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這幾種違法行為時,勞動者主動辭職也有補償金!

2020-12-20 胡開盛律師

導讀:正常情況下,勞動者辭職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並且勞動者主動要求辭職的,沒有任何的經濟補償。

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有剋扣拖欠工資、不依法繳納社保等違法行為的,勞動者可以主動辭職,同時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具體來說,就是以下的六種違法行為: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提供安全的勞動環境或提供勞動條件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亦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否則可以辭職並要求經濟補償。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果用人單位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工資,是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侵害,勞動者當然可以辭職並要求經濟補償。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有的用人單位為了節省用工成本,不繳納或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是對勞動者的權益的侵害,因此勞動者可以辭職並要求經濟補償。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有的用人單位制度定的規章制度程序、內容均違法,這樣的規章制度,侵害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可以隨時辭職並要求經濟補償。

五、因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一款主要有三種情形: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的權利的;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如果有這三種情形的勞動者可以隨時辭職並要求補償。

六、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這一項是個兜底的法律條款,將來的其它的法律、法規如果有規定勞動者可以辭職並要求經濟補償的,可以直接適用這一項。

勞動者主動辭職也能要求經濟補償,但辭職的理由必須是用人單位存在上述的幾種違法行為造成的辭職,並不是其它理由,這是勞動者主動辭職要求經濟補償的前提,這一點尤其需要勞動者一方注意。

為了更好的閱讀和理解上述法律知識要點,筆者分享一篇相關的實務案例,並對案例的內容進行了相應的整理和彙編,案例中觀點僅供學習交流所用!

案情簡介

原告機電公司訴稱:2019年2月,原告計劃改革撤銷物流部,但經原告與被告協商不成後,原告公司高層討論後決定繼續保留物流部,被告的工作崗位待遇不變,繼續在原告公司從事司機一職。2019年3月4日被告卻單方解除了勞動關係。

綜上,原告未對被告崗位調動,也有車輛提供給被告工作,被告於2019年3月4日以調崗無法提供車輛工作和調其到車間工作為由,單方解除雙方的勞動關係明顯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原告無需支付其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原告無需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係的經濟補償金37279.9元。

被告廖某彬辯稱:被告認可仲裁裁決,請求法院維持仲裁裁決。

裁判要點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與原告自2007年12月1日至2019年3月4日存在勞動關係。原告應一次性支付被告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8日工資838.66元。

被告於2019年2月18日收到原告通過系統發送的簡訊,表示從2019年2月19日起公司送貨業務切換給物流公司負責,公司貨車停用。經被告與原告協商調崗事宜,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從2019年2月19日起原告的送貨事宜確已交由物流公司負責,被告作為司機未再收到原告的送貨指令。原告雖然表示其於2019年3月1日召集被告等司機開會,已明確告知保留司機業務,並對被告進行了司機管理培訓,並提交了《員工培訓記錄表》,但被告對此予以否認,表示本次會議是協商調崗會議的籤到表,被告只是籤名,但記錄表上的內容均為原告自行填寫且與事實不符。

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工作條件等均為與勞動者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已明確告知被告返崗後仍維持原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及工作條件,或與被告就調崗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原告在公司業務有所改變,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未與作為勞動者的被告協商一致達成變更,也未能舉證證明能按原勞動條件提供給勞動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被告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原告應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雙方庭審中確認被告離職前十二個月月平均工資為3241.73元,結合被告的工作年限,原告應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係的經濟補償金37279.9元(3241.73元/月×11.5個月)。

裁判結果

綜上,法院判決:確認被告廖某彬自2007年12月1日至2019年3月4日與原告機電公司存在勞動關係;原告機電公司自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七日內一次性支付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8日工資838.66元給被告廖某彬;原告機電公司自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七日內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金37279.9元給被告廖某彬。

案例評析

該案中,原告機電公司因送貨業務承包給物流公司負責,進而裁撤公司的司機崗位,此後被告作為司機未再收到原告機電公司的送貨指令,原告機電公司在未與被告廖某彬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裡,一直未能向被告廖某彬提供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條件,因此被告廖某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通知原告機會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獲得法律判決支持。

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如果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有的用人單位不能採用正確的方法處理,而把員工晾曬在一邊,逼迫員工自己辭職,熟不知用人單位如果有上述的違法行為的,即使員工自己主動辭職,同樣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相關焦點

