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幫助青春期女兒從抑鬱走向陽光?

2020-10-20 止語讀書

女兒上高二,學習壓力陡增,她煩燥、失眠、易發火、經常夜裡哭泣、不快樂、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說:"眼光放遠,萬物皆悲」!

不敢大意,及時帶去醫院看心理醫生,診斷結果:中度抑鬱。吃了些藥,情況改善了些。我擔心"是藥三分毒「,沒讓她繼續吃。

「心病還須心藥醫"。女兒心理上遇到的問題呈現,正是讓我們學習和教育的最好機會。

我開始反省過去的教育方式、學習各種心理學知識,想學會解決問題,讓女兒和自己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女人是掌控情緒和營造氣氛的高手,一個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未來,需要有一位智慧、慈愛的母親。

我每天睜開眼睛就找書看,老公也受影響,也跟著看我分享、推薦給他的音頻和書,還說不學習的話,害怕跟我們拉開差距。"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心裡頗感欣慰。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激素倍增,能量覺醒,心裡獨立意識增強,認為自己長大了,渴望獨立自主,想擺脫父母的控制,但又常感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經常煩躁不安,焦慮、多疑,情緒化。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大多有一定成就了,沒有成就的,也有一堆經驗,都到了自以為是的年齡,認為自己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飯多,有資格教育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就應該聽自己的,有的嚴厲苛刻,要求太高;有的又太過溺愛,包辦代替太多,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受一點挫折;有的又習慣於批評、指責、催促、拿其他孩子作比較、不信任等等,加上學業過重,學校競爭壓力過大,讓青春期的孩子不堪忍受。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堪比火星撞地球,爆發力能毀滅一切!

慶幸的是人們總會把各種成功的經驗無私的寫在書裡,書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只要多讀書,就可以讓人心明眼亮,學以致用,找到開啟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

把要求和命令變成商量的口氣,平等協商。學會換位思考,誰會喜歡一個每天對自己總是提要求和下命令的人?

讚賞和肯定孩子的每一個細小進步,戴爾•卡耐基說過:"最能抹殺一個人的是批評,而最能激發一個人才能的就是讚賞和鼓勵"。

學會包容和接納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人生的悲哀之一就是活成了盜版,活成了別人想要你活成的樣子。"

