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知乎超兩萬贊答案

2021-02-27 灼見

題圖來自插畫師Paige Jiyoung Moon

作者  知乎@vivid chou

(簡單粗暴)比如你追一個姑娘,你想變得優秀是為了 ——「讓她喜歡你」,而不是提高自己水平去——「配得上她」。  

 

那你就是自信了。 

 

雖然可能外在輸出結果有點相似。但是本質氣場完全不同。 

 

但是!可是! 

 

心理學上有個結論真的是外在可以影響內在。 

 

我這裡只想簡而言之。

 

  *STEP1 (認知開啟):你要利用你的主觀能動性——你自己要想變得自信的欲望。不然看了再多答案也是無用。

 

 *STEP2(行為實施):請你相信我,不要追問那麼多原理和為什麼,做以下幾點。 

 

①路挺直,目視前方。如果你與人對視害羞,走路的時候就筆直看遠方的廣告牌。 

②男生每天洗頭。研究表明每天洗頭可以增加自信(認真臉,你仔細想想是不是)。 

 

③多做自己擅長的事。優秀的人不是全能,只是把自己擅長的事最大化,把自己不擅長的交給他人。(我就不信馬雲LOL有你打的好,笑:-D)。 

 

④不要抱怨,尤其是對自己。其實自卑的人反而是對自己要求很高的。覺得沒有達到優秀之前都覺得自己不值得一提。請你以後少說「早知道我就應該怎樣怎樣……」,「我太笨了…」這種。也不要太拘泥於過去,什麼中考、高考沒考好還在提。人生有很多路,抱怨只會浪費時間,給自己增加陰鬱氣息。而你一旦每日不抱怨,好的氣場就慢慢攢起來了。 

 

 ⑤重複以上幾點。就是so easy。(看到這裡請不要質疑,請先做。)  

 

⑥一段時間過後,你應該得到一些表揚了。你會發現得到表揚不是那麼難的事情。你會更有動力→也就是自己再次重啟STEP1 to STEP2——得到表揚——開心(鼓勵機制)。 

 

⑦最後你習慣得到表揚了,你會發現人生新高度。即,「大家都沒有這麼厲害,因為他做的事情我做了,發現我也能做到」。or換個角度→【只要我努力去做,我一定能學會/做好。】(←預知預判為正結果)  

 

還是舉個慄子吧,我畢業考康復師資格證書。問周圍同事難嗎?同事皺著眉頭紛紛表示特別難!(此處省略各種誇張修辭)有些同事還因為太難了考了三年沒過。我是很認真背書的人,所以我把整本考綱(大概我大半個拳頭那麼厚)全都背下來,買了兩套習題卷,全部做完。結果考試那天傻了——太簡單了。答案就在題目裡。考了兩天我感覺被騙了,考最後一門的時候差點睡著了。(結果我分數都是八九十分過的。) 

 

——根本不是考試太難,是如果別人說不難的話不是顯得自己沒水平嗎? 

 

同理,我自學了日語N2,網上學友紛紛表示N2過了就很好啦,N2很難噠!結果……我單詞都沒怎麼背,考得分數也挺好的。(比要去日本留學專門去讀課程的同學還要好)。我又感覺被騙了。 

 

所以你要知道,優秀的人佔少數,有個原因是大多數人都在假裝很累很難的樣子,讓你不敢邁出第一步——【我一定不行的。】——當你這麼想的時候,你就變成了「平凡」的大多數。(←預知預判為負結果)  

 

最後分享我前任的幾句話,(他160+cm但是很自信)。初中的時候他班主任一直說他成績不好,這不好,那不好。他的反饋是——「我成績不好,我還能跑吧?我跑步不好我還能走路吧?我是一個「人」,我不可能什麼都做不好吧?」(←預知預判為正結果) 

 

↑這段話很樸素,但是我覺得很動人。  


如果要做的一件事結果未知,與其預判為負結果,為什麼不能預判為正結果?  

