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上一輩人的觀念不對嗎?網友的回答點醒眾人

2020-12-25 瑩瑩動聽

導語:養兒防老?上一輩人的觀念不對嗎?網友的回答點醒眾人

之前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提問說「是養兒防老還是養女兒防老?」底下的評論分成了兩個幫派,女生都說養女兒防老,男生說養兒防老。以前老人們的常言是「養兒防老,養兒防老。」就有了現在的一定要生兒子的說法。

之前有一個網友私信跟我說她懷孕了,但是她很難過。我安慰她說,懷孕是好事呀,為什麼要難過,要開心呀。她告訴我說,她懷的是女孩,她老公讓她把孩子打掉,她不願意。她老公說,兒子才能傳宗接代,難道以後掙得錢都要給女兒嗎?

看了這個問題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件事,真的很讓人生氣,女兒怎麼了?女兒更貼心好吧。然後我就看到一個女網友的評論:我媽剛開始用微信的時候,我哥就教了她兩遍,就開始吼說:「學不會不教了!」我可是用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花了一張卡通流程圖,所以說還是女兒更貼心一點好嗎!

最戳心窩的是這條評論:養兒防老是上一輩人的老觀念了,時代在進步,思想也要跟上潮流,現在都流行「小棉襖」了。其實生兒生女都一樣,如果你教的好,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可以給你養老。如果你教的不好,那你老了只能自己去養老院。現在已經不是繼承江山那個時代了,生兒生女都一樣了。

這位網友說的其實正是我想說的,現在有很多父母現在都很偏心,享受著女兒的好,卻不給女兒同等的愛,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請你們給他們同等份的愛,好嗎?

