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你們說對嗎?

2020-12-25 黃子薇大仙

養兒防老?你們說對嗎?

30歲前看天道無數遍,感覺似懂,實乃非懂。所以栽了那麼多的坑。

為什麼栽坑坑呢?因為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文化屬性。

多的不說了,只撿一個話題,那便是「養兒防老」。這個話題看起來沒毛病,中國自古以來以仁孝治國治家,那從陰暗、隱晦的一方面,必然由上至下制定了有關於人類以及萬物生靈的生存規則。

娶妻生子,光宗耀祖,養兒防老。哪一件不是自上由下逼迫進行?哪一件又不是將每一顆不同的心相同複製後的結局?

養兒防老,從一開始就是一種交易不是嗎?而且,還將是永恆的、讓人直不起腰來的交易!但凡你認為你的孩子不曾按照你規劃的思路走,你就會失望,失望你很有可能在這場交易中無法獲得你想要的利益,於是啊,你越覺得養兒是為了防老的,你就會越覺得吃虧、不公平,你的心裡就會越覺得苦。

既然養兒防老,那談何而來的父愛如山,母愛偉大呢?別逗了,您從一開始就是在做一場投資,一樁買賣!孩子只是你的債權人,但是你別忘了,但凡只要涉及到投資,就會有風險,所以,賠了也是正常不過的事兒,你也就別抱怨!

也正是千千萬萬的國人思想,導致了這種由上至下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你一輩子也還不起,你必須永永遠遠彎著腰、駝著背的還,稍有不順必備周遭責備。

於是,本該六祖惠能口中:「自性該持有的善良很純真」,硬生生變成了一種醜陋的、帶著巨大枷鎖的買賣責任。

於是,哪裡真正會有本該屬於我們的人生理想?

想起和女友的聊天,她有一親戚學識高,條件好,卻生生被家人逼著計劃在兩年內結婚生子。家人覺得以她的條件必定能找貴夫。結果,一年期間談了至少兩次,由一個從未涉及愛情的少女被這兩個江湖油條又騙錢又騙人。家人知道了,多麼惱火暴跳如雷啊?恨不能趕緊將她嫁出門去。

不是可笑至極嗎?你們從未教她人間美好與險惡,從未教她如何用正確的思想觀念處理戀愛婚姻和家庭,卻自我覺得她能配貴夫,我試問你們憑什麼覺得?就憑她是一個女孩?稍稍讀書不錯的一個女孩?別逗了,本來她完全可以安心繼續工作讀書,硬是被家人一頓洗腦、恐嚇,最後談那幾場可笑至極的戀愛去了。不敢說從此毀了這姑娘的一生,那也毀了她對愛情、正確人生觀的光明之路啊!

看看樊勝美,看看這一個個被傳統殺人不見血的洗禮迫害的年輕人們,我想說,老一輩也是這樣過來的啊,幸與不幸你們難道不比誰都清楚嗎?何必再來為難後人呢?

我很愛我的母親。我來清晰陳述以下三點。

首先,從小到大,只要我不喜歡的,她從不逼我,只會告訴我,你如果嘗試這樣做會有可能得到什麼好處,以及會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思維。比如說,你可以有喜歡和討厭的人,但是你一定要學會平等對待他們,否則,將來一定會吃虧,聽不聽由你,反正虧我沒法幫你吃。

其次,我願意將錢分給很多乞丐,她會陪著我一起,她說,那是你的錢,你可以買吃的,也可以可憐別人,錢既然給你了,怎麼花由你。每次吃蝦子我都會給她剝蝦,吃肉包子把肉餡留給她。她說,你喜歡我,我也喜歡你,但是我不喜歡給任何人添飯夾菜,所以我也不會給你剝蝦,但是我可以多給你買好吃好玩的東西。

最後,關於很多人催促我的婚姻生子問題。她說,結與不結,那是她的人生路,我逼迫她了,她過不好就是我的責任,何必為了這種事一大家搞的怨聲載道、悲悲戚戚?另外生不生小孩也是她的事,誰又能保證生了小孩的,辛苦一輩子,小孩就會如你們所願成龍成鳳,懂事孝順?

她說:「我對我女兒沒有要求,從我生她的那一刻起,我就想,她願意對我好我就就接受,不願意對我好我的物質也完全不用眼巴巴的求著她。只要她是真心的,無論是否對我好,是否結婚生子,我都沒意見。」

也正是,她的這反社會規律的教育,我從記事起,就一直聽到很多很多人惡狠狠的告誡她,如此教育我,不給我制定規矩和條條框框,以後必然要得苦果。好在她根本從不在乎任何人說她的話語,心寬意廣,自哉自在,這點真是不得不佩服!

