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員工主動辭職,單位通常會採用這8種方式!

2020-12-22 法貓貓

這段時間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公司都停止了招聘新人,不僅如此,有些公司為了節省開支度過難關,已經開始有了裁員的跡象。

按理來說,如果公司肯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裁員補償,那麼員工即便有怨言,也不能說什麼,但問題就出在,有些公司為了不給經濟補償,會想盡各種辦法去逼迫員工主動提出辭職。

花費了半個月,我們總結出了一些公司慣用的裁員手段,今天我們就來給各位分享一下,順帶的說說碰到這些情況時的應對方式。

8種慣用裁員手段

第一個就是降薪,相信疫情期間大家最常看到的就是某某公司開始呼籲全體員工「自願」降薪,表示艱難時刻希望公司上下齊心共渡難關。

疫情影響下的企業,各種降薪手段層出不窮,不久前攜程傳出高管自願降薪,梁建章和孫潔將0薪直到行業恢復的消息,消息一傳出立刻引起了社會的熱烈討論,大多數人都覺得攜程這一手法實際上就是要求所有員工共同克難。

而有些員工在碰到公司降薪的情況下,內心會冒出想要辭職的想法,但這一想法正式如今很多準備裁員公司所期望看到的,因為員工主動辭職的情況下,公司無需支付任何經濟補償。

第二種就是調崗,本來員工從事的是文案策劃的工作,結果公司一個通知下來將人調到了產品經理崗位,雖然公司調崗的決定有著合理的解釋,但多數遭遇調崗的員工在從事一段時間與自身職業發展不想關的工作後,內心也會產生離職的念頭。

第三種就是制定難度極大的績效考核制度,很多公司為了逼迫員工主動辭職,會安排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績效指標,這麼一來員工達不到指標,就只能拿底薪,忍受不了自然而然的會選擇離開公司。

第四種就是孤立,不久前一位朋友就碰到這種情況,突然就感覺到公司的氛圍十分奇怪,以前聊得來的同事都不和自己聊天,每個人似乎都在刻意的疏遠。

這其實也是很多人在職場會犯的錯誤,總覺得大家都是打工仔,彼此間有著共同話題更應該在碰到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很多人為了巴結領導,會主動順著領導的意思做事,所以才會說職場都是殘酷的。

第五種就是威脅,很多公司裁員的時候,都會先讓人事過來好言相勸,希望員工能夠主動提出辭職,然而在遭到員工拒絕或索賠後,人事就會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表示,如果堅持要賠償,那麼公司將會拒絕開具離職證明,還有不會配合接下來的背景調查。

第六種就是找麻煩,明明做的事情都沒問題,但領導就是不滿意,不但如此就連平時請個假都不批,還會在公司大會上當著全體員工的面大聲呵斥你,讓你感到委屈。

第七種是架空,很多公司為了達到裁員的目的,會將員工本來的工作全部分配出去,然後慢慢地讓員工感到自己被邊緣化,不但如此還讓員工去做一些打雜的事情。

最後一種就是洗腦式談話,你會發現領導找自己談話的次數明顯增多,而聊天的內容基本上都是與工作無關的內容,無非就是職業規劃,又或者是公司如今的情況不好,希望你主動離職之類的。

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那麼針對公司為了不給經濟補償,變相裁員的這些手段,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基本上看完上面那些東西,你就能了解公司裁員的一些慣用手段了,那麼當我們已經意識到自己處於被裁名單的時候,內心一定要警惕,此刻我們一定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避免讓公司抓到任何可能會發難的機會。

然後就是日常工作內容儘量都通過郵件的形式發送,工作進度什麼的也可以主動發送郵件匯報給領導,比如這周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詢問領導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又或者是階段性的任務指標等等。

最後就是備份了,將自己所有的工作報告都備份起來,然後就是和同事交流工作的聊天記錄,和領導匯報情況的聊天記錄,如果說人事有找我們談話,那我們一定要記得錄音備份。

總結

基本上做到上面我們說的那些東西,公司即便有心想要處置我們,也沒有辦法找到任何機會,而如果是公司強行要將我們辭退,又不肯支付任何經濟補償的話,那麼我們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權益。

