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L人本照明指南》中文版來了!《HCL人本照明指南》可以為對人本照明感興趣的設計師和建築師們提供一個工具,來完善補充人本照明。但由於之前只有德文版,不會德語的人很難閱讀或者根本就閱讀不了,我們的柏力哥(賀柏力)也很介意這件事,因此,我們專業且又有英語技能加點的柏力哥在 LICHT.DE 看見英文版出現後,就開始將此指南翻譯,希望能跟更多愛照明的朋友分享好文,課堂君就借花敬佛拿來跟各位朋友分享啦!
賀柏力
從事照明行業十餘年
20世紀初,隨著電光源的發明及後續工業化的迭代,整個社會已經被發明創新推動著不斷進步。
將傳統電源轉至數位化 LED 技術是一個裡程碑式極其迅速的變遷。對於工程師,已經不再是管理材料變化的事兒、已經不再是天天去管理眩光和對比等指標的事兒,而是增加了新的「品質特徵」。
隨著人本照明(HCL)概念的誕生,諸如與被照物上面體現的和能被人類視覺感受到的色溫、光強這類的技術起到了新的角色感。除了視覺影響和能源利用率外,已經更多地讓我們關注到照明對於人們生理和心情上變動的影響力。
我們需要關注受眾及他們特定的需求。建築師和設計師會經常遇到新的挑戰,這本指南就意在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指南和建議。它可以為對此感興趣的設計師和建築師們提供一個工具,來完善補充人本照明。我們已經將人本照明圖示在指南的封面上了。
▲從《HCL人本照明指南》封面圖片上我們能看到採用了辦公半直接照明、日光節能等元素
本指南中的實際案例將會告訴用戶也能運用人本照明理念至不同的空間場景,諸如工業、學校、辦公及私人住宅空間等。
本指南將會涵蓋如何應對現代社會對於靈活工作制、工作輪換及學校提前上課等引起的新需求。
▲《HCL人本照明指南》目錄
光線不僅僅是一個讓我們看得見東西的媒介了:光線決定了我們的心情,決定了我們的作息節奏,它能讓我們興奮不己亦能讓我們心情平靜下來。本質上,光線會讓我們對定義空間環境起到了本質上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顧客已經意識到了現代照明的重要性。
由國際諮詢公司 A.T. Kearney 執行的一個市場研究報告中預測了在一定時間內,人本照明將在照明市場上起得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這個需求已經正在穩定增長。建築師和工程師需要作出準備來應對他們客戶的這些新需求。
現代照明設計意味著要將以人本照明為出發點來重新考慮到設計過程中,系統化、長期化將會成為兩個重要的關鍵詞。這類以人本照明為根本的照明設計和相應運作將提升人們的生產力,加強人們的健康。
一個重點的事宜是需要綜合考慮到一系列因素,從色溫至照明方向,將它們之間形成相互聯繫。除了視覺效應和生理效應外,空間中光線的心理效應也需要得到強烈重視。工程師和建築師需要在設計過程的初期就要考慮到這些方面,並整合進整個規划過程中。
人類將能看到一個奇蹟般的進化。我們的視覺讓我們有了空間定位感、能有目標的移動、控制我們內部的生物鐘,體驗到來自於手勢、標識和圖文的情感及交流。
我們的雙眼就是一個視覺接受器,其中錐狀細胞讓我們看到顏色,杆狀細胞又讓我們有一定的夜間視野。錐狀細胞需要光線達到足夠數量級。杆狀細胞能夠提供一些低亮度環境下的感觀,但又丟失了色彩感受。
直到世紀之交,我們才發現第三個生理感應器。這種現象被直接與我們內部生物鐘相關聯繫。這些所謂的神經節細胞主要負責處理光譜中的短波「藍-白」光線的可見光部分。黑蛋白質或稱為黑視素受到光線的刺激,引起在我們大腦的中央控制部分的視交叉上核接受到刺激。這種刺激信號在視網膜和視覺叉上核上傳輸,最終形成我們活動、生產力和內部生物鐘間形成的精確同步。
