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山區消息:前不久,「80後」創業者彭曉燕拿到了「金山區民宿備案登記證明」,當天就把這張「準生證」擺在了自家前臺的醒目位置。
她經營的「涵七」民宿,就坐落於金山區廊下鎮的「網紅」景點楓葉島旁。過去,市區遊客到廊下觀光,入夜找不到歇息的地方,只能打道回府。為了給遊客一個「留下來的理由」,在市區當設計師的彭曉燕便盯上了父親的村裡老宅,將其改造裝修成一座北歐極簡風的民宿,很快受到城裡年輕人的追捧。但彭曉燕在高興之餘也曾忐忑:「把農宅用於民宿經營,到底合不合政策?」
其實,她擔心的問題,也曾困擾著其他民宿經營者。但如今,金山區已有15家大小民宿領到了「準生證」,呈現出蓬勃發展、各具特色的繁榮景象,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
上門「會診」,助民宿「過五關」
「彭曉燕」們的心病,受到了金山區委書記趙衛星的關注。
這兩年,在不知不覺中,金山民宿經濟「風生水起」:在金山嘴漁村、廊下郊野公園、楓涇古鎮,湧現了近20家民宿,同時,還有更多民宿在建或規劃中……市場已經起跑,但與之配套的政策卻還沒跟上。
去年夏天,趙衛星利用休假時間,入住體驗浙江桐廬的民宿。浙江民宿蓬勃興起的態勢,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發展新業態,要有新思維。既然市民對民宿有需求,市場有響應,就應該突破政策藩籬,幫助引導民宿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趙衛星表示,金山要努力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就必須採取措施吸引人才、資金、技術、文化創意回流農村,「發展精品民宿不失為一個好的支點」。
經過4個多月的密集調研,去年9月,《金山區促進民宿業發展的意見》出臺,讓民宿發展有規可依。《意見》明確,民宿可以利用宅基地住宅、集體用房或配套用房等資源,算是為民宿用房用地「鬆了綁」。《意見》還「貼心」地提出了建立聯合審批、聯合踏勘機制。今年 5、6月間,廊下鎮邀請區消防、公安、衛生、市場監管、環保等部門工作人員多次組團上門「會診」,對不符合政策的環節逐一指導。從消防部門要求的滅火器、煙霧報警器、應急照明到公安要求的內部攝像頭,從衛生部門要求的布草間到市場監管部門要求的消毒櫃……「涵七」按照規定逐一整改達標,最終順利通過驗收備案。截至目前,金山全區已有15家民宿通過驗收備案。
釐清「破」與「守」之間的界限,是全程參與驗收的廊下鎮副鎮長李曄紅的最深感受:「作為政府部門,我們全力支持民宿發展,但安全是不可觸碰的紅線,絕不能因鼓勵發展民宿而放鬆安全關。」
注入文化,打造走心的「3.0版民宿」
在「涵七」不遠處,還有一座小有名氣的民宿——「江南蓮湘」。從大廳到客房,處處融入白牆、黛瓦、觀音兜的江南風。案頭,土布製作的小包和餐盒,令客房顯得古樸雅致。在這裡住宿的遊客,還可以參與「八個一」鄉土文化體驗項目:學一節蓮湘舞蹈、玩一個農家遊戲、畫一幅簡易扇畫、學一句本地土話、做一道農家點心、幹一下農家小活、學一個節氣知識、縫一個手工包包。
民宿主人曹月芳退休後經營民宿,心心念念要「把民俗混搭民宿」。「如果標準化裝修、連鎖化經營,民宿和賓館就沒有區別了。」曹月芳坦言,經營民宿就像雕琢藝術品,要有文化特色和家的溫度。
「有房子還有故事」的民宿留住了遊客的心。一位北方客人入住後,被曹月芳講述的廊下歷史故事和打蓮湘深深吸引,此後又兩次前來入住。他對曹月芳說:「五星級賓館我都不願住,就想住到你這裡。」
如果說農家樂住宿是「1.0版民宿」,那麼,標準化提升的民宿就是「2.0版」。而如今在金山,不少民宿甚至不再滿足於「拼顏值」,而是努力打造「文化個性」,成為「有氣質、有內涵」的「3.0版民宿」。
各具特色的主題民宿,為人們提供了多樣選擇。金山嘴漁村的林泉漁家傲,號稱是一座「五星級民宿」,曾搞過「以10本書換宿一夜」的活動,是一個充滿書香的民宿;在「聽海民宿」歇息,則可以憑欄觀潮、眺望三島;入住「綠竹巷」民宿,會被竹製桌椅、柵欄包圍,沉浸在濃濃的竹文化中;走進「老井客棧」,這座由糧管所改造而成的民宿,讓你「穿越」到了舊時光;而楓涇古鎮上的山麓酒店,作為一座古宅改建的大宅民宿,讓人仿佛住進了蘇式園林之中……
金山區旅遊局副局長陳忠表示,對民宿業發展,既「開綠燈」又「踩剎車」,防止一哄而上、野蠻生長。接下來,金山區將建立健全引領幫扶機制,引導民宿在成熟景區集中發展,幫助經營者開發富含江南文化特色的有品質、有品位的民宿,力爭實現「家家有主題、戶戶有特色」。
民宿經濟活了,鄉村「亮點」多了
「這邊,要留出布草間的地方,過幾天砌牆的時候不要忘了。」金山嘴漁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雪洪這段時間一有空就跑到胡翠萍家,對改造民宿的施工隊給予提醒指導:「漁村內的民宿,大多由社會資本投資,消防、衛生等方面經驗老道。而這家是村民改造自家宅基房,所以我特別不放心。」
胡翠萍邀請專業設計公司按照徽派風格進行設計,儘管還有2個月才完成改造,但她已經想好了民宿的名字——萍聚閣。她說:「看到整個漁村的民宿發展得那麼好,我自己也心動了,很想試一試。」
以前,因為沒有民宿業,金山嘴漁村一度「白天不懂夜的黑」,白天遊人如織,夜晚冷冷清清。近年來,漁村公司積極引進培育精品民宿,一個民宿群落悄然成形。民宿經濟讓漁村「越夜越精彩」,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漁村,不僅吹海風、嘗海鮮,還要漁舟唱晚、枕海聽濤。
隨著民宿經濟的紅火,越來越多的村民嘗到了甜頭。他們有的將農宅租賃給投資者,獲得了租金,有的在民宿裡打工,拿到了工資……比如村民褚永芳,將家裡農宅委託給漁村公司,租賃給林泉漁家傲二期經營使用,一年租金有3.6萬元。同時,退休的她在林泉漁家傲一期打工,每月薪金有3000餘元。
目前,金山民宿業已盤活農民閒置房10萬平方米,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吸引更多遊客留下來、住下來。今年上半年,金山接待遊客人數417.6萬人次,同比增長4.5%,農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