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淑萍:電子病歷「共享調閱」讓患者就診又輕鬆了許多

2020-12-13 河北新聞網

去醫院看病,除了掛號、排隊,整理各種檢查結果也是件令人頭疼的事。這種麻煩正在逐步改變。記者7月31日從北京市衛計委獲悉,目前北京地區已有30家試點醫院實現電子病歷共享調閱,也就是說患者在這30家醫院中的任意一家就診後,再到其他29家醫院就診,醫生可隨時調取患者的既往檢驗檢查結果、主要診斷、用藥、手術情況等信息,無需患者提供(據8月1日《北京日報》報導)。

每個醫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看病的流程,患者看病時,除了常規的掛號、排隊、交費、做檢查之外,還要整理留存各種檢查結果,以備下一次就診時使用。如果患者到另外一家醫院就診,一些檢查流程還得再來一遍,有的「老病號」手裡的檢查單據、報告、片子等,都能裝一兜子,而每次看病都需要攜帶眾多的檢查報告、各種片子,實在是麻煩的很。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理念的興起,「共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實踐,很多患者也在呼籲,各個醫院的檢查結果能否也實現互聯共享?

據悉,北京市於2015年開始建設實施電子病歷共享工程,2016年建設完成一期項目,初步建設完成市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並實現與各區的對接。目前,北京市30家試點醫院已實現電子病歷共享調閱,同時,部分醫院還實現了患者藥物過敏的提醒、患者重複用藥的提醒和重複檢驗的提醒功能。應該說,推行電子病歷「共享調閱」,具有多重利好效應。一方面是方便患者就醫,為患者減負,看病時不用再大包小包攜帶一大堆的病歷、報告,讓患者就診時又輕鬆了許多。另一方面則是有助於醫生接診時,將其它醫院的治療作為參考,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根據之前患者的用藥情況,合理開藥,減少重複開藥。

其實,推行電子病歷「共享調閱」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加快了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效率,降低了患者的就醫成本,對醫生來說,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取長補短。過去,一些醫院是喜歡「封閉」式治療的,比如,醫生普遍不太願意看別的醫院檢查結果,甚至有的還抱有「我看病我負責」、「別的醫生怎麼看是別的醫生的事」等陳舊觀念,喜歡以自己為中心。特別是一些醫院動輒重複讓患者做檢查,無形之中加重了患者的就醫負擔。比如,今年春節前,筆者一外地親戚來北京某大醫院看病,坐火車來時帶了當地省級醫院的報告、片子,好不容易掛上號,醫生卻連看都不看,隨手就又開了一大通的檢查單子,CT、彩超、病理等又做了一遍,光預約檢查、取報告、再次會診,就往返跑了三趟。

實際上,在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醫療行業推動電子病歷「共享調閱」的時機已經成熟,尤其是電子病歷「共享調閱」不僅應當在城市間的醫院推廣,還應當逐步建立全國各大醫院電子病歷「共享調閱」平臺。就如同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全國可以查詢一樣,今後應當建立一個患者信息庫,患者憑藉身份證或者醫保卡,無論身在何處何地都能夠輕鬆就診,醫生都能夠即時調閱患者的既往就診檔案。這才是未來發展趨勢,也是大力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根本。因此,筆者希望衛生部門還要高瞻遠矚,從未來更好地方便患者就醫和提高效率、質量上著手,儘快推動城市、省內乃至全國電子病歷「共享調閱」的普及,以此讓患者就醫,更加方便、更加輕鬆、更加踏實。(閻淑萍)

