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語文課本中的那些美食(小學篇),沙果豆餅橡子面你吃過嗎

2020-08-12 懷舊火花盒

作為一個文科生,語文課本一直是我的心頭好。記得小學時,每當開學第一天領回嶄新的語文課本時,心情總是異常興奮。在聞著書香,包好書皮之後,就拿出看小說的勁頭,將課本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除了欣賞故事之外,課文中對於美食的描寫,往往會刺激到我的味蕾,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要知道,在沒有網際網路和網紅打卡地的80年代,是只有過年才能吃到大餐的。

隨著網絡內容的極大豐富,當年的小學課本都被掃描放到網上,懷舊的同時,曾經記憶中的美味再次浮上腦海,讓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本輯先介紹小學一到三年級部分,使用的課本為人教1981版的五年制小學語文教材。

先上一張課本封面全家福,小學一到五年級一共十本。

【第一冊】

《小公雞和小鴨子》

美食關鍵詞:蟲子、魚

這篇課文是第一冊的最後一課,對於還在認字的小朋友來說已經屬於超級長了。故事裡「小公雞找到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而小鴨子則下水去抓小魚給小雞吃。雖然現實中我對魚並不感冒,小蟲子更是不可能去吃,可為什麼看著小雞小鴨吃就這麼羨慕呢?

【第二冊】

《小白兔和小灰兔》

美食關鍵詞:白萊

這個故事裡小灰兔是被教育的對象,但每次看到他「天天不幹活,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就會覺得他吃得好香。不過,最後還得回歸到小白兔說的「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小猴子下山

美食關鍵詞:玉米、桃子、西瓜

當年學這篇課文時並沒有意識到小猴子見異思遷的本性,只是很饞他摘的「結的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紅的」桃子和「又大又圓的」西瓜。不過一直想不通他抓小兔幹嘛,又不能吃。

《基礎訓練》短文

美食關鍵詞:蘿蔔、白菜、西紅柿

這篇小文不是正式課文,而是基礎訓練單元裡的短文。雖然這些菜都不是我的菜,不過我倒也跟這隻作作的小羊一樣,很想嘗嘗蘿蔔葉子、白菜根和西紅柿葉子是什麼滋味。難道是獵奇的本性作祟?

【第三冊】

《一隻狼》

美食關鍵詞:肉

時間來到了二年級,書本由彩頁變成了黑白,不過並不影響想像力的發揮。這個故事裡的肉真是美味,看到「狼吃完肉,又追上來了」,身為肉祖宗的我便忍不住想像這塊肉的滋味。當看到狼被鉤住後,我又腦洞大開地想著狼肉會是什麼味道?

駱駝和羊

美食關鍵詞:樹葉、草

其實樹葉和草原本和美食沒什麼關係。不過讀這一課時我應該產生了代入感,把自己假設成了駱駝和羊,跟著他倆這裡吃吃,那裡吃吃,還吃得津津有味。

葡萄溝

美食關鍵詞:葡萄、葡萄乾、杏、香梨、蜜桃、沙果

這篇課文的主題是葡萄和葡萄乾,但我感興趣的不止於此,第一段裡一帶而過的杏、香梨、蜜桃、沙果都是當時聞所未聞的東西,更談不上吃了,讀完課文後一直希望能去新疆。

【第四冊】

《六個「墨水瓶」》

美食關鍵詞:麵包、牛奶

首先,我非常欽佩列寧前輩的智慧,居然可以將麵包和墨水瓶、牛奶和墨汁這樣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在揣測他的麵包「墨水瓶」是什麼口味時,還有一種看著他做秘密的事情不被發現的快感。

狐狸和烏鴉

美食關鍵詞:肉

故事早已聽過,也不同情烏鴉,只是看到狐狸「饞得直流口水」時,我仿佛也變成了那隻狐狸。

《養兔日記》

美食關鍵詞:菜葉、豆餅

小時候很想養兔子,可惜一直沒能如願。看著這隻兔子吃得這麼講究,我也好想化身為它,去大口品嘗菜葉、豆餅和大麥。

【第五冊】

《一次粗瓷大碗》

美食關鍵詞:高粱米飯、野菜、草根、橡子面、野菜粥

轉眼間已經到了三年級,課文越來越長。我對趙一曼烈士的認識其實是通過這篇課文,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她不肯吃高粱米飯。從文中得知那已經是最高規格的食物了,所以我很比較下它與白米飯之間的差別。另外,其他戰士吃的野菜粥、橡子面啥的也都沒聽過,很想一起體驗下。我是得有多餓呀。

《我的弟弟》

美食關鍵詞:牢飯

小蘿蔔頭的遭遇很讓人同情,不過我更關心的是他吃的牢飯是什麼味道的?

