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醫院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共用!看病就帶一張保障卡

2020-12-20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 作者:胡湖、孫興維

衛生數據互聯互通 信息資源共享共用

全軍醫院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平臺

全面投入使用

過去,軍人跨體系醫院就診時,往往要帶上各類原先檢查的片子和病歷,如今,只要帶上一張軍人保障卡就OK了。這個變化源於全軍醫院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平臺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領導告訴記者,近日,這個項目全域聯通上線,建設工程順利通過全軍有關專家驗收,標誌著全軍衛生大數據應用建設初現成效,衛勤保障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衛生信息化建設發展跨入了「大融合、大數據、大平臺」的新階段。

資料圖

過去我軍各戰區間、醫院間系統沒有實現安全有效的互聯互通,大量業務信息數據沉澱、閒置,無法共享利用,「信息孤島」問題制約了衛勤信息化保障服務的層次與水平。針對這些問題,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把衛生大數據應用建設作為「打仗型衛勤、保障型衛勤、服務型衛勤、軍民融合型衛勤」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和重要抓手,堅持全軍衛生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統一規劃、統攬建設」的總體原則,規劃部署衛生信息資源建設,率先完成了國家要求的區域電子病歷共享服務平臺建設任務,建成了國內最大應用規模的全軍醫院電子病歷共享服務平臺,實現了全軍醫院信息資源共享共用,為衛勤管理提供了及時、準確、快捷的衛生信息服務。

目前,平臺的全面投入使用,成為支撐聯勤保障優化轉型的重要手段,滿足了「實行全軍幹部門診就醫『一卡通』」新型就醫模式的需要,實現了官兵跨地域、跨體系、跨醫院醫療信息的實時共享。平臺具有先進實用的技術架構,實現了網絡通路、數據報送、用戶使用及醫療業務的一體化監管功能,醫務人員可在醫院醫生站上查看傷病員在其他醫院的門診和住院病歷、藥品處方、檢查檢驗結果、醫學影像報告、醫囑和費用等信息,促進醫院間醫療診療方案的交流與學習。

資料圖

記者在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看到,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平臺的顯示屏上有門診、住院等多個要素,輕點門診按鈕,處方、檢驗、檢查、費用等實時信息即刻跳出眼前,再點當天就診的患者,過去就診情況、檢查情況、用藥情況一目了然。

通過平臺整合了傷病員完整的診療數據,官兵在任何一家軍隊醫院門診或住院的救治信息,都會在第一時間實時上傳、匯入到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中心資料庫集群處理,自動完成數據的整理、匯總、分類、存儲和智能展現,使各級衛生機關人員「一鍵」掌控所屬醫院軍隊人員醫療保障服務、部隊發病和醫療業務活動,及時了解急難危重傷病員搶救效果,實時監管醫療服務質量,隨機抽查為部隊服務情況,使衛勤機關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成為工作常態。

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平臺的全面運行深化了我軍衛生大數據的應用建設,提升了基於大數據應用的衛勤保障與管理決策能力,將對軍隊改革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與保障作用,大數據服務於衛勤機關監管職能的價值與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作者:胡湖、孫興維;

