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新昌花木
呂恆吉,又名呂初泰,也是學識淵博、文筆佳勝的散文家,他的《花政》至今尚珍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中,而電子版已從網上下載,這是值得慶幸的。筆者以閒暇,時時讀之,每有收穫。該書有序言三則,除王季重外,還有王祚遠、凌濛初二序,值得再為之介紹。
先說王祚遠,其序不長,全文如下:《題呂恆吉花政紀》:吾伯兄季重,以鞭風激電之士,觸日幹雲,之乎而煙霞成癖,臥老林泉,千秋之業,不禁五指間時時流出,紀遊、遊喚諸刻,摽奇舉奧,鼓吹山靈,海內士人,毋論罕儷,即得其一字品題,亦堪不朽。乃季重顧矜重,少許可,予亦拊心,信然之。
一日,南明呂恆吉,手所撰詩文及花政紀謁予,予稍稍一讀,即若有會,不覺擊節贊曰:快士!然安得吾季重共相忻賞。恆吉起謝,我故從季重所來,季重,我導師也。及一再披讀,果季重之題詞在,亦呼恆吉為快士雲。夫物快則靈,否則蠢,士快則仙,否則凡,物之靈,能沃雲蕩霰,領氣生情,士之仙,至耳飛目掣以為綜,鼻語手談以為用,季重此刊圖泉石,恆吉以此銓序芳蒼,皆挾霧凌煙,居然玄賞,題蕉詠柿,不落凡腥,恆吉勉之哉。
千秋之業,當以付之,毋使吾季重俽俽久壓公蕁徒為世所不容,誠幸之。元葛山人王祚遠。
從此序言,初看以為王為王季重家族人物,其實非也。據查,王祚遠,字無近,明朝貴州普安衛(今貴州盤縣)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1603)舉人。四十一年(1613)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充經筵講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事掌院事,轉吏部左侍郎,晉尚書。
少負異書,下筆萬言立就,試牘不起草,既成而後補之。充經筵講官時,丰儀秀整,音吐洪亮,頗受明熹宗朱由校器重。明熹宗朱由校專門賜詔嘉獎,授他通議大夫。明崇禎初年(1628)還鄉。後卒於家,所著詩文甚富,所惜其集無存。書法尤工,喜作行草,兼帶章草味。《黔詩紀略》錄其詩一首。難怪其序,文採極好,手跡也龍飛鳳舞,是書法家一流人物。
而凌濛初序手跡也瀟灑不群,惜辨認甚難,只錄其與作者呂恆吉相交往部分如下:於時乙丑,大計吏,恆吉適以舉明經上春官,與餘同羈跡長安,既目擊銓政次第矣。以此可知,他們曾同赴京城參加官吏考核,而相互欣賞熟悉。此長安也許是當時京城北京的代名詞。
查凌濛初介紹,其生平如下。凌濛初(1580~1644)明末小說家。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別號即空觀主人。烏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聰明好學,12歲入學,18歲補廩膳生。但自後累困場屋,抑鬱不得志。崇禎七年(1634),因拔副貢授上海縣丞,63歲升徐州通判,並分署房村。
次年蘇北山東一帶爆發農民起義,凌濛初進見淮徐兵備何騰蛟進「剿寇十策」,後又趁農民軍新敗,單騎入農民軍勸說接受招安。十七年,與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對抗,憂憤嘔血而死。凌濛初著作極為宏富,但他最主要的成就還在小說和戲劇創作方面。小說方面的貢獻是編寫了擬話本小說集二拍(《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他還創作過雜劇9種,有《虯髯翁》、《顛倒姻緣》、《北紅拂》等。在凌濛初的所有著作中,以「二拍」影響最大。
而王思任(季重)序則云:恆吉父薄遊南北,常著書劍廁牏之末,又感懷知已萬裡炙絮,以故得乘間訪名山勝跡,所著有閩粵燕蜀遊等詩,而花政則居天姥為垣,沃洲為槿,其家山廳事之所容與也。
這說明呂恆吉之詩紀遊歷,為其著作外篇,花政紀家事,可以內篇視之。其閱歷豐富,交結廣泛,仕途蹭蹬,歷經宦海,都為他花政留存人間數百年而享有盛譽提供必要條件。新昌古代著作之林中,有此一書,當別開生面,為士林增重。故又錄此而與親們共享。
唐樟榮雨窗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