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創作劉禹錫:氣勢雄渾,意境壯麗的詩篇《秋詞》

2020-12-09 騰訊網

唐代詩人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劉禹錫的詩: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麼悲涼的氣息,我們隨著詩人的「詩情」,藉助詩人想像的翅膀,天馬行空般馳騁於碧空之上。於是,鶴飛之衝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並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唐代劉禹錫《秋詞·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晴空萬裡,一隻仙鶴排開雲層扶搖直上,便引發我的詩情飛上雲霄。

劉禹錫 代表作有:

《烏衣巷》、《秋詞》、《竹枝》(六)、

《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楊柳枝》(一)、《西塞山懷古》

相關焦點

  • 劉禹錫一反常態寫下兩首詩,雄渾壯麗,意蘊幽遠,成千古名作
    然而,大詩人劉禹錫,卻在他人生最應該「悲」秋的時候,寫下了兩首一反常態的詩作,尤其是前一首,非常經典,知名度極高,還被選入課本,流傳千古而不衰。在劉禹錫的筆下,秋天不再是蕭瑟悲涼的,而是高昂且美麗的。 秋詞二首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偏偏有一個人不願「隨大流」,別出心裁,一反文人們「悲秋」的傳統觀念,創作了一首詩,僅僅讀了開頭就讓人感覺意境開闊,驚豔絕倫!這個人就是「詩豪」劉禹錫,一起來欣賞下他的這首《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詩豪劉禹錫兩首發人思索,耐人吟詠的《秋詞》
    秋詞二首唐代: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做事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詞二首》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提起描寫秋天的詩,大家會很自然地記起宋玉在《九辯》中寫的「悲哉,秋之為氣也」的這一悲秋名句。正是由於他這一悲秋名句,悲秋就成了後世文人作品中的傳統題材。
  • 讀劉禹錫《秋詞》:人到中年,誰說只有油膩和危機
    在一眾「悲秋」之聲中,有一個昂揚的聲音格外響亮,那朗聲高唱《秋詞》的便是向以豪闊舒朗蜚聲詩壇的一代「詩豪」劉禹錫。這當然不是詩人譁眾取寵的故作驚人之語,他在《秋詞·其二》中對自己的觀點做了解釋。秋詞·其二 唐·劉禹錫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唐詩鑑賞:劉禹錫《秋詞其一》,點讚秋天,其中七個字豪情萬丈
    這首七絕,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寫於他在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任上。「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每到秋天就悲嘆寂寞蕭條,而我卻要說秋天勝過春天。劉禹錫人稱詩豪,偏要反轉一下,「我言」二字以堅決的語氣否定了悲秋這種態度,為什麼說秋天勝過春天?這前兩句詩是先發議論,為後面的反轉做好鋪墊。「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萬裡晴空,一隻仙鶴衝開浮雲飛上高空,也引得我的詩情隨著它一起飛到雲霄之上。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組詩,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今天介紹的便是唐代「詩豪」劉禹錫最經典的一組詩,其中第一首人人倒背如流,第二首卻少有人知:秋詞二首·劉禹錫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但劉禹錫卻一反文人悲秋的傳統,而是抒發寥廓壯志的情懷,尤其難能可貴。這組《秋詞》中的第一首幾乎人人能倒背如流,而第二首則順第一首「詩情」而作,少有人知,相比之下第二首寫景抒情更加含蓄,更值得反覆品讀。第一首寫秋氣,直抒胸臆,寥廓豪壯,通過「晴空一鶴」的沖天形態引出詩人樂觀高揚的精神和豪情壯志的胸襟。這首詞一掃悲秋傳統,已成為贊秋之經典,幾乎人人都能倒背如流。
  • 詩豪劉禹錫十首巔峰之作
    劉禹錫可謂家喻戶曉的詩人了,尤其提到中唐著名詩人都有誰,劉禹錫絕對算一個,其出身名門——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為人豪邁放蕩,個性鮮明(劉禹錫生平可參考本人發表的文章《奇葩詩人劉禹錫篇
  • 欣賞唐詩,學習寫詩:《和劉禹錫<秋詞>》
    酒泉市玉門油田第二中學舉行語文課教學研討活動,下午第一節聽蘆蓉老師講解初中語文中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秋詞》,聽課者有50位學生及十幾位教語文的老師,當時課堂氛圍熱烈,師生紛紛學習作詩。我負責錄像,聽課有感,和詩一首。
  • 嶽飛的草書你見過嗎?氣勢豪邁,飽含英雄氣息
    他的書法,雄渾霸氣、氣勢豪邁,就如同他筆下的《滿江紅》一般,壯士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處處都透露著沖天的豪氣!今天,咱們要講的是嶽飛將軍的一卷草書作品,名為《弔古戰場》。《弔古戰場》是唐代文學家李華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戰爭的悲慘悽涼景象,揭露出了戰爭的殘酷,以及對人民造成的傷害,進而表達出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心願。此文讀之,猶如置身於蒼涼空曠的古戰場,耳邊是士兵的廝殺與哀嚎,眼前是山河破碎,身後是流離失所的百姓。
