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來到我們經常會光顧的「北鬥星小放牛」餐廳吃早餐,這家餐廳是我們城市的名吃,已經成為了城市的餐飲名片之一,目前連鎖已經開到了石家莊、邯鄲等很多地市,在當前的餐飲界,大家都在說寒冬,而他們,卻是一路的春意盎然。
在「北鬥星」的發展史上,幾乎是沒有很大的波折,就是一直在平平穩穩,逐步發展,人們在議論起來的時候,總結了一個詞,叫「根深葉茂」。
現在關於北鬥星餐廳的各方面文章和視頻很多,大多都是探店性質的,如招牌餡餅的美味,訓練有素的服務員,衛生優雅的就餐環境等。
而它多於我來說,還有著更多的情懷,看見今天的繁榮時,我更多地想到的是1993年,在韓村路市場上的那家早點攤。
「北鬥星」的創始人是張志民先生,當時還是一名國企職工,由於母親下崗,父母在韓村路上開了一個早餐店,主營餡餅,手藝來自爺爺那裡的家傳,張總一開始只是利用業餘時間在父母那裡幫工,又要上班又要做生意,辛苦可想而知。
我那時年齡還不大,和周圍的夥伴們一直是早點攤的常客,餡餅的美味,雲吞的爽口,熱情的交流,讓那個攤位成為了我們的一個生活內容,幾天不去就會感覺缺些什麼,而在周圍,和我們一樣的大有人在,這些無形中讓這個早點攤先是成為了這個區域的名吃,後來在市區也慢慢有了名氣。
在我的記憶裡,即使當時是一個攤位的時候,他們的經營都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就是「貼心」,例如說那個時候沒有消毒設備,攤位上就有一口鍋,把碗筷等放在裡面煮來消毒,讓顧客一看就會感覺放心,這樣的細節比比皆是,也是逐步樹立他們在顧客心中品牌的關鍵點。
後來,就是慢慢為大家所熟知的形成品牌,發展擴張了,「小放牛」是做河北菜的子品牌,但即使「北鬥星」成為名牌小吃,被評為地方名吃,再進一步把店面開到其他地市,他卻一直有一個百姓心目裡的標識,就是「最貼近百姓生活的小吃」。
而在產品方面,從當初的招牌豬肉餡餅,到後來的餡餅系列,再到後來的河北菜系列,感覺就是一個「紮根深挖」的過程,無不以百姓的需求為前提,之所以在八面來風的時候能巋然不動,只因為那份根基的根深蒂固。
在前幾年餐飲界概念滿天飛的時候,他們不為所動,只是琢磨普通百姓最需求的是什麼,最貼心的是什麼,然後用心為百姓們準備好他們需要的早餐、午餐、晚餐。
在大家都在追求「做大做強」的時候,他們仍是心無旁騖,一心一意的研究如何做穩做久。
他們的最高原則就是一切從百姓需要為出發點的「貼心,真心,用心!」
點餐檯
早餐菜譜
現場製作的煎餅
透明廚房
免費小菜
簡單的早餐
招牌豬肉餡餅
就是堅守著這個最高原則,「北鬥星」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由一個早點攤發展成了連鎖名小吃,即使就在今天,百姓們到店裡,仍然體會到的是那種「貼心」的感覺。
所以說,在現在的餐飲界概念紛紛落地,大家紛紛喊苦的時候,不仿從自己的心出發,去感覺一下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是什麼,做餐飲需要滿足大家什麼樣的需求,生意的根基,紮根的土壤應該在哪裡?也許這裡面才有生存和成功的秘訣!
自然門美食e族 一心一意做價值!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