相關焦點

  • 看病歷不再是「讀天書」 湖南省人民醫院推行電子病歷全覆蓋
    看病歷不再是「讀天書」省人民醫院推行電子病歷全覆蓋華聲在線8月11日訊 記者今天從湖南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目前已經在三個院區全面實現門急診病歷電子化,這是繼2019年下半年該院實現住院病歷全部電子化後
  • 湖南省人民醫院實現門急診、住院電子病歷全覆蓋
    根據國家衛健委《病曆書寫基本規範》、《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範(試行)2017版》等文件要求,近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在三個院區全面實現門急診病歷電子化、檢驗檢查申請單無紙化,日均電子病歷達8000餘份。繼2019年下半年該院實現住院病歷全部電子化後,再次率先在我省推行門急診電子病歷。
  • 但這份病歷,著實驚到我了
    「天書病歷」看不懂?那麼這份70年前的住院病歷有沒有驚豔到你——這是一份1949年的病歷來自湖南湘雅醫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那時中國的現代醫學剛剛起步湘雅醫院的病歷多用英語書寫到了1952年湘雅醫院的病歷逐漸用中文書寫在這所醫院的病歷檔案館裡有188萬份存檔病歷這一份份病歷
  • 全軍醫院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共用!看病就帶一張保障卡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 作者:胡湖、孫興維衛生數據互聯互通 信息資源共享共用全軍醫院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平臺全面投入使用過去,軍人跨體系醫院就診時,往往要帶上各類原先檢查的片子和病歷,如今,只要帶上一張軍人保障卡就OK了。
  • 【規範】衛計委——電子病歷基本規範
    主編真誠建議你,根據自己基礎情況,報一個合理的網校視頻輔導,讓你在工作中也能輕鬆複習應對考試,這樣通過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幾倍。考不過耽擱一年,你損失的遠不止這點點錢。大家可以加主編微信號諮詢 vom124,找主編還能有優惠!!
  • 從一段採訪說起,談談我國電子病歷系統的構建與發展
    當患者就診時,醫生通過電子病歷系統從200多萬份數據中快速、準確的找到該患者在該醫院的數據。如果是全國的數據匯總在一起。就需要更加多的存儲空間和強大的計算能力,同時要確保系統的穩定,這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工程。
  • 衛生院電子病歷和處方管理規範2018
    應用電子病歷、處方要遵守《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2013年版》、病曆書寫基本規範、《中醫病曆書寫基本規範》、《處方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4.使用的術語、編碼、模板和數據應當符合相關行業標準和規範的要求,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進信息有效共享。5.
  • 明明現在都有電子病歷了,醫生還問你病曆本帶沒帶?
    在現階段的生殖中心門診,醫生列印了主訴、病史、檢查、診斷和處理意見的電子病歷,但有的患者常常隨意亂丟,也不看醫生的處理意見,也沒按著做檢查或調整。這真令醫生抓狂呀?
  • 怎麼寫一份完美的電子病歷?
    按照美國醫學研究所的定義,電子病歷是指以電子化方式管理的有關個人終生健康狀態和醫療保健的信息,它可在醫療中作為主要的信息源取代紙張病歷,滿足所有的診療、法律和管理需求。這一定義首先強調了電子病歷的信息範圍,從內容上它不僅包含了個人醫療就診的記錄,還包含了免疫、查體等健康記錄;從時間跨度上它涵蓋了個人終生信息。
  • 電子病歷:能否破除手寫病歷頑疾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電子病歷在我國的普及,人們看病就醫時病情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信息呈現方式更加直觀、清晰。但與此同時,部分醫院的患者病歷依舊以手工書寫為主,遇到筆跡清晰、條理分明的醫生,患者能夠清楚地知曉自己的病情,可遇到「筆跡狂放」「思維跳躍」的醫生,患者往往看著病歷一頭霧水、猜來猜去。
  • 掛號藥費都能手機支付「小藍本」5角錢現金難倒患者