 

就算失敗了,年輕就是用來錯的。  

 

沒有什麼事是做了沒有用的。   

 

寫自以前也是自卑症患者走路不敢看男生的妹子~    

 

致所有it男 it女宅男宅女們,我有很多朋友和你們一樣,你們在我心裡都特別好,就是缺了一點自信,希望我這篇小文能對你有一點點的幫助。

— THE END —


☀來源:知乎,作者微博@vivid醬de實驗室,經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知乎3萬贊,一個人該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
    知乎上有一個100多萬人關注的問題,「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1. 走路很慢,低頭,遇人就縮在路裡邊;2. 說話聲音很小;3. 不敢看人的臉;4. 別人分東西時每次拿少的那份;5. 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優秀;6.
  • 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
    我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觀察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思維模式是如何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慢慢地我發現,我的思維這臺機器,以完全錯誤甚至荒謬的模式在運轉。比如當它在觀察人的時候,它總是先看到他們的缺點,然而對優點視而不見,當它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時,它首先調用的就是沮喪和失落,然後是自暴自棄,完全不假思索。這種錯誤非常之多,而且它多年以慣性運轉,錯誤已經根深蒂固,幸好幸好,被我發現了。
  • 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於自卑狀態,不僅會喪失掉工作,學習乃至生活上的諸多機會,更會使自己長期被一種暗淡無色的卑微感所籠罩。所以,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信是每個當代都市人的必修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才能增加一個人的自信。
  • 如何隱晦地表達我想你?知乎獲贊最多的答案:( )
    來源:知乎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知乎上獲得「贊數除以字數」最大值的答案是哪個
  • 知乎如何寫出高贊回答,這是我從多份PPT裡總結出來的答案
    對應上面的人群特徵,我們就可以知道知乎打造個人IP的必要點:回答要自信,價值觀正確——正能量反直覺的角度——有趣3、細分領域的垂直化運營——專業4、口語化表達,讓別人讀起來不費力——接地氣4 種很有效的開頭技巧(全部都是--價值前置)資料包吸引:比如,有理有據認真介紹盤點的資源,為用戶節約篩選時間(價值前置)總結性開頭吸引:直接告訴解決問題的方法(價值前置)強關聯吸引:表達自己回答與這個問題的相關性,以及你為什麼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增加信任感
  • 知乎:有問題,就會有答案
    在這一個時間節點,十年的知乎率先向「無人區」發起挑戰,提出了新的品牌主張——有問題 就會有答案從「有問題 ,上知乎」到「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知乎想要堅守的初心始終未變,他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內容化的知識共享社區,鼓勵更多的人分享他們的知識、經驗、見解,並向更多的人,展現我們這一代人背後堅守的品格與故事,記錄當代中國乃至世界的創造與發現。
  • 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心呢?
    萬年老么01珍愛自我:一個有自信的人首先應該有自知之明,一個人的價值如果依賴他人來證實珍愛自我,就是要選擇積極的自我形象,給自己建立自信的充分的理由。02讚許自我:別人的讚許的確能使人高興,但沒有別人的讚許就憂心忡忡,悶悶不樂,這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現。如果總是尋求別人的讚許就相當於在說:"不要相信自己,先聽別人的意見如何"。
  • 為什麼知乎上極力推崇讀書的人 不把上知乎的時間用來讀書
    「為什麼知乎上極力推崇讀書的人,不把上知乎的時間用來讀書?」最近,看到知乎網上的這個問題,我立即感覺到了提問者隱藏的笑意,並開始追蹤這個好問題如何「被解答」。  對了。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知乎」,這是一個神奇的藍色網站,匯集了可能是中國知識水平最高的一批網民。如果你在知乎上扔出一個問題,立馬就會有感興趣的人來回答你,或理論派,或經驗黨,或調侃圍觀。
  • 從產品經理視角學習如何正確運營知乎
    關注、推薦、熱榜、搜索和提問是首頁模塊內的一級入口,在功能上的排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關注>推薦>熱榜;注列表與用戶的聯繫最強,它的內容觸發機制是用戶關注的人的狀態,其中包含關注者贊同的某個答案、關注者關注的某個問題、關注者收藏的某個答案、關注者發布的文章、關注者回答的問題,這樣一來大家發現如果你的問答能夠得到大V的關注點讚這些,那麼你的問答是不是無形中得到了非常多的曝光呢
