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的五種痛苦,你經歷過哪幾種?一個都沒中的真幸福

2020-12-22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雖說一個家庭是由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同組成的,而且爸爸還是一家之主,但是如今卻是越來越多的家庭是「喪偶式育兒」。

做家務、帶孩子都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林穎是一個全職寶媽,老公是業務崗,有時候會有應酬,林穎平時在家就是專心照顧自己的兩個孩子。但是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林穎越來越感覺很累,甚至產生了想要離婚的念頭。

兩個孩子一樣大,林穎每天從早忙到晚,連口飯都很難吃上,但是老公下班之後便是坐在沙發上大腿翹二腿,等著林穎做飯,連照看孩子都不願意,還會責怪林穎沒有準備飯。有時候林穎白天自己在家的時候,上個衛生間都不安穩,聽到孩子的哭鬧就會立即出去。

寶爸無作為,令全職媽媽想離婚

周末林穎和老公說兩個孩子要去打疫苗,和老公說了後,老公說自己周末有事情,讓林穎自己帶兩個孩子去。林穎徹底崩潰,回想起生了孩子後的點滴,老公從來沒有盡過一份責任,每天自己吃飯的時候要照看著孩子,睡覺的時候要照看著孩子,就連上個衛生間都不敢超過五分鐘。

一般「喪偶式育兒」的家庭中的寶媽承擔的壓力要很大,在日常生活中,寶媽也會有很多感到心累、痛苦的時候,特別是看別的家庭有「真正的父親」的時候,心中更是痛苦。

「喪偶式育兒」家庭中的寶媽一般都會遇到下面這五種痛苦:

1、獨自帶孩子去醫院排隊、掛號。

當寶媽因為孩子生病或者要打疫苗等原因,帶孩子去醫院的時候,因為要排隊掛號、取藥、付款,寶媽抱著孩子可能要站很久,非常辛苦。這時候在看到別家都是丈夫陪伴一起來醫院的,心裡也會很痛苦的吧!

2、獨自帶孩子,就連吃飯都不安穩。

孩子是最調皮的,稍小一點的時候總是會哭鬧,稍大一點又總是蹦蹦跳跳,孩子不論多大,都會讓寶媽十分擔心,如果寶爸不幫寶媽分擔帶孩子的任務,那麼寶媽在吃飯的時候也總是要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稍有狀況便要放下碗筷,衝到前線,就連吃個飯都不會安穩。

3、衣服上有奶漬和其他汙漬,被人嘲笑。

寶媽每日帶孩子已經十分忙亂了,更不會有時間來注意著裝,可能有時候後背被孩子抓滿手印都不知道,直到出去被路人指指點點後才後知後覺。如果老公在身邊看顧孩子,寶媽肯定也是有時間換衣服的。

4、在上廁所的時候,孩子突然哭鬧。

相信很多寶媽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但是自己又不能在上廁所的時候抱著孩子,只能把孩子放在衛生間門前,孩子一哭鬧便立即結束,如果寶爸在身邊就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啦。

5、寶媽自己生病了,照顧孩子同時又要擔心傳染給孩子。

寶媽每日忙碌,也是會生病的,但是生病後,如果寶爸不負責,那帶孩子的重任還是在寶媽這裡,寶媽只能拖著還未病癒的身體,小心翼翼地照顧孩子。

現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真的有很多,這樣的育兒,不僅寶媽會感到痛苦,就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有著很嚴重的影響,父親的缺席也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等方方面面的。那麼如果寶媽發現自己有遇到上面的這五種情況,也要開始改變自己的策略啦!

改變「喪偶式育兒」家庭現狀,寶媽只要做對下面這兩點:

1、寶媽對孩子要適當放手,讓寶爸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中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有很多寶媽都是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寶爸的,時間久了,自然就形成了「喪偶式育兒」 。但是育兒這件事,是不需要上崗證的,寶爸只需要用心陪伴孩子就足夠了。

寶媽平日裡不僅要對孩子放手,更要對寶爸放手,讓寶爸放心大膽地陪伴孩子,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2、寶媽不要自己承擔太多,多和老公溝通,多撒撒嬌

有的寶媽就是嘴硬,每次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憋在心裡,在帶孩子方面也是,一個人承擔了所有,自己不說,反過來可能還會責怪老公不體貼,這是不對的。

撒嬌的女人最好命,寶媽平時有什麼事情,可以和寶爸隨時溝通,撒撒嬌,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會輕而易舉地解決掉的,家庭也會更加幸福的!

