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今闖關 臺聯黨揚言要杯葛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圖為馬英九與陸生合照,被團團圍住幾乎淹沒看不到人。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馬當局推動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今天將在臺「立法院」闖關。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上午「朝野」會再協商一次,包含臺當局負擔比等細節都可以討論,「但若協商無果,就會要求表決,今天一定要處理完成」。

    目前僑生與外籍生均已納入健保,保費六成自負、臺當局負擔四成;臺「行政院」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2條修正草案,將陸生「停留」改為「居留」,以適用「全民健保法」「居留六個月可納入健保」規定,比照僑生及外籍生納入健保。

    眼見國民黨團準備強行闖關,民進黨與臺聯黨都已動員備戰,臺聯黨將全力杯葛。

    針對陸生納保,民進黨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曾說「不反對」,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民進黨主張陸生納保議題應與「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併案討論,臺當局負擔比應再調低。民進黨團書記長陳亭妃批評國民黨,「為了救選舉,就把兩岸議題搬出來」。

    臺聯黨團「總召」賴振昌說,「把陸生納入商業保險即可,不需納入有社福意涵的健保」。

    親民黨「立委」李桐豪表示,親民黨主張陸生與外籍生應一視同仁;至於保費,則應全額負擔,但相關「法案」是列在「全民健康保險法」,而非「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賴士葆說,以外籍生為例,一年約繳9000元(新臺幣,下同),實際上平均只用6000多元,健保還賺2000元,如果「在野黨」因財政疑慮反對,沒有道理,除非陸生較易生病。

    臺「衛福部」社會保險司昨天表示,基於人道、公平考量,贊成陸生比照外籍學生納入全民健保,共同分擔醫療風險,每人每月需繳保費749元,其自付保費足以支應醫療費用,不會增加健保負擔。依照去年健保資料統計,外籍生自付保險費約1.02億元,使用醫療費用約0.45億元,其自付保費已足以支應醫療費用。

    臺「教育部」表示,目前所有境外學生,只有陸生排除在健保之外,為了不要讓陸生有被「歧視」感覺,「教育部」支持陸生納保,對陸生就學也較有保障。「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天說,本地生和境外生待遇不同,可以理解,但境外生應該一視同仁。

 

