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錦囊,幫助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從不知所措走向淡定從容

2020-08-10 我的靜距離

文:我的靜距離

和朋友同事聊天,經常聊到孩子的話題,特別是,如果彼此的孩子年齡不相上下,父母之間共同話題更多。

今天,和單位一個女同事聊天,三句話就聊到了孩子身上。她孩子上初一,在我看來,她的兒子學習成績不錯,也很懂事,應該不會太讓家長操心。

然而,她口中的孩子,也是非常不省心。她說,正值青春期的兒子,已經不再像小學時候那麼聽話懂事了,做作業不積極,在家玩手機時間太長,家長稍微說兩句就頂嘴,一天下來,她這個當媽的心很累,真不知道如何教育這個青春期的孩子。

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來自青春期家長的抱怨了,看來,作為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

到底該如何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呢?

難道青春期的孩子都這麼不省心嗎?

答案是,NO!

就像樊登老師,他的兒子也是十一二的年紀,他說,孩子長這麼大,他從來沒有跟孩子發過脾氣,沒有大聲的跟孩子說過一句話。

天哪,如果這樣,是不是會把孩子慣壞呢?這不是對孩子的嬌慣和溺愛嗎?並不是,相反,他的孩子成長的非常快樂、陽光,還愛學習,他兒子玩手機非常自律,自己定時間玩,考試成績每次都是前三名。

你說氣人不?同樣是孩子,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究其原因,還是家長的教育問題。

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尼爾森說過,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痛苦,一定是方法錯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培養青春期的孩子。

一、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為孩子傾其所有,甚至是生命。然而,無條件的愛,你不一定做得到。

有條件的愛

「你把作業做完,給你買一輛自行車。」

「等你考到前三名,帶你去吃大排檔。」

「這次鋼琴比賽,如果你進了決賽,帶你去旅遊。」

……

類似的話,我們跟孩子說過嗎?

如果我們一直用這種方式和孩子溝通,孩子會覺得,原來你愛的不是我,而是那個成績好的孩子,是那個聽話的孩子,是那個優秀的孩子。

這樣的愛,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我愛你,無論你成績好壞。即使你犯了錯,我也許會跟你發脾氣、講道理,但最後一定要加上一句:無論怎樣,我都愛你。

二、培養孩子的價值感。

阿德勒說,人類終極目標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可見價值感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

妹妹的女兒,今年四歲。一次,她看到哥哥幫助家裡掃地、拖地板,自己卻不會,竟然眼淚汪汪的說了一句:我什麼都不會,我沒用。

我當時聽了特別驚訝,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尚且在追求價值感,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何況青春期的孩子?

01讓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要讓孩子知道麵包來之不易。這種勞動對孩子來說是真正的快樂。

青春期的孩子,可以幫助家裡的家務活太多了,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等等,放手讓孩子參與其中,他(她)反而會感覺自己在這個家中是有價值的。

千萬別認為,孩子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等以後再學也不遲。如果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習上,而成績又不理想時,他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價值感又從何而來?

為什麼很多家庭的老大比老二有責任心,原因之一,就是老大從小幹的活多,對家庭的責任心也是這樣慢慢培養出來的。

02讓十幾歲的孩子來教你。

鼓勵青春期的孩子,培養他們內心有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來教你。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PPT的時候,怎麼做也做不好,後來兒子走過來,三下五除二教我搞定,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我向他表達了感謝,他也一臉驕傲。

在青春期的孩子面前,家長適當的示弱,多讓孩子來幫你解決問題,他會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一個有價值感的孩子是自信的、樂觀的。

03培養孩子的價值感,多多挖掘孩子身上的亮點。

生活中作為家長,我們常常把目光盯在孩子做錯的事情上,認為只要指出孩子的錯誤,幫助他改正,就是對他負責任的教育。

而事實上,只盯著孩子的錯誤行為,並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做校長的時候,有一次遇到一個孩子打架。他把這個孩子叫到自己的辦公室。

