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北飲食文化之爭:今日方知誰發明餃子和湯圓

2020-12-20 唄媽美學

感懷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思念最真,嘴饞最切。這一天,將鬱悶冰封在寒冷之中,給幸福貼上美味的標籤。南湯圓北水餃之爭悄悄開始了,今晚你們家的餐桌上是湯圓還是餃子?是圍爐涮羊肉還是吃年糕?南北飲食文化的巨大差異,也成了年輕情侶或夫妻爭論的話題。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我們的老祖宗們告訴我們,這一天,要認真對待我們的胃。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餃子和湯圓呢? 歡迎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

餃子的發明與冬至節氣有關。傳說古代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恰逢大雪紛飛的寒冬,他發現一路上許多百姓因為嚴寒而凍爛了耳朵,張仲景就用驅寒活血的藥材攪拌在肉餡裡,再將麵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狀,熱湯煮沸後分發施捨給凍傷的災民。大家親切的叫這種食物「捏凍耳朵」也就是後來我們吃的餃子的原型。「吃了餃子不怕凍」是一句神奇的諺語,體現出古人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的美好願望。現如今餃子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美食,還風靡海內外備受推崇。原來餃子是張仲景發明的啊!

而湯圓的誕生更為傳奇,此間還有一段關於東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有一年冬天一場大雪,東方朔到御花園幫武帝摘梅花,看到一位因為思念親人的宮女欲跳井,東方朔救下這位叫元宵的宮女,她想無法在父母身邊盡孝便異常痛苦便自盡。足智多謀的東方朔告訴武帝:「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姑娘做湯圓最好,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敬奉火神君。並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點炮放煙花消災解難。宮女元宵的父母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終於見到元宵,所以元宵(也叫湯圓)是漢武帝時期宮女發明,東方朔推廣的。

無論是湯圓還是餃子,都是南北方的人們對冬天生活的合家團聚的美好嚮往,一碗溫暖的湯,濃濃的親情,足以驅散冬天的寒冷和鬱悶,帶來身心的舒暢。所以湯圓和餃子誰重要又有何妨?吵架弄得大家心情都不好,得不償失。如果張仲景和東方朔還在,恐怕要讓他們貽笑大方。每天讀寫繪,發現和探索生活的美。歡迎轉發和收藏本文。

