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研訓】南湖區教師在線研修成果展示06(初中歷史與社會)

2021-02-14 南湖研訓

北京師範大學南湖附校 金曉燕老師:

本次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線上研修一共提供了三堂各具特色的觀摩課,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引發了我的思考。王佳老師的《高原聖城——拉薩》,啟發我要注重教學策略的轉變,給予學生合理的學習支架,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深度學習在課堂真正實現;張美娟老師的《白雲學子  研學南湖》項目化學習的教學方式,我充分感受著張老師重民主、重過程、重引導、重體驗的課堂氛圍,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堂裡得以提升;鮑華浩老師的《石油寶庫》展現了技術支持課堂下學生學習的高效,深深折服鮑老師嫻熟的信息技術能力。

觀課後的研題環節裡,「問題與學習任務的設計、教學環節的評價、教學環節的再設計……」一系列有主題的研修題目引領著我有方向地進行自我反思,讓我對教學的理解、對學與教的行為分析、對學教方式的改革都有了進一步的自我體會。線上的培訓雖少了前輩和專家們面對面的耐心指導,卻意外創造了我們每個老師積極內省的機會。在學習和自我成長的路上,願我們都是一直勇敢向前奔跑的海浪。

南溪中學 王力超老師:

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學期,南湖區研訓中心開展了一次學導課堂課例在線研修活動。本次研修給我的感受是既有「新鮮感」,又有「收穫感」。

新鮮感主要在於這次研修新穎的組織形式和評價方法。此次研修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通過釘釘雲課堂進行在線學習;每個課程聽課後還要進行課後研修,回答一些問題。讓我們又感受了一次做學生的感覺:和學生一樣上網課,做作業,等待自己的分數。

比起新鮮感,更多的是收穫感。本次研修的課程設置由「課前研讀—在線聽課—課後研修」三部分構成。課前研讀提供給了我們一個「學習支架」,指引我們如何聽課,課後還要完成一些高質量的問題。完成問題的過程讓我收穫了「真實學習」的體驗,跟隨問題的指引,我被捲入學習,深度思考。而回答問題不限時則給了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我在聽課、評課、理論知識等方面都有所收穫,學到了一些東西:1、此次的課後研修問題中包括聽課筆記的上傳,以及針對某些環節的教學評價和再設計。這讓我在聽課的時候非常仔細,會帶著問題去聽課思考,對整節課的課堂結構、問題設置、學習任務,活動環節等有了新的認識。2、這次研修中有關問題涉及到了「技術支持學習」、「學科核心素養」、「學習支架」、「學習真實發生」、「項目化學習」等理論知識,為了更好的完成問題,我重新學習了相關理論,提升了理論儲備。

七星鎮中學 張美娟老師:

本次在線研修,提供了教學研討與提升的多樣化平臺,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首先是視角的多樣化。從單節課入手,在線研修引導教師基於宏觀格局從多個視角微觀審視課堂,從教師的支架設計到學生的真實捲入、從師生的互動反饋到生生的碰撞共鳴,研修者的視角切換便利了宏觀把握與微觀剖析之間的銜接。研修者往往可以在思路梳理、框架建構、板塊區分的宏觀把握的基礎上,反覆聆聽和研磨某個關鍵問題或核心片段,形成深刻分析與認識。

其次是模式的多樣化。把三節課橫串,研修者在聆聽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課例,並深度參與研修作業後,能提煉出諸多針對教學關鍵問題的有效措施,並在與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比中摸索多種模式、多種途徑的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活化教學生態,這也是立足課堂提升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最後是反饋的多樣化。以研修作業為例,除了對課堂的觀察、分析外,更注重研修者對該課例的見解與建設性意見,這是基於觀課、議課基礎上的省課,是指向「我的課堂」的最終目標。課例者如何設計與考量、學生如何參與與解決、研修者如何評價或再教設計,這不僅是對課的反饋,更是主動的自我反思與建設。