他先給了這個孩子一顆糖。說:先獎勵你一顆糖。

孩子很詫異。

校長說:我叫你來辦公室,你及時趕到,說明你眼中有我這個校長,這叫尊重師長,所以我要獎勵你一顆糖。

接著他又獎勵給這個孩子第2顆糖。

說:我剛才去調查了一下這件事情,是因為你剛才打的這個孩子,他欺負女同學,所以你及時的制止,這叫見義勇為,所以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孩子聽了校長的話更加吃驚了,不好意思的說:呃,校長,其實是我太衝動了,我不應該那麼做。

這時校長立刻又給了孩子第3顆糖。

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能夠主動地承認自己的錯誤,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所以第3顆糖獎勵給你。

如果你是這個孩子,校長的這三顆糖,相信你會永生難忘。

三顆糖,三種正確的價值觀。這個孩子學會了尊敬師長、見義勇為、知錯就改。

孩子身上總有閃光點,等待我們去挖掘,一旦他的亮點被我們發現和肯定,孩子的價值感也是滿滿的。

第三、陪孩子終身成長。

經常聽到家長說,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讀不了好大學,讀不了好大學,未來就沒有前途。

這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在作祟。

其實,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繼續跑。

培養孩子終身成長的心態很重要。

0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你怎麼不如誰誰誰,你就是太懶,這種標籤化的語言,一點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當孩子某次考試失利時,可以說:「我覺得你沒問題的,找到丟分的原因,投入再多一點努力,相信下一次你會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02允許青春期的孩子犯錯。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失敗了999次,他說,我沒有失敗,我是從每一個錯誤中都發現了一個不可行的方法。

所以青春期的家長要理解和允許孩子犯錯,鼓勵孩子多嘗試,不斷地打破思維局限,明白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寫在最後

青春期,是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成人的必經之路,而養育青春期的孩子是一門藝術。

作為家長,只要掌握了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這三個錦囊,快樂的養育青春期的孩子,完全是可能的。