  • 勞動法規定,這幾種情況,員工主動辭職也能拿經濟補償!
    年後回來,發現不少朋友在後臺詢問我,如果員工不想做了,主動向公司提出辭職的話,是否能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這個問題,雖然一直以來我都有強調,員工如果因「個人原因」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經濟補償這一說法,但還是沒有起到很好的解釋作用,所以今天再來補充說明一下。
  • 誰說主動辭職沒有補償金?這三種情況主動辭職,經濟補償可以有!
    現在有不少人,因為無法忍受公司的各種「苛刻」行為,不得不辭職走人,另謀出路。走的時候咬牙切齒、心裡拔涼拔涼的,可也只是痛苦一下,卻從沒想過,公司的這種行為,你主動離職後,是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的。我們來看看常見的幾種可以維權、拿到經濟補償金的情況A:小A的工資構成是崗位工資+技能等級工資+績效工資,這個月,公司沒有發放技能等級工資,而小A的技能等級沒變,這個時候,如果小A提出主動辭職,小A是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的。
  • 不懂勞動法也沒事,記住這2條規定,員工主動辭職也有經濟補償!
    公司不服仲裁結果,決定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公司無需支付經濟補償,法院審理後認為,三期女職工依法享有休產假的權利,而且休產假期間公司不能降低工資待遇,而在公司存在違法行為的情況下,員工被迫解除勞動合同,主張經濟補償的做法有法律依據,仲裁委判決並無不妥,最後駁回了公司。主動辭職也有補償?
  • 員工 以個人原因,自願主動辭職的,公司要給經濟補償嗎?
    法律知識要點:主動辭職的用人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嗎?這是廣大勞動者經常提出的問題,今天小編就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來說說這個問題。勞動者主動辭職,用人單位要不要支付經濟補償,這要區別對待,主要看勞動者辭職的原因是什麼,原因分為兩類:一、勞動者主動辭職,完全是個人原因。
  • 《勞動法》規定:以下五種情形員工主動辭職也可以申請經濟補償
    我們不僅通過工作賺取工資用來養家餬口,對有能力有夢想的人來說更是展現能力與才華的舞臺。生活中因為工資待遇、環境等原因,大家都有更換工作的經歷。在很多人認識中,以為只有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才會有經濟補償。自己主動辭職是不會有任何經濟補償的,其實這種認知並非完全正確。
  • 2019勞動法:3種情況下,勞動者主動辭職,補償金或比年終獎高
    不過辭職聽上去容易,但是想要跟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比如說在解除合同時的勞動補償就不是輕易能拿到的,如果是勞動者主動辭職,基本上就跟補償金無緣了,但是也會有一些特例出現,2019勞動法:3中情況下,勞動者主動辭職,補償金或比年終獎高!
  • 依據這條法律,員工可以主動辭職並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從實體層面來講在現實生活中,員工主動辭職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因個人原因主動辭職,比如員工跳槽,覺得公司待遇不好,氛圍不融洽,加班太多,出差頻繁等等原因,主動提出離職,而一旦員工提出因個人原因離職,一般是拿不到任何補償的!
  • 主動辭職也能拿經濟補償金?這個可以有,但需符合六種情形
    "律師您好,看了您之前的文章,我發現員工被辭退的時候公司是要給經濟補償金的。可是我聽說有的同事主動辭職,公司也給了補償金。請問什麼情況下,主動辭職也能拿到補償金呢?"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勞動者獲得經濟補償金先看一個案例。王某於 2008 年 3 月開始在 A 公司工作。2014 年 7 月起,A 公司未依法為王某繳納社會保險。
  • 主動離職也有經濟補償?只要企業有三種情形,您就有權要求補償!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 遇到這種情況,就算是主動離職,也會有補償金!
    」中分析了「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三種情形以及以此為由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獲得補償金的可能性。今天介紹主動辭職可獲得補償金的另外一種情況: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仲裁委支持了李某單位支付其經濟補償金和報銷款的請求,公司不服經濟補償金裁決,訴至一審法院。一審中,公司主張因公司經營困難,資金緊張故拖延發放李飛工資,公司並非主觀、惡意,不應支付李飛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 記住勞動法這2條規定,即便員工主動辭職,也能獲得經濟補償金!
