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莫雷,炸出中美文化差異

2021-02-19 外宣微記

  

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曾有過這樣的論斷:

| 當孫中山先生在廣東的時候,陳炯明便主張「聯省自治」,一省管一省,然後聯合起來。這是學美國。到今天偶然還有人有這樣的主張,在理論上是行不通的。因為它違反了中國人愛好和合的天性。《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

央視宣布暫停NBA轉播的聲明裡有句話正是國人「和合性」的表現:「任何挑戰國家主權和社會穩定的言論,不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眾所周知,美國社會有幾條「高壓線」碰不得,「種族歧視」是一例。全世界的公眾人物,要想在美國發展,都會自覺規避這條高壓線。作為公眾人物,心裡怎麼想別人不知道,但嘴上一定要「政治正確」。在美國,種族歧視言論絕對「不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同理,「挑戰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言論,是中國社會的「高壓線」,政治因素是一方面,錢先生提出的中國人「愛好和合」也是重要因素。我們觀察美國,會發現美國人的一些做法和言論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體制上不允許,情感上也難以令人接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直有聲音呼籲「獨立」,要「脫美」建國,英文代號叫「Calexit」。這種聲音不在地下,而在明面上,加州官方就有人為此奔走呼號。「Calexit」是否能實現暫且不論,至少這種聲音在美國不算「大逆不道」。加州人也清楚,「脫美」這個方案操作起來有點難,於是有人提出比較現實的方案:要把加州分解成若干個小州。加州歷來是民主黨重鎮。民主黨州長和川普對著幹就更不算新鮮事了。川普前腳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加州州長後腳便跟中國籤訂氣候變化合作協議,對白宮的權威不屑一顧。在「愛好和合」的國人看來,這種光天化日之下對抗中央、妄圖分裂國家的做法和言論簡直是瘋了吧。但,這就是赤裸裸的差異。錢先生說,西方人喜歡分,這可說是西方人的天性。他們亦有合,只是他們喜歡分的性格多過於喜歡合。用我們的思維方式看美國,會心生迷茫、不解;美國人拿他們的思維方式看中國,也會迷茫、不解。國際傳播難就難在這裡。文化、歷史、思維方式、價值觀的諸多不同,與複雜現實裹挾在一塊,不解和迷茫很容易轉化成對立和仇恨。莫雷若是懂中國歷史,懂中國人的「和合」,發推前可能會三思。作為國際化的公眾人物,其實要緊繃「跨文化」這根弦,要知道,在一國「屬於言論自由範疇」的言論,放在別國可能要炸雷。有些東西可以複製,但不好粘貼。莫雷這顆雷,竟不經意間炸出了中美在「言論邊界」方面的文化差異。這雷聲,也不會是絕響。

戲說中外

從華為辭個職,關你鳥事?

