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我們如何調適心理?

2020-12-12 澎湃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全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同時也使人們心理上產生了突如其來、無所適從的感覺,這可能會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如驚恐發作。

驚恐發作有什麼表現

驚恐發作可以有一定的預期性或促發情景,也叫做急性焦慮發作。主要表現為突然的緊張、擔心、害怕、恐懼,同時伴有強烈的植物神經反應(非軀體疾病性或藥物性的心慌、氣短、胸悶、頭暈、發抖、出汗等),有失去控制感、瀕死感或大難臨頭感覺,一般發作持續幾分鐘到幾十分鐘,能自行緩解和停止。舉幾個例子:

對新冠肺炎極度恐慌的一些人,當Ta處於人群密集(如菜市場、商場、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等)、密閉或狹小空間(如電梯、無窗戶的房間)、無人獨處或空曠的廣場等環境中,均極有可能就會引起驚恐發作,突然出現胸悶、心慌、暈厥感、窒息感、瀕死感等表現,而當Ta離開這類場所後,症狀也會逐漸緩解;

有的被隔離人員,因過於關注自身生理狀態的變化,不小心咳嗽了幾下,就突然非常擔心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極度擔心害怕,也可能會引起驚恐發作;

因為親人患病或離世,原本心情已經平復,但過了一段時間,可能突然出現出現心悸、胸悶氣短、顫抖、頭暈、手腳麻木等症狀,檢查沒有發現軀體疾病,這種情形也可能是驚恐發作。

疫情下驚恐發作的原因分析

01

疫情形勢嚴峻,病毒傳染性強,生命健康處於危險之中所引起的不確定、不安全感

02

疫情防控期間,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出行方式等發生了很大改變,具有高度不適應性

03

疫情信息泛濫,過度關注和過度解讀,持續時間長,容易陷入焦慮和恐慌中

04

個人特質較為敏感,平時精神緊張、壓力大或身心疲憊,疫情下加重焦慮、不安等情緒

驚恐發作的自我調適

01

坦然接受驚恐發作

當首次驚恐發作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自己得大病了、要死了,全家人都很緊張,並緊急送醫院急診科治療。如果再次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學會覺察自身狀態,確認自己是否驚恐發作,並回想「以前我也有過這種類似的感覺,這次也可能是」,再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和以前的治療經過,並從中發現積極的、可能為生活帶來改變的信號,逐漸認知驚恐發作不是大病,是常見的心理疾病,由此坦然面對,減少迴避和逃避等不良行為。

02

順其自然緩解症狀

驚恐發作時緊張的心情、壓迫的感覺和軀體的激烈反應,會令人極為痛苦,越是反抗可能越為痛苦。嘗試調節呼吸,內心暗示自己「馬上就會過去的」,感受生理應激反應逐漸平靜。

03

學習壓力管理方法

通過適當體育鍛鍊或傾訴、哭泣、宣洩、按摩等方式來管理壓力,放鬆身心,釋放壓力。規律地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特別是有氧運動,可以釋放精神壓力和緊張感,也可以做些平時喜歡做的興趣活動,如看書、聽音樂、畫畫、下棋等,通過轉移注意力來放鬆身心。

04

保證規律飲食作息

作息規律,不熬夜,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飲食健康,均衡營養,少吃高糖食物或飲料,遠離菸酒和咖啡,提高身體自身免疫力。

05

尋求社會支持加強人際連接

在疫情面前,加強與他人的連接,可以有效抵禦自己的孤獨感和無力感。可以和家人、朋友和同事多溝通,互相鼓勵、打氣,因為疫情影響不方便見面時,可以電話、視頻、郵件等進行溝通,讓自己積極找到可以依賴的力量。

06

掌握放鬆方法

驚恐發作患者會持續感到壓力和焦慮,特別是時常擔憂下一次發作會何時降臨。通過掌握幾種常見的放鬆技術,如呼吸放鬆法、蝴蝶拍、漸進式肌肉放鬆法等有助於釋放這種緊張、焦慮情緒。

07

尋求專業心理指導

如果驚恐症狀反覆發作,無法自我調適,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心理救援(惠州市心理援助熱線0752-2234880),或通過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訂閱號、惠州睡眠心理健康訂閱號進行諮詢及預約睡眠心理科門診就診,避免症狀加重。

放鬆方法介紹

1.呼吸放鬆法:

①採取一個舒服的坐姿,或半躺著;

②緩慢進行深呼吸,腹式呼吸,鼻腔吸氣,嘴巴呼氣;

③在頭腦中想像,所有的壓力和負面情緒都隨著呼氣排出體外;

④重複以上步驟,每次練習3-5分鐘。

2.自我安撫的「蝴蝶拍」:

①雙臂在面前交叉,右手放在左肩或胸前上,左手放在右肩或者胸前;

②專心想像自己安全或平靜的地方,聚焦於積極的想法,感受身體和思維的感覺,不加修改、抑制和判斷;

③有了安全的感覺後,慢慢輕拍你的雙肩,像蝴蝶扇動翅膀一樣,緩慢地、有節奏地交替擺動你的手,左一下,右一下為一輪,4-6輪為一組;

④緩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緒和身體感受,觀察它們,不去評判它們;

⑤如果好的感受不斷增加,可以繼續下一組蝴蝶拍。

3.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①取一個舒服的坐姿,或半躺著;

②腹式呼吸放鬆;

③當內心平靜後,分出一點注意力,漸次去感知頭頂、額頭、臉頰、下巴、脖子、肩膀、胳膊、胸口、背部、腹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腳背、腳掌等身體部位,感知身體的同時,用意念去放鬆身體各個部位。

來源 | 健康惠州

整合 | 仲愷發布

了解疫情信息和仲愷權威信息

請關注「仲愷發布」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標題:《特殊時期,我們如何調適心理?》

相關焦點

  • 孕產婦居家如何調適心理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曉青)居家期間,孕產婦出現焦慮、煩躁、睡眠差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如果出現壓抑、脾氣大、整夜睡不著等焦慮情緒過度的情況,就需要做適當的心理調整了。8月18日,烏魯木齊友愛醫院(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友愛醫院院區)心理睡眠科首席專家李新敏,就孕產婦居家期間如何做好心理調適給出專業建議。
  • 「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孕產婦居家如何調適心理
    新疆網訊(記者李曉青)居家期間,孕產婦出現焦慮、煩躁、睡眠差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如果出現壓抑、脾氣大、整夜睡不著等焦慮情緒過度的情況,就需要做適當的心理調整了。8月18日,烏魯木齊友愛醫院(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友愛醫院院區)心理睡眠科首席專家李新敏,就孕產婦居家期間如何做好心理調適給出專業建議。
  • 心理健康小知識丨重大考試後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雖然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考試之一,但進入大學之後你們還會經歷更多的人生「大考」,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經歷人生重大考試時如何做好心理調適。調適方法:當你預估考試發揮不理想而尚未發布成績時,這段等待是最煎熬的。對此,我們應該避免過分自責,可以去回顧自己或和親密的家人朋友分享他們當年高考以及人生重要關頭或艱難時期的經歷,明白來日方長,無論高低起伏都是一種狀態,我們要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可能的挫折。
  • 【心理資訊】疫情宅家,如何做好情緒調適?
    抗疫宅家期間,我們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體驗。一方面,少了外出與親朋好友的聚會、打亂了原本的出行計劃,可能會覺得有些失落、沮喪。另一方面,長時間呆在家裡,可能會讓我們覺得有些煩悶、焦慮。其實這些都是很正常、可以理解的情緒反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會。
  • 非常時期,專家教你如何用中醫調適身體 →
    非常時期,專家教你如何用中醫調適身體 → 2020-03-09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大調適"藥方"給心理"消毒"
    如果自我調節效果不佳,必要時可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尋求心理醫生幫助。「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擊。」就如何調整狀態提出5點建議。第一,制定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第二,鑽研一件事情。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並且享受這個過程。第三,找到一種支持。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第四,進行一項鍛鍊。
  • 「心理疏導」復學心理調適指南之幼兒、家長、教師篇
    6月1日,我們即將迎來幼兒園開學複課,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孩子們需儘快調好狀態,提高心理素質,以健康樂觀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幼兒園生活中,這是我們共同的期盼。為此幼兒園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心理調適指南。
  • 疫情對小學生學習心理影響的調適研究
    疫情期間,無論是線上學習階段還是恢復學校教學、邊防疫邊教學階段,家長及教師反覆跟學生強調要減少跟家庭成員之外的人接觸,學生或者要在現實中跟同學與教師保持合理距離,只能通過線上與同學、教師交流,所有可以與同學、教師之間展開的人際交往都大大減少甚至暫停等,都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正常時期豐富多樣的社會交往中抽離出來,而放置到比較單一的家庭交往或者線上學習過程之中,學生諸多的交往、合作遊戲等能豐富學生心理的活動都無法或很少進行
  • 在疫情常態化下醫務人員如何心理調適
    在疫情常態化下醫務人員如何心理調適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下,醫務人員該如何調適心理?11.尋求專業幫助:如出現無法入睡、情緒低落、焦慮、心慌等症狀2周不能緩解,影響工作,可找專業精神心理醫師幫助,通過遠程方式進行(如語音、視頻、電話等)接受一對一心理診療和團體心理諮詢。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在此次疫情中,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心理狀況或多或少都受到一定影響,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該如何進行心理調適來促進心理健康? 四 積極尋求資源 在疫情的壓力下,我們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政府和社會機構也提供重要保障,這些都是幫助我們維護心理健康、保持平衡的重要資源。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或有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時,要積極向他們需求幫助。
