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員工主動辭職的八個問題

2021-12-20 勞動關係實務派

      1、員工辭職,單位能延期批准嗎?
      協商一致可以延期批准,員工不同意延期就要遵照勞動合同法試用期三天,轉正後一個月的時限。延遲辦理離職手續的企業要賠償員工損失(再就業損失、失業保險待遇損失等)。
      2、員工辭職,最後工作日是協商確定還是單方確定?
      協商一致可以,未協商就要遵照勞動合同法試用期三天,轉正後一個月的時限,單位也無權要求提前離職。
      3、辭職後發現懷孕,發生工傷能否撤銷辭職?
      辭職後發現懷孕可以撤銷辭職申請,但是應當在單位作出批准之前提出。撤銷辭職申請存在的障礙是,領導如果希望與你解除勞動關係,則其可能在你的辭職申請書上,將同意辭職的批准時間提前到你撤銷申請之前。對此,可在單位批准前向單位了解此事的進展情況,如單位回復還在研究過程中,則你可通過錄音、證人作證等方式固定證據,以此證明尚未批准。在此基礎上,再向單位提出撤銷辭職申請。 
       辭職後發生工傷的,要視情況而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根據上述規定,職工提出辭職後,在提前通知期內因工負傷的,仍然享有治療康復的權利。在治療和康復期內,即停工留薪期內,用人單位不得以職工已經提交辭職而要求其辦理離職手續。當然,如果職工在發生工傷後仍然要求用人單位辦理離職且書面表示放棄工傷相關權利的,用人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那麼,停工留薪期滿後,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要求職工辦理離職手續呢?《工傷保險條例》第21條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鑑定。」因此,職工被認定工傷且傷情穩定後,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鑑定。在勞動能力鑑定結論尚未作出前,筆者建議用人單位不要單方要求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也不能停止繳納工傷保險費。否則,勞動者離職後經鑑定有工傷傷殘等級的,其一次性傷殘待遇,工傷保險基金將不予支付,而由用人單位全部承擔。
      傷殘等級鑑定完成後,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的傷殘情況作出不同處理。如果勞動者的傷殘等級為一到四級的,即使勞動者此前已經遞交了辭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用人單位仍然應當保留雙方勞動關係,讓職工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如果勞動者是五到十級傷殘的,根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關於「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之規定,以及第37條關於「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之規定,由於之前勞動者已提出辭職,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但是應當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如果勞動者未達到傷殘等級的,用人單位可以即刻辦理離職手續。
      特別要強調的是,勞動者遞交辭職報告後發生工傷,如果其未達到一到四級傷殘的,勞動者是不能單方反悔要求撤銷辭職報告的。
      4、郵件辭職、口頭辭職、微信辭職有效嗎?
      郵件辭職有效,微信辭職有效,需要保留證據。口頭辭職沒有錄音或者其他佐證的無效(有錄音佐證效力也不高)。
      口頭辭職沒有留存證據辦理離職手續時需要員工籤字確認是辭職,如果沒有寫主動辭職的話會有單位單方面辭退的風險。
郵件辭職和微信辭職要保留好截圖證據,並且回復其本人同意辭職申請,如果再進行了電話確認並錄音是其本人主動申請的,則效力更高。
      5、員工提出辭職後,單位能否解僱?
     不可以,不可以要求員工提前辦理離職手續,否則則視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存在重大風險。
      6、管理人員能否約定超過30日的辭職預告期?
      協商一致可以約定,勞動者不同意的可以書面申明30天後的離職日期。
       7、員工不辭而別怎麼破?
      書面或者電話錄音詢問勞動者辭職時間和意向,留存好證據並向勞動者發送勞動合同解除通知函。如果書面或電話未聯繫上勞動者的,在曠工發生後發送三封EMS函件(催到崗通知書、曠工行為告知函、解除合同通知書)。郵寄地址後並將電子版發送員工郵箱、微信、簡訊等。
      8、員工辭職能否約定「代通金」?