相關焦點

  • 養兒防老觀念已經過時了嗎?網友:住養老院比讓兒女伺候舒服
    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兒子被視為老後依靠的主要照顧者,隨著社會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就有網友不禁好奇,那些主張不生養孩子的人,有沒有想過以後老 了該怎麼辦?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原作者日前在PTT「八卦板」以「不生小孩的有想過老年生活嗎?」
  • 「養兒防老」的觀念是對?還是錯?
    相信很多人已經看了無數遍了,個人認為劇中很多觀點值得我們去深思和質疑。其中有一段丁元英對「養兒防老」觀念的評價,他說如果養兒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養兒防老,那父母就是兒女天然的債權人,而且這種感情比天高,比海深,兒女永遠想的就是還債報恩,所以這種文化就讓每個人都直不起腰來,這個民族就是老彎著腰,而老人越是覺得養兒防老,就越容易覺得吃虧,心裡就越苦。
  • 當代養兒防老的觀念越來越淡化了嗎?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養兒防老的觀念慢慢在淡化嗎?其實無論男寶還是女寶,健康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2017.01:老年人「養兒防老」觀念的影響因素分析(王一笑)
    自古以來,兒子養老與否的故事在我國農村地區廣為流傳,這些故事不自覺地構建著「兒子養老」的觀念,形成了傳統的「養兒防老」思想(張德元,2013)。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城鎮居民的性別偏好呈現弱化趨勢,學者的關注點逐漸從「兒子」擴大到「兒子和女兒」。
  • 摒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生孩子,用養孩子的錢養老不行嗎?
    很多人把嘔心瀝血把孩子養大,到了晚年得病卻遭到孩子嫌棄,當事人倍覺傷心,早知如此,何必將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價值都放在孩子身上?基於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於是很多人對養兒防老這句話產生了否定的心態,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或者結婚後選擇丁克,以期將自己人生的價值最大化,將養育孩子的時間與金錢乃至精力用來建設自己的人生。
  • 養兒防老到底靠不靠譜?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在爐火旁打盹。一首《當你老了》引發了無數人的感慨。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官多大,不管你財富多少,不管你願不願意,伴隨著時光無聲的流淌,每個人都會走進歌裡,掛在牆上,去開始下一個輪迴。人生遲暮之際,誰來給你洗衣做飯?
  • 養兒防老真的不道德嗎
    多年以前,陳志武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批評說,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養兒防老觀念不道德。當時輿論還頗驚詫,幾年來風俗流轉,很多人接受了這種觀念。尤其新家庭組建者,他們感於養老壓力之沉重,自己對下一輩的愛意之真摯,決心走出不同於傳統的道路:孩子成年之後,無論採取何種方式,也不把養老負擔丟給下一輩。給親情鬆綁,使家庭和諧,就要拋棄養兒防老的觀念。若有人公開說生兒就為防老,他可能要遭受一番奚落——無論他是否最終這麼辦,這首先是一種政治不正確。首先要明確:只要一個社會還稱得上文明,養老都是由下一代人承擔,這是人的生理特性所決定。
  • 現在農村養兒防老的多麼,不孝順兒女多嗎?
    即使是現在的農村,雖然人們的思想也是要比以前開放的多了,但是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是有的,不過不在像以前的農村人那麼的太看重了,如果生的兩胎都是女孩的話,雖然會有點小情緒,但是也不會那麼的太去計較了。如果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也是會讓都生女孩的人家羨慕的。那麼不孝順的兒女多嗎?
  • 重男輕女的根源,不是觀念守舊,而是「養兒防老」!
    他們不知道兒女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他們仿佛不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道理,大家對他們的行為各種批判,但卻忽略了事情的根源。那些重男輕女的人,真的是因為觀念守舊而導致的嗎?如果改變這種觀念,改變一下心態,他們是不是就不會這樣做了呢?事實上並非如此。
  • 養兒防老,你們說對嗎?
    養兒防老?你們說對嗎?30歲前看天道無數遍,感覺似懂,實乃非懂。所以栽了那麼多的坑。為什麼栽坑坑呢?因為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文化屬性。多的不說了,只撿一個話題,那便是「養兒防老」。娶妻生子,光宗耀祖,養兒防老。哪一件不是自上由下逼迫進行?哪一件又不是將每一顆不同的心相同複製後的結局?養兒防老,從一開始就是一種交易不是嗎?而且,還將是永恆的、讓人直不起腰來的交易!
  • 「養兒防老」莫成執念,「老有所備」方能樂天
