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翻拍:買來了版權,只拍出尷尬

2020-12-20 新周刊

喪的時候,最適合看日劇。/《四重奏》

日式溫情,讓觀眾在陪伴中一邊遺憾,一邊前行。

53集的《安家》終於播完了。

可能是目前影視行業不景氣,本是地產銷售員的主人公房似錦,還一併承擔了「扶弟魔」、家務調解員、奮鬥青年、原生家庭受害者等各種角色需求。

《安家》翻拍自僅10集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卻早就不見了原劇中對於職業專業性的討論,徹底變成了居委會情景劇。

《賣房子的女人》劇照

《安家》不是第一部被罵的翻拍日劇,《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一個個尚未徹底反思案例還擺在眼前。

我們不禁要問,明明原作已經擊中內心,為什麼本土化後反而變得無法接受呢?

說起日本作品,好像總能給人一種茶泡飯般的溫情。

不管是電影如《小偷家族》《哪啊哪啊神去村》,日劇如《四重奏》《問題餐廳》,還是綜藝和文本,無論受眾是誰,題材如何,細緻、沉靜、真實的基調都妥帖地熨燙著我們的內心。

《小偷家族》,暖到坎城去了。

即便是做一個綜藝,日本人也能把它拍成「當代日本社會群像的縮影」。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就是這樣一部高達9.5分的作品。

東京電視臺通過類似「我有酒,你有故事嗎「的方式,為深夜錯過公交車的路人支付打車費,換取去他們家觀察採訪的機會。

跟隨一位位路人我們發現,同一座城市裡,人生居然有這樣多種不同的副本。

我們不羨慕也不會批評,只是在一起度過這個夜晚後,還會回味共通的平淡無奇和顛沛流離。

潛心面對「真實」構成了我們對日式溫情的偏愛,這是對人的溫度的主動靠近。

風月同天,人生百態都相通

人間真實往往比戲劇更有想像力。

從2014年起,一檔名為《可以跟著去你家嗎?》的日本綜藝長青至今。你永遠不會知道街頭與你擦肩的人,在各自平凡的外表下,轉身面對著怎樣的生活。

節目以全民真人秀的方式,借著深夜催生的表達欲,為各種原因錯過末班車的風雪夜歸人支付高昂的打車費,以獲得一次他們人生的觀摩券。

或許在點開這個綜藝時,我們都抱著或多或少的獵奇心理。但真正走進他人的故事後,卻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

跟著一位剛到東京不久的年輕女孩回到家,發現她神秘的窗簾背後掛著不少古著服裝。她說自己正在念服裝學院,覺得做衣服可以省錢還可以讓心情平靜。

展示服裝的時候女孩哼起歌,記者隨口一問,發現她居然剛得了歌唱比賽的特別獎。

「但父母已經交了服裝學院的學費」,加上歌手的路風險太大,就決心還是「在造型師的道路上一決高下吧」。她剪了短髮,還把所有的歌詞卡片都留在老家。

雖然這樣說,女孩日記本的第一頁上鼓勵自己的話仍然是一句歌詞,「無論做何選擇,即便終究受了傷,也不代表選錯了」「歌詞是不是讓人內心很觸動呢?」她說。看著以前比賽時的視頻,女孩還是含了眼淚。

年輕女孩的故事戳中你不曾選擇的夢想了嗎?更難得的是,採訪者沒有評價也沒有安慰。

我們碰巧在這個陌生人的故事裡找到了自己的一段經歷,然後通過節目締結了約定,一起面對人生永遠沒有對錯的選擇。

甚至,在那些話題強、反差大的故事裡,我們看到的也不都是獵奇。

在澀谷車站,記者遇到了打扮入時的島見小姐,她目前正做著陪酒工作。從車上的閒談得知,她從小在兒童諮詢中心長大。

「當然!做這份工作就是為了努力攢錢上大學」,島見小姐劃著手機但是回答得非常堅定。「是兒童諮詢中心照顧我的那個人改變了我,不然我早就死了。」

島見小姐的出租屋不大,躺在床上都伸不直腿,但是打掃得非常乾淨,「都是老師教我的」。有人讓她不要再做陪酒的工作了,但是她不管,她有自己想做的事。「考大學,然後考上幼師資格證,再去考公務員,最後回到兒童諮詢中心工作。」