做一個止語媽媽,身、口、意三修,不指責、不抱怨、學會傾聽,用心而不留痕跡,每個孩子如自然界中的花,只是花開不一樣,春風化雨,不留痕跡,靜待花開。

"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我們改變了,女兒也慢慢走出陰霾,重回陽光。

相關焦點

  • 曾經愛笑的陽光女孩們在青春期抑鬱要怎麼辦
    李先生和吳女士女兒極不情願地投入藝術學習,專業成績有所提高,但文化課成績卻落下了一大截,後來不得不參加文化課一對一補習。李先生和吳女士的女兒感覺每天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非常痛苦,每天強迫自己調整心態,去應付各種困難。為了父母的期望,強迫自己努力學習文化課和美術課,每天超負荷忙碌,嚴重透支了健康。
  • 青春期孩子內心抑鬱且孤獨,父母可以做什麼?
    近日收到一位讀者的留言,家裡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整個人好像變得內向孤獨抑鬱了,也不像之前那樣願意找父母說話,作為父母非常擔心,該怎麼辦呢?青春期是孩子邁向成人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會遭遇生理和心理上的巨變。
  • 如何擺脫青春期「抑鬱君」,幾個小貼士請收好
    以上這些都是青春期常見的抑鬱情緒的表現。 青春期抑鬱症最嚴重的表現就是患者有時有輕生的念頭,甚至已經發生過輕生的行為。 那麼青春期抑鬱症又是怎麼引起的? 1、由青春期叛逆症候群引起 青春期叛逆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 《小歡喜》英子抑鬱,父母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抑鬱症為何被忽視
    不得不佩服陶虹的演技,她的孩子還沒到高中,但是她把媽媽的焦慮和對女兒的關愛演活了。看到電視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個個患抑鬱症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很多時候父母關注的是孩子成績下降了,孩子的情緒不好了,卻並不太願意去面對孩子生病了這個事實,或者他們更願意去接受孩子是身體的疾病,而不願意接受孩子屬於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這個事實。
  • 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青春期也是正常的抑鬱期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後,整個人不一樣的,變得叛逆,不聽話,沉默寡言,有什麼事問不出來,出了什麼事也不願意跟家長面對。出去旅遊也不去,走走親戚也不去,這些其實都是孩子一個正常的青春期的抑鬱期的表現。
  • 如何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作為父母你知道嗎?
    網絡圖片01那作為父母的我們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該如何給予孩子幫助安全度過青春期?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斷乳期李宗遠在《10-16歲青春期,父母要懂得心理學》裡講到,12-16歲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孩子到了這個階段,渴望獲得獨立,渴望父母重新審視自己。在這個時期,他們非常渴望家長的理解。
  • 70%的抑鬱源自青春期,父母需警惕孩子這些心理問題
    01容易崩潰的青春期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衣食無憂,讀名校,沒有生活壓力,根本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煩惱,實際上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體驗到深層的悲傷和絕望。最近幾年,我們經常看到十幾歲的孩子,因為和父母爭吵而跳橋、跳樓的新聞,並不是簡單的偶發現象。青春期是一段情緒混亂的時期,成人的抑鬱70%源自青少年。在知乎上看到特別多關於抑鬱症的求救提問:而且這些提問的關注者非常多,瀏覽量也很高。
  • 別小看青春期抑鬱,原生家庭良好的家長,不會忽視孩子的這兩點
    想要為孩子創建一個高質量的原生家庭,父母們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發展的個性,尤其是在「抑鬱表現」和「自殺徵兆」,這兩項比較危險的訊號識別上。把青春期抑鬱,當回事青春期的孩子鬱鬱寡歡,不喜言談,甚至厭學。在大多數家長的眼中,這是孩子叛逆的表現。
  • 青春期孩子正處「喪失」階段,你要慶幸孩子表現抑鬱、反叛
    畢竟,誰不希望孩子無論到了哪個階段都能與自己關係親密,個性陽光、乖順?可是,有點抑鬱、有點反叛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個性特色,是孩子成長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子女間的心理距離就會不可避免地拉遠?其實並不是。
  • 3個錦囊,幫助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從不知所措走向淡定從容
    她說,正值青春期的兒子,已經不再像小學時候那麼聽話懂事了,做作業不積極,在家玩手機時間太長,家長稍微說兩句就頂嘴,一天下來,她這個當媽的心很累,真不知道如何教育這個青春期的孩子。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來自青春期家長的抱怨了,看來,作為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到底該如何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呢?
  • 面對青春期抑鬱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做這3件事,別火上澆油了