    「養兒防老」,也許是對於自己老了以後的生活有著不安全感,所以希望有人陪在眼前。「養兒防老」,也許是老人間的小小攀比,誰的子女不在身邊,仿佛就成了人生失敗者。朱力和劉曉莉望斷的歸國路,傾盡心血的養老夢,在眾人羨慕中以最慘烈的結局落下帷幕……柳婷婷同樣是家中的驕傲、父母的掌上明珠。他們千辛萬苦將女兒培養出國,她活生生去了美國,回來卻只是一捧骨灰,兩位老人同樣悲痛欲絕,多次病倒。一場悲劇再次給國人以警醒:「養兒防老」,是當今中國人一廂情願式的悲哀。
  • 「啃老族」顛覆「養兒防老」
    有這樣一則謎語,謎面:「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座不動,十分無用」。你猜出是哪類人了嗎?謎底:啃老族!啃老一族,存在於6類群體:一是對就業挑肥揀瘦的高校畢業生,二是嫌工作太累、太緊張的自動離崗離職者,三是好高騖遠的創業幻想型者,四是率性而為的頻頻跳槽者,五是調動工作後不如意的乾脆不就業者,六是文化低、技能差的怕苦怕累者。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城市裡,30﹪年輕人靠「啃老」過活,65﹪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
  • 年近50堅決要生第三胎,說起原因讓人無奈,網友表示:觀念落伍
    雖然原因聽起來讓人有些無奈,但網友表示:現代人還有這種觀念實在太落伍。這位北京阿姨姓梁,15年前離婚獨自帶大兩個孩子,由於自己的生意經營有善,在北京買下四套房產,日子過得舒服生活小康。後來,認識了比自己還小5歲的李先生,兩個一直相處得不錯,由於一次李先生為梁阿姨的母親輸血,讓其大為感動。而且,兩個孩子也覺得李先生不錯,所以,在2005年梁阿姨與李先生順利結婚,後面的日子過得也是幸福。
  • 新華社:「養兒防老」不如「養女防老」?
    3成夫妻生育意願不一致  ——調研顯示,其中12.51%的家庭中,妻子生育意願高於丈夫;17.85%的家庭中,妻子生育意願低於丈夫  生育決策是夫妻雙方共同決定的事,但一直以來網絡上大多數的生育意願投票往往反映的是個人意願,有些調查通常由夫妻任意一方回答或僅限育齡女性回答,但 其實只有夫妻一致的生育意願才對實際的生育行為有較好的預測作用
  • 父母養育孩子,可以試著放棄,「養兒防老」這個觀念
    先說明,這個觀點僅僅是說,我們在養育自己孩子的時候,可以試著放下「養兒防老」的這個觀念。而不是說對待自己的父母。在面對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時,看到孩子不好好寫。自己一開始都是很溫和的說,但是孩子還是不聽,總是會忍不住發火。心裡想著,我花錢讓你上學,你還不好好學。這樣子的想法剛冒出來,自己就被嚇了一跳。曾經也多次的勸過自己,不能像上一輩對待自己一樣的對待孩子。但是又走上了老路。還好我從來沒有跟孩子說過這樣子的話。跟老公說孩子教育問題時,假如我們帶著這種功利性的想法教育孩子。
  • 為什麼說「養兒防老」不道德,應該怎麼看待這樣的說法?
    常言道: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本來就是中華民族一直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為何社會發展到今天,卻有人對此提出質疑?還有人說這條古訓不道德?『養兒防老』,就是生養一個男性的孩子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養兒防老,本身就是人主觀地假設出來的所謂的道德觀念。理由在年輕人那裡是相當充足的,他會說:「我並沒有讓您們生我,我的出生並不是我自己選擇的。」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或立場上,年青人也完全可以自己主觀地假設出一個所謂的道德觀念來,即兒女要照顧老人是不道德的。不管您法律如何規定,年青人有年輕人的道德標準。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之志不可奪也。
  • 中國人的繁殖欲,源於養兒防老的騙局
    但這類人並不知道,養兒防老,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不信,你去看看下面說的這四個故事,就知道了。 在很多中國人的心中,「養兒防老」這個觀念是根植於內心的。這個觀念,在農村更為普遍。 但這個觀念在現代社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因為,有時候不是你不去贍養老人,而是你自己都自顧不暇,又如何去贍養老人呢?
  • 當「養兒防老」碰上「啃老族」之後
    ⒈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受到挑戰?「養兒防老」是我們的傳統觀念,也是至今大部分父母的真實想法。在大部分中國普通父母的心裡,窮盡能力養育子女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兒女長大了,畢業參加了工作後,他們又開始為兒女的婚姻大事操心,在經歷給兒女買房買車後,接下來就是照看孫子孫女的時候了。
  • 「獨生女」家庭不生二胎,將來老了不後悔嗎?老人們的回答很一致
    事實上,即便是在獨生子女政策還在執行的時代,也有不少人在女兒出生後冒著罰款的風險生二胎、搏一個兒子。可在二胎開放後,有很多家有女兒的寶爸寶媽並沒有選擇再生二胎,這可令不少人都頗為費解:「獨生女」家庭不生二胎,將來老了不後悔嗎?
  • 中國傳統文化提倡的「養兒防老」對不對?
    您會發現,這個世界上,能關心您的,始終只有這點人。離開了這個,您將真正的一無所有。老無所依,是恐怖的。所以,您年輕的時候,多製造點血緣關係。別跟那些傻逼講什麼西方觀念,批評什麼「養兒防老」是錯誤的。這不是糟粕。一群傻逼,成天攻擊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