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高考題讓15%的考生做不完」是炒作,標題黨可以歇歇了

2020-09-04 超努力歐耶

「網上流傳著一句我的惡狠狠的話,「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

這句話,讓我們的很多家長記恨著溫教授,因為他讓我們的孩子在高考中更難了!

那麼是否是溫教授所言呢?

2017年我在一次座談會上講,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有難度係數的要求,會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根據幾年高考的調查,很多考生閱讀能力差,讀得太慢,結果每年總是有15%左右考生做不完。我說的是一種事實,而並不是「不顧學生死活」,「就是要讓」15%的人做不完。

再說我並不參加高考命題,只是一種學術研究的觀點。可是我的話被斷章取義,「標題黨」起了嚇人的標題,以訛傳訛。

其實高考和平時考試不同,這是選拔性考試,有15%左右的考生做不完,這個概率始終是存在的,不光是語文,其他學科也都有類似情況。

一、高考的定位

高考的作用是選拔人才的。如果全部考生都能答題完好,你好我好大家好,沒有區分度,怎麼選拔?那些擔心孩子做不完卷子的家長,應當考慮如何讓孩子提升實力,而不要怪罪考試的難度。即使再容易的題,也會有競爭。

就比如我們現在很多地區的中考,中考的命題是比較簡單的,沒有多大區分度,但是不也有的學生700多,有的學生300多嗎?

要想考得好,還得儘早培養起讀書興趣與習慣,多讀書,讀好書,閱讀能力上去了,就不會做不完卷子了。

二、高考語文趨勢

此前溫儒敏說過:「但大家注意了,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言下之意語文改革可能在題型以及考察方式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畢竟語文各種題型大家都見過,作為母語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來,那麼如想在被研究得透透的題海戰術大環境下增加考試難度,那麼就只能是增加閱讀量了。

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可以見得我們的閱讀速度、閱讀質量和閱讀能力必須得跟上的。

其實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越來越感覺到孩子們對書本信息的讀取能力是越來越差的,有些題目是不需要多少知識,需要抓住關鍵詞就可以排除錯誤選項,但是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就不能做出來!

既然高考已經做出這樣的改變,我們作為老師也好,家長也好,學生也罷,我們最終的不是抱怨政策的改變,老師應該主動地適應高考的改變。你的提前適應提前改變,在高考當中或許就會先人一步。