    在我諮詢中,不乏很多抑鬱孩子的父母,他們不僅沒有做有利於孩子的事情,反而還在做加劇孩子抑鬱的事情,真的讓人揪心。這幾乎是很多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希望以愛的名義喚醒孩子的鬥志,但對於抑鬱的孩子則不然,他們很懂事,只是暫時喪失了考慮未來的能力。父母這樣要挾孩子,只會增加孩子的負罪感和內疚感,讓孩子更加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僅會加重抑鬱,還會讓孩子失去對生活的渴望。
  •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抑鬱症?
    8月22日上午10時30分許,四川瀘州市瀘縣15歲女生曾某,從該縣玉蟾街道藍山郡小區12棟25樓跳下,其父曾某情急之下欲在樓下接住女兒也被砸傷,父女倆經搶救無效均不幸離世。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抑鬱症呢?1、及時關注孩子的不良表現。孩子突然容易發脾氣,發脾氣不代表孩子沒禮貌或者天生脾氣暴躁,很多時候,一個表現不好的孩子,並不是故意要跟你唱反調,他只是遇到了一些困難而不自知。
  • 青春期「叛逆」時,父母如何應對?
    1)不要把青少年走向獨立的行動,當成是在針對你。有時候青少年只是在反抗你身為父母這個角色,並不是在反抗你本人。所以同樣一句話如果是你說,他可能就會反對,如果是他朋友說,他就會贊同。孩子追求獨立的行為有很多其實並不是原則問題,比如穿什麼衣服,聽什麼音樂,讀什麼書,如何裝扮自己的房間,什麼時候做家庭作業,怎麼花自己的零花錢,怎麼度過自己的周末等等。這些問題有些可以完全交給孩子自己去決定,雖然會不符合你的期望,但是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並不是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不是防止他們犯錯,而是在他們犯錯的時候加以保護和引導,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 青春期「問題女孩」普遍偏多?從這4點入手,女兒陽光自信又上進
    今天,曦曦媽教各位從四個方面著手,致力於培養一個陽光自信又上進的好女兒!一、女兒總感覺自己不如別人,骨子裡漸漸已被刻上自卑的標籤進入青春期之後,女兒的個人意識開始萌芽,她不再是幼年和童年時那個沒心沒肺的小可愛。她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她也開始慢慢發現自己的短處,在看到別人的各種優點之後,心生自卑也就成了常事兒。
  • 青春期抑鬱症:當叛逆碰到抑鬱,作為家長要怎麼辦?
    心理學家格蘭維爾·斯坦利·霍爾認為,處在青春期的人們非常容易產生抑鬱症。現代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模式,霍爾的發現得到了印證。在青春期時,人們對自我和環境的意識大幅提升,對事物的感受更加敏感,感官上有自己的追求。抑鬱情緒的出現,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發因素:1、青少年過早地經歷父母死亡或者離異,一些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沒有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 馬伊琍12歲女兒大長腿逆天,青春期少女如何長高
    近日,馬伊琍發文為母校慶生,並曬出了12歲女兒愛馬去年在上戲草坪上拍的照片,女兒的一雙大長腿逆天搶鏡,引起眾多關注。慄子媽說:「孩子發育都是先長腿後長上半身,這是個基本規律,人盡皆知。」朵朵媽說她自己生孩子後個子又開始長了,醫生給的解釋是因為朵朵媽在青春期有不良生活習慣,熬夜、缺乏運動、營養差等,都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完善,沒長開。孕期營養全面、休息充分、體內激素水平高,就會有一個補償性的小生長。不過醫生說這種情況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碰到。在青春期增高長高的黃金階段,青春期少女該如何增高呢?
  • 《熱鍋上的家庭》:父母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要注意的兩點
    黎老師將A的父母喊來學校,A與父母也起了衝突,還說父母要膽敢再批評她,她就要離家出走。A的父母氣得流淚。年輕的黎老師邊搖頭,邊嘆氣說:「青春期的孩子真難管呀。我該給這個家庭怎樣的建議?」青春期的孩子敏感,不好管。常常為了一個小問題,導致整個家庭烏雲密布,嚴重的還讓老師都為之崩潰。
  • 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親子溝通成難題,父母要巧用「刺蝟定律」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強,不容易溝通,這是家長在育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的大潮,避免孩子在青春期誤入歧途,是對父母和孩子雙方的嚴峻考驗。我的鄰居周,女士家裡有一個14歲的女兒,她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他們在隔壁激烈的爭吵和周女士歇斯底裡的咆哮。
  • 「科普時報」遠離抑鬱 關注青春期心理健康
    這些青春期的反應都是暫時的,隨著自尊心趨於穩定,自我價值感會再次增強。如何區分青春期的正常情緒問題和心理問題呢?《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提出可以自測4個方面:一是情緒。看情緒是否正常,是否有過於嚴重以及持續時間過長的負面情緒,如恐懼、擔心等。二是思想認知。腦力是否遲鈍,記憶力是否明顯下降?三是行為。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所以導致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以為接吻就會懷孕,不知道如何正確避孕,如何避免性侵害。二、性教育包括哪些?有什麼作用?聊到性,很多家長會認為就是愛、生殖、性行為和蒼老師。每個人對性的理解有不同,如果家長都不了解性教育包含的正確內容,又如何能正確引導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