其實再知道公司要辭退我們的時候,一方面是要開始著手收集證據,另一方面也開始找尋新的工作機會,畢竟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如果有好的工作機會,那麼主動辭職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心裡老有個事情壓著,壓力太大也不好。

相關焦點

  • 如果領導想讓你主動辭職,通常會採用這7個方法
    職場中,公司很少願意主動去辭退員工,因為主動的勸退,還需要支付一定的賠償金,所以都會採取一些方法逼員工主動離職。我們就來聊聊會採取什麼方法。實際上領導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你的不作為,甚至跟上級反映你的偷懶。聯合其他員工一起去孤立你,讓你覺得自己就是個局外人,什麼都參與不進去。用這種方法讓你自動的提出離職,省事又簡單。
  • 勞動法規定,這幾種情況,員工主動辭職也能拿經濟補償!
    年後回來,發現不少朋友在後臺詢問我,如果員工不想做了,主動向公司提出辭職的話,是否能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這個問題,雖然一直以來我都有強調,員工如果因「個人原因」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經濟補償這一說法,但還是沒有起到很好的解釋作用,所以今天再來補充說明一下。
  • 2020勞動法新規:4種情況下員工主動辭職,單位需賠償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說的是,2020勞動法新規:4種情況下員工主動辭職,單位得賠償,建議了解! 1、單位用欺騙或者威脅的方式讓勞動者籤合同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籤訂用人合同的時候,必須遵循的是公平公正的原則,而且還得在勞動者充分了解勞動合同中的條款和公司的具體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的生命安全或去其他問題來脅迫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那麼勞動者是可以提前提出辭職,並且要求公司賠償。
  • 明年勞動法新規:員工在這四種情況下主動辭職,單位也必須賠償
    明年勞動法新規:員工在這四種情況下主動辭職,單位也必須賠償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工作開始之前,與僱主籤訂勞動合同是非常有必要的,無論是在辦公樓工作的白領還是在建築工地辛勤工作的農民工。勞動合同也是我們保護自己的依據。
  • 勞動法規定:這4種情況下,員工在主動辭職,企業也必須賠償
    最新勞動法規定,這4種情況下,員工即使主動提出辭職,企業也不能隨意扣工資,而且應給予相應的賠償。各種酒宴多了起來。黃瓜有纖維素。經過歲月的變遷。還會影響人們的胃口。每500kg豬糞曬至七成幹後加入20%肥泥和3%麥糠或米糠拌勻。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葉子楣靠著完美的身材不脛而紅。關於慢性咽炎。不好了。但是報酬對應也高一點。那麼。
  • 《勞動法》規定:以下五種情形員工主動辭職也可以申請經濟補償
    在很多人認識中,以為只有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才會有經濟補償。自己主動辭職是不會有任何經濟補償的,其實這種認知並非完全正確。《勞動法》明確規定,有下列幾種情形的,勞動者主動辭職也可以申請經濟補償。一,勞動環境存在安全隱患,單位未提供勞動保護為勞動者提供安全的勞動環境或勞動保護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如果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履行義務,勞動者可以隨時辭職並要求賠償。
  • 用人單位通常這樣逼迫員工離職,降薪、調崗都是小場面
    用人單位倒閉註銷或是大規模裁員,很容易產生群體性的勞動糾紛,就是源於經濟補償的支付問題。有一些企業為了不支付經濟補償,會提前用一些「技巧」,讓員工自己離職。公司常用的裁員手段有哪些?法律意識比較強的員工通常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 勞動爭議-員工主動辭職的八個問題
    協商一致可以延期批准,員工不同意延期就要遵照勞動合同法試用期三天,轉正後一個月的時限。延遲辦理離職手續的企業要賠償員工損失(再就業損失、失業保險待遇損失等)。      2、員工辭職,最後工作日是協商確定還是單方確定?      協商一致可以,未協商就要遵照勞動合同法試用期三天,轉正後一個月的時限,單位也無權要求提前離職。
  • 公司有這幾種違法行為時,勞動者主動辭職也有補償金!
    導讀:正常情況下,勞動者辭職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並且勞動者主動要求辭職的,沒有任何的經濟補償。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有剋扣拖欠工資、不依法繳納社保等違法行為的,勞動者可以主動辭職,同時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 一旦發生這6種情況,證明老闆在逼你主動辭職,越早知道越好
