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文科生,語文課本一直是我的心頭好。記得小學時,每當開學第一天領回嶄新的語文課本時,心情總是異常興奮。在聞著書香,包好書皮之後,就拿出看小說的勁頭,將課本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除了欣賞故事之外,課文中對於美食的描寫,往往會刺激到我的味蕾,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要知道,在沒有網際網路和網紅打卡地的80年代,是只有過年才能吃到大餐的。
隨著網絡內容的極大豐富,當年的小學課本都被掃描放到網上,懷舊的同時,曾經記憶中的美味再次浮上腦海,讓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本輯先介紹小學一到三年級部分,使用的課本為人教1981版的五年制小學語文教材。
先上一張課本封面全家福,小學一到五年級一共十本。
【第一冊】
《小公雞和小鴨子》
美食關鍵詞:蟲子、魚
這篇課文是第一冊的最後一課,對於還在認字的小朋友來說已經屬於超級長了。故事裡「小公雞找到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而小鴨子則下水去抓小魚給小雞吃。雖然現實中我對魚並不感冒,小蟲子更是不可能去吃,可為什麼看著小雞小鴨吃就這麼羨慕呢?
【第二冊】
《小白兔和小灰兔》
美食關鍵詞:白萊
這個故事裡小灰兔是被教育的對象,但每次看到他「天天不幹活,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就會覺得他吃得好香。不過,最後還得回歸到小白兔說的「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小猴子下山》
美食關鍵詞:玉米、桃子、西瓜
當年學這篇課文時並沒有意識到小猴子見異思遷的本性,只是很饞他摘的「結的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紅的」桃子和「又大又圓的」西瓜。不過一直想不通他抓小兔幹嘛,又不能吃。
《基礎訓練》短文
美食關鍵詞:蘿蔔、白菜、西紅柿
這篇小文不是正式課文,而是基礎訓練單元裡的短文。雖然這些菜都不是我的菜,不過我倒也跟這隻作作的小羊一樣,很想嘗嘗蘿蔔葉子、白菜根和西紅柿葉子是什麼滋味。難道是獵奇的本性作祟?
【第三冊】
《一隻狼》
美食關鍵詞:肉
時間來到了二年級,書本由彩頁變成了黑白,不過並不影響想像力的發揮。這個故事裡的肉真是美味,看到「狼吃完肉,又追上來了」,身為肉祖宗的我便忍不住想像這塊肉的滋味。當看到狼被鉤住後,我又腦洞大開地想著狼肉會是什麼味道?
《駱駝和羊》
美食關鍵詞:樹葉、草
其實樹葉和草原本和美食沒什麼關係。不過讀這一課時我應該產生了代入感,把自己假設成了駱駝和羊,跟著他倆這裡吃吃,那裡吃吃,還吃得津津有味。
《葡萄溝》
美食關鍵詞:葡萄、葡萄乾、杏、香梨、蜜桃、沙果
這篇課文的主題是葡萄和葡萄乾,但我感興趣的不止於此,第一段裡一帶而過的杏、香梨、蜜桃、沙果都是當時聞所未聞的東西,更談不上吃了,讀完課文後一直希望能去新疆。
【第四冊】
《六個「墨水瓶」》
美食關鍵詞:麵包、牛奶
首先,我非常欽佩列寧前輩的智慧,居然可以將麵包和墨水瓶、牛奶和墨汁這樣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在揣測他的麵包「墨水瓶」是什麼口味時,還有一種看著他做秘密的事情不被發現的快感。
《狐狸和烏鴉》
美食關鍵詞:肉
故事早已聽過,也不同情烏鴉,只是看到狐狸「饞得直流口水」時,我仿佛也變成了那隻狐狸。
《養兔日記》
美食關鍵詞:菜葉、豆餅
小時候很想養兔子,可惜一直沒能如願。看著這隻兔子吃得這麼講究,我也好想化身為它,去大口品嘗菜葉、豆餅和大麥。
【第五冊】
《一次粗瓷大碗》
美食關鍵詞:高粱米飯、野菜、草根、橡子面、野菜粥
轉眼間已經到了三年級,課文越來越長。我對趙一曼烈士的認識其實是通過這篇課文,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她不肯吃高粱米飯。從文中得知那已經是最高規格的食物了,所以我很比較下它與白米飯之間的差別。另外,其他戰士吃的野菜粥、橡子面啥的也都沒聽過,很想一起體驗下。我是得有多餓呀。
《我的弟弟》
美食關鍵詞:牢飯
小蘿蔔頭的遭遇很讓人同情,不過我更關心的是他吃的牢飯是什麼味道的?
《瑞雪》
美食關鍵詞:饅頭
這篇課文其實和吃完全沒有關係,能讓我記得只是因為這句話「來年枕著饅頭睡」。一想到床的周圍滿是白白胖胖的饅頭,就讓人很心動。
《大雪山》
美食關鍵詞:辣椒湯
小時候很多美食的出處都來自紅軍叔叔。這篇課文很長,但讓我心心念念的只有那三個字——「辣椒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