來源:臺灣《聯合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還要等多久?
    據臺媒報導,將臺灣高校的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的修法提案,近日由於泛綠陣營製造障礙,未能列入「立法院」近期議程,陸生納保案再次遭擱置。而「立法院」預計12月中休會,專家稱此問題可能被留給明年上臺的新領導人處理。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
  • 大陸在臺學生擔憂多 納入臺灣健保還要等多久?
    「全民健康保險」的修法提案,近日由於泛綠陣營製造障礙,未能列入「立法院」近期議程,陸生納保案再次遭擱置。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他說,這對校園和諧產生影響,並呼籲對所有境外生一視同仁。臺灣《旺報》評論稱,陸生納入健保案不應被過度政治思維綁架。  綠營總阻撓 遲遲通不過  依據臺灣相關規定,在臺求學的外地生(包括僑生、外籍生)都納入健保,其中自付保費六成,臺當局補助四成。
  •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臺當局年賺1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24日陸生納入健保終於拍板定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表示在臺當局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僑生」、外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 陸生納入健保三年未果 歧視大陸最終耽誤臺灣
    陸生在臺待遇一直是兩岸關係中的熱門話題。上月24日,「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將「大陸學生納入健康保險議題」列入27日「院會」討論議程。不過,27日由於「臺聯黨團」揚言提出440項變更議程案抵制議事,致使陸生納保案再次流產。
  • 民進黨阻撓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馬英九:缺乏民主素養
    目前就讀於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的陸生張逸帆發文,怒批臺灣「鳥籠民主」。嘴邊常掛「民主」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首度鬆口,表示支持陸生納健保。不過,「總統」馬英九並不買帳,稱民進黨、臺聯黨持續技術性杯葛,缺乏民主素養。
  • 陸生赴臺遇區別對待 兩岸學生交流有待拓展
    2015年7月,臺灣第五屆大學陸生招生公布,報名人數達4817人,再創歷史新高。每位陸生可選46個志願科系,公立大學只能填10個志願,私立大學可選36個。獲填最多志願的學校依序是淡江、銘傳、逢甲、文化。不過,同樣是在對岸讀書,臺生、陸生權益差距很大。
  • 蔡英文贊成陸生納保 回歸人性還是耍"空心菜"?
    如蔡英文「玩真的」,請民進黨7日拿出版本協商,本會期闖關絕對來得及。  國民黨當然沒能等來綠營的協商版本,卻等到了民進黨對此問題的「神回復」。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日報導,民進黨宣稱,該黨從未反對陸生納保,但必須同時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讓外籍生、陸生都全額自付保費,不再由臺灣當局補助4成保費。民進黨還強調,是國民黨在封殺相關「修法」。
  • 陸生納保要修正 馬英九酸蔡英文扭扭捏捏沒誠意
    華夏經緯網12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昨天與學生座談,有陸生直言,「我在臺灣可以做所有事情,唯一不敢的是生病」希望儘快將陸生納入健保。馬回答他很支持,但同時「酸」了民進黨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他表示,蔡主席說支持納保,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又說要修改「全民健保法」,「沒有誠意,為什麼扭扭捏捏?」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張小月表示,大陸學生比照僑外學生納入健保體系,基於當局資源有限性與社會保險公平性,僑生、外籍生保費應全額自付,但修「法」前,已在臺就讀僑外生權益將不受影響。    張小月表示,陸生與所有境外學生要公平對等,全納健保體系,另一方面因當局財政困難,要考慮財政負擔,保費要學生全額自行負擔。 >>詳細
  • 張良驊:蔡當局將陸生納入健保的利益盤算
    張良驊(評論員)       臺灣當局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從那時開始在臺的陸生就一直呼籲臺灣當局將陸生納入「健保」。好事多磨,終於傳來好消息。10月2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入健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比照僑外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基於臺當局資源的有限性和社會之公平性,僑生、外籍生及中國大陸學生之保費應「全額自付」,但修法前已來臺就讀的僑外生其權益將不受影響。蔡當局如此將大陸學生納入健保體系,恐怕有以下一些利益盤算。
  • 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原標題: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臺灣《旺報》27日社評表示:臺灣「立法院」今天將就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做最後決定,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朝野若無共識就用表決來通過;民進黨團則表示,將召開黨團大會決定是否支持,據了解,民進黨傾向不反對。
  • 陸生素質高成績好 臺灣高校「抽籤」搶招生名額
    今年陸生最愛的私立大學前十位依次是:銘傳大學、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原大學、靜宜大學、世新大學、實踐大學。有20所島內高校知名度較低,今年沒有招到任何陸生。淡江大學國際部李佩華表示,大陸的大學普遍不用英語授課,相比之下臺灣學校成了陸生眼中「較國際化」的一個選擇。像淡江大學,12個專業全採用英語授課,連體育、軍訓都用英文。
  • 張方遠:拒絕陸生入健保,不是說臺灣是個講人權的地方嗎?
    11月27日,臺灣「立法院」國民黨團原定在此會期推動將陸生納入健保,但因臺聯黨團反對,佔有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團選擇退讓,「暫不予處理」,使得陸生納入健保再度流產。 此案引發臺灣社會對於陸生應否納入健保的爭論,一如以往反對的力道還是不小,早前有「原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在Facebook公開發文反對陸生納保,理由是陸生不屬於「全民」;近日則有臺大醫師貼文反對,認為將陸生納保是在「抱中國人的大腿」。
  • 臺民間團體:支持陸生比照現行港澳僑外生納入健保
    涉及在臺灣就讀大陸學生權益的一項「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案28日將在臺「立法院」表決。數個民間團體27日在臺北呼籲民進黨撤回該草案,並表示支持大陸學生比照現行港澳僑外學生納入健保。  當天,境外生權益小組(境外生,是對港澳生、僑生、陸生、外籍生等非臺灣本地學生的統稱)聯合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等四個團體召開記者會。
  • 臺灣高校招攬陸生大作戰
    據臺教育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度臺灣高校在境外共招收了110182人,其中近四成是陸生,可謂臺灣大專院校的「大補貼」。眼下,一場招攬陸生的大作戰正在臺灣高校間上演。  陸生養活好幾個中型學校  20多年前,臺灣開始教育改革。
  • 趣講粵語|「杯葛」的由來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 請點擊下方綠色圖標聽繪本故事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
  • 杯葛
    商法法庭的判決也是由各個地方商會商人來執行,在商法法庭中最重的懲罰是杯葛。杯葛可以說是流放的變種,當時杯葛對商人來說和流放死刑一樣痛苦。中文的「杯葛」是英語 boycott 的音譯,來自人名』'Boycott''。
  • 「臺聯黨」:擋車螳螂的倔強
    被「臺聯黨」視為「精神領袖」的李登輝古詩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個人始終無法扭轉時勢,「臺聯黨」的主張,無疑是螳臂當車、蚍蜉撼樹。暫且擱置立場,這個成立近廿年的政治團體,既有初試啼聲的搏殺,也有2012年「第三大黨」的風光,更有近兩次選舉的落魄。「臺聯黨」的歷史,同樣是臺灣第三勢力發展歷史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