自己經歷過欺凌和黑暗,島見小姐仍希望能夠像那個拯救了她的人一樣,去幫助其他的孩子。

還有一位看上去打扮得體的姐姐居然住在垃圾堆成山的公寓裡。煮的烏龍麵還在鍋裡,冰箱裡的金針菇已經快變成液體。只有桌上放著照片的一角乾淨溫馨。

照片上的男友已經離開幾年了。因為發現兩人是雙胞胎的關係,接受不了而自殺。雖然採訪時還未能恢復更積極的心態,但姐姐仍說自己是幸福的,因為那兩年而有了最幸福的經歷。

妻子離世的編織愛好男士,把父親接回家做臨終關懷的年輕四口之家,化學專業的變裝大佬,離鄉二十年的伊朗男人……

面對這些擁有小概率經歷的人,用「抓馬」的方式去包裝是容易的,但也是低級的。

他們不見得更加堅強,卻感染我們在看完之後更認真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這些或選擇勇敢或選擇逃避的溫度,才是徵服觀眾的鑰匙。

「人間啊,在人之間才叫人間啊。」一位在垃圾場般的家住了20年的資深啃老族爺爺這樣說。

Let it be的背景音樂中,被訪者合上了自己的房門。歌詞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會有一個答案:順其自然」,也是對所有人真實生活的致意。

感同身受,卻學不來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火了之後,中國也嘗試了自己的版本。

以不獵奇、不幹涉、不判斷對錯為準則的《可以跟你回家嗎?》開始在上海叩開一戶戶的家門。

只是這個本土化的節目,似乎和他們宣稱的目標並不一致。收入水平、婚戀情況、家庭問題成為了架構化的內容,不僅沒有人生百態,還給人一種侵犯隱私的觀感。

深夜採訪計程車司機時,叫起已經睡覺的妻子;試圖通過誇別人可愛跟別人回家採訪;以直白生硬的方式詢問情感和婚姻隱私……雖然主人公們各自真實鮮活的生活依然讓人動容,但成片中有意無意對階級鴻溝的聚焦,似乎只能說明一定的內容傾向。

近年來,購買日本IP進行翻拍成為常見的做法。只是從結果上看,高分日劇的翻拍幾乎全軍覆沒。

為什麼原本徵服我們的日式溫情,一經翻拍,反而水土不服?

或許這些翻拍者從一開始就沒有弄明白,是誰在看這些日劇,翻拍又是要給誰看。

我們看到了「真實」的吸引力,卻把真實做成了生意,套路化的捷徑正在蠶食著觀眾們的期待。

日劇《求婚大作戰》與觀眾探討了對「失去」和「愛」的理解。但是中國的翻拍版,似乎只是借了這個故事又做了一部大IP+小鮮肉的偶像劇。

《求婚大作戰》劇照

簡單翻閱網上的留言,幾乎都是對於男主演的追捧,以及演員粉絲和原版觀眾之間的罵戰。

粉絲經濟可以有非常良性的一面,但如果翻拍的目的只是從大流量的粉絲身上賺一筆,那麼這根本不值得放在學習日式作品的框架下討論。

花式翻拍在內容上能被詬病的就更多了。

不知道翻拍劇的創作者們什麼時候才能聽進這句質樸的勸告:「強行複製,最為致命」。

從最基本的服化道,翻拍劇的復刻就開始了。

《不負時光》的播出已是在原劇《校閱女孩河野悅子》的三年後,在瞬息萬變的時尚行業裡,女主角仍然致敬著與石原裡美一模一樣的穿搭。

原劇裡應聘時尚編輯的石原搭配一套氣場強大的正裝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對時尚有見解的候選者。而情節經歷改動的翻拍版中,女主角只是去應聘實習生,在其他員工都穿著樸素的情況下,仿佛走秀一般去面試真的不要緊嗎?