相關焦點

  • 北大語文教研所所長:語文高考讓15%的人做不完!女生不佔優勢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閱讀文章具思辨性、複雜性、擴展性,還專找讓考生想不到的領域,對女生特別不利!高中課程將有顛覆性的變化,要學生模仿寫詩、寫小說、寫散文、寫戲劇!這些都是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中文系主任溫儒敏在第五屆「北大培文杯」上提到的高考改革大勢。高考改革政策中對語文考試的重視也讓很多家長學生重新審視語文。
  • 語文高考「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
    「這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根據調查,每年大概總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是這個概率。」——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在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的話。
  •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
  • 北大教授遭痛批,高考語文要考閱讀速度,15%的人做不完很正常
    溫書敏作為北大教授的同時,也是教育部語文統編教材的總編,對於語文高考也十分有眼見。他曾經說過:「高考時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很正常。」大家都知道,高考語文試卷已經是所有試卷中文字最多的試卷,其中的材料閱讀題更是佔據大量篇幅,學生在閱讀材料時,也是要花費相當一部分時間。
  • 才上三年級就有10萬多字的閱讀量,溫儒敏:對標中高考就是要快跑
    畢竟作為語文教材的大主編,溫儒敏老師也說過,高考語文拉開分距,就是在閱讀理解上增加難度,15%的學生做不完,看不懂,不就被淘汰了嗎?家長不忍心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其他同學,只能硬著頭皮輔導。才上三年級,每天都要寫大作文,還規定了具體的字數,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不光是超前練習的問題,還是違反了語文教育的課程標準。
  • 學做「標題黨」——巧解行測標題添加題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叫「標題黨」,在瀏覽網頁時,那些標題很吸引眼球的文章往往有很高的點擊率,由此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生動的、吸引人的標題是多麼重要。標題添加題正確選項的第一要求是標題必須全面體現文段的主題,而當遇到兩個選項都能體現文段主題時,我們可以優先選更加生動更加醒目的選項。
  • 「語文高考最後要讓15%的人做不完」!小學生沒有海量閱讀支撐,只會...
    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 假「高考滿分作文」作者:標題黨不對 我是有意無心
    這篇被冠以 " 高考滿分作文 " 的文章,也在 14 日清晨,屢屢被各大媒體熱捧。直到中午,這條烏龍才因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回應而塵埃落定。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心情,程小純連呼意外," 如果能重來,我不會再起這麼聳人聽聞的標題,不能標題黨,雖然很常見。但我不是故意的,不是為了炒作,可以說是有意無心吧。"
  • 不做標題黨,寫出好作文,這3個擬題小妙招管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麥田老師想提醒大家,我們要拒絕做標題黨。在學習階段,如果我們在寫作文上做標題黨,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因為老師是反對標題黨的,標題黨與學校作文教學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不要試圖在作文標題上「唬人」,語文老師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如果你是一名學生,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學習怎樣給作文起個好題目。
  • 不做標題黨,寫出好作文,這3個擬題小妙招管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麥田老師想提醒大家,我們要拒絕做標題黨。在學習階段,如果我們在寫作文上做標題黨,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因為老師是反對標題黨的,標題黨與學校作文教學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不要試圖在作文標題上「唬人」,語文老師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如果你是一名學生,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學習怎樣給作文起個好題目。
  • 高考語文大改革!將有15%的孩子高考做不完語文題?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說:「這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每年大概有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如,突出「安靜」,可以「借物」:我在家裡望著天花板,靜極了,聽得見客廳裡那盆植物一邊吸水,一邊長葉子。又如,形容「決心」,可以由抽象變具象:最後,看到一個決心像一顆鮮紅的草莓,在一千二點的身體裡漸漸凝結了起來。再如,描寫「童心」,可以這樣寫:一個孩子的心就是一朵藍花,如果不好好珍惜,它就會枯萎,甚至變成難看的石頭。
  • 閱讀量和閱讀速度,將決定你的高考成績
    「今年高考延期一個月」的消息公布後,讓我想到2年前網絡上一直流傳至今的那句話「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當然這是不負責任媒體的扭曲和炒作。其實,溫儒敏教授是這樣說的:「這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根據調查,每年大概總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是這個概率。選拔性考試,有15%做不完也正常。」
  • 溫儒敏談浙江滿分作文4個解讀:好文筆就一定是好作文嗎?不一定
    溫儒敏談浙江滿分作文4個解讀:有「特色」,但「語言晦澀」、「翻譯腔」1.八月五日晚,中小學語文教材總編大人大人、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點評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這個花熹老師的解讀是,滿分作文確實不錯,但不適合以此機基礎要求其他的考生,也不適合作為範文供廣大學子學習、模仿。敲黑板:高考作文的方向依然是通俗易懂。2.尊重高考裁判,尊重閱卷組。
  •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不學國學未來很可怕
    文|啞鈴媽媽近年來,語文高考改革的步伐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家長們對語文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往年家長們大多很關注孩子們的奧數補、英語補習,如今語文的補習班也越來越火了。「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連試卷都做不完」,可見語文考試未來將會成為拉開孩子們差距的分水嶺,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可能就有了 「提分王」的法寶。
  • 高考為什麼可以提前30分鐘交卷?聽聽老師怎麼說,考生:考慮周到
    ,開考15分鐘後考生不允許進入考場,今年在多個考場還出現因考試遲到給門衛下跪的舉動,小編真的為這些考生感到可惜,但規定就是規定,門衛也改變不了高考制度,不讓你進是對你不守時的懲罰,也是對其他考生的公平。
  • 語文高考試卷,字數要從7千字加到1萬字,要讓的考生做不完
    「未來的語文高考試卷,字數要從現在的7000字增加到1萬字,要讓15%的考生做不完!」這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在北大舉辦的一次作文大賽上透露出來的高考改革方向。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教授在2019年9月的一次演講中也提到:「今後高考主要靠語文,因為英語要考兩次,數學難度降低,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語文主要在作文。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所以說,得語文者得高考。」然而,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認為高考離我們還遠,「我家小孩才上幼兒園,高考還有十來年呢。」
  • 未來高考要讓15%的學生做不完卷子?閱讀能力多重要?怎麼辦?
    二十年前我們高考的時候,語文卷子前面是很多語文基礎知識題,都是選擇題,後面有幾篇閱讀題。近些年監考高考的時候,偶爾看一眼卷子,看不到以前的基礎知識題了,上來就是密密麻麻、大段大段的閱讀,卷子很長好幾頁,全是字!
  • 2019高考警示:語文成為拉分王,得閱讀者得天下
    「統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惡狠狠」地甩下一句話,驚呆了眾人:「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什麼?「讓15%人做不完題目」,成了高考語文命題的目標?! 這話,確實讓人匪夷所思!總覺得相關命題者是在故意刁難考生!很多老師和家長表示不理解!
  • 溫儒敏:不要輕易把滿分作文當作範文
    文中稱,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文章刊發後,因其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生僻字詞,引發輿論爭議。溫儒敏表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所引起的爭論,角度不同,各有各的道理。他認為,這篇作文有特色,作者有一些理論思考,知識面較廣,也接觸過一些理論性較強的書,光是「套題」是寫不出這樣文章來的。這點應當給予鼓勵。
  • 溫儒敏:不要輕易把滿分作文當作範文
    文中稱,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文章刊發後,因其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生僻字詞,引發輿論爭議。溫儒敏表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所引起的爭論,角度不同,各有各的道理。他認為,這篇作文有特色,作者有一些理論思考,知識面較廣,也接觸過一些理論性較強的書,光是「套題」是寫不出這樣文章來的。這點應當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