黑視蛋白也稱黑視素是一種在視網膜中的神經節細胞蛋白。科學家研究表明:黑視蛋白並不能幫助人們看清物體的形狀,但它們卻能夠與光,特別是藍光發生反應,因為黑視蛋白的光敏蛋白是哺乳動物設置「機體生物鐘」所必需的。科學家表示,現在這種蛋白代表了治療糾正混亂的晝夜行為規律的一個潛在目標靶。
在晚上或者深夜,松果體會分泌腿黑色素,來協助我們健康睡眠。在早上或者白天,血液中的褪黑素又會減少,使我們保持身體的活躍起來。這個循環節奏是由光線來決定(查看更多的信息可以參考 licht.wissen 第19期)。這個第三生理感應器規劃著我們的睡覺-醒來的節奏。通常是由自然光線來決定這個節奏的。因此我們建議追隨並儘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光保持我們生活的節奏,確保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自然光的變化
處於工作環境下的我們,經常要打破白天的自然光和夜間的自然光節奏。在緯度靠北的地區,工作時間經常拉長在接近中午至下午更晚的時間段。人工照明光源通常會延長照明期間,來維繫我們的生物鐘。人工光在整個時間段一直打開,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產生了變化,將黑夜變成白天【來延長我們的清醒狀態】。到如今,我們會被建議需要切換光線來確保有更佳的可視光環境。
除此之外,在晚上,有句話值得一說,光越亮,注意力越集中。感謝這些光線不僅提供了更佳的視覺感知度和更加讓人清醒的環境 ,但是反而言之,也產生逆自然地反夜間效果,驅走了我們在夜間應有睡眠的習慣。我們應該更加注意的是,在正確的時間段使用正確的照明。
照明解決方案的核心關注點應該放到對人的關懷上。人本照明提供了一個更加大局觀的照明理念發展機會,確保與我們的自然節奏處於更好地和諧狀態。
照明不僅是為了滿足視覺需求。它對於人類還經常有情感和生理影響。為了能描述一個照明理念,人們已經將此聚焦到一個點,我們稱之為人本照明(英文縮寫HCL)。
人本照明是一個照明理念,希望通過給使用者在家居和工作環境提供一系列指標定義光線。簡而言之,人本照明能滿足一天從早到晚,一年從春到冬正確的光線。
人本照明如下定義:
照明有多種功效,例如視覺功效、情感功效和生理功效。人本照明通過整體規劃和對於視覺、情感和生理方面的光影響實現了特定長期影響:
1、對我們的健康和福祉的影響;
2、人類生產力的影響。
▲ 這個人本照明的定義來源於 ZVEI 在2016年9月發表的文章參見
www.zvei.org/presse-medien/publikationen
人本照明(HCL)通過整體規劃和實施光的視覺、情感特別是生物學影響,對我們的健康、福祉以及對任何人的生產力具有特定的長期影響。
在項目的早期就需要樹立人本照明理念,這樣能夠提供整體性及綜合跨學科的規劃。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利用自然光是可行的。照明系統的安裝及運行需要遵循照明規劃。使用者接受到相關信息去理解其優點並能夠操控光線。
從早到晚,光有著不同的效果。照明理念需要將此納入考慮範圍,並提供一些手段來定製照明。定製化的前期條件是提供一個好的照明,要滿足一個好的視覺品質需求。更進一步而言,照明設計空間。如果沒有自然光時,人工照明就需要提到日程上來。這樣的人工照明不能扭曲空間己有的存在知覺。最後,照明是有生理效應的。在白天,我們需要一個比較活躍的氣氛;在晚上,我們需要平靜,來維繫生物鐘。因此,照明是需要給早上、晚上及深夜不同照明場景提供一個過態過渡。
▲德國滙豐銀行餐廳,一面擬似落地窗的發光牆,模擬日光的年、日變化,包括動態、光色、方向和強度。
在很多情況下,在白天我們需要一個類似於自然光明亮的照明,在夜間我們需要一個暖白照明,並且降低照明的亮度。