從劇情上來看,脫離文化環境的照搬也早是可以預料的尷尬。

《深夜食堂》的翻拍基礎本身就反覆遭到質疑,就問問有多少人有過跟大廚談心的經歷?

原版日劇吸引中國觀眾的地方,可能是從料理店老闆的每道食物中牽扯出的市井溫情,也可能是對村上春樹、三島由紀夫筆下酒肆從想像變成畫面的好奇。

中國只有宵夜,沒有《深夜食堂》。

中國人夜生活的「食堂」或許有一百種正確的拍法,唯獨讓人們湊在日料店管閒事是肯定錯誤的那一種。

「這不是翻拍,是翻譯」,「看這個我為什麼不去看日劇?」,觀眾的金句留言就是對無腦翻拍最好的抵制。

此外,這些想必有美學基礎的翻拍者一直都沒發覺,有些日式的審美風格可能真的不那麼兼容。

就像《問題餐廳》裡過於誇張的人物表現,在二次元色彩濃烈的日本不會顯得突兀。但用在中文環境的日常表達上,總有讓人難以適應的時刻。

《問題餐廳》中討厭人類的二次元少女

翻拍應該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但我們大多數對日劇的翻拍都完美迴避了創作的本質。

細節、情節和風格被「強行複製」,而它們應該服務的,原劇想要表達的關懷、質疑、反思或憤怒,卻被一再犧牲。

這樣的翻拍失去了作者和讀者共同創作的根基。目前大熱的翻拍劇《安家》就徹底自絕了與觀眾共同探討的可能。

原劇《賣房子的女人》中,瘋狂的地產銷售員三軒家萬智秉承的理念是「不要以無聊的常識和狹隘的價值觀判斷事物」。她用專業性面對不同人群的價值觀,所以能成功將兇宅賣給對死亡不敏感的護士。

日劇臺詞,盡說大實話。

而《安家》中動不動幹涉別人生活的房似錦,只會讓觀眾們離國產劇漸行漸遠。

當然,也不是所有改編都無可取之處。

《問題餐廳》的改編就體現了作者本土化的思考。這部難得討論女性生存問題的電視劇中,增加了一個女性高管的角色,面對女性員工的不公平待遇,她的掙扎和沉默,都是能夠牽動觀眾共鳴的再創作。

實際上,不是我們無法體察日式溫情的情感聯動和現實關照,而是在商業價值的霸王評價下,內容價值的空間被一再忽視。

日式溫情是怎麼養成的

因為私藏的對日式溫情的偏愛,我們反覆翻拍著日劇。所以不禁會問,這種沒有大衝突、大反轉的可愛到底是從哪來的?

不少日本作品給人帶來的第一感受就是:慢。

《小森林》就是慢的代表作。全片幾乎沒有劇情,觀眾跟著住在小森的女主角,走進廚房走向田間。野菜天婦羅、蒲頹子果醬、核桃飯糰、幹柿子,在把四季融入一日三餐後,即使看上去什麼也沒發生,我們也早已反思起故鄉與城市、快節奏和慢生活的關係。

《小森林》劇照

在中國劇集花大力氣研究幾分鐘一次反轉、幾分鐘一次衝突才能捉住觀眾的注意力時,不少日劇選擇了不刻意強調情節和轉折,不販賣情緒就能完成和觀眾之間的心照不宣。

《四重奏》中的炸雞檸檬汁學,從應不應該在「理所當然加檸檬汁」前詢問別人的細節,開始了四位三流藝術家的生活哲學之旅。

這也體現了日式溫情的另一個特點:小。

《四重奏》從吃炸雞時,該不該替別人擠檸檬汁,聊到了人生哲學。

憑藉《小偷家族》獲得坎城金棕櫚的是枝裕和導演,他的電影題材基本沒有超出過家的框架。

「小我敘事」不僅是他無可替代的特點,也是觀眾買單的衝動。

是枝裕和導演在聊起離世的御用「奶奶」樹木希林時說,合作之前樹木希林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表演瞬間是《東京塔》裡去東京找兒子的長途車上,那個福至心靈的調直椅背的動作。