新豐鎮中學 沈敏老師: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積極貫徹學導課堂的教學改革,熱誠探索多樣的學導課堂新模式。而在今年的疫情之下,我們教師的學科培訓不得不採用釘釘雲課堂的形式進行,在新鮮之餘也突然感受到了此種模式之下我們角色的多樣性。我們既是教師,作為課堂的觀察者去深入剖析示範課例的學導環節建構、吸取示範教師有益的經驗教訓;我們也是學生,需要帶著學習任務、有目標地對示範課例進行分析和重構,並完成對應的研修問題。這種新的培訓研習方式,對我們的聽課環節提出了嚴苛的要求,需要我們教師針對研修問題及示範課例去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發揮主觀能動性地去呈現學習結果。

本次線上研修中我們圍繞「學科素養」「核心環節」「真實學習」「項目化學習」這些關鍵詞進行思考和再設計,獲益頗豐。尤其是在過去的教學中,對於之前討論頗多的STEM課程,我們總認為難以運用到本學科學教活動中,本次研修活動讓我們打破了慣性思維,通過學習、借鑑與思考,認識到應根據本學科特色選擇適合的活動方式,而項目化學習就是一項適用和實用的技術。有道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教師,不斷修煉自己的專業技能是一項永恆的任務。

秀州中學初中部  凌夢媛老師:

疫情或許阻擋了我們彼此相見之路,卻擋不住老師們學習的熱情。這次的在線研修,讓我感受到了原來冰冷的屏幕也可以傳遞火熱的激情。網絡聽課打破了學校的壁壘,課後的研修環節是更是思維火花的一種碰撞。結合三位老師的別具特色的課堂和課後的精心設計的研修主題說說我對這次培訓的感悟。

王佳老師的《高原聖城——拉薩》一課,讓我學習到教師在學習支架的搭建中要注重學生學習真實的發生。學習任務驅動下,老師的問題是「真」的,學生的研究是「真」的,最後的運用是「真」的,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

張美娟老師的《白雲學子 研學南湖》一課將項目化學習滲透其中,以研學為載體創設任務情景,綜合地理、歷史等信息指向學科任務,引導學生規劃設計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組合作中張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如現場用老師的電腦手機上網收集、訪談場下的聽課老師,打破比賽課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十分佩服張老師的巧思妙想。