那些人們為何要如此說呢?想來並不是真的關係我好與不好,而是這種教育從根本上違反了他們的一直以來必須抹滅人性最純良天真的那種規律,而是這種教育完全和他們複製印表機似的灌輸洗腦背道而馳。

傳統的中國父母極度缺乏尊重孩子的意識。這很難怪他們,他們也是被自己的父母這麼對待著長大的,跳不出這惡性循環的圈子。大家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犧牲品。這個要命的傳統文化是一種從過往三千年封建王朝遺留下來的以秩序為核心的文化模式。

在這個秩序文化裡,看不見人的影子。每個人都是位置的傀儡。如果有人反抗,我覺得這個位置不對,我要那個位置。或者我不想做這個事,我要做那個事。我不想娶這個人,我喜歡那個人。那就是擾亂秩序,那就得準備好承受秩序維護者們的皮鞭,甚至還有屠刀。

相關焦點

  • 養兒防老真的不道德嗎
    多年以前,陳志武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批評說,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養兒防老觀念不道德。當時輿論還頗驚詫,幾年來風俗流轉,很多人接受了這種觀念。給親情鬆綁,使家庭和諧,就要拋棄養兒防老的觀念。若有人公開說生兒就為防老,他可能要遭受一番奚落——無論他是否最終這麼辦,這首先是一種政治不正確。首先要明確:只要一個社會還稱得上文明,養老都是由下一代人承擔,這是人的生理特性所決定。老人氣衰力竭,創富能力驟減,這是普遍而正常的事情。養兒防老就不必多說,社保也依賴下一代人不斷繳納,養老金才不致於虧空。
  • 養兒防老?上一輩人的觀念不對嗎?網友的回答點醒眾人
    導語:養兒防老?上一輩人的觀念不對嗎?網友的回答點醒眾人之前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提問說「是養兒防老還是養女兒防老?」底下的評論分成了兩個幫派,女生都說養女兒防老,男生說養兒防老。以前老人們的常言是「養兒防老,養兒防老。」
  • 為什麼說「養兒防老」不道德,應該怎麼看待這樣的說法?
    常言道: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本來就是中華民族一直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為何社會發展到今天,卻有人對此提出質疑?還有人說這條古訓不道德?『養兒防老』,就是生養一個男性的孩子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養兒防老,本身就是人主觀地假設出來的所謂的道德觀念。理由在年輕人那裡是相當充足的,他會說:「我並沒有讓您們生我,我的出生並不是我自己選擇的。」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或立場上,年青人也完全可以自己主觀地假設出一個所謂的道德觀念來,即兒女要照顧老人是不道德的。不管您法律如何規定,年青人有年輕人的道德標準。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之志不可奪也。
  • 都說養兒防老,可這位兒子竟這樣對待自己年邁的母親,還是人麼?
    紛紛評論,空青Wan:都說養兒防老,養這樣的兒子還不如養只狗設計師樂清子:不管什麼原因,不管是不是她的錯,就算是,他是你媽,過一天少一天的老人,你拿來自信欺負老人,欺負自己的媽媽,她有生育之恩於你,你哪裡來的勇氣,梁靜茹嗎?
  • 養兒防老,真的是這樣嗎?
    我和老公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總會暢聊一下未來的事情,經常說的話題,除了聊孩子們的工作,婚姻以外,就是聊我們老了怎麼辦,我是一個感性的人,說到傷心的時候,我也會默默的掉眼淚,老公總是說我多愁善感,未來還有那麼遠,想得太多會很累!可是身邊有太多的事例擺在眼前,讓我不得不為未來擔憂!
  • 養兒防老,防的應該是「孤獨終老」
    當年老的你獨自一人在養老院,卻又不幸地碰上一個態度惡劣的護工,錢這時候,真成了萬能的嗎?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並不覺得贍養父母是義務,只覺得父母付出是義務。親情之愛是相互依靠,父母選擇把你帶來這個世界養育成人,耗費自己的一切教你做人,他們養育的辛勞是除非哪天你們當父母、養育子女後才能感受到的。
  • 「養兒防老」是道德綁架還是優良傳統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養兒防老的觀念究竟是道德綁架還是一個優良傳統的沿襲。辛苦一生,全為子女,孤老無伴的時候,甚至連抱怨都只能小聲的說給自己聽。這種愛,對錯要如何來評?年輕人想闖,想過不一樣的人生,想看更有魅惑的世界。無可厚非,這是一個人的本能。我們甚至可以用一個很褒義的形容詞來形容他們,「積極向上」。錯了嗎?顯然沒錯。可是既然你想遠走他鄉的想法你認為沒有錯,那麼父母親「養兒防老」的想法怎麼就成了道德綁架了呢?
  • 現在農村養兒防老的多麼,不孝順兒女多嗎?
    即使是現在的農村,雖然人們的思想也是要比以前開放的多了,但是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是有的,不過不在像以前的農村人那麼的太看重了,如果生的兩胎都是女孩的話,雖然會有點小情緒,但是也不會那麼的太去計較了。如果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也是會讓都生女孩的人家羨慕的。那麼不孝順的兒女多嗎?
  • 英國人養兒防老,靠譜嗎?
    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人都信奉著養兒防老,尤其是大農業時代,絕大部分的農村人即使在異常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下,也會千方百計地一生再生,只為拼一個兒子出來。(弱弱地插個題外話,Wendy姐姐的童年就曾深受計生政策之苦,故事太多,以後有時間再慢慢跟你們聊。)長大以後,我們是否還記得父母親溫暖而結實的懷抱?
