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辭職的公務員,都去從事什麼職業了?

2020-12-14 蒙正記

雖然公務員被稱為「鐵飯碗」,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鐵飯碗」卻並不是那麼香。所謂「鳥擇良木而棲」,每年都有人離開公務員隊伍,去開啟全新的職業生涯。那麼,這些離開的人,都去從事什麼職業了呢?

先舉幾個例子:

認識一個稅務系統的朋友,主要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稅收工作,在自己40歲時,某跨國公司伸來橄欖枝,以七位數的年薪聘任;同學的父親,某地市法院系統的「二把手」,在五十歲左右辭去公務員職業,與其他人成立合夥公司,主要從事案件訴訟等方面的工作;90後小王,入職兩年時辭去公職,開始創業,現在處於低谷,現在談起來的時候也承認,有點後悔離開。

其實,從這幾個例子可以發現,公務員從事的職業還是有一定的趨向性的。

與工作有交集的企業

像稅務、法院等業務性比較強的部門,由於平臺關係,本身接觸的社會面也多,很容易被一些企業「挖走」。這種離開的朋友往往也是各部門的「精英」選手,在體制內常有「一官半職」,年齡40歲上下,身富力強,有上進心,去企業有很高的起點。他們一般很少有後悔的,拿著高薪,沒事旅旅遊、度度假,倒也安逸。但是,背後的辛苦肯定也是很多人承受不了的。

創業

對於辭職創業的人來說,其實也分為兩種。

第一種就是像小王一樣,在體制內還沒站穩腳跟,已經厭倦了體制內的生活。由於人脈、金錢方面還有欠缺,辭職後事業幾乎是重新開始,起步比較難。其實公務員辭職後悔的人中,此類人佔了很大一部分。

另一種則是體制內的老油條,把體制當作一個平臺,「身在曹營心在漢」,在體制內時就偷偷摸摸搞些「副業」,當環境不好時,就按兵不動,當自己的「副業」步入正軌,公務員身份已經變成「雞肋」,處理不好,還可能惹一身麻煩,就毅然決然辭去公務員職位。

隨緣

其實,體制內還有一部分是被逼無奈辭去公職的,由於沒有過早打算,所以選擇的下一個職業,也只能隨緣了。當然,這既包括我們所說的「引咎辭職」,更多的則是某些官員當政期間,做了一些不太光彩的事,隨著巡視巡查、審計等反腐力度的加強,為求自保,只得「丟車保帥」。

在小編看來,往往層級越高的人,辭職後後悔的概率越小。或者應了一句話,牛叉的人一直牛叉,並不是因為辭職以後變出色的。所以,我一直不贊成裸辭這種行為,因為裸辭會讓你變得十分被動,從而會在擇業的判斷上失準。

對於條件達到一定程度時是否離開,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一個人現在的工作與自己的價值觀符不符合。如果價值觀衝突比較大,那離開可能就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了。

當你走在職業的十字路口時,你該如何抉擇?這本《遠見》由奧美互動執行長布賴恩編寫,教你如何把未來攥在自己的手中!