鮑華浩老師的《石油寶庫波斯灣》這一課中,我看到了技術支持下的高效課堂,學生利用平板進行精準定位,教師利用平板的數據直觀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的進行針對性的評價。疫情改變了我們學習的方式,卻不會改變我們學習的熱情。這次的培訓讓我深深體會到,自己成長的空間還很大,接下來的日子,我還需要靜心學習、充電賦能,積蓄前行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在線研訓】南湖區教師2020年下半年在線研修成果展示14(初中科學)
    、草履蟲的形態與結構)7、項目化學習、實踐性學習(課外探究研究性學習課題)研修任務三:課堂教學評價,學習「衣藻、草履蟲的結構」時,採用藉助「衣藻模型」或「草履蟲模型」分小組展開學習,而後組織小組展開多形式的展示交流,教師這樣的學教設計是否有利於學生深度學習?
  • 江蘇省太倉市教師發展中心開展暑期教師研訓
    培訓內容分為兩大類,即教師研訓:包括學科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專項培訓;幹部研訓:學前教育幹部研訓班、小學管理幹部研訓班、初中校青年幹部研訓班等。在暑期研訓中「活力教師」們破浪致遠,助推太倉「活力教育」。
  • 馳聲聽說在線積極參與各地教師研訓活動,分享AI+教育的新體驗
    作為專注於K12英語聽力和口語教與學的自適應學習平臺,馳聲聽說在線在這個假期參與了各地教師研訓活動,與眾多優秀的英語老師交流經驗,分享教學方法,體驗「AI+教育」帶來的教育、學習方法的改變。▶ 北京市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北京市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辦法》,聚焦提升新時代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與提高,搭建英語教師口語基本功交流與展示的平臺。北京市教育學會主辦,北京市教育學會學科英語教育研究分會承辦於2019年7月21日至9月18日舉辦了「新時代教師英語口語基本功展示活動」。
  • 大連教育學院初中研訓中心深入附中開展「沉浸式」助力教研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 訊 12月7日,大連教育學院初中教師教育中心「沉浸式」教研周活動啟動儀式在附中初中部綜合教室舉行。 大連教育 學院初中研訓中心主任劉世斌、副主任翟麗麗、全體研訓教師、附中領導及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 ...教師參與 「白馬湖之秋」浙江省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圓滿結束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李國亮)10月30日,浙江省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工作站支持、中國教研網直播、杭州濱江區教育局主辦,區教育研究院承辦的2020「白馬湖之秋」浙江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圓滿結束,全國各地近十萬人次專家、教師「線上+線下」同步參與。
  • 永順:師以德立身訓以德先行,初語教師工作坊(E352)第一次線下集中研修
    近日,&34;(2020)永順縣教師工作坊研修區域整體推進試點項目初中語文教師工作坊(E352)第一次線下研修在該縣第二中學圓滿完成。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左夢飛副主任、陶佑欽科長,湘西州教體局教師科卓小波科長,湘西州教育科學研究院滕建華副院長,永順縣教體局潘清海局長等省州縣相關領導參會並講話。會議由該縣師訓股股長陳林主持。
  • 第17屆骨幹英語教師研修班開啟「雲研修」
    8月8日至13日,第十七屆中小學骨幹英語教師新課程教學高級研修班(簡稱「研修班」)在線舉辦,此屆研修以「英語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新起點、新基因、新生態」為主題,全程以線上直播互動的形式展開,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同步進行,共計超50萬人次觀看。
  • 柯橋區初中語文學科「雲端」研訓助力線上教學側記
    2020年4月3日,為落實區教體局「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研、停課不停訓」的工作要求,以「教-學-研-訓」一體化思路,探索有效的網絡研訓活動策略,提升柯橋區初中語文線上教學的實效,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全區初中語文教師在線上開展32學分網絡研訓活動。
  • 踐行立德樹人 創優德育路徑——記南湖區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素養...
    2019年1月10日,南湖區研訓中心組織南湖區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赴寧波慈谿進行為期3天的培訓。第一站:寧波慈谿實驗中學:不見德育卻全是德育10日下午,南湖區的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們走進了慈谿實驗中學。第一階段:開班儀式下午1點30分,在慈谿實驗中學的報告廳,南湖區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素養提升班開班儀式準時拉開帷幕,儀式由南湖區研訓中心德育教研員王立群主持,慈谿市教師進修學校孫旭紅校長、南湖區研訓中心陳爾勝副主任、慈谿實驗中學鄭佳儀校長、以及南湖區的三十多位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參加了本次開班儀式。
  • 中國台州網丨三甲中學:線上校本研訓開墾教研新天地
    校本研訓是以校為本開展的為教師們繼續教育並實現專業成長,從而促進學生素質提升素養培養的教學研究與培訓。台州灣新區三甲中學2019學年校本培訓主題是「從『研』入手,有效開展集體備課研究」。因為今春疫情的影響,原先校本培訓計劃裡的幾場教學講座和教學組內研訓等培訓環節無法開展。但隨著學生線上教育的開展,該校開始了線上校本研訓的新嘗試。
  • 奧鵬教育教師培訓:落實國培送教下鄉 溫暖助力教師成長