《瑞雪》

美食關鍵詞:饅頭

這篇課文其實和吃完全沒有關係,能讓我記得只是因為這句話「來年枕著饅頭睡」。一想到床的周圍滿是白白胖胖的饅頭,就讓人很心動。

《大雪山》

美食關鍵詞:辣椒湯

小時候很多美食的出處都來自紅軍叔叔。這篇課文很長,但讓我心心念念的只有那三個字——「辣椒湯」。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小學課文!語文課本中出現的美食大盤點,你還有印象嗎
    畢業多年,我忘記了小學背過的課文,忘記了教我美術的老師的名字,甚至忘記了同桌的名字,但是還有一樣東西我沒有忘記,那就是小學語文課文中出現的美食。作者對美食的從色香味全面地刻畫,是我小學教育生涯中的魂牽夢縈。哪怕現在再看,也覺得口水直流。於是我決定,不能讓我一個人饞,我要分享出來,讓大家一起流口水!
  • 小學課本中的這些「假故事」,你還記得嗎?原來好多都沒發生過
    在小學課本之中,除了童話、寓言故事之外,還有許多的名人故事,所以小時候經常把語文課本當故事書看。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在課本中看的那些名人故事,有不少可能都是「假故事」。小學課本中的這些「假故事」,你還記得嗎?
  • 語文課本中,那些「開局一張圖」的「假故事」,你學過幾篇?
    雖然我現在算是個新媒體編輯(我自己封的),但是在上小學那會,我最討厭的課,其實就是語文。雖然不應該這麼說,但是語文課本在我小學階段的意義,基本就相當於一本夾雜了太多「嚴肅內容」《故事會》。但是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語文課本跟我開過的「玩笑」,遠不止枯燥無味難以理解這麼簡單。
  • 那些年被語文課本安利過的東西,你中招了沒?
    說到語文課本,都是我們每個人青春年少時最美好有趣的記憶之一 ,若干年後回憶起來都是覺得回味不已,今天跟大傢伙談談那些語文課本中讓我們記憶深刻的瞬間。魯迅先生的西瓜還有猹,至今都被人津津樂道!還有很多網友也紛紛提出自己心中語文課本安利給自己的東西,讓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深山裡的橡子果,撿回家就能做出美味的橡子豆腐,你吃過嗎?
    回想那些年曾追過的舌尖美食,自然會勾出人們埋藏在心底的味道;這種食之不厭的味道,註定會帶你重回童年時光。比如:「橡子豆腐」 山上的野生堅果---橡子,通過脫殼,碾磨。沉澱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豆腐。在過去,橡子是人們果腹充飢的一種食物,隨著時代的變化,這道美食或許早已淹沒在高樓大廈之間,或許,它正在走向消亡,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橡子,櫟樹的果實。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70後、80後和90後上過的小學語文課以及曾經用過的課本,你還有多少印象?每中國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在革新,就連學生的課本也在不斷改版。如果一直使用一個版本,恐怕學生是很難學到新的知識,並且,這個國家也很難跟緊時代的潮流。
  • 趣看|那些被語文課本種草的美食
    最近,一個叫做#被語文書推薦過的東西#的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分享了自己小時候被語文書「種草」過的東西。回想起那些年的語文課本,分明就是一本本地道的中國美食指南啊!
  • 小學語文課本學過的3個「假故事」,大部分是虛構,你學過幾篇?
    當孩子拿到語文課本的那一刻,家長就會坐下來將課本裡的小故事讀給孩子聽,雖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卻聽得津津有味。 小學語文課本學過的3個「假故事」 在小學的課本中有很多小故事
  • 小學語文課本裡的4個「假故事」,都是虛構騙人的,你學過幾篇?
    文/miss李說教育小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正適合培養孩子道德意識,所以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面,都是關於培養孩子道德品質的文章,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第一時間拿到語文課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裡面有意思的課文和故事讀完
  • 純野生的橡子豆腐,你吃過嗎?
    我們當地叫它「雜子」,其實學名應該叫橡子才對。小小的野生山貨,其實營養價格很高,富含蛋白質、鈣、磷、鉀等礦物質和維生素;還可入藥,可抵抗、緩解、預防鉛等重金屬對人體的毒害,可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還可治瀉痢。小時候有時拉肚子媽媽會搞一點拌上點糖吃。
  • 葉聖陶《開明國語課本》:小學語文課本必是兒童文學