  • 同一個《答案》,百度、知乎給出不同文案.
    於是現在最主流的兩個問答網站,「百度」和「知乎」也都在這個時間段,推出與「填報志願」相關的廣告。並且十分巧合的是,兩家公司推出的廣告,名稱都叫做《答案》,這大概就是「廣告人所見略同吧」。首先,我們來看百度的《答案》,百度的這支短片是以一對母子填報志願的故事,作為了主要敘述線索。
  • 上線十年 知乎如何「向上」
    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近日,知乎聯合多家媒體共同發布了一支2011-2020大事記短片《向上的答案》。通過盤點知乎上時事、科技、航天、體育、文娛等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門討論,多元化呈現過去十年間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用戶情緒地圖和價值觀變遷。看起來,知乎很在意自己的十年。
  • 一個人重要的能力是自信,如何來修煉自己的自信?三點論付出行動
    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不是說看起來有多麼厲害,關鍵點在於自己想要做什麼,然後排除萬難就去做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一種素養,也是一種職業化選擇,更是一種自信。有些人為什麼很自信,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表現。而這種相信自己能力的表現是一種自我的期待和對未來變化的足夠信心。
  • 知乎精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知乎精英為什麼是句罵人的話?
    的話題時已經表明了態度——「很多簡單問題在搜尋引擎、維基百科上確實能找到答案,往往是標準的、模式化的答案。但知乎上有可能獲得比網際網路上其他地方更好的答案。例如,「什麼是對衝基金?」維基百科上有對應的詞條可以查詢,但在知乎上有可能一位真正的對衝基金從業者用自己的經歷和理解來闡述,比維基百科上的更生動、豐富和有趣。」
  • 如果你想罵人 可以說他是「知乎精英」
    說到這一步,已經可以為知乎下定義了——知乎的內容核心競爭力在於,如何精彩地運用個體經歷與觀點,去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精彩的標準,自然是點讚、感謝、收藏、關注的數量。個體經歷與觀點,就是成遠所說的「頭腦中沒有轉到網際網路上的知識」。
  • 知乎好物推薦怎麼做才賺錢 教你好物推薦內容如何寫
    知乎是一個知名的問答社區,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上面提問題、回答問題,為了鼓勵更多作者創作優質的內容,知乎上線了好物推薦的功能,只要別人通過連結購買了商品,作者可以獲得佣金獎勵。知乎好物推薦內容怎麼寫才賺錢?這裡來簡單介紹一下。
  • 2020年的下半場,知乎給了所有人答案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知乎這個短片給出了答案:好在此刻你經歷的也有人經歷過,去借前人的火把探路,也可以自成一道不同的光束。到了第三層次,短片也達到高潮,面對那些困難他們都有了自己的選擇,答案也得到了升華。面對喜歡的人,她選擇說出來,不管結局如何,這一刻會永遠定格為青春的美好記憶。
  • 2020年的下半場,知乎給了所有人答案
    人生的無數個時刻,都想要有人告訴自己一個正確的答案。刀哥注意到最近知乎拍的一個走心短片《答案》,不僅能給那些正在為填報志願發愁的考生提供思路,還能幫所有正面臨選擇的人尋找一個答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知乎這個短片給出了答案:好在此刻你經歷的也有人經歷過,去借前人的火把探路,也可以自成一道不同的光束。到了第三層次,短片也達到高潮,面對那些困難他們都有了自己的選擇,答案也得到了升華。
  • 知乎的另一面:如何用數據管理內容
    我們截取了知乎開放註冊以來,獲得一千個以上贊同的回答和千字以上的回答兩個數據,看一下它們的增長情況。可以看到,這兩項數據都是保持了一個比較平穩的增長趨勢的。再看一下,這些用戶日均獲贊的數量。首先,必須說明的是:我們並非完全將這兩項指標作為有價值回答的判斷標準,但是當用戶願意靜下心來花時間撰寫長文回答的時候,至少他的態度是認真的,也符合知乎所倡導的討論理念。
  • 謝邀,向知乎要答案
    朝聞道,為好問題找到好答案,為有思想的個體搭建更優質的表達平臺,就是知乎十年所創造的價值。12月14日知乎推出的《向上的答案》視頻,最新的數據顯示,成立十年以來,知乎已經積累了超過4400萬個問題和2.4億個回答,早已成長為一個綜合性內容平臺。
  • 知乎問答:如何評價一個人的優缺點?
    【針織灼見】洞察生活智慧 作者:王姑娘在知乎收到問題邀請,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就此簡單對優缺點來做一點自我的認識。用優點和缺點來評價一個人是狹隘的,或者說只是對一個人處於表層的認知。我認為的優點,不過是基於我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和經驗積累輸出的看法,而你認為的優點,是基於你的認知和閱歷輸出的標準,你我的閱歷和認知不是相同的,所以優缺點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