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倖存者偏差?你是沉默的大多數嗎?

2020-12-17 沉默陸語

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有人說起這樣的言論:「你做那些事不會成功的,你看我做這些事多成功。」又或是:「做人做事全靠運氣,你看隔壁家老李一無是處不照樣富貴雙全,努力是沒用的。」乍一聽這些言論很有道理,甚至有些人也因此暗下眸光,一蹶不振。但其實這其中是有一些邏輯謬誤的。也正是我們所說的倖存者偏差。

比如這次全國二卷說到的飛機防護問題。二戰時期英美軍方決定對機身彈痕多的地方進行優先防護。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則認為對於彈痕少的地方更是要加強。因為這些地方受到重創的飛機很難有機會返航,所以是有一部分數據不在考察的範圍之內,即「沉默的數據」

有說一個人想要買降落傘,於是興衝衝地在網上選定了一個品牌,準備下手,因為看了網上的評價都是好評。但是他的朋友卻提醒他。你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因為如果有覺得這個降落傘質量不好的人,他已經沒有機會來評價了…

還有的就是現在還流行的讀書無用論,即學歷高的人反而沒有學歷低的人混的好。又或者是學歷不太高的人卻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流行的例子是北大畢業生賣豬肉和農民工薪水比大學生要高。然而如果我們分析大數據的話,一般情況下學歷和收入還是有很強的聯繫的。中國的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富豪也大多是名校畢業。

因此現實生活中經常遇見的現象可能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對待問題還是要全面觀察,不能斷章取義。只去關注「看得到」的信息。