    葉聖陶在編寫這套教材時,有幾個與眾不同:第一,他是一個綜合素養極高的人,他是作家,寫過書;也是教師,教過學生;還是編輯,編輯過書。他對課本的品質、品位追求卓爾不凡。第二,葉聖陶在編寫課本時,自己創作、自己編輯,甚至自己設計。 《開明國語課本》版面採用了小孩子們喜歡的手寫體,葉聖陶又力邀大畫家豐子愷加盟,豐子愷為每篇課文精心繪製了插圖。
  • 語文課本中的句子,哪一段給你滿滿的回憶?
    今天,我們回首往事,回憶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句子,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讓你記憶深刻,到如今,依然清晰呢?小學一年級學到的第一篇文章。美食是永遠的主題,那些記錄在課本裡的美食,是永遠珍藏的回憶。不懂就要問古文和詩詞是語文課本中的必備,
  • 五十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用過的人都已年過古稀了
    學生時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代,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你還記得你小時候上學的語文課本嗎?今天就搜集到了五十年代的語文課本,第二冊,第三冊和第五冊。翻開語文書,看到課文的目錄,看看你有沒有學過這些課文呢?是否想起曾經的你在課堂認真上課的樣子。課文《五一節》。
  • 那些被語文課本種草的美食
    「種草」過的東西。回想起那些年的語文課本,分明就是一本本地道的中國美食指南啊!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裡製成葡萄乾。」——權寬浮《葡萄溝》
  • 察網:新語文課本中新中國紅色經典有幾篇
    這裡僅僅就新中國紅色經典在中國以及外國的高中語文課本中情況做一下簡單介紹,也算是幫朋友們了解一點常識吧。一、朝鮮語文課本的多元化與中國語文課本的「紅色恐懼症」中國的公知和某些專家們整天大罵中國的語文課本宣傳紅色文化、革命傳統,並稱這些課文是「狼奶」。於是很多人信以為真,還認為今天的課文裡真的是大量宣傳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的。可是,事實卻與這些人的宣傳相去甚遠。
  • 中小學語文課本被刪除課文大盤點,有你們的童年嗎?小心哭著看完
    ,兜媽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那就是初中語文教材《誰是最可愛的人》從課本中被刪除,新增西方名人故事《愛迪生救媽媽》。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刪除那些有教育意義的文章,現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作品,這是不對的。
  • 盤點農村野生橡子的三大吃法
    橡子,即橡樹的果實!在我們老家野生的橡樹遍地都是,每到橡子成熟的季節,便有許多人攀親結友,一起上山撿橡子。因為橡子富含澱粉,果實百分之六十的成分都是澱粉,可以製成橡子粉,由橡子粉做成橡子豆腐,橡子幹,橡子皮等!
  •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官方是這樣回應的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 官方是這樣回應的。近日瘋狂網絡和朋友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究竟是怎麼回事? 然而八年過去了,這篇假課文依舊出現在孩子們的課本中,連網站上的電子版本也恢復了。巋然不動,屹立不倒!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張校長連問了三個「為什麼」!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 語文課本中的3個「假故事」,學生卻深信不疑,你最少學過一篇
    畢竟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對語文的語感掌握的會比英文科目好很多。所以,在做語文的閱讀理解的時候,會相對快速的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並且,語文的課文中的記敘文會比較有意思,尤其是記人敘事的文章,很多同學都會喜歡看。我們在學生時代,學習了很多很多的語文文章,並且我們也對這些文章的真實程度深信不疑。
  • 茴香豆、鹹鴨蛋、落花生…那些年你是否也被語文課本饞哭過?
    吃貨們終於發現原來那些年讀的語文課本分明就是一本本地道的中國美食指南!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裡製成葡萄乾。」——權寬浮《葡萄溝》網友評論:提起葡萄,似乎立馬能想到家家戶戶門前都是葡萄棚的新疆,由於日照充足,新疆的葡萄格外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