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速度!疫情後全國首部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法」誕生

2020-09-03 深圳衛健委


為什麼你永遠拼不過一個深圳人?


因為

他們夠「狠」!


深圳人是中國最拼的一群人

中國最勇於拓荒的一群人

……


圖片來源:「rush」微信公眾號


深圳是「中國睡得最晚的城市」

「全國植髮率最高的城市」

……


圖片來源:「rush」微信公眾號


這座城市裡的每一個人

每一天都在奮力奔跑

刷新著「深圳速度」



「8·26」

特區四十周年


無數人在懷舊在刷屏在歌頌

與此同時

「硬核」的深圳人一刻也沒閒著


繼續以改革創新的姿態

為特區生日獻禮!


其中一份禮物就是

應對新冠的「法律武器」




8月26日下午,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



該條例用好用足了特區的立法權,將「好的經驗」和「壞的教訓」形成法律條文——


  • 一是對深圳近年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應對新冠疫情的一系列優秀做法予以固化


  • 二是對在應對疫情中踩過的「坑」進行規避


從而全面系統規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全鏈條工作,成為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國首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地方性法規。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疫情防控越到最吃勁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圖片來源:央視快評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其中一個戰略定位就是「法治城市示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應急條例》不僅僅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的「法律寶典」,更是依法治國的一次先行示範。


它將為深圳人的健康帶來哪些保障?我們簡單說說其中的幾個亮點。


01

保護「吹哨人」

不是惡意不追責


1月8日,深圳市中醫院學苑社康站全科醫生李天昊敏銳地捕捉到了疑似「不明肺炎」病人的微弱線索,及時上報疾控部門,使深圳成為除湖北外第一個發現確診病例的城市。



所以深圳今後必須保護敏銳的「吹哨人」。


《應急條例》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公共衛生熱線、網際網路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途徑反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舉報有關遲報、謊報、瞞報、漏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行為。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和人身安全提供必要保護;對非惡意報告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追究法律責任。


此外,市衛生健康部門也有義務設立公共衛生熱線,公共衛生熱線由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管理,並對反映的情況組織開展調查核實。


除了鼓勵個人預警,深圳還擴大了「疫情監測網」。醫療衛生機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等單位和口岸、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港口、零售藥店、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等公共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都要成為監測哨點單位,發生相關情況時,要2小時內上報,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02

信息發布「跑贏」謠言

造謠最高要負刑事責任


此次疫情中,深圳是全國首個發布病例個案信息的城市,在保障患者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維護了市民知情權,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得到了國家、省有關部門和法律界的認可,還受到了世衛組織考察專家組的高度肯定。



《應急條例》將這一做法法定化,在全國首次規定,相關單位可以根據防控需要,及時向社會發布涉及的病例、病情、人員活動軌跡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等信息,並對姓名、住址、聯繫電話、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進行加密處理,不得洩露能夠識別、推斷個人身份的信息,不得將相關人員個人信息用於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無關的用途。


《應急條例》規定,市、區人民政府以及應急指揮機構應當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制度,構建以政府發布為主、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專業解讀為補充的信息發布體系,全面、及時、準確向社會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信息。



疫情以來,「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的情況時有發生。


今後,深圳將對「造謠者」重拳出擊。《應急條例》規定,對於編造、故意傳播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虛假信息的,由公安機關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兩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03

一有疫情就成立「指揮部」

首創應急專家委員會


新冠疫情以來,深圳建立的由應急指揮機構統一領導、指揮,各部門共同參與的應急指揮機制,對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將這一機制固化下來,《應急條例》首次通過立法明確了市、區應急指揮機構統一領導、指揮、組織、協調轄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的職責,規定其代表本級人民政府發布、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相關決定、命令、公告、通告,賦予了應急指揮機構法律地位。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實行邊調查、邊報告、邊處置的快速處置機制。在上級人民政府作出啟動應急響應決定前,市、區人民政府或者應急指揮機構可以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先行採取應急處置措施。


《應急條例》提出,市人民政府組織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委員會,此乃深圳首創。專家委員涵蓋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衛生檢驗檢疫、衛生管理、應急管理、衛生經濟等相關領域,委員會的意見應當作為市、區人民政府、應急指揮機構及有關部門作出相關決策的重要參考。



04

疾控部門有權「封鎖現場」

不配合調查屬違法


疫情出現後,流行病學調查對發現疫情的源頭,切斷傳播鏈至關重要。如果有人不配合調查,今後將屬違法。


《應急條例》規定,拒不提供、故意隱瞞或者提供虛假個人健康、旅行史、密切接觸史等相關信息的,拒絕接受或者逃避衛生檢疫、檢查、調查、隔離治療、隔離醫學觀察的,阻礙有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防控救治職責的,由公安機關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兩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應急條例》授權疾控部門及時「封鎖現場」:疾控部門應當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檢驗和檢測情況,對現場進行衛生處理,要求有關單位和人員採取場所封閉、人員隔離或者疏散、樣本保護等臨時應急控制措施。有關單位和人員拒不配合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如果應急物資價格暴漲,《應急條例》也授權市、區人民政府或者應急指揮機構可以對特定應急物資或者其他商品實施價格幹預措施,對於實施造謠傳謠、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由市場監管部門或者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深圳速度、深圳效率


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上

更在社會治理、民生保障上


每一個生活在這裡的人

都會為每天發生的進步

感到幸福和自豪!