相關焦點

  • 近來好多公務員都辭職了,辭職後從事了哪些職業呢?
    公務員辭職後,大多數人要麼選擇進入企業(國企、央企、私企)工作,要麼開始自己創業,要麼繼續考學讀書,要麼繼續考公進入其他單位當公務員或考事業編,各種各樣的職業選擇都有。比如法檢系統的公務員辭職後,大部分都會轉行去當律師;稅務或者商務或者海關系統的公務員,很多會轉行進入企業負責企業政府公關(比如維繫企業與政府關係);也有人轉行自己創業,靠著自己積攢下來的各種資源,自謀出路;當然,也有人會選擇繼續讀書,重新開始職業規劃。細數下身邊小夥伴們從公務員系統辭職後都幹了些啥:1.
  • 那些辭職的公務員/事業編的人都去哪裡了
    比如有的之前是事業編,考入了公務員。有的公務員考了選調,結果青雲直上。但是,我們這裡說的是大數據,是大概率事件,那些離開公務員序列,辭職事業編的人都去做什麼了?我們不能否認有些人家事很好,家裡有礦,以前考個公務員、事業編就是想上個班,自己也沒太多追求,所以辭職了也無所謂。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要養家餬口,要贍養老人,要肩負起家庭責任。
  • 公務員都喊自己越來越辛苦,但卻很少有人主動辭職,為什麼?
    每一項工作,每一個領域,其實都是一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或許想出來。即使是在公務員這個外人看來的金飯碗也有著很多的不足和缺點。對於身處其中的人來說,抱怨是正常的,哪一個行業不這樣呢?哪一個人對自己從事的行業和領域沒有抱怨呢?即使是那些我們眼中高高在上的大老闆不也會抱怨嗎?何況深處基層的公務員呢?所以抱怨是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職業、甚至是每一個人都會存在的。
  • 那些曾經的公務員,辭職後你們過得還好嗎
    在外界看來,公務員的工資儘管不高,但是錢很「耐花」,比如每天進機關食堂就比小白領們在外邊的餐館吃飯便宜太多。據媒體報導,廣東順德檢察院剛入職的檢察員月薪9000多元,而每天中午食堂的自助餐,只要交1塊錢的夥食費。公務員辭職後都從事什麼崗位?
  • 那些已經辭職的公務員,現在都後悔了,原來體制外這麼殘酷
    公務員一直都是一個比較神秘的職業,總是能聽到別人羨慕公務員有多好多好,實際上對它們卻並不了解。 很多人聽到別人吹噓公務員後,自己也去考,考上過後才發現,自己也許並不適合公務員。 現實有很多公務員,因為年輕時覺得不應該「混日子」,所以離開了公務員崗位。
  • 那些辭職的公務員後來後悔了嗎?
    「公務員」似乎是一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他們看到的是福利待遇,社會地位、工作安穩等因素;而裡面的人想出來,因為個人家庭、嚮往更好的前途等因素。那麼,選擇從體制內跳脫出去的都是哪些人?他們辭職後都在做什麼?如今後悔嗎?
  • 那些辭職考公務員、考研的人都後悔了
    曾經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年輕人不孝有三:不考公務員,不考教師資格證,不考研。 所以,為了表現自己的「乖順」,很多人也都紛紛投身入考試的大潮。一大學同學突然告訴我,她辭職了,打算回去專心備考,考公務員。當時覺得挺驚訝的。
  • 每年約1萬名公務員辭職,真正的「鐵飯碗」,從來不是什麼職業!
    考上公務員,就意味著有了旱澇保收的「鐵飯碗」,享受朝九晚五、雙休及各類節假日福利,它也是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幾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現象非常普遍,能考上確實不容易,但優路教育了解到,每年也大約有1萬名公務員辭職。那麼在現代,有沒有真正意義上,事少錢多還離家近的鐵飯碗?
  • 小公務員傲嬌了,辭職後幹什麼?
    原標題:小公務員傲嬌了,辭職後幹什麼? 小公務員傲嬌了,辭職後幹什麼?  南方網綜合 「公務員該加薪嗎?」在近日的地方兩會上,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公務員「難當」、呼籲加薪,隨即引發熱議。連日來,不少青年基層公務員發帖,稱一大群基層公務員薪水低、壓力大、被誤解。
  • 我身邊辭職的公務員朋友,有些又後悔了
    記得在《我是演說家》節目中,一位男選手在談到社會對於公務員的偏見,對於公務員辭職的一些曲解,他表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理解和體諒,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雲淡風輕歲月,千錘百鍊真金,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 那些辭職考公務員的人最後都後悔了嗎