    辭職也分為主動辭職和被動辭職,被動辭職一般是受到公司環境,工資的影響,自己感到不滿意想走人了,這時你選擇辭職,而你就是被動的一方,因為這是公司的原因,而不是你自己想辭職。如果是主動辭職,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很多公司的老闆會採取非常形式逼迫員工主動離職。
  • 自己是主動辭職的,但單位開給自己的離職證明上是勸退,怎麼辦
    比較常見的情況,是用人單位勸退一個員工,但為了避免勞動風險,勞動合同解除證明上寫的是員工主動提出辭職。如果自己是主動提出辭職,而用人單位把解除勞動關係證明書寫成公司勸退的,那分情況處理:1、用人單位開錯解除勞動關係證明也是用人單位負責該項工作的人員出具的,而是人,總會犯錯誤。因此,如果是開錯的,那重新聯繫出具即可。
  • 主動辭職無法領取失業金,單位為何不算開除,幫助員工領取失業金
    目前很多單位都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其中就包括了一個重要的險種,就是失業保險。失業保險是在員工失業的時候,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同時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一項重要福利。失業保險的領取也有比較嚴格的規定,首先就是員工非本人意願終止勞動合同,其次是繳納一定的年限,才能按照相對應的月數領取失業金,最後必須籤訂有從新就業的意向才能領取。這也就意味著,想領取失業金的必要條件,就是被單位辭退才能領取。
  • 想辭職的必看!員工主動辭職就不能領取失業金?
    自己所在的公司從未有年休假, 目前工資發放也不正常, 換做是你, 會選擇在公司繼續待下去嗎
  • 領導逼你辭職,通常會使用4種手段,早知道早做好打算!
    職場是個講究利益的地方,對領導有益的員工會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視。要是一個員工不符合領導的做事方式,不服從領導的指揮,對團隊沒有貢獻,拖累了團隊的步伐,領導就會想換掉他。但是作為公司的員工,我們要遵守合約精神,在公司的規章制度下工作,總的來說沒有犯什麼大錯誤領導就不能解僱你。不過領導也不是省油的燈,要是他想達到開除你的目的,他就會想各種辦法強迫你主動辭職。
  • 別再傻傻的了,主動辭職也有補償,只要是這3種情況你都可以要求
    實際是很多人是合同到期就走人,很少會想到有補償一說,可能有人根本不知道,但是不能因為不知道而否認存在,包括只要是這3種情況,即使是主動辭職也是有補償的。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以上這3種情形勞動者隨時可以主動辭職
  • 勞動法規定:這幾種情況導致員工主動辭職,需要賠償
    勞動合同法是保護員工和用人單位雙方權益的。
  • 這5種情況下,主動辭職也可以申請經濟補償,關乎每個人
    正是由於這個規定,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主動辭職的情況下,是不可以獲得經濟補助和補償的,那這裡需要提醒大家了,以下5種情況主動辭職的,都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2、沒有及時足額支付工資的及時足額發放工資是公司的義務,如果用人單位剋扣、拖欠員工的工資,員工是可以隨時辭職並要求賠償的。
  • 員工主動辭職,哪些情況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員工離職,用人單位一般會給予經濟補償金(公司正常辭退)或經濟賠償金(公司違法開除)。 那麼,員工主動辭職,能否要求經濟補償?很多人都誤以為,在公司工作久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最後無論是什麼原因離職,公司都應當給補償,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般情況下,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補償的,但被迫辭職的除外。
  • 不懂勞動法也沒事,記住這2條規定,員工主動辭職也有經濟補償!
    很多朋友在辭職後,總覺得只有在公司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才能拿到經濟補償或賠償金,但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若是公司存在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時候,即便員工主動提出辭職,公司也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那麼《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 勞動法新變化:若有這4種情況,勞動者可主動辭職,企業還需賠償
    勞動法新變化:若有這4種情況,勞動者可主動辭職,企業還需賠償我們作為普通的勞動者,而且是深受勞動法保護的勞動者,不管你是從事什麼工作,從事什麼行業,只有勞動合同法是合法有效的,我們的權益就是瘦受這個保護,有了這個,我們在利益受損時才能用它進行利益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