    當下我思考了一會兒告訴朋友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一個月薪10000元且在公司工作了5年的老員工,公司要辭退他必須得賠償50000元的損失,如果一個操作不當涉及違法辭退,那得賠償100000元!但如果是不給他漲工資讓其主動辭職的話,公司則是一分錢都不用給。
  • 怎麼樣的辭職理由才能獲得經濟補償?| 勞動法庫
    員工辭職能否獲得經濟補償金?要看辭職理由是什麼。一、因個人原因辭職的,基本上不會支持經濟補償金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比如「家裡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如果公司能夠舉證證明員工該辭職理由(通常在辭職信、離職交接表、或離職協議書中可找到辭職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持經濟補償金。
  • 被迫辭職勞動者如何提交辭職文書「建議收藏」
    筆者在發布《勞動者被迫辭職,用人單位理應補償》一文後,諸多的網友向筆者詢問稱,作為弱勢的勞動者常常遇到用人單位採用隨意調崗、無限期加班、降低薪酬等多樣的方式來逼迫自己向其提出主動辭職,但卻因為缺乏勞動法方面的專業知識,很多的時候被單位的HR管理人員玩弄於股掌之中,明明有道理卻因為知識匱乏而無法維權。今天筆者就網友詢問最多的兩個問題提出解答:▇如何正確辭職?
  • 員工主動辭職,哪些情況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員工離職,用人單位一般會給予經濟補償金(公司正常辭退)或經濟賠償金(公司違法開除)。 那麼,員工主動辭職,能否要求經濟補償?很多人都誤以為,在公司工作久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最後無論是什麼原因離職,公司都應當給補償,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般情況下,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補償的,但被迫辭職的除外。
  • 公司解僱員工可以給一定的補償,員工主動辭職還可能獲得補償嗎?
    其實這個問題用一個簡單的邏輯思考就可以解決,那就是誰有過錯誰補償。在勞動關係中,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雙方在勞動關係解除時,就要看是自己方會造成損失,還是給予對方造成了損失。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在法律的規定上,勞動者是佔據了一定的法律優勢。
  • 關於辭職的那些事!主動離職也能有賠償?離職賠償有哪些規定?
    近日好朋友張三找我聊天,對供職的公司一頓吐槽,老闆怎麼怎麼不靠譜、天天加班沒加班費、甚至勞動合同都沒籤。訴苦完了和我說準備近期辭職,我想了下問他辭職理由想好了嗎?工作證明等材料準備好了嗎?他好奇的說我主動辭職要準備這些幹嗎?我說那賠償你不想要了嗎?主動辭職也有賠償?
  • 公司存在剋扣員工工資、調崗的行為,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
    公司存在剋扣員工工資、調崗的行為,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我們知道,勞動法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用人單位隨意辭退員工是違法的。但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單位逼迫員工辭職的現象。有的單位要求解除合同,卻讓員工填寫《離職申請表》,又或者不直接解除勞動合同,卻大幅度降低薪資待遇、增加員工任務工作量、給員工調崗等方式逼迫員工自動辭職。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認定單位逼迫員工辭職的行為呢?
  • 這5種情況下,主動辭職也可以申請經濟補償,關乎每個人
    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是碎 月,大家可以關注碎月導師,每天都有新內容分享,那這期內容我們就來看一下失業補償這個話題。正是由於這個規定,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主動辭職的情況下,是不可以獲得經濟補助和補償的,那這裡需要提醒大家了,以下5種情況主動辭職的,都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別再傻傻的了,主動辭職也有補償,只要是這3種情況你都可以要求
    辭職在職場太正常了,花開花謝,人來人往,走了披紅的來了掛綠的。然而,對於辭職補償的問題就不一定全都清楚了,甚至有人工作換了無數,卻從來沒有拿過一分錢補償,這其中有的是屬於自己「放棄」,有的是屬於用人單位「裝憨」。但是補償這錢不管是否能拿到,至少要知道自己的權益。
  • 「律師提醒」遇到單位有這幾種行為時,千萬別離職,否則就中招了
    但老闆突然對你格外「關注」,給你很多任務要你在不可能做完的時間內完成的,你可要注意了,他可能是想逼你走;或者老闆突然找你喝茶時,你可要注意了,他也可能是想逼你走。為什麼呢?因為《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如果員工以個人原因向用人單位提出辭職的,公司是不用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