加油!深圳人!



-End-

「喜歡就點讚」


資料來源:深圳市衛健委、深圳市人大常委會


相關焦點

  • 深圳出臺突發公衛「應急法」,試圖補齊缺失「拼圖」
    網絡截圖下個月起,《深圳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下稱「條例」)生效,成為疫情後全國首個頒布施行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法」。這是一部十足的快法。自深圳人大3月10日公布立法計劃將該項目列入,到6月28日提請一審、7月17日掛網徵求意見,再到8月26日二審通過,整個立法過程不過半年。
  •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 蚌埠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國家和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預案。
  • 菖蒲中心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安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嶽西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重視開展防範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培訓,要廣泛組織、動員公眾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 菖蒲中心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基本醫療衛生-嶽西縣...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安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嶽西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重視開展防範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培訓,要廣泛組織、動員公眾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 王獻軍代表: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保障能力
    王獻軍代表——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保障能力■楊思聰  解放軍報記者  李建文習主席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濟南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
    (六)屬地管理  我市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有權對轄區內的各種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資源進行統一調配。  四、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章。
  • 天津進一步健全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長效化制度化...
    昨日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天津將對照《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按照「人有我無、全面吸納,人優我有、汲取借鑑」的原則,從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民營醫療機構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等方面,進一步健全完善長效化、制度化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 8200餘人參加2019年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
    後SARS時代,上演最大規模應急演練  檢驗衛生應急體系,8200餘人參加全國演練;國家衛健委今、明兩年預計建6個緊急醫學救援基地7月25日,2019年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寧夏主會場。  衛生健康部門接到海關通報後,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政府;疾控人員到達機場核實疫情,旅客相關標本送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疾控中心」)覆核;傳染病專用救護車抵達機場,將感染者和家人送往醫院……  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2019年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中的片段。
  • 補短板 堵漏洞 強弱項 天津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
    、加強民營機構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等方面,不斷健全完善長效化、制度化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實操演練,提升我市衛生應急人才隊伍的整體能力,為高效有序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搭建堅實的人才基礎。本市將強化監測預警,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制度。
  • 為疫情防控與治理建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治理」系列直播完滿收官
    ,形成了一套七本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治理叢書」。,7月10日-27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邀請了部分作者做客網絡直播間,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治理系列講座」的形式,從多方位為大家重點解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運行特點和應對策略。
  •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分四個級別
    日前,市衛健委、市教育局聯合發布了《大連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預案》適用於各級各類學校(託幼機構)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學校師生身心健康損害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影響學生員工身體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 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本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概述
    康達律師事務所i醫法律團隊藉助本團隊在日本醫療方面的優勢,翻譯、整理日文資料,為大家介紹日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法律法規、組織結構、運行機制及最新報導。一、日本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組織結構1998年,日本政府新增了由首相任命的內閣危機管理總監一職,設立危機管理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以厚生勞動省及其派駐地區的分局為核心,負責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南科大攜手深圳疾控中心、二附院共建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
    儀式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南方科技大學新聞網 圖深圳市委衛生工委書記、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羅樂宣在儀式上表示,合作共建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是深圳公共衛生和應急管理方面的喜事。南科大近些年在醫學領域的發展舉措,為深圳市的衛生健康資源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科技「戰疫」方面作了很多貢獻。
  • 北京將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情況緊急可越級報告
    上述說明指出,條例草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源性疾病、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和《南通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 韓國的公共衛生法律制度與應急管理體制
    韓公共衛生立法強調對健康權的強制保障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並體現終生保健和疾病預防、防先於治的思路,同時注重結合實際不斷修訂和完善。韓以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暴發為契機,大幅修訂完善了傳染性疾病應急法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韓結合疫情快速傳播、防疫物資不足等新情況火速修訂相關法律,使公共衛生立法切實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目的:為了積極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醫院廣大職工及就醫患者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穩定,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促進醫院和諧發展。2.定義:突發事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3.範圍:適用於全院範圍4.
  • 營口市育才幼兒園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系列活動
    為有效預防和積極應對傳染病的發生,進一步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綜合能力,強化預警預測,充分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營口市教育局、衛健委文件《轉發遼寧省衛健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校園新冠肺炎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近日,營口市育才幼兒園開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相關培訓
  • 10月1日起,深圳「抗疫法」來了,朋友圈幹這事最高要入刑!
    二是對在應對疫情中踩過的「坑」進行規避從而全面系統規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全鏈條工作,成為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國首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地方性法規。《應急條例》規定,市、區人民政府以及應急指揮機構應當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制度,構建以政府發布為主、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專業解讀為補充的信息發布體系,全面、及時、準確向社會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