相關焦點

  • 中美文化的差異
    而這兩大國,在文化上的差異很大。為什麼會有文化上的差異,當然這有很多原因,比如地理原因,氣候原因,民族原因,地緣政治等等。但實際上,這些都可以算作次要原因,而中美文化的差異在哪裡?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差異,這就是本文今天要為大家分析與介紹的話題。首先,中美文化最大的一點差異,就是對誠信與謊言的態度。
  • 美專家:文化智商不夠難立足,莫雷就是一個例子
    NBA火箭隊總經理莫雷(Daryl Morey)發表支持港廢的言論,觸怒中國民眾。美媒指出,NBA火箭隊此次風波,凸顯美國公司的難言之隱。對於4日的不當言論,莫雷7日發文表示,「我無意冒犯火箭隊粉絲和我在中國的朋友們。
  • 懶熊體育:富哥專欄:莫雷辭職背後的真相
    莫雷也一直在耕耘中國市場,從早期的門戶時代就已開始,後來興起,他先是僱傭專人打理自己的帳號,發雙語,後來更是直接聘請專業數據營銷公司郵人體育來經營。在停更之前,他已經吸引超過20萬粉絲關注。有人追捧,也有人討厭,無論如何,莫雷稱得上NBA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總經理,沒有之一。
  • 赴美訪問學者們需謹慎對待中美文化差異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積澱,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卻只有200多年的歷史。中國與美國在文化上的差異是根深蒂固的,準備赴美的學生首先要融入美國的文化,這樣才能為自己在美生活及學習做好準備,那麼中美文化差異體現在哪些方面?
  • 從電影《刮痧》,來看中美文化的差異與碰撞!
    導語:從電影《刮痧》,來看中美文化的差異與碰撞!看完鄭曉龍導演的《刮痧》後,只有一個感覺:見微知著。從一種角度看,《刮痧》講述的是一個很小很小的事件。不同文化引起的悖論中西文化的不同,這是一句當下時髦的用語,但在許多時候,它是抽象的,並常常抽象到似是而非的地步。但在《刮痧》中,這種不同文化的存在和相互之間不可避免的碰撞,卻是實實在在,是有血有肉的。孩子不舒服,爺爺給孫子刮痧,在中國民間,這是一種治病的手段,是一種人道的表現,因為這種醫療方式,在中國已流傳了幾千年,早已成為了一種傳統,而且具有文化的意義。
  • GMAT關注:淺談中美職場文化差異
    這的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尤其是現在中美合作越來越多,人員外派數量成上升趨勢。有報告稱,2013年,約40%的美國公司派駐海外的員工人數超過了2012年。有些員工會對即將派駐海外的管理人員提供跨文化培訓,但有些公司卻指望人們自己解決文化差異問題。
  • 富哥專欄:莫雷的蠢和火箭的難
    莫雷的問題,是NBA日益鼓勵的政治表達和不真正理解並尊重中國國情的集中爆發。沒有配文,就一張圖。隨隊來日本打季前賽的火箭總經理達雷爾-莫雷,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張圖,圖上有字: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KONG (為自由而戰,和香港在一起)。
  • 中美大學生激辯「價值衝突」 文化差異引「碰撞」
    圖為活動現場的中美兩國學生代表。 張一辰 攝  中新網西安5月15日電 (記者 張一辰)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繫日益緊密。15日下午,在陝西師範大學,來自中美兩國大學生就本國「文化符號」、教育和就業等問題,進行了一場辯論交流。  據了解,此次中美大學生對話交流以「走出全球化的價值衝突」為主題,旨在通過兩國大學生的思想「碰撞」,搭建起中美大學生的互動平臺,加深對彼此文化的了解。
  • 中美教育標準的差異有哪些
    美國的多元文化,能夠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世界多樣性,尋找到更豐富的生命意義。精英圈子的「發小」情誼,也是人生的寶貴財富。而這些價值,也正是吸引高淨值家庭送孩子低齡留學美國的根源。當出國留學變成潮流時,競爭態勢自然水漲船高,錄取條件也日益嚴苛。
  • 中美職場文化四大差異:有哪些坑要注意避免?
    作者從自己的親身經歷(背景如下)和了解到的大大小小公司的情況中,發現有很多中美職場和商業文化存在的巨大差異,導致職場上的溝通和業務合作出現很多坑,而最後導致雙方或者是不歡而散,或者是浪費了巨大的精力和商機。大部分的人會把這些差異簡單歸結為職場上某些個人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和業務技能。
  • 從成語故事和俗語談中美文化的差異」講座舉行