雖然仍擔心自己的到來會給兒子帶去麻煩,但這個不經意的動作透露了母親不再回頭的決心。

「細枝末節累加起來就是生活」,在談論《海街日記》的時候是枝裕和也這樣說。

是枝裕和是日式溫情敘事的代表人物。

日式溫情能打動人,最重要的就是這種仿佛與生活相互交叉的:真實。

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被譽為人間三部曲,「我對於創造英雄、超級英雄或者反英雄不感興趣。我只想如實地看待人們。」

在一種近乎沉默的紀錄片風格下,在描摹一家人相處時的錯過中,是枝裕和的電影靜靜呈現著老齡化、獨居家庭、離婚率上升、中年危機、代際緊張和棄嬰問題。

小津安二郎有句名言:世界就在榻榻米上。是枝裕和承接著這種態度,以嘮叨的母親,缺位的父親,快速變化時代中主人公孤獨失意的背影,折射著超越影像的現實缺失。

是枝裕和並不急於和解,這種哀而不傷也是他的溫情。

或許他更希望的是,電影的影響是從走出電影院那刻開始的。

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

觀眾在電影的容器裡,發現其中裝著自己的生活。因為藝術和真實的重疊而產生的溫度,才是日式溫情的內核。

《玫瑰之名》的作者、符號學家艾柯提出了「開放的、運動中的作品」的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電影結束後,創作並沒有停止。由作者與讀者共同構建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從人間觀察綜藝《可以跟著去你家嗎?》,到不是本土出品卻更懂我們心的日劇和電影,日式溫情的美學有其典型性。