近觀人本照明,我們會發現這個理念已經遠超過提供光線、色溫這類作用,需要以一個更高的視角來看待照明的效果。除了照明任務和生理影響外,我們需要考慮到照明運用的內核。這裡是不是有重點,這裡是不是有照明效果方向性的環境,這裡是不是需要一個更放鬆的效果?在一天裡是不是需要變化?這裡是不是有滿足不同任務的不同空間區隔?還有其他方面(例如靈感供給或讓人冷靜)將會對照明理念提供進一步的需求。
人本照明的終級目的在於長期服務於使用者,被使用者掌握並滿足他們的需求。
對於一項照明設計,我們需要採取能源效率從優的態度,確保對人們的健康、福祉和生產力起到長期的作用,它需要提供一個整合性、全面性的空間規劃,甚至到正確的安裝方式和完善的執行。在規劃階段的初期,我們就要考慮到照明的應用及效果。這個對於所有交易、產品和材料的關聯度非常高的。只有一個遵循規劃指導性長期照明系統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運作及起到相應功能。
人本照明主要為人類完善一個整體化、有目的的方式,規劃及運作照明系統。從原則上來說,無論是有意或無意之間,照明對人類都有一個影響的。這個效果可能是經過規劃的或者非規劃的。因此需要提及的是規劃必須基於需求為導向的標準。
根據人本照明理念,我們根據五個關鍵詞進行標準設定:視覺、情感、生理、目標導向和可持續性。具體如下:
良好的可視度能夠讓我們更輕易工作。為了達到這些,標準化的狀態框架包括了最低標準,目的在於滿足不同活動和工作空間的呈現級視覺任務。諸如《室內工作面照明》DIN EN 12464-1中提及了工程師需要在照明系統設計中響應的最小參數值。運營商需要遵循《工作面標準 ASR A 3.4》。這個 DGUV 規劃提供了對於照明運行有用的指引。
設計階段和運行的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優化過的視覺環境。對於一些個體我們需要進行單獨的規劃及優化,如老年人的巨大需求。
我們需要將建築、美學、視覺心理效應和用戶的期望統一考慮,為社會環境中的人們提供福祉。這些標準遵照由良好運行總結出來的規劃和跨學科的指導方針。它們很難通過數字進行量化,也不可能從相應成文的標準和規定中找到。如果我們將此考慮進空間照明的精細設計中,並通過正式的元素實現用戶的期望,結果通常是更易於接受,更高的滿足和滿滿的幸福感。
我們需要非常認真地考慮生理上的影響。它們會對生物鐘造成影響,白天會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生產力,而在晚上又給我們一個更好的睡眠。短期而言,它們也能激發專注力和警覺性。
有關非視覺效應的 DIN SPEC 5031-100, DIN SPEC 67600和新版 DGUV Informative Document 文件中提及了工作操作安全,包括規劃生理化或遠視化效果的解釋和建議。
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人本照明概念能夠避免在期望的時間內中非正確照明造成的混亂生理化效應。
目標導向意味著人本照明理念需要對人類產生積極正面的作用,推動這些效果朝著預期方向進行,並讓人們了解並運用。這些理念需要考慮在照明效果裡。
可持續性意味著需要將視覺、情感和生理方面的效應長效維繫,並處於正面積極方向。它們也會提供一些短期效應,例如提供警覺性,這些對於睡覺習慣而言不再是長效負面的影響。
更深層次來講,「可持續性」是指遵循設計師的指令,確保或促進照明系統長期運轉。用戶需要被告知人本照明理念的運行和效果。
《HCL人本照明指南中文版》正在光脈社區連載哦,掃描二維碼可進入光脈,持續「追譯」~
-end-
作者|賀柏力
原版英文資料來源|LICHT.DE
投稿/合作|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