     不可以約定代通知金,屬於違約金性質,勞動合同不能夠約定違約金。不過可以建立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損失計算辦法,明確損失金額後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

相關焦點

  • 辭退、辭職、合同到期、裁員,勞動爭議類型及賠償標準
    勞動關係解除後是爭議的高發期,尤其是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極有可能產生勞動爭議。「秋後算帳」是勞動爭議的一個典型特徵,很多老闆自認為「我對員工有情有義,我的員工必不可能告我」。但當勞動關係解除,雙方不再有隸屬關係,員工不再獲得單位的報酬,產生爭議後才發現其實員工積怨已深。
  • 員工遞交辭職信後又反悔,公司還能否終止勞動關係?
    電子郵件發出幾天後,勞動者又通過電子郵件和EMS撤回辭職信,並向負責人事的同事(也是其下屬)要回公司負責人列印存檔的辭職信。那麼,辭職信是否生效?公司憑此辭職信終止與勞動者的勞動關係是否合法?勞動者認為辭職是被脅迫作出,辭職信已經撤回,公司終止勞動關係是違法解除,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人民幣26萬多元,那麼,公司是否需要支付賠償金呢?
  • 想辭職的必看!員工主動辭職就不能領取失業金?
    最近職工小劉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本打算辭職,但卻聽說自己辭職不能享受失業金,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呢? 因為公司侵權導致員工辭職, 員工也無法享受失業金嗎? 我們來看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 勞動合同亂像調查:員工辭職被索90萬保密違約金
    核心提示:目前一些用人單位普及籤訂保密協議、競業禁止協議、放棄購買「五險」承諾等勞動合同亂像,不僅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束縛了人才流動、社會創業激情。這種離奇的勞動爭議糾紛發生在部分員工身上時,他們竟不知如何維權。  在職時,單位要求籤訂保密協議,辭職後,向員工索賠年收入30倍的違約金——90萬元,還要求已經離職的員工籤訂競業禁止協議。
  • 不懂勞動法也沒事,記住這2條規定,員工主動辭職也有經濟補償!
    確認公司收到郵件後,我帶著她去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訴求只有兩點,第一點是要求公司支付員工休產假期間的正常工資,第二點就是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由於我們提供的銀行流水和勞動合同證據力度很大,仲裁委審理後支持了我們的訴求。
  • 員工 以個人原因,自願主動辭職的,公司要給經濟補償嗎?
    法律知識要點:主動辭職的用人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嗎?這是廣大勞動者經常提出的問題,今天小編就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來說說這個問題。勞動者主動辭職,用人單位要不要支付經濟補償,這要區別對待,主要看勞動者辭職的原因是什麼,原因分為兩類:一、勞動者主動辭職,完全是個人原因。
  • 員工主動辭職,哪些情況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員工離職,用人單位一般會給予經濟補償金(公司正常辭退)或經濟賠償金(公司違法開除)。 那麼,員工主動辭職,能否要求經濟補償?很多人都誤以為,在公司工作久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最後無論是什麼原因離職,公司都應當給補償,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般情況下,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補償的,但被迫辭職的除外。
  • 勞動法規定,這幾種情況,員工主動辭職也能拿經濟補償!
    年後回來,發現不少朋友在後臺詢問我,如果員工不想做了,主動向公司提出辭職的話,是否能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這個問題,雖然一直以來我都有強調,員工如果因「個人原因」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經濟補償這一說法,但還是沒有起到很好的解釋作用,所以今天再來補充說明一下。
  • 主動辭職的員工,用一個「笨」方法,成功拿到了應得的補償金
    但是在我工作剛滿一個月的時候,他們就跟我籤訂了勞動合同。」「公司這種做法完全不符合規定,所以我就去告了他們,拿到了應得的補償金。」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員工主動選擇辭職,那麼公司就不需要給他任何經濟賠償了,可是事實是這樣嗎?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只要你屬於以下兩種情況,哪怕你主動辭職,都能獲得經濟賠償。
  • 員工主動辭職需支付經濟補償金情形之「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做員工關係的HR有時會給員工寄送《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如果有一天收到員工寄送給單位的《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你會不會感到吃驚呢? 員工離職提交辭職申請走離職流程就可以,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給單位寄送《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呢? 因為員工是以《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在履行告知單位的義務,如解除理由成立,單位將面臨勞動者主動辭職也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中第三十八條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 企業丟失員工檔案,勞動爭議惹糾紛
    某公司丟失鄧某員工登記表並拒絕重新出具,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案件超過仲裁申請時效為由不予受理。鄧某遂起訴至通化縣人民法院。鄧某目前已屆退休年齡,在辦理退休手續時,發現自己的檔案中沒有企業員工登記表, 導致自己無法在退休時計算連續工齡,影響退休待遇;向某公司了解詢問,某公司稱應該是丟失了,但卻拒絕重新為鄧某出具企業員工登記表和鄧某自1992年到2011年在某公司處就業的工作證明。此外,1992年到2002年期間,某公司沒有給鄧某繳納社會養老保險。
  • 勞動人事爭議23個問題解答
    (第43輯)答: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認為,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處理,當事人對人事爭議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 公司解僱員工可以給一定的補償,員工主動辭職還可能獲得補償嗎?