各位寶媽,如果你家是「喪偶式育兒」,那你也要從自身尋找原因啦,給孩子一個有爸爸媽媽共同陪伴的成長環境才是最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的!

相關焦點

  • 「喪偶式育兒」的寶媽要經歷這六種痛苦,哪種佔一個,也讓人心疼
    文|西紅柿媽媽夫妻雙方締結夫妻關係,組成了一個小家庭,互相履行丈夫和妻子的責任。等到愛情結晶——寶寶的出生,就要履行為人父母的責任。但現在,很多寶媽都面臨著獨自照顧寶寶、獨自做家務的情況。這種情況,也叫做喪偶式育兒。
  • 我也經歷了喪偶式育兒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討厭一個人的話,就勸她結婚,再生個孩子吧!說真的,很多時候,婚姻在我們這一代人眼中早已經不像看起來那麼的美好了。雖然說現在很多男性也都能夠明白女性的辛苦,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喪偶式的婚姻。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還是就是媽媽的責任。孩子生病了,孩子磕著碰著了,都是媽媽沒有照顧周全。孩子身高沒跟上拉,孩子某些東西沒有學會啦。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位女性資質平庸,家庭條件一般,老公常年出差在外,一個人面對孩子,深陷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的模式之中,辛辛苦苦的維繫這個得來不易的家。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好一點就是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而丈夫的工作是銷售,經常出差在外,一個月能回家兩三天的樣子。
  • 中國式婚姻現「新暗傷」,比喪偶式育兒更讓人頭疼
    代代相傳下去,就逐漸衍生了「喪偶式育兒」教育。婚姻生活原本需要夫妻倆共同的經營,孩子的養育更需要父母都負起責任,如果一方缺失,必然會導致另一方不堪重負。有人說,母親就是天生就該去照顧孩子,24小時待崗,全年無休,隨叫隨到,而父親就是一個擺設,只要提供一顆精子,從此就能高枕無憂,對孩子不管不顧。雖說上面這句話有些誇張,可實際生活中,深陷喪偶式育兒的媽媽們每天過得日子,未必好得到哪去。
  • 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多少家庭不幸的開始
    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近些年越來越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出現在大眾眼裡。都說幸福的家庭靠兩個人不斷的經營,而不幸福的家庭有一個人不努力就夠了。對於有了孩子的家庭,守寡式婚姻更讓人絕望。因為他不但不管你,也不管孩子,整天還覺得自己是孩子,根本沒有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 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而「喪偶式育兒」,即使是滿腹牢騷的女人們,真要把它面對面甩給自家老公,恐怕至少也還要在心裡掂量一番吧?你想,他再怎麼「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好歹還是個「掌柜」呢。地位尚存。喪偶?直接變成不存在了啊!我估計,以「喪偶式育兒」觀點控訴男人們的文章,肯定引起過很多媽媽的共鳴。
  • 「喪偶式育兒」危害重重,除了傷害孩子,也正在摧毀家庭幸福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社會,絕大多數家庭都存在「喪偶式育兒」的現象,所謂的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缺失,如父母其中一方長期外出,或者待在孩子身邊,父母其中一方與孩子並無溝通交流,毫無情感輸出
  • 喪偶式育兒簡直太太太太太太爽了
    、採購、維修的事老公還是會做,但是職業女性兩手抓的痛苦,我全部都體會過。編程畫畫你愛上不上。沒想到,孩子一聽就急了:為什麼呢?我說:沒事,你就開始放心地玩吧孩子!今天開始,我不管你,也不罵你了。娃一聽眼淚都急出來了:不,我要學習!
  • 「喪偶式育兒」:她在乘風破浪,你怎能獨自退場?
    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得不勾勒美滿的幸福假象,在孩子念叨爸爸、抱怨爸爸不陪自己的時候,還得費力給爸爸掩飾、美化。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大了,自己老了,那位遠了。社會一直熱議的「喪偶式育兒」,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一幕幕上演,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劇終。
