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永遠拼不過一個深圳人?
因為
他們夠「狠」!
深圳人是中國最拼的一群人
中國最勇於拓荒的一群人
……
圖片來源:「rush」微信公眾號
深圳是「中國睡得最晚的城市」
「全國植髮率最高的城市」
……
圖片來源:「rush」微信公眾號
這座城市裡的每一個人
每一天都在奮力奔跑
刷新著「深圳速度」
「8·26」
特區四十周年
無數人在懷舊在刷屏在歌頌
與此同時
「硬核」的深圳人一刻也沒閒著
繼續以改革創新的姿態
為特區生日獻禮!
其中一份禮物就是
應對新冠的「法律武器」
8月26日下午,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
該條例用好用足了特區的立法權,將「好的經驗」和「壞的教訓」形成法律條文——
從而全面系統規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全鏈條工作,成為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國首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地方性法規。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疫情防控越到最吃勁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圖片來源:央視快評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其中一個戰略定位就是「法治城市示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應急條例》不僅僅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的「法律寶典」,更是依法治國的一次先行示範。
它將為深圳人的健康帶來哪些保障?我們簡單說說其中的幾個亮點。
01
保護「吹哨人」
不是惡意不追責
1月8日,深圳市中醫院學苑社康站全科醫生李天昊敏銳地捕捉到了疑似「不明肺炎」病人的微弱線索,及時上報疾控部門,使深圳成為除湖北外第一個發現確診病例的城市。
所以深圳今後必須保護敏銳的「吹哨人」。
《應急條例》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公共衛生熱線、網際網路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途徑反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舉報有關遲報、謊報、瞞報、漏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行為。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和人身安全提供必要保護;對非惡意報告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追究法律責任。
此外,市衛生健康部門也有義務設立公共衛生熱線,公共衛生熱線由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管理,並對反映的情況組織開展調查核實。
除了鼓勵個人預警,深圳還擴大了「疫情監測網」。醫療衛生機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等單位和口岸、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港口、零售藥店、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等公共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都要成為監測哨點單位,發生相關情況時,要2小時內上報,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02
信息發布「跑贏」謠言
造謠最高要負刑事責任
此次疫情中,深圳是全國首個發布病例個案信息的城市,在保障患者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維護了市民知情權,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得到了國家、省有關部門和法律界的認可,還受到了世衛組織考察專家組的高度肯定。
《應急條例》將這一做法法定化,在全國首次規定,相關單位可以根據防控需要,及時向社會發布涉及的病例、病情、人員活動軌跡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等信息,並對姓名、住址、聯繫電話、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進行加密處理,不得洩露能夠識別、推斷個人身份的信息,不得將相關人員個人信息用於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無關的用途。
《應急條例》規定,市、區人民政府以及應急指揮機構應當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制度,構建以政府發布為主、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專業解讀為補充的信息發布體系,全面、及時、準確向社會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信息。
疫情以來,「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的情況時有發生。
今後,深圳將對「造謠者」重拳出擊。《應急條例》規定,對於編造、故意傳播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虛假信息的,由公安機關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兩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03
一有疫情就成立「指揮部」
首創應急專家委員會
新冠疫情以來,深圳建立的由應急指揮機構統一領導、指揮,各部門共同參與的應急指揮機制,對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將這一機制固化下來,《應急條例》首次通過立法明確了市、區應急指揮機構統一領導、指揮、組織、協調轄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的職責,規定其代表本級人民政府發布、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相關決定、命令、公告、通告,賦予了應急指揮機構法律地位。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實行邊調查、邊報告、邊處置的快速處置機制。在上級人民政府作出啟動應急響應決定前,市、區人民政府或者應急指揮機構可以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先行採取應急處置措施。
《應急條例》提出,市人民政府組織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委員會,此乃深圳首創。專家委員涵蓋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衛生檢驗檢疫、衛生管理、應急管理、衛生經濟等相關領域,委員會的意見應當作為市、區人民政府、應急指揮機構及有關部門作出相關決策的重要參考。
04
疾控部門有權「封鎖現場」
不配合調查屬違法
疫情出現後,流行病學調查對發現疫情的源頭,切斷傳播鏈至關重要。如果有人不配合調查,今後將屬違法。
《應急條例》規定,拒不提供、故意隱瞞或者提供虛假個人健康、旅行史、密切接觸史等相關信息的,拒絕接受或者逃避衛生檢疫、檢查、調查、隔離治療、隔離醫學觀察的,阻礙有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防控救治職責的,由公安機關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兩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應急條例》授權疾控部門及時「封鎖現場」:疾控部門應當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檢驗和檢測情況,對現場進行衛生處理,要求有關單位和人員採取場所封閉、人員隔離或者疏散、樣本保護等臨時應急控制措施。有關單位和人員拒不配合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如果應急物資價格暴漲,《應急條例》也授權市、區人民政府或者應急指揮機構可以對特定應急物資或者其他商品實施價格幹預措施,對於實施造謠傳謠、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由市場監管部門或者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深圳速度、深圳效率
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上
更在社會治理、民生保障上
每一個生活在這裡的人
都會為每天發生的進步
感到幸福和自豪!
加油!深圳人!
-End-
「喜歡就點讚」
資料來源:深圳市衛健委、深圳市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