  • 劉禹錫的七絕《秋詞二首其一》賞析
    等我們讀一下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我們就應該會感覺到,原來秋天並非是一貫的老氣愁悲的,也可以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性情。劉禹錫傳下來的詩詞一共有八百多首,世人都稱他為劉賓客,因為他在暮年曾經做過太子賓客的官職。劉禹錫的詩歌以精煉含蓄著稱,詩句多豪邁之氣,盡顯古時侯儒生士子威武不屈,百折不撓的氣節和精神,因而被後世之人譽為「詩豪」。
  • 草書行書寫成這樣,只能說厲害了我的哥
    韓立書法,以行書、草書造詣為高。眾所周知,為書法,必以先攻楷書為基本,得楷書功底之後,才可進一步得行書與草書之績。如果楷書不能精,則致行書意淺,草書形飄。為得行書、草書的崇高造詣,韓立的楷書修行可謂是沉穩紮實,他自幼隨父親修研書法,家學顯厚,先修柳體,得行筆如斬鐵截鋼的力道,又修顏體,得用墨深凝大氣的雄渾。
  • 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和極高的藝術成就,是劉禹錫代表作之一
    今天咱們來欣賞劉禹錫的詩詞。「秋詞」即詠秋之作。劉禹錫所作同題詩共二首,這裡選的是第一首《秋詞(其一)》。同《秋風引》一樣,這也是一首詩人在朗州司馬任上的作品。內容同樣是因秋生感,然而這首《秋詞》與《秋風引》之間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秋風引》表達的是作者政治受挫之後低沉悲苦的心境,而這篇《秋詞》卻寫得奮發激昂、大氣磅礴,充分表現了作者在逆境之中不甘沉淪、勇於抗爭的雄心壯志;更跳出前人窠臼,打破了「文士悲秋」的傳統。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和極高的藝術成就,是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詩歌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 晴空那隻排雲而上的白鶴——劉禹錫《秋詞》詩意
    詩,是文字舞蹈;詩,是音樂建築;詩,是社會良心;詩,是道德救贖;詩,是旅途感恩;詩,是宗教頓悟;詩,是精神錦瑟;詩,是靈魂歌哭…… 時事情動處,當為之歌與哭……晴空那隻排雲而上的白鶴----劉禹錫《秋詞》詩意文/秦緒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書寫經典50期回顧——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一》
    【書寫經典】活動從2020年9月17日開展以來,今天是第50期了,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24位老師積極參與,累計書寫古詩詞50首848幅作品,其中篆、隸、楷、行、草書都有。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驚豔了1000多個秋天
    他的詩簡潔明快,意境開闊,豪朗俊爽,故有「詩豪」之稱。他為我們留下了《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浪淘沙》、《烏衣巷》等經典名篇。他就是劉禹錫。古人云: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秋詞二首·其一》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開篇就「嘲笑」了所有人,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宋玉這麼說,屈原也說: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劉禹錫寫的不是秋,而是一種精神,這首《秋詞》讓我們愛上秋天!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詩豪」之稱。今天,我們一起品讀劉禹錫的一首絕句《秋詞》,這首絕句最能體現詩豪的特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的一首懷古詩,寥寥56字,意境悽美寫盡了人生的悲歡離愁!
    其中不乏名言名句名篇: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杜牧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甫的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在這眾多的詠懷詩篇中,身為「六朝古都」的金陵,由於其朝代更迭頻繁、歷史底蘊厚重的特點,自然而然就成為名家們樂於引用於歌頌的古蹟之一。
  • 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第一首是人人能背,第二首很少人讀過
    「詩豪」劉禹錫,有詩《秋詞二首》,是描寫秋天的千古經典,第一首選入高中語文教材,是高中生必背的古詩文之一,第二首則未能選教材,所以讀過的人較少。這兩首詩,都是非常經典的,所以今天小樓就推薦這兩首《秋詞》給大家。
  • 唐詩鑑賞:劉禹錫《秋詞其二》,14個字以白描手法,寫盡秋天美景
    劉禹錫的《秋詞》共兩首,這是第二首。兩首詩的主題有所不同,第一首是贊秋氣,以彰顯精神;第二首是詠秋色,以自比情操。山楓說文化與歷史為你細細解讀這首詩。「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我們解讀古詩繞不開的一個成語就是「詩情畫意」,劉禹錫這一聯詩,十四個字,純以白描手法寫盡秋色之美,鮮明生動,令人陶醉。如果按照這兩句詩中的景物畫下來,那就是一幅意境優美,清新絢爛的「山中秋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