淺淺地關注而不是深深地幹預、小我敘事中深不可測的格局、與觀眾一起去發現真實的自有其意,這些特點澆灌了帶有日式溫情的作品,也讓觀眾在陪伴中一邊遺憾,一邊前行。

《回家之路:從「是枝裕和熱」看日本電影的價值堅守和美學表達》澎湃新聞2018-04-11

《開放的作品》翁貝託·艾柯2015-03

作者 | 荷西帕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熱門日劇翻拍遭遇口碑尷尬,社會議題本土化水土不服
    22集,每集35分鐘,片頭以社會新聞穿插的動態設計勾勒女性生存困境,迅速將它和充斥螢屏的甜寵、玄幻劇區分開來,而當幾位大青衣接連登場,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3月27日上線,目前《不完美的她》播放過半,從觀眾評價來看,卻有口碑下滑的趨勢,不滿的聲音主要聚焦在敘事散亂、細節失真、對白不夠生活化等方面,尤其與日劇原版《母親》對照,更令一些原作粉絲感到失望,認為是浪費了好演員和好故事。近些年,中國影視公司展現出對日本經典劇集的熱衷,不斷有翻拍中國版本推出。
  • 除了翻拍就是改編,國產劇已經拿不出像樣的原創劇本了?
    寫不出好故事就買版權,買不到版權就複製粘貼。國產電視劇除了熱衷於IP改編之外,對於翻拍的熱情也是絲毫未減。翻拍完韓劇,翻拍日劇,日劇翻拍完了,就開始進攻歐美市場。翻拍的影視作品年年不缺,可是真正拍得好的又有幾部?
  • 日劇翻拍改編來襲 求婚大作戰、問題餐廳等推薦
    ­  近期的國產劇市場,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翻拍自經典日劇的網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問題餐廳》紛紛上線,《求婚大作戰》《最完美的離婚》先後進入製作周期。《深夜食堂》今年暑期將播出,《秘密》《我的危險妻子》宣布拿下改編權,一大波的日劇改編劇正在趕來。但翻拍海外電視劇經典IP,從來不是一門容易的生意。
  • 翻拍就翻車?2019年這些日劇竟然都是翻拍韓國的?
    儘管如此,這些年,韓國也還是翻拍了不少日劇,有的翻車翻得很慘,比如翻拍自小慄旬和石原裡美主演的日劇《富貴男與貧窮女》。 這邊韓國翻拍了不少日劇,另一邊,日本其實也翻拍了不少韓劇了。
  • 為什麼日劇這次一口氣翻拍三部韓劇?
    在同一季的日劇當中,居然有三部是翻拍自韓劇,這在日劇的播出歷史上也是少有的情況。左:韓劇《好醫生》(2013)右:日劇《善良醫生》(2018)左:韓劇《未生》(2014)右:日劇《HOPE~未生~》(2016)雖然今年這三部日劇是由不同的電視臺來製作推出,但三家民放臺這次不約而同的舉動,還是需要「適應」一下,畢竟日劇和韓劇的畫風相當不同,日劇跟日本的文化特徵一樣
  • 《安家》6.1分,翻拍日劇再翻車?「沒有我賣不出的房子」變味了
    相信很多網友都知道,這部劇其實是改編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近幾年,國產劇中改拍自國外的劇本一直都不少,日劇就是我國國產劇改拍的一個重點對象。豆瓣評分這些改拍自日劇的國產劇豆瓣評分不是不及格就是剛剛夠上了及格線。然而這些日劇的評分卻都很高,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演員演技的問題嗎?
  • 翻拍101也要來了?!
    來源:劇能說全新解鎖更多好玩的版塊~~~繼日本翻拍《微微一笑很傾城》後,多國將買版權翻拍《三十而已》。在海外翻拍國產劇的小浪潮下,國產劇被翻拍呈現多元化發展。題材從古裝、校園青春、都市情感擴大到年代劇,翻拍國家也逐漸從亞洲國家擴散到歐美國家,海外翻拍國產劇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更多元化。
  • 從翻拍的角度來看,《安家》並不差,10年來日劇翻拍它能排第二名
    原創不夠,翻拍來湊!面對國內高質量原創劇本的缺乏,許多人試圖翻拍日劇救場。不過,不知道是救場還是砸場,說起中國翻拍的日劇,那是一部比一部不忍直視。從2010年開始,10年時間跪了的翻拍劇,簡直可以鋪成一條撲街之路。
  • 《問題餐廳》等多部改編劇先後上線 日劇翻拍想接地氣不容易
    近期的國產劇市場,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翻拍自經典日劇的網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問題餐廳》紛紛上線,《求婚大作戰》《最完美的離婚》先後進入製作周期。《深夜食堂》今年暑期將播出,《秘密》《我的危險妻子》宣布拿下改編權,一大波的日劇改編劇正在趕來。但翻拍海外電視劇經典IP,從來不是一門容易的生意。