    5角錢現金難倒患者暑期來臨,以眼科為金字招牌的同仁醫院再度迎來接診高峰。記者日前來到同仁醫院,看到就診大廳裡熙熙攘攘,其中有不少是帶著孩子前來驗光配鏡的市民。患者中,「小藍本」是「標配」。醫院收費處的電子屏也滾動提示著:「未攜帶病曆本的患者,請就診前到收費處窗口購買病曆本。」
  • 就醫「一卡通」 醫生輸身份證號可查患者信息
    原標題:就醫「一卡通」 醫生輸身份證號可查患者信息   天津北方網訊:為實現患者就醫「一卡通」,本市將把居民身份證號作為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等數據共享的主索引,患者就診憑身份證或醫保卡掛號,醫生通過輸入身份證號查詢患者之前的歷次就診信息,減少就診詢問時間和重複檢查次數,不僅可以方便患者就醫還可減輕患者醫療負擔
  • 格爾木市公立醫院全部實現電子健康卡就診
    電子健康卡是居民的「健康身份證」, 不僅具有預約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結算等功能,患者還可以通過手機關聯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有助於為公眾提供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2020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把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應用作為深化醫改、改善醫療服務的重要手段,隨著電子健康卡的應用,各級公立醫療機構的「信息孤島」逐步被聯通起來,匯聚成跨機構、跨部門、跨地區的醫療大數據資源,形成便民惠民服務信息互通共享的新紐帶。
  • 我區昨日首推門診電子病歷自助列印服務
    手寫病歷似「天書」看不懂,將逐漸成為歷史。昨日,區一醫院在全區首推門診電子病歷自助列印服務,醫生關於病情的描述和診斷,患者可以通過自助列印看得清清楚楚。  在區一醫院門診大樓一樓大廳東側,四臺嶄新的白色門診電子病歷自助印表機很「忙碌」,短短幾分鐘內,已有不少市民完成了病歷自助列印。
  • 泰安市中心醫院四個試點科室推行門診電子病歷
    門診電子病歷系統得到醫生和就診病人的廣泛好評,泰安市中心醫院婦二科主任李樺在給病人看病之後,嫻熟地在電子病歷中輸入病人的診斷結果和處理方案,隨後將病歷列印交由患者手中,少了手寫這一步,患者看病的速度更快了。
  • 患者要求複印門診病歷,醫院該如何處理?丨醫眼看法
    某日,病案室老師打電話詢問,如何複印門診病歷?經過通話了解到,曾經在骨科門診就診的某位患者到病案室要求複印門診病歷,該患者不是住院病人,也不是急危重症搶救病人,門診病歷並未在病案室保管,又該如何複印呢?最終,只能讓患者找到當時的接診醫師補打電子病歷或手工補寫病歷。門(急)診病歷保管,官方是如何規定的?
  • 盤點:全球Top10大電子病歷廠商
    ☆調查結果研究人員發現:● 52%的門診醫生使用行動裝置來訪問電子病歷或作參考資料● 31%的受訪者表示使用智慧型手機管理患者病情此外,調查還發現,最常使用行動裝置來進行患者日常管理的主要是5類科目的醫生:● 急診醫生
  • 電子病歷分級評價標準發布 劃分9個等級
    (三)引導電子病歷系統開發廠商的系統開發朝著功能實用、信息共享、更趨智能化方向發展,使之成為醫院提升醫療質量與安全的有力工具。二、評價對象已實施以電子病歷為核心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三、評價分級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劃分為9個等級。
  • 基於電子病歷(EMR)的大數據知識挖掘
    隨著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大力推進,電子病歷數據持續的海量增長,針對電子病歷數據的知識挖掘也應運而生;電子病歷記錄了病患就診的全過程,包含數字、圖像、文本等多種數位化信息。數據清洗  1)隱私數據處理  電子病歷中包含患者的全部信息,對電子病歷的信息抽取涉及到患者隱私,因此需要將患者身份信息隱藏,僅保留研究相關的診斷信息,以保護患者基本權益不受侵犯。
  • 電子病歷規章制度不容忽視,法律地位更不容小覷
    本次《管理規範》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明確了電子病歷系統和電子病歷的概念,對電子病歷信息系統技術管理和電子病歷質量管理提出具體要求;二是明確電子病歷使用的術語、編碼、模板和數據應符合相關行業標準和規範的要求,以利用促進電子病歷信息有效共享;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