    從成語故事和俗語談中美文化的差異」的學術講座,講座於主樓A座103室舉辦,由中文系系主任李慧教授主持。朱教授是參加人文學院「融匯與承繼:『絲綢之路』文化研究國際論壇」的特邀嘉賓。 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反映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美國聖母大學終身教授朱永平先生給交大學子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講座。他把中國成語故事「愚公移山」、「華封三祝」、「肝腦塗地」、「滿招損謙受益」等作為切入點,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他在美國教學和生活的經歷,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他首先向在場師生發問:「『你家有幾個人』與『你家有幾口人』,有什麼不同?」
  • 莫雷事件引起中西文化碰撞,這局如何破?聶衛平:說了就承擔後果
    最近這幾天,相信關注新聞的人都知道有關NBA火箭隊總經理在個人社交媒體發表有關涉港不當言論上演到中西文化碰撞的戰爭,事情的起因就是莫雷公開稱:「為自由而戰,和香港在一起(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kong)」。
  • 中美飛行員數量差異
    首先通過對比可以看到,中美目前在民航飛行員方面差距還不是很大——美國為16萬,中國為2萬,美國大約是中國的8倍。   而差距最大的地方卻是大多民間飛行愛好者所持的駕照類型——私用駕駛員執照。美國私人飛行駕照持有者16.2萬,而中國只有2642人,相差61倍之多。
  • 外報:中美文化差距似「米老鼠」與「黑貓警長」
    但從另一個角度,中美的文化也有相融合之處。對於可調和的,可以努力讓兩種文化相互趨同,對於不可調和的則要讓雙方都明白,認識和接受差異。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大選年的總統選舉辯論,議題都會集中於經濟與外交軍事政策,前者有關於民眾的生活,選民往往採實用主義的短期行為立場,後者則有關於美國的利益,選民則往往呈現理想主義的短視觀點。
  • 論中美文化差異與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
    近年來,不少中外會計學者致力於會計與文化之間內在關係的研究,令會計學術界耳目一新。尤其是各國文化對本國會計準則制定的影響方面的研究,對於協調不同國家會計準則或會計慣例之間的差異,促進國際資本的流動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無疑具有積極意義。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雖屢經變革,但其文化傳統延續至今,經久不衰。
  • 趙一凡論中美五大差異︱緣起:費孝通與費正清
    2009年,我計劃寫《中國與美國》,以便比較中美文化。然而七十年來,有誰真正邁過了這道高聳的門檻?遍覽群書之餘,我不得不承認:美國的費正清教授,是為中美兩國第一個成功者。1947年費正清出版《美國與中國》,開創了中美文化比較。同時,中國的費孝通教授,也注意到中美比較的緊迫性,隨即在清華園中,發起一個專題研討班。解放後,費先生的研討,先是遭遇困難,繼而被擱置。
  • 【中美醫療產業比較系列】「瑪麗發錯藥」的中美差異
    經濟觀察報 David Jaimovich/文 中美醫療服務,它們確實存在著差異,我長期呆著美國,但也和中國一些大三甲綜合醫院有些合作,還走訪了這些醫院。此外,作為國際質量資源機構QRIntl,服務範圍涉及到了全球五大洲。主要在思考,如何為全球的患者就醫安全提供更多的科學指導。
  • 我所看到的中美網際網路差異
    整理所有思緒後,發現最大的感受在於:中美兩地巨大的環境差異與歷史背景,導致了兩國人的價值觀、生活觀有巨大的不同,正是這種差異決定了中美網際網路真正的差異。本文不想引經據典,不想翻各類資料佐證,僅僅是和讀者朋友們聊聊我所觀察到的生活與價值差異,導致了哪些網際網路建設的不同。
  • 莫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火箭老闆寧為莫雷食言
    火箭1-4遭湖人吊打後,球迷甚至忍不住想看到莫雷的下場。莫雷事件發生之後,NBA總裁肖華明確表示:不會因莫雷的言論,而對莫雷作出懲罰。火箭老闆費爾蒂的雖然未明確表態,但也未對莫雷作出任何處罰,莫雷依舊擔任火箭經理職位。因為遭到中國球迷的集體抵制,火箭隊的經濟損失超過2500萬。此外,阿迪、安德瑪等知名體育公司,也暫時中止了與火箭的合作。
  • 美國媒體開始反思,指責莫雷就是「老鼠屎」
    而昨天晚上的深圳賽有了明顯的變化,雖然主辦方制止了球迷們攜帶國旗標語進場,可是仍舊有一些球迷堅持與主辦方抗衡,他們自己印發的一些小標語上面用中英文寫道:「莫雷必須道歉,堅定一個中國,我們反對暴力」三五成群的組成一撥人,讓過往的球迷看到。還有一些球迷更加的機智,雖然身披湖人球衣,但是裡面的衣服卻大有文章,上面印出來一些抵制莫雷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