  • 王思聰公司買下版權,日劇《為了N》將拍中國版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神作,對部屋君來說,《為了N》絕對可以算一部,甚至可以算我心中近五年的最佳日劇,看完後後勁非常足的一部劇。而在今天,傳來了《為了N》將拍中國版的消息,目前湊佳苗的原作小說已被買下版權。拍攝製作立項已通過並公開了,製作公司是王思聰的香蕉影業,故事背景從東京搬到了上海。
  • 限韓令再升級,日劇翻拍趁虛而入成「香餑餑」
    這樣的「大清洗」,也讓一直隱於市的日劇,進入大眾視野。曾幾何時,相比韓劇在中國的關注度,微博、朋友圈隔段時間就一個歐巴、老公的刷屏,日劇在中國一直屬於「小眾」。國產劇翻拍史上,翻拍韓劇的也多於翻拍日劇。不過,這種情況從2017年起發生了逆轉。在送走了翻拍自韓劇《她很漂亮》的《漂亮的李慧珍》之後,觀眾迎來了翻拍同名日劇的中版《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下文簡稱《約會》)。
  • 治癒系日劇《深夜食堂》,國內曾翻拍播出,網友:硬廣太多!
    《深夜食堂》的日劇版不知各位有沒有看過,小編很喜歡看這部劇,每次看的時候都肚子就很餓,但又因被劇情的吸引忘了肚子餓這件事。國產翻拍食堂保留了日版食堂出場人物的設定,午夜12點開始營業,直至早晨7點,深夜國產食堂還沒正式開播前,小編也是很期待這部國產食堂,期待黃磊老師的老闆,在他參加的「爸爸去哪」和綜藝節目中可以看出他很會做飯和照顧人,期待國產翻拍能拍出怎樣的中國美食和人物感情。
  • 中國翻拍尬到反胃!豆瓣2.8分!日劇深夜食堂主題曲演唱者去世
    《深夜食堂》不僅在日本上大受歡迎,然後也有中國的導演,也想試一下翻拍一下,把它變成國產劇,然而結果是失敗了!豆瓣只有2.8的分數,而電影版的分數更是慘不忍睹可能由於國產劇的連續翻拍,很多人對這部影片的名字並不陌生。
  • 韓國翻拍經典日劇《Legal High》,看完主演陣容粉絲們真的李狗嗨了
    東京新青年   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日本   喜歡看日劇的小夥伴,一定都看過堺雅人與新垣結衣主演的《Legal High》,這也是青年君唯一完整看過兩遍的日劇。
  • 夏季檔日劇來了,《我可能不會愛你》又被翻拍
    昨天韓劇,今天輪到日劇,也是好久沒給大家播報日劇情報了,最近日劇裡又出了一部爆款,等煲仔補完周末來給大家推薦。先看看這個夏天你有什麼想追的日劇喃?讓一群男士只為自己服務,誰不想當這樣的餐廳老闆喲、 4 法律之心:重建生命的律師 首播:7月22日 主演: 反町隆史 / 小池榮子 / 堀井新太 / 和久井映見 等
  • 「特評」2018翻拍大年:明知「翻拍」有毒,偏要立項不止?
    再往前看,5月8日開播的《泡沫之夏》,儘管「秦俊傑好帥、張雪迎好美」的稱讚不絕於耳,但它首播收視率低到尷尬,豆瓣評分不及格,與其說是翻拍更像一部披著《泡沫之夏》外套的新劇,不免讓觀眾懷念起「老黃瓜刷綠漆」的好。
  • 又是翻拍?翻拍泰劇或成新風潮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翻拍劇似乎流行起來,韓劇有《請回答1988》,我們翻拍;日劇有《深夜食堂》,我們翻拍;然後內地的經典電視劇,也是一翻再翻。現在,我國電視劇的翻拍魔爪,已經伸向泰劇。最近完結的《查龍藥師》大家都看了嗎?新穎的設定,浪漫又幽默的情節,以及最後賺夠眼淚的結尾,也算是值得一追了。
  • 水土不服、創新乏力 翻拍劇本土化之難
    3月27日上線,目前《不完美的她》播放過半,從觀眾評價來看,卻有口碑下滑的趨勢,不滿的聲音主要聚焦在敘事散亂、細節失真、對白不夠生活化等方面,尤其與日劇原版《母親》對照,更令一些原作粉絲感到失望,認為是浪費了好演員和好故事。近些年,中國影視公司展現出對日本經典劇集的熱衷,不斷有翻拍中國版本推出。
  • 海外劇翻拍「日韓泰」三足鼎立,跨國IP「本土化」是關鍵
    翻拍海外版權劇的熱潮,是翻拍經典、改編IP版權作品思路的延續。當日韓劇翻拍紛紛撲街,泰劇翻拍能否「四兩撥千斤」? 前「撲」後繼?接下來,還有《賣房子的人》《讓全世界聽見》《非自然死亡》等多部劇集待播待拍。
  • 泰國翻拍又出佳作,國產翻拍望塵莫及,作業都抄錯國劇尷尬嗎?
    導讀:泰國翻拍又出佳作,國產翻拍望塵莫及,作業都抄錯國劇尷尬嗎? 影視劇圈的經典之作都逃不過被翻拍的命運,童年回憶《王子變青蛙》就拍了N多個版本,唐嫣邱澤版《愛情睡醒了》雖然有些鄉土氣質,但好歹保留了一些蘇的部分,輪到邢菲金澤版的《忘記你,記得愛情》,瑪麗蘇霸總被徹底拍成了地主家傻兒子,人設崩塌劇情一秒一個槽點,讓人不忍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