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倖存者偏差的例子嗎,歡迎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被忽視的倖存者偏差,沉默的大多數!
    生活中是否有過這樣的錯覺,當你的一雙襪子找不著的時候,很難發現,而只丟了一隻襪子的時候,會很快發覺。著名數學家亞伯拉罕·瓦爾德二戰時一直在美軍統計部工作,有一次軍方來找他,要求他看看飛機上的彈孔統計數據,在飛機的哪個部位加裝裝甲可以減少戰損比。
  • 倖存者偏差:被忽視的大多數,才最致命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這個概念,是從戰爭中的一個故事來的。在二戰期間,空軍是每個國家最重要的戰鬥力之一,為了減少戰鬥機的損耗,各國都派了大量的專家來研究如何保護戰鬥機,在保證戰鬥力的同時還能減少戰損率。
  • 倖存者偏差,看不到的真相最致命
    那什麼是「倖存者偏差」?1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是2000多年前古羅馬一名叫做西塞羅的政治家提出。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都處在動蕩和混亂之中,安定的生活別以為是理所當然。懂得「倖存者偏差」,才有更理性的邏輯思辨能力。
  • 騙子密碼:倖存者偏差
    但地鐵客流並不是穩定的,很多時候「空車」現象也並不少,只是那時候大多數人都在上班,並不知情罷了。你觀察得越仔細,體驗得越多,其實得到的結果偏差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親戚吃了某偏方好了」或者「我一個朋友去找了這個老中醫」等等,這些你認為非常準確的數據都屬於偏差數據,並不能得出一個理性結論。
  • 投資應警惕倖存者偏差
    基本面分析中的倖存者偏差除了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中也存在許多倖存者偏差。從牛股中總結出一些特徵,然後去市場中尋找符合特徵的股票,希望找到下一個牛股,這種行為很常見,貌似也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其中也隱含著倖存者偏差的陷阱。
  • 91思維模型:倖存者偏差
    社會大眾和媒體對失敗者的冷落讓他們成為沉默的大多數。這種通過篩選的簡單的枚舉歸納得出的結論,顯然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這種邏輯謬誤在統計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倖存者偏差」。一、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 什麼叫倖存者偏差?
    這個最後剩下來的人,我們叫他成功者,我們問成功者,你能夠成功的原因是什麼?他的回答是:你只要一直往前走把門推開你就成功了。他說的很對,這就是他的成功經驗。但我們大多數人會忽略,其中失敗的1023人,於是照著成功者的經驗去做,最終大概率成為了1023個失敗者中的一員。當我們看全局才會知道,倖存下來的的人提供的經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部分「真相」而已。這就叫倖存者偏差。
  • 倖存者偏差你真的理解了嗎?
    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指的是在做統計分析時,我們只專注於那些成功的例子,從而得出以偏概全的錯誤結論。簡單來講,成功的例子往往只屬於少數,如果我們只看成功的倖存者,而忽略那些大部分的「失敗者」,那麼就會得出很多不符合常理的荒唐結論。我們先來看下倖存者偏差的故事來源。二戰期間,為了加強戰鬥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
  • 統計學中的「倖存者偏差」,如何影響著你和我?
    如果類比運用「倖存者偏差」原理,我們或許應該這樣反駁:「因為你的眼光只能看到那些少數成功的低學歷者,社會中所存在的是更多的低學歷廉價勞動力,更存在很多高學歷成功企業家,讀書必定是有益於個人成長的」。「倖存者偏差」理論警醒我們:你越制度嚴苛、不合常識情理,讓員工不舒服不爽,那你就是在趕走優秀的員工,留下來的一定是相對不那麼優秀的,頒發制度之前請三思。數據表現過於正常的時候,或許是某些地方疏忽了。
  • 心理學:倖存者偏差,你最應該防止掉進去的人性誤區
    -1- 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又被稱為「生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意思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最好理解倖存者偏差的,就是「死人不會說話」。
  • 91思維模型:倖存者偏差一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假的
    社會大眾和媒體對失敗者的冷落讓他們成為沉默的大多數。這種通過篩選的簡單的枚舉歸納得出的結論,顯然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這種邏輯謬誤在統計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倖存者偏差」。其實現實中有更多一樣的像馬雲這樣的人在努力,可能因為多重因素的原因沒有成功,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也和馬雲一樣優秀,因為運氣沒有成功。難道他們就不值得尊敬嗎?所以成功人士的光環會放大他所說所做的一切。當然成功人士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要理性看待,不能盲目的模仿,因為時間變了,環境變了,同樣的方法就不一定管用了。
  • 什麼叫「倖存者偏差」?你看到的,只代表你能夠看到的
    什麼叫「倖存者偏差」?你看到的,只能代表你能夠看到的「倖存者偏差」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邏輯謬誤,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如果直接解釋這個詞的含義,可能大家會覺得比較抽象,無法很好地去理解。於是許多科學家紛紛覺得,應該對彈痕多的機翼部分進行加固——照常理來說似乎沒有什麼不妥。可是卻有另一位科學家提出了疑問:彈痕比較少的機身部分,會不會是因為……大多數機身中彈的飛機,都已經在戰鬥中墜毀了,所以我們無法看到呢?這就是倖存者偏差的一個典型的故事。換句話說,人們看到的,可能代表的只是人們能夠看到的,同樣還有更多人們看不到的東西。
  • 六度空間理論和倖存者偏差 !
    昨天開題答辯 ,答辯完後一個一起答辯的小夥伴突然喊住我 ,打開公眾號 「 小詹學python 」 界面問我 :誒 ,小詹 ,這個是你的公眾號嗎思想有點跳躍 ,毫無聯繫的就想到了另一個理論「 倖存者偏差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 ,總喜歡說「 讀書有什麼用 ,我的小學同學 XXX ,他從小成績一塌糊塗 ,初中都沒念完就退學了 ,現在生意做得可大了 ,我本科畢業還不是租著房吃著泡麵朝九晚五 。」
  • 你為什麼會被收割「智商稅」?因為你不懂「倖存者偏差」
    一、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survival bias)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邏輯謬誤,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個誤區。「倖存者偏差」的意思是當你在分析某個事物的時候,可能會面對諸多的樣本和證據,但是大多數人通常只注意到「顯性」的樣本和證據,而忽略了各種各樣的「隱性」的樣本和證據,從而得出錯誤的認知、錯誤的結論。直接解釋這個詞的含義,可能會覺得比較抽象,無法很好地去理解。
  • 辭職之前請確定你真正理解了倖存者偏差
    什麼叫做倖存者偏差呢?話說二戰期間,戰鬥過後,工程師研究飛回來的飛機身上的彈痕,本來軍方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的防彈程度。但是統計學家沃德確提出恰恰相反的觀點,很簡單的道理,彈痕少的部位被擊中的飛機估計都是飛不回來了,所以導致了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最後經過驗證,證明沃德的統計學理論是正確的。這就是一個很經典的表現倖存者偏差的案例。
  • 醫療服務質量評價中的「倖存者偏差」分析
    一、什麼叫倖存者偏差第二次世界大站期間,英美聯軍與與德國防空兵展開的攻防對戰中,德國的防空兵讓英美聯軍的飛機損失慘重。為了改變這一局勢,英美聯軍邀請飛機專家對執行任務歸來的飛機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所有返航飛機的機腹部位都有彈痕,機翼卻完整如初,決定強化戰鬥機機腹的抗擊打能力和防禦強度。
  • 開車的「倖存者偏差」
    【 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的其實是在統計概率分布時一個典型的錯誤。錯誤在於對統計過程中對於基數的錯誤估計。如果上面這兩句話你看起來很難理解,那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A吃了一個偏方治好了某種病,於是說這個偏方可以治好這種病。
  • 「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最明智的心理效應:倖存者偏差
    說的很正確,但是它具體是什麼理論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嚴格意義說來,並不是心理學效應,而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謬誤」而不是「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 重大疾病保險市場規律:倖存者偏差
    統計學專家沃爾德給出了完全相反的意見,他通過嚴謹的科學論證,得出結論:應該加裝的是引擎部分,因為被擊中引擎的飛機基本都回不來了,根本就沒有進入統計樣本,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倖存者偏差,學術上也叫做沉默的證據或者死人不會說話。
  • 倖存者偏差——這個世界遠比你想像得複雜
    時刻用倖存者偏差的理論提醒自己,當理性健全的人,做行為正確的事。當你理解了倖存者偏差,你就不會成為一個「鍵盤俠」,不會因為一知半解就開罵,不會因為互不理解就掐架。當你理解了倖存者偏差,尤其是當你成為了老闆或領導,你就不會亂拍腦瓜,讓荒唐的政令頻發,讓下屬和員工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