投稿郵箱:jfjbwx@163.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閻淑萍:電子病歷「共享調閱」讓患者就診又輕鬆了許多
    記者7月31日從北京市衛計委獲悉,目前北京地區已有30家試點醫院實現電子病歷共享調閱,也就是說患者在這30家醫院中的任意一家就診後,再到其他29家醫院就診,醫生可隨時調取患者的既往檢驗檢查結果、主要診斷、用藥、手術情況等信息,無需患者提供(據8月1日《北京日報》報導)。
  • 軍人保障卡新功能測評:就醫「一路通」
    除了保障卡用卡發薪、依卡領裝、住房檔案管理等10項功能外,今天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和你息息相關的新功能!就醫一卡通跨體系醫院就診門診就醫「一卡通」是指軍隊幹部在保留原醫療體系的同時,可根據傷病診治需要,持軍人保障卡(醫療保健卡)直接在全軍醫院門診就醫。
  • 從一段採訪說起,談談我國電子病歷系統的構建與發展
    病人的電子病歷信息需要長期保存,且信息數據量大,系統不僅要實現病人信息的長期保存,而且在發生故障時,病人的信息都不能丟失,在需要時還要能提取出來。總的來說,目前的技術做到單院的存儲問題不大,要做到全國集中就很難了。三、改革進行中雖然電子病歷的改革任重而道遠,但國家這2年開始邁出了腳步。
  • 這六家醫院只需一張就診卡
    昨日,記者專門到醫院體驗一張就診卡就醫帶來的方便,同時了解到,隨著青島市居民健康信息服務平臺的順利運行,將實現檢查結果、電子病歷等信息互通共享,從而真正實現全市 「一號通行」。 配合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為患者提供健康檔案查詢和自主管理、診療信息推送、檢查檢驗結果掌上查詢、就診預約排隊、預交金和第三方支付等服務,為後期各項便民、惠民措施的落地提供基礎信息化平臺支持。    體驗 自助辦卡繳費看病變快    昨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市立醫院東院門診大廳,免費辦理了一張青島市區域診療卡。
  • 未滿18歲軍人子女全部納入軍隊醫療保障對象
    今天強軍哥邀請陸軍後勤部衛生局助理為大家進一步解答軍人醫療方面的問題哪些人屬於醫療保障對象全軍現役軍官、士官、義務兵、學員、文職幹部及持有軍人保障卡的軍人家屬,以及軍隊管理的離休4月13日後為啥還有收費的4月13日《關於調整軍人及其家屬醫療保障有關事項的通知》政策下發後,軍隊醫療機構信息系統需要進行調整測試。調整完畢前,軍隊醫療機構收取18歲以下軍人子女的醫療費用,應當予以退還,可以持軍人保障卡和相關發票,直接到醫療機構收費窗口辦理退費手續。
  • 泰安市中心醫院四個試點科室推行門診電子病歷
    為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構建完善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按照泰安市中心醫院2020年4月份工作計劃,門診電子病歷系統於4月20日如期在婦二科、甲狀腺外科、消化內二科、兒內一科四個試點科室試運行。泰安市中心醫院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楊福柏帶領相關職能科室到門診診室督導試點運行情況。
  • 全軍軍人保障卡業務主管部門解答保障卡那些事
    卡片申請和換發    軍人保障卡的申請和制發流程是什麼?    答:軍人保障卡製作,需要將保障數據、銀行信息、機要密鑰等來自多個部門的信息要素整合到一張卡內,製作工藝和處理流程複雜,分為3類19項具體內容。
  • 明明現在都有電子病歷了,醫生還問你病曆本帶沒帶?
    這是經常發生在門診的一幕,經常有患者就診時不帶前次診療的病歷,理由無非是忘記了、丟了、自認為沒有價值、或者覺得以往檢查和治療不會被承認等等,很多患者認為看病過程不就是問問一點東西,或者看張化驗單正不正常,幹嗎那麼複雜呢?因此有的病人擁有幾本病歷,看不同的醫生選擇性拿出不同的病例就診,有時也會選擇性的訴說病史。
  • 杭州正式推行電子病歷什麼情況?杭州為什麼推行電子病歷有哪些好處
    人們都說在杭州,只要帶一個手機,就可以完成很多事,從2019年8月1日開始,杭州人看病也只要一個手機了。杭州將在6000多家定點醫藥機構範圍內,正式推廣醫保參保人員使用電子病歷,逐步以電子病歷取代傳統紙質證曆本。
  • 湖南省人民醫院實現門急診、住院電子病歷全覆蓋
    根據國家衛健委《病曆書寫基本規範》、《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範(試行)2017版》等文件要求,近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在三個院區全面實現門急診病歷電子化、檢驗檢查申請單無紙化,日均電子病歷達8000餘份。繼2019年下半年該院實現住院病歷全部電子化後,再次率先在我省推行門急診電子病歷。
  • 持軍人保障卡看病有優惠,你知道嗎?
    軍人保障卡辦理指南近日接到某位哨子的反饋@哨子云浮:政策對軍人家屬真的是越來越好了,兒子生病了帶去醫院看病,買藥,檢查全程沒有花過一分錢,還可以優先,感謝國家感謝黨。繼全軍幹部在軍隊醫院門診就醫實現「一卡通」後,從2019年1月1日起,全軍士官、義務兵、學員及持有軍人保障卡的軍人家屬實現軍隊醫院門診就醫「一卡通」。 自今年4月13日起,調整後的軍人及其家屬醫療保障有關政策正式實施,將所有未滿18歲的軍人子女納入軍隊醫療保障對象。