  • 「養兒防老」的觀念是對?還是錯?
    其中有一段丁元英對「養兒防老」觀念的評價,他說如果養兒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養兒防老,那父母就是兒女天然的債權人,而且這種感情比天高,比海深,兒女永遠想的就是還債報恩,所以這種文化就讓每個人都直不起腰來,這個民族就是老彎著腰,而老人越是覺得養兒防老,就越容易覺得吃虧,心裡就越苦。
  • 「都說養兒防老,老了才明白兒子和女兒的區別」3位老人現身說法
    「都說養兒防老,老了才知道兒子和女兒的區別」3位老人現身說法陳大娘:養兒防老,其實是給兒子全家當保姆陳大娘兩個兒子,和我們家的關係還不錯,經常有什麼事情都會和我媽說道說道。好不容易結了婚成了家,現在李奶奶每天帶著孫子自己的退休金都不夠用,孫子要報興趣班、要買書、學習資料、家裡吃的用地,剛開始兒子還多少給點錢,後來直接給李奶奶說手頭緊,還要還房貸、車貸,說是就當借的,口頭說是借,這麼幾年了從來沒有還過,也再沒給過老兩口錢。養兒防老,養不好就變成了啃老。
  • 「啃老族」顛覆「養兒防老」
    你猜出是哪類人了嗎?謎底:啃老族!啃老族,英國舶來品,英文為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英文簡寫為NEET,意為「沒學上,沒工作,沒培訓」的二、三十歲年輕人。他們雖已成人甚或為人父、為人母,但卻難以「物質斷奶」,一切支出統統靠父母買單。
  • 養兒防老到底靠不靠譜?
    作為傳統孝文化的一部分,養兒防老的觀念在中國已流傳了近千年。然而,歷史發展到今天,養兒防老的觀念越來越受到質疑。養兒防老是否靠譜已成網絡爭論的熱點。養兒防老一詞源自宋陳元靚《事林廣記》,「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原意是生養兒子防止老無所依,積儲糧食防止災年挨餓。
  • 養兒防老觀念已經過時了嗎?網友:住養老院比讓兒女伺候舒服
    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兒子被視為老後依靠的主要照顧者,隨著社會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就有網友不禁好奇,那些主張不生養孩子的人,有沒有想過以後老 了該怎麼辦?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原作者日前在PTT「八卦板」以「不生小孩的有想過老年生活嗎?」
  •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養兒防老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養兒防老真的可靠?
    老福想說,養兒防老自古以來就是個偽命題,只是人們內心深處不肯承認。自古以來,父母給孩子注入的愛、錢財,都會遠遠大於子女長大後給父母的反饋,甚至有些"啃老族"還會繼續耗著父母,別說養兒防老,在經濟上不徹頭徹尾虧本已經偷笑。
  • 當「養兒防老」碰上「啃老族」之後
    ⒈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受到挑戰?「養兒防老」是我們的傳統觀念,也是至今大部分父母的真實想法。在大部分中國普通父母的心裡,窮盡能力養育子女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兒女長大了,畢業參加了工作後,他們又開始為兒女的婚姻大事操心,在經歷給兒女買房買車後,接下來就是照看孫子孫女的時候了。
  • 塗磊:「你想養兒防老,那你又對自己父母做到了麼?」
    塗磊在電視節目中曾經說到關於「養兒防老的問題」他這樣講:「你想養兒防老,那你又對自己父母做到了麼?」21世紀,是個全新的世紀。無論您是70後,80後,90後還是00後,請您花3分鐘,好好閱讀這篇文章!本期重點內容:養兒防老!您又對於自己父母做到了麼養兒防老,這個話題其實幾十年來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問題。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這也是幾百年,幾千年來的傳統,自家香火不能斷,無後為大!
  • 摒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生孩子,用養孩子的錢養老不行嗎?
    基於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於是很多人對養兒防老這句話產生了否定的心態,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或者結婚後選擇丁克,以期將自己人生的價值最大化,將養育孩子的時間與金錢乃至精力用來建設自己的人生。事實上,養兒到底為了什麼?真的是為了防老嗎?
  • 當代養兒防老的觀念越來越淡化了嗎?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養兒防老的觀念慢慢在淡化嗎?其實無論男寶還是女寶,健康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重男輕女的根源,不是觀念守舊,而是「養兒防老」!
    不管怎麼樣,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兒子對於大家來說確實非常重要,但這也不能夠說明他的女兒就是外人,面對大家的指責,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過了良久,他才緩緩的問大家:「在我們那裡,女兒是不用給父母養老的,以後老了,我只能看我兒子,如果換成你們,你們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