  • 新型「喪偶式」育兒:網上是慈父,現實中卻對孩子不聞不問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喪偶式教育,作為從前家庭的常態曾一度引發熱議。隨著現如今社會呼籲增強,也有不少男性開始重視自己的家庭。然而,近幾年,一種新型的「喪偶式教育」卻悄無聲息地出現,讓女性更為痛苦。楚媛和丈夫結婚五年了,孩子三歲。在外人眼裡,她的丈夫體貼老婆,關心孩子,簡直是「三好男人」的典範。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為什麼會出現「喪偶式育兒」第一,傳統觀念的束縛我們的一些傳統觀念認為,大老爺們應該幹大事,哪能幹洗尿布這些事兒。如果爸爸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甚至娃沒起床時就已經出門上班,娃晚上睡覺了還沒下班回家,對於這些爸爸而言,能做到休息時全身心陪伴孩子就已經非常棒了。當然了,有時間陪伴孩子還只是一個前提條件和客觀條件,並不是有了時間就可以成為合格的奶爸的。
  • 妻子每天為家奔波,丈夫天天網咖飯店,「喪偶式育兒」何去何從?
    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家庭? 人們總是喜歡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但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但凡丈夫能伸個手,幫個忙,妻子也不至於剛強到把所有問題都一人抗下。 這次曝光的26歲寶媽,又是多少人寶媽的真實生活的寫照,我們不得而知。
  • 關於喪偶式育兒,這部豆瓣9.2的劇,寫的有多真實?|《坡道上的家》
    很多人調侃說這是一部「不婚不育宣傳片」,因為它將「喪偶式育兒」,社會對女性的隱性歧視描寫的太深刻,太直接。(圖片來源於網絡)當全世界都在催婚催育催二胎的時候,這部劇卻在默默的影響著你,告訴你—— 想好了再去做。
  • 你的家庭是否也在承受喪偶式育兒?
    果果出生已經8個月20天了,我也有260多個晚上沒有睡過完整的覺了。不過,現在聽到他醒來哼唧的聲音我也可以閉著眼睛繼續睡覺,因為他有個不會裝睡的爸爸。聽到很多朋友抱怨說,自從生了孩子後,就體驗到了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孩子完全是給自己生的。在孩子的養育上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參與感也幾乎為零。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呢?
  • 「結婚三年,一個人生孩子坐月子,裝房子……」辛苦,喪偶式婚姻
    或許沒經歷過的人不會懂,但是經歷的人一定會很痛苦,這世界從來沒有什麼感同身受。軍人這個職業比較特殊,不能經常照顧家庭,所以嫁給軍人成為軍嫂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情,當初小艾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她的丈夫,結婚三年,也是真真切切的經歷了所謂的喪偶式婚姻。
  •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父親育兒的N種優勢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暑期還沒結束,有些家長已經被暑假作業逼瘋,然而其中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吐槽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是媽媽。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媽媽是絕對的主角,爸爸的角色甚至完全消失。這種現象被戲稱為「喪偶式育兒」。父親在育兒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 喪偶式育兒:誰給你的勇氣在育兒路上裝聾作啞
    喪偶式育兒指那種在家庭育兒方面基本是單方面的一個人搞定,育兒路上的另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處於沉默狀態喪偶式育兒誰都不想碰到,但是這件事婚前不一定能看出來,等恍然大悟的那天,卻發現為時已晚。喪偶式育兒模式中缺失的那一半,表現平平,屢屢逃避。
  • 機智的父母,在孕期,就開始預防「喪偶式」育兒
    「上門拜訪的時候,準家翁對待其妻子的模式,大概就是婚後丈夫對待你的模式。」這句話在心理學上是有據可依的:男孩子最初從父親身上學會如何成為一個丈夫,學會如何對待妻子。當然這並非絕對,其中影響因素還有很多。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則幾乎是絕對:自己育後會否遭遇「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媽媽的煩惱,爸爸的困境
    她在等待地鐵到來的人群中顯得格外孤單,周圍的目光逐漸聚集在她身上,可是她的聲音已經無法控制,對著電話另一端的人,帶著哭音大聲質問:「他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子,他做好哪一點了?」「孩子發燒在家,他出去喝酒把手機都喝丟了我還能說什麼?」「他賺不了幾個錢,我現在每天接送孩子還得工作做飯,我還怎麼多體諒他?」
  • 《三十而已》2天37次熱搜:顧佳當媽的修行,是一種喪偶式育兒
    出現喪偶式育兒的家庭,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爸爸由於工作原因,不能在家裡。另一種是爸爸對家庭的生活不重視,不參與。無論是哪一種,爸爸在家庭生活當中的參與度都很低,對於家庭幸福有很重要因素的夫妻溝通,親子溝通,都會因此而產生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