  • 高考在即,心理如何調適?資深心理諮詢師為考生和家長支招
    以往當考生進入到最後的衝刺階段時,最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而今年又是一個受疫情影響的特殊年份,許多考生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安全感。那麼在今年高考前夕,考生應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舒緩壓力?考生家長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資深心理諮詢師武志紅,以及「看見心理」工作室資深心理諮詢師王宇赤,讓他們來為考生和家長支招。
  • 峰度大講堂之心理健康維護與調適
    為了讓員工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正確緩解壓力,舒緩情緒,健康快樂工作,10月29日下午,峰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會舉辦「心理健康維護與調適——心理健康講座」,由武進區總工會「訂單式」培訓講師鍾小燕為員工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心理疏導課。鍾老師從調整認知、管理情緒、釋放壓力、提高情商、珍愛生命、學會感恩、培養逆商七個層面進行闡述,旨在解讀心理健康,探尋心理調適的秘密。
  • 大學生居家戰「疫」的心理調適與自我修養
    長期處於居家學習生活的大學生不僅要完成正常課業任務,同時也面臨著網絡學習、課業壓力、就業壓力以及和家人相處等問題,諸多矛盾積累必然會加劇其焦慮或抑鬱情緒,戰「疫」期的心理調適成為這屆大學生的一堂「人生必修課」。
  • 攜手戰疫|師大線上心理諮詢、心理調適指南為你解憂!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全校師生心理健康服務,消除或緩解因疫情給大家帶來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我校「向陽花」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已開通免費在線心理諮詢服務,幫助廣大師生在疫情期間加強心理調適,舒緩情緒,有效維護心理健康。
  • 中高考後,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調適
    度就是邊界,至少包括心理邊界、行為邊界兩個方面。北宋文學家範仲淹在其名著《嶽陽樓記》中說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說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它告訴我們不要在乎別人的說法,必須要堅持自己的主張,要有主見。中外大家們的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發人深思,給人啟發,對中高考後孩子的心理調適很有指導意義。2中高考後的暑假期,既是孩子心理問題高發時期,也是調整情緒改善狀態的重要時期。孩子們要關注心理健康,調節好情緒,調整好狀態,養精蓄銳,備學備戰。家長作為監護人,要做好幫助引導,使孩子度過關鍵的過渡期。
  • 【戰「疫」課堂】居家防疫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疫情?有什麼樣的心理調適方法能夠擺脫負面情緒?輕度的緊張和焦慮可使人能夠迅速進行有效的防護和理性的應對,然而過度的緊張往往會造成高度恐慌,嚴重地影響到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抵抗力,甚至對周圍其他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
  • 惠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給家長、孩子的心態調適建議
    健康心理成就健康人生。在全國上下復工復產復學之際,惠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分別為家長、學生分享了調適心態的十條建議。讓我們的心靈灑滿陽光,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吧。
  • 返校復學心理調適...
    如何為「神獸們」返校心理上做好準備,不少學校送出心理調適錦囊。舒緩孩子情緒的同時,家長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父母教育理念要一致,切莫雙方衝突讓孩子沒了方向。【線上家長會客廳舒緩焦慮】一位焦慮的媽媽擔心:孩子本來學習成績很好,在線學習後,玩手機的時間長了,竟然還發現孩子半夜裡悄悄爬起來,偷偷躲在被窩裡打遊戲。
  • 安徽人文講壇本周日開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何及時調適心理
    本期的講座,講席嘉賓範和生將和大家說一說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下的心理調適。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認知不確定導致心理恐慌蔓延;長期緊張狀態引發負面應激反應;公共衛生危機全球流行加劇社會焦慮惡化;長期人際隔離形成大範圍社交恐怖氛圍。如果您對如何進行心理調適感興趣,可於本周日下午3 時前往省圖書館東二樓學術報告廳聽講。
  • 考後心理調適!團區委開設輔導站呵護考生心理健康
    原標題:團區委開設輔導站呵護考生心理健康 隨著2020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如何引導考生做好高考後心理調適,是擺在考生和家長面前的又一次「考驗」。近日,團區委下屬社工組織,手拉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設青少年心理輔導站,通過線下面對面服務的形式,免費為高考學生及家長提供心理疏導,及時解決青少年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