    項目開班儀式在師訓寶雲平臺上舉行開班儀式結束後,老師們按照研修計劃,在師訓寶平臺上完成各項研修任務。專家們在線解析深刻的教育理論和觀點,剖析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學員今後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在同課異構環節,修水縣第一小學教師胡華堂和江西師大附小副校長鍾事金分別帶來六年級語文課《春夜喜雨》;修水縣散原中學分校教師程豔妃和奉新二中黨總支書記、副校長閔嗣生先後展示九年級數學複習課《二次函數》。
  • 2019「白馬湖之秋」浙江省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初中語文專場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鎧奕 通訊員 孫煒 攝影 王瑞琦)10月21日,濱江區2019年「白馬湖之秋」名師新課堂初中語文教學研訓活動在浙江省杭州高新實驗學校杏林劇場順利舉行。  出席本次研訓活動的專家領導有: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西南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文科所長榮維東教授,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鄭桂華教授,杭州市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陳一中書記,杭州市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蘇建強校長,杭州高新實驗學校常務副校長金雪芬,杭州市濱江區初中語文教研員鄭萍,杭州市濱江區初中語文教研員陳忠文。
  • 創建教研訓一體化體系 助力縣域教育振興
    凸顯實踐性,讓教師針對學科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教中有研,研中有訓,訓中有教、有研,教、研、訓互通,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加深對學科理解,解決實際問題,提升自身素養和關鍵能力,改進教學行為,在「教研訓一體化」實踐操作過程中實現專業成長。各級教育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應創建不同層級的教師教研訓一體化服務機制。
  • 資陽:初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研修開班了
    因為這天,由資陽區教育發展中心主辦的,旨在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增強教師教學能力的三個國培研修工作坊在六初思賢講堂拉開了序幕。&34;旨在進一步提升中小學鄉村教師的師德修養和職業幸福感。通過科學施教、系統培訓,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34;好教師,促進鄉村學校教師研修的常態化發展。
  • 戰「疫」中的海澱進修人(十一)——「在線」培訓團隊智慧戰「疫」
    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秉持「進、實、研、專」的團隊文化,堅持做專業的培訓,服務教師專業發展。
  • 在線培訓提升校外教師專業能力
    面對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趨勢,隨著社會對校外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加,校外教師專業化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目前,校外教師培訓現狀存在以下問題:組織平臺少、課程缺乏針對性和實踐性、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師資良莠不齊、評價機制不完善等。針對以上問題開展在線教育,有利於促進校外教師專業化能力提升,探索「網際網路+教育」的校外教育教師培訓新模式。
  • 宜賓市第五初中《初中數學分層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對話式研訓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教育部「十三五」規劃課題《中小學教師對話式研訓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工作,推廣五初中省級課題《初中「走班制」課程構建研究》成果,2018
  • 嘉興南湖區幫助中小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11月,2020年嘉興南湖區「學在南湖」學術節之「中小學思政課教育」專場在東北師範大學南湖實驗學校成功舉辦。活動通過思政課課堂展示、沙龍式論壇以及論壇點評報告等形式,為全區中小學思政教師搭建了共同探索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的交流平臺。本次現場會是南湖區思政課改革建設工程的一個縮影。
  • 【呼蘭進修•初中研培活動】雲端傳真摯,培訓正當時——兩區一縣教師結對互助活動紀實
    2020年4月15日,以「融合與發展——基於教師發展共同體的名師工作室集群建設」為主題的交流展示活動在線上如期舉行。呼蘭區初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及其他學科教師除線上答疑、網模監考之外所有教師全程參加了此次視頻研修活動。此次活動我們聆聽了香坊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李軍《融合與發展---基於教師發展共同體的名師工作室集群建設》的主題分享。
  • 嘉興在線丨「語文名師訪談」許波:初中孩子讀了書以後怎樣「用」起來?
    【名師名片】許波,南湖國際實驗中學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高級教師)。浙江省第一、二批班主任工作室領銜人。曾獲得嘉興市十佳班主任、南湖區中證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南湖區學科帶頭人、南湖區科技標兵等稱號,論文、班級活動設計曾獲省一等獎,課題曾獲區人民政府科研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