  • 電子病歷:能否破除手寫病歷頑疾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電子病歷在我國的普及,人們看病就醫時病情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信息呈現方式更加直觀、清晰。但與此同時,部分醫院的患者病歷依舊以手工書寫為主,遇到筆跡清晰、條理分明的醫生,患者能夠清楚地知曉自己的病情,可遇到「筆跡狂放」「思維跳躍」的醫生,患者往往看著病歷一頭霧水、猜來猜去。
  • 「無卡看病」來了!福州4家醫院試點「三碼融合」
    今後,市民前往省二人民醫院就診,不必擔心忘帶社保卡和現金,也無須排隊辦理就診卡,一部手機一個二維碼就能搞定看病全過程。  除了省二人民醫院之外,福州還有3家醫院在全國率先試點「三碼融合」項目,目前都在積極進行試點項目建設。
  • 再也不怕看病忘帶醫保卡啦!醫保電子憑證在江蘇省人民醫院上線
    許多人也許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提前一天跟單位請好假,起了大早去醫院排隊掛號看病,結果臨到窗口,突然發現「醫保卡」忘帶了……   2019年11月24日,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發布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醫保電子憑證成為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身份憑證,目前已在全國多個省市陸續開通使用。
  • 區人民醫院順利通過全省「電子病歷」四級評審
    濟陽區人民醫院順利通過了電子病歷四級評審。這個分級評價很重要據了解,2018年國家衛健委下發《關於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8〕20號),評價我國醫療機構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現狀和應用水平;2019年為電子病歷新標準實行的第一年,要求轄區內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3級以上,即實現醫院內不同部門間數據交換
  • 軍人保障卡在北京戰區推行 用於後勤保障及購物
    軍人保障卡就是要解決後勤保障的難題。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他們確立了「以IC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為基礎,以全軍指揮自動化網為依託,以依卡管理、憑卡供應為目標,實現精細管理、精確保障」的改革藍圖。   隨即,數據中心建設、網絡聯通和信息採集、軟體開發等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 「民生減負」來襲 這些看病就醫不再麻煩了
    跨院看病重複拍片、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門診開藥在線走不了醫保 …… 看病就醫便不便利、高不高效,事關百姓生活 " 幸福感 "。◆少 " 重複檢查 ":推動醫學影像等健康信息共享互認【百姓急】看同一種病,跑不同的醫院,各家醫院 CT、B 超、血常規等檢查結果互不相認,重複排隊、重複檢查、重複繳費,攢了一堆單據最後同一個檢查結果 …… 這或許是不少患者都曾遭遇的 " 窩火 " 經歷。
  • 電子健康卡逆襲之路不得不邁過的三道坎……
    從具體的功能上看,電子健康卡可以滿足以下四大醫療服務類別:1.就醫服務提供基於電子健康卡的區域預約掛號、就診繳費、候診查詢、記錄查詢、服務導航及服務評價等應用,使居民可憑電子健康卡選擇區域內任意醫院享受診療流程全過程服務,實現「互便捷醫療,實現看病就診「一卡通」同時調閱查看個人就醫產生的所有電子病歷,實現跨機構共享電子病歷的
  • 沒帶醫保卡,也能憑手機在醫院看病
    攜帶一部手機就能「行走醫院」?傳統就醫過程中,實體醫保卡是醫保患者就診看病時必不可少的。而有了醫保電子憑證後,患者可通過手機在線申領,實現掃碼掛號、脫卡支付一系列操作。這也意味著,無論是掛號、候診、就診、取藥、檢查、檢驗、入院、出院,不用醫保卡就能完成,真正實現「一部手機,暢行醫院」。    6月上旬起,上海多家醫療機構陸續推廣醫保電子憑證。
  • 沒帶醫保卡,如何憑手機在醫院看病?
    七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成功升級系統,患者無須攜帶醫保卡,憑醫保電子憑證就可以在醫院就診,實現一站式就醫,打破傳統就醫模式。攜帶一部手機就能「行走醫院」?傳統就醫過程中,實體醫保卡是醫保患者就診看病時必不可少的。而有了醫保電子憑證後,患者可通過手機在線申領,實現掃碼掛號、脫卡支付一系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