    一大學同學突然告訴我,她辭職了,打算回去專心備考,考公務員。當時覺得挺驚訝的。以前我們都是屬於那類堅決不回老家的人。她呢,對自己的目標更明確,那就是進銀行。所以大三的時候,她就報了相關的二學歷。大學畢業後,她如願進了銀行,從畢業一直幹到現在。但突然卻覺得銀行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錢少,事多,不自由,毀青春。」是她對她們銀行的評價。
  • 關於公務員辭職,這三個關鍵點你得知道,否則想辭職都不行!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把公務員看作是鐵飯碗甚至金飯碗,沒有想過哪個公務員會主動辭職。但近年來,出於對職業理想的追求,出於對個人抱負的實現,加之職業的多元化,很多人進入公務員隊伍之後發現其實並不適合自己,於是公務員辭職的現象越來越多。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四川省巴中原縣委書記陳行甲,在即將提拔為副廳級前提出了辭職,投身公益事業。
  • 公務員辭職的爆點——從趨之如鶩到揮袖而去。
    文 | 機關皮哥我是公務員原創出品公務員考試不是新聞,辭職才是新聞。每年年末的國考,年初到年中的省市區考,無論是官方的數據或是民間的盛況,用趨之如鶩來形容是毫不誇張的。甚至滋生了「考碗族」、「趕場族」等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務員考試人群。然而,經歷了千辛萬苦獲取的體制身份,有朝一日,又因為什麼原因可以毫不可惜揮之而去?
  • 獨家採訪:公務員辭職後還能再考公務員嗎?辭職後還能做什麼
    那麼,這些公務員辭職後都幹什麼去了?還能做些什麼?本次小編採訪了一位剛辭職不久的縣某局公務員。受訪者簡介:周生,男,30歲,雲南省XX縣某局科員,原先從事基層執法崗位。記者:周生你好,很開心您願意接受本號的專訪,我們是蠻好奇你辭職的心態和打算,可以和網友們分享一下嗎?
  • 那些辭職「走出去」的人,都具備什麼素質,為什麼我們不行?
    小夥子長得倒是蠻斯文幹練的,看到他幾次欲言又止,我嚴肅一點問他是不是真的想從事這行。他遲疑了片刻,支支吾吾,說其實這都是他父親的意思,他自己是不太想進入體制內工作。小孩說還是想自己先出去闖闖,趁年輕出去拼一拼,檢驗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大不了混不好,再回來考個公務員也不遲。我認同了他的想法,年輕人就該有自己的計劃,想出去就勇敢走出去。
  • 考上公務員,當檢察官,沒幹幾年,又辭職去做律師,你怎麼看?
    檢察官也好,律師也罷,都是平凡的工作,也都是自己作出的選擇。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的老鄉小譚,在我們山東老家當律師,年輕有為。他以前,在浙江省某基層檢察院當檢察官。大學畢業後,學法學的小譚,通過公務員考試,順利的考入了浙江省某基層檢察院,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公務員,而且是檢察官。可是,工作了三年,小譚選擇了辭職。
  • 法碩(非法學)要不要考公務員?都可以從事哪些職業
    有很多考生在考上法碩(非法學)之後比較糾結就業問題,要不要考公務員呢?法碩(非法學)都可以從事哪些職業呢?對於法碩(非法學)的考生來說,可以選擇很多職業,無論是考公也還是選擇本科所學專業的工作,或是從事法律相關工作都是可以的。
  • 我身邊那些已經辭職的公務員,現在都後悔了
    因為疫情,不少人被減薪甚至被裁,前不久就有個讀者跟我訴苦:早知道當初就去考公務員了,不像現在這樣每天都要擔心自己被裁。
  • 對話三位辭職的公務員:副縣級公務員辭職進了房企
    對於辭職,王志給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官場的路徑與他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存在矛盾。面臨抉擇時,王志思考很久,選擇怎樣的職業生涯?自己的定位是什麼?自己適合做什麼?王志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企業看中他什麼:對國有企業資產項目的運作能力,與政府部門打交道、項目談判的經驗,對政府各項政策法規的熟悉程度,這些優勢正是他在公務員崗位上積累下來的最大財富。
  • 我從公務員辭職了,且是國家部委!
    導讀:本文通過分析2015-2017年部委辭職公務員的原因,希望可以對國家公務員幹部任用機制、幹部選拔機制、公務員報考和公務員職業規劃有一定的借鑑。(二) 現實數據 筆者接觸過幾個部委辭職,科技部、外交部、發改委、財政部辭職的幾個兄弟年齡一般都在四十歲左右,大部分都是處級崗位(含非領導職務),辭職後多數從事投資、管理類的崗位。共青團中央廳級幹部褚峰辭職加入華圖教育集團,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辭職加入網絡公司。黨群辭職的數量相對業務類部委要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