祝大家冬至快樂!你們今天吃餃子還是湯圓?你更喜歡哪一個?歡迎留言評論。

讚一個bei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據說,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
  • 冬至,你們吃餃子湯圓了嗎?
    轉眼就是冬至的到來,你們都吃餃子湯圓了嗎?南北差異化,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不論是大節日還是小節日現在的人都講究一個儀式感,早晨起床手機開始震動,來自於朋友冬至的問候,讓我開始對節日有了依存感。餃子對於中國人來說,吃的不光是一種美食,也是一種節日的氛圍,團聚的味道,更是一種文化。尤其是對離家遠行的遊子來說,餃子就是家的味道,吃了餃子就是過節了。由此可見,不論你是哪裡人,恐怕都無法拒絕這樣的一道既美味又治癒,並且極具傳統文化情懷的美食吧。
  • 冬至美食消費數據:湯圓餃子銷量首次打平手,韭菜雞蛋餡餃子受關注...
    冬至這天也有「北餃子、南湯圓」的節令飲食消費文化。今天,你吃餃子還是湯圓?12月21日,天貓發布了冬至期間消費數據報告、同時小紅書也發布了冬至美食搜索數據。快一起來看看,今年的冬至有哪些不一樣吧!湯圓餃子銷量首次打平手牛羊肉消費同比增長達45%根據天貓超市冬至期間消費統計顯示,大江南北消費者對兩款時令美食鍾愛有加,銷量對比幾乎平手,為歷年來首次。
  • 多力冬至到一場南北大戰的開始
    但這也是一場南北大戰的開始北方人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南方人說:「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一碗湯圓,一盤餃子走過南北不過,>不管吃餃子還是湯圓最好能夠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頓熱乎飯從胃暖到的心,冬至不冷冬至快樂!
  • 200組家庭比賽包餃子搓湯圓!「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
    在廣東,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可見冬至在廣東人心目中的地位。在冬至即將來臨之際,12月19日上午,2020年文化年曆「時令東莞」系列活動之「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在市文化館東門廣場舉行,200組家庭、600餘人齊聚一堂,舉行了場面壯觀的包餃子、搓湯圓比賽。
  • ...包餃子搓湯圓!「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活動舉行
    在廣東,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可見冬至在廣東人心目中的地位。在冬至即將來臨之際,12月19日上午,2020年文化年曆「時令東莞」系列活動之「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在市文化館東門廣場舉行,200組家庭、600餘人齊聚一堂,舉行了場面壯觀的包餃子、搓湯圓比賽。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作為農耕社會節氣中的重要一員,從古至今都深受百姓重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具有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我國的冬至飲食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異。由於不同地區製作食物的原料和方法不盡相同, 以及風俗習慣和飲食喜好的差異, 因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北方—水餃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自然就是以食取暖了、以食治病,就這樣經過數千年發展,就形成了獨特的冬至美食傳統。至今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但隨著各地區文化習俗的差異變化,餛飩、餃子、湯圓、年糕、冬節圓、赤豆粥、牛羊肉等這些其實都成為了冬至時令食品,那具體什麼地方吃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聊!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昨天冬至,po圖秀一下「冬至吃了啥」順理成章地承包了本編朋友圈一天的精彩。我原天真地以為冬至不就是「南湯圓北餃子」嘛,看了微博朋友圈才發現,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湯圓、餃子、餛飩、火鍋、羊肉湯...簡直是美食大賞。
  • 冬至:南北習俗大比拼,這不只是湯圓和餃子的PK
    2.南方習俗:吃湯圓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 上海習俗|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但每到冬至,朋友圈一些熱心人就會友情提醒:姐姐,別忘了吃餃子。剛開始,姐姐不以為然,回敬一句謝謝,然後打開冰箱取出一袋速凍湯圓,放在鍋裡燒開,吃上一碗,渾身熱騰騰的。是人總有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並根據不同的時令吃各種東西。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但長夜難熬,天又冷,吃點耐飢的東西,安穩地睡個好覺。於是,根據不同的地方,吃點不同的食物。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今天,不妨從歷代名人筆下的詩詞,來一起了解下南北方過冬至,到底都有哪些不同?一、過冬至,到底吃什麼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尤其在慶賀重要節日的時候,人們在「吃」的上面就尤為重視和講究。而經過千百年來歷史進程的演變,不同地區在冬至也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
  • 今日冬至|吃餃子吃湯圓都是福至
    意思是冬至這一天,應該養生靜心地度過。古人對冬至的重視可見一斑。時至今日,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北方有諺語:冬至到,吃水餃。南方也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冬至節氣?有的地方竟吃湯圓,飲食文化差距太大了
    有的地方竟吃湯圓,飲食文化差距太大了又快到了我們一年一次的冬至啦,冬至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還有就是新年、寒假還有最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冬至吃餃子啦,年年冬至都不能出去和朋友一起玩,都被媽媽叫回家吃餃子,告訴我家裡人團團圓圓的才叫家。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各大城市冬至都吃什麼。
  • ...一起過冬至嘍!——情暖冬至,傳承文化《餃子和湯圓》親子閱讀活動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時間點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它不但是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今日冬至,餃子湯圓你pick哪個?
    今日冬至,餃子湯圓你pick哪個?冬至有三層含義一是陰極之至,陰氣最盛的時候二是陽氣始至,陽氣萌生的時候三是日行南至,陽光直射點最南的時候冬至有三候
  • 上海習俗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有人推銷圓子,有人推銷餃子,都借著冬至的名頭做起了生意。生意經是五花八門的,你信就買。但每到冬至,朋友圈一些熱心人就會友情提醒:姐姐,別忘了吃餃子。剛開始,姐姐不以為然,回敬一句謝謝,然後打開冰箱取出一袋速凍湯圓,放在鍋裡燒開,吃上一碗,渾身熱騰騰的。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習俗 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酬神祭祖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
  • 冬至吃湯圓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嗎原因分析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於過年。
  • 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閩南居然吃鴨,蘇州還可以……
    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閩南居然吃鴨,蘇州還可以……中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美食,而且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冬至到了,每個地方都會在這個節日裡,吃上屬於他們的特色食物,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冬至的時候都是吃的餃子,以前還以為全國各地每到冬至都會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