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學習。僅古詩文一項,小學6個年級12冊教材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約20篇,佔課文總數的30%左右。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
  • 高考語文大改革!將有15%的孩子高考做不完語文題?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說:「這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每年大概有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語文的高考改革除了試卷的篇幅大大增加了,更加突出了語文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力和寫好作文。要想在大考中脫穎而出,小學、初中的閱讀積累就顯得分外重要。「騏驥千裡,非一日之功。」提高孩子閱讀量,多讀幾套都不為過。
  • 得語文者得高考!關於國學啟蒙的一些思辨和探討
    未來二十年或更長,都將是「語文高考」2018年起,山東省小升初語文分值從60分提高到120分;中考120分提高到150分;高考從150分提高到180分!「統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北大溫儒敏說,「語文高考最終要實現15%的人做不完……」這對千萬中國家庭的教育導向作用是深遠和巨大的。
  • 為什麼讓孩子學「國學」?大語文時代,孩子的知識儲備裡藏著未來
    孩子為什麼要從小接受國學薰陶? 一如我們吃過的菜,喝過的湯,最後都成長為我們的血肉,在關鍵時刻,一觸即發,噴湧而出。 (二)氣概,蘊育在國學經典中 人之一生,要學的東西很多,為什麼不能少了國學?國學經典,猶如一位智慧老人,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越隨著年齡增長,越能夠讓孩子體會深刻,運用到生活、工作、學習、處事中,遊刃有餘。 (三)國學經典,「大語文」的制高點 自從新課標改革後,「得語文者得天下」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學國學?大語文時代,國學知識是孩子的基本功
    那麼,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學國學呢?國學除了是文化的傳承之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優勢呢?大語文時代,國學知識是孩子的基本功自從2017年語文教材改版之後,「大語文」這個詞越來越火,其實所謂的「大語文」就是通過閱讀將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內容融會貫通。
  • 英國人做中國高考英語試卷不及格是正常現象,你語文及格了嗎?
    近來網上有笑話說英國人試做中國的英語高考題,普遍不及格,認為中國的高考題實在是太難了,連英國人都及格不了。英國人考英語不及格有什麼奇怪的啊,聽說今年語文高考卷最低分是12分,對此你怎麼看?對於不學習的人考本國語也一樣不及格,學渣學什麼都及格不了,高考英語也不存在難度大的問題,高考本來就是一個選拔性考試,就是要難為大多數,才能拉開分數,做為選人的依據,如果人人都考140分,這樣的考試也就沒有意義了,只有最高分149,最低分5分這樣才有選人的意義。如果以英國人考中國的的高考題都能拿100分以上難度為要求,那麼就相當於要求中國人考語文都要考100分以上。
  • 馬雲和任正非的國學智慧,你卻不讓孩子學?思想比知識更重要
    2017年,國家的高考大綱中,明確表示對語文看重,從北京的某些重點中學小升初的分數配比來看就可見一斑。2018年,山東高考調整了語文的總分,從原本的150分升到了180分,中考也從120分提升到了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