    其實這個問題用一個簡單的邏輯思考就可以解決,那就是誰有過錯誰補償。在勞動關係中,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雙方在勞動關係解除時,就要看是自己方會造成損失,還是給予對方造成了損失。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在法律的規定上,勞動者是佔據了一定的法律優勢。
  • 勞動爭議仲裁訴訟中的證據規則
    勞資爭議案件經過勞動仲裁裁決以後,任何一方對裁決結果不服,均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那麼,如何在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中贏得主動,讓裁判機構支持己方的主張,其中既有案件基本事實和主張訴求方面的因素,更有如何收集、運用對自己有利證據的因素。因此,證據在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中發揮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權威解答|勞動人事爭議23個問題
    (第43輯) 答: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認為,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處理,當事人對人事爭議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 依據這條法律,員工可以主動辭職並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從實體層面來講在現實生活中,員工主動辭職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因個人原因主動辭職,比如員工跳槽,覺得公司待遇不好,氛圍不融洽,加班太多,出差頻繁等等原因,主動提出離職,而一旦員工提出因個人原因離職,一般是拿不到任何補償的!
  • 公司存在剋扣員工工資、調崗的行為,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
    公司存在剋扣員工工資、調崗的行為,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我們知道,勞動法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用人單位隨意辭退員工是違法的。但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單位逼迫員工辭職的現象。有的單位要求解除合同,卻讓員工填寫《離職申請表》,又或者不直接解除勞動合同,卻大幅度降低薪資待遇、增加員工任務工作量、給員工調崗等方式逼迫員工自動辭職。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認定單位逼迫員工辭職的行為呢?
  • 作為公司的HR,老闆讓勸說員工主動辭職而不給補償,怎麼辦好
    當老闆要求通過調崗、降薪、閒置、挑刺等方法,逼迫員工主動辭職,以達到不給經濟補償時,作為公司的HR,必須按照老闆的要求去做。因為,端了老闆的碗,就得受老闆的管。還有,這也涉及到自己的飯碗保不保的問題。因此,噹噹事員工產生疑問時,委婉的告知其原因和可能,就是公司已經計劃讓其主動辭職,讓其有個心理準備,讓其有個考慮的時間。
  •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維權……你關心的答案來了~
    而且還拖欠員工報銷費用。每次問領導都是搪塞敷衍說:下個月就有錢了、下周能到一筆資金這種話。公司是做項目的,項目也沒有進展,所以工作量不多,員工也不多,10個人,但初期考慮公司也不容易,就沒有催促。已經大半年了,而且公司的開支,很多都是用員工墊的錢來養活公司,實在扛不住了,員工生存都要成問題了。請問,勞動仲裁是否真正有效,仲裁周期是否會很長?到底該怎樣一步步維權要回?
  • 擔心公司前景 員工辭職索要經濟補償金被駁回
    江西吉安紅業實業有限公司是1999年11月15日在吉安市工商局註冊的一家外資公司,原告劉建紅於2000年3月在該公司參加工作,但雙方一直未籤訂勞動合同,公司也沒有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2006年起,公司訂單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