做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方法對了,你也可以從不知所措走向淡定從容。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4個「錦囊」送給家長 2020-12-0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心的從容與淡定
    2019年12月3日,晚上18點35分至20點30分,聞韶小學會議廳,與家長朋友們共同學習交流:如何當一個合格家長。 我有倆孩子,一個不過10歲,一個不過3歲多。如果說我個人的擔心稍淺或根本不足為慮,確實風清雲淡,氣定神閒,確乎&34;,無非多讀了幾本好書,有了一點閱歷,多了幾分思考,還有一點深刻的自我認知,自我學習與自我教育。以及,看問題的角度,深度與廣度,更為輕盈活泛開放包容,經歷歲月積澱,也就有了更多對於自我的把握,收穫一份難得的自信從容。
  •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Get到這四點,幫你從焦慮無助走向淡定從容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世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跌跌撞撞一路摸索著適合孩子的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很快到了"青春期","青春期"又名"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叛逆到極致,往往讓家長頭疼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叛逆期"的那點事兒。
  • 一個人的從容淡定,從哪裡來?
    ——兼答一位家長朋友 2019年12月3日,晚上18點35分至20點30分,聞韶小學會議廳,有幸作為家長代表,PPT課件,與家長朋友們共同學習交流: 如何當一個合格家長。那麼,看待生活的角度,深度與廣度,更為輕盈活泛開放包容,經歷歲月積澱,也就有了更多對於自我的準確把握,在主動自造的,安靜的生活環境與境界裡,收穫一份難得的自信從容。 不用說,還有一份日積月累的精神氣質上的淡定。 擁有這樣一份從容淡定,那麼,身邊,稚嫩的孩子,自然更容易擁有一份骨子裡的寧靜踏實,乃至依靠。
  • 了解這3點,從容應對孩子的青春期
    當孩子逐漸步入青春期,為人父母的我們就越發的忐忑不安了。忽然之間,感覺孩子的個頭已經超過了自己;乖巧懂事的模樣被各種不情願的表情取而代之;孩子心神不寧的樣子似乎陷入了早戀……在這個學業上甚至人生路上的關鍵階段,孩子一旦誤入歧途,勢必影響孩子的未來,那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呢?
  • 面對女兒青春期叛逆,我從焦躁不安到淡定從容,我做對了什麼?
    ,每天躺在床上鬱悶發呆,每晚躲在衣櫥裡哭泣,不願意去學校,同時伴隨著情緒上的低落,消沉,暴躁,易怒,心理上的敏感脆弱,逃避無力,那時我對這一切的發生不知所措,茫然無助,也曾經帶著孩子去北京看過心理醫生,當心理專家對孩子的近況都表示擔憂時,我更是絕望至極,最後帶孩子回家,日子還得照樣過。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主要指向身體方面的反抗,即反對父母對他們身體活動的約束;第二個反抗期在青春期
  • 讓家長讀懂孩子的青春期——讀《解碼青春期》有感
    市金川總校第一高級中學 葛小輝 最近剛剛看完一本書,覺得受益匪淺,如果您的孩子正好也處於青春期,或者將要面臨青春期,那麼我向大家推薦的這本《解碼青春期》,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且特殊的時期。如何和這一階段的孩子溝通?怎樣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家長又該怎麼做?
  • 當孩子步入青春期,家長該學會這8種陪伴方式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家長的教育方式如果不對的話將帶來嚴重的後果。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變化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但到青春期就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關注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
  • 暑假裡要和手機搶孩子?這三個錦囊,解決家長們的難題
    手機等電子屏幕的過度使用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危害。其中,青春期孩子的手機沉迷困境最為嚴重,甚至常常引發一些家庭矛盾,造成親子衝突。因此,科學管理孩子的手機使用迫在眉睫!孩子為什麼喜歡看電子產品?在使用電子產品背後,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
  • 【關注】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主要指向身體方面的反抗,即反對父母對他們身體活動的約束;第二個反抗期在青春期,在初中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 家庭教育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解碼青春期:青春期孩子必經的幾個階段,家長早知道早預防
    提起青春期的孩子,首先想到的是一本很有名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裡面的主人公霍爾頓,是個16歲的少年,完全沒心思上學,熱衷於討論「女人、酒和性」,在被學校開除後,不敢回家,就流浪到了紐約,逛夜總會,酗酒,濫交女友,他越來越感受到了成人世界的虛偽,但內心的理想又無處展現,最後精神崩潰,住進了精神病院
  • 從「焦慮媽」到「淡定媽」:我是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的種種問題的
    都說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在很多教育論壇和媽媽群中常常看到面對青春期孩子焦慮的媽媽的各種發問及求招。和很多關注孩子成長的媽媽一樣,我也一直注重教育方面的閱讀與學習,可儘管看了那麼多的書,了解各種教育理論,卻很難落實在實踐層面,我依然是個一想到孩子的問題就眉頭緊鎖的「焦慮媽」。可現在的我少了焦慮,多了淡定。
  • 孩子「青春期」的3個重要節點,家長別忽視,否則影響娃的一生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家長還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不能讓自己的大意忽視了他們青春期3個比較重要的節點。二、青春期孩子的3個重要點1、&34;在孩子從童年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他們很容易變得躁動。小學的時候,他們接受老師全方位的管教,等他們進入初中以後,雖說也有班主任的監督,但是沒有了小學老師那樣全方位的關心,最重要的是家長也會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會過多的教育自己。
  • 解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幫助家長調整視角,重建良好親子關係
    家有青春期男孩兒一枚,正在經歷著青春期家長被逼瘋的險境,特別想以自己的認知和實踐經驗,跟家長們聊一聊關於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難題。在面對青春期孩子時,家長的心態,也決定著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你看待青春期孩子的視角是否積極正向?那麼,說到青春期,作為家長,你又會想到什麼詞?
  • 青春期孩子的四大需求,陳武民:家長要明白
    很多家長發出感慨,孩子們叛逆的時候讓他們頭疼。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長如臨大敵。家長的反應很正常,因為青春期孩子總是憧憬成熟又留戀童年,追求完美又總有缺憾,拒絕灌輸又渴望幫助。
  • 青春期孩子叛逆,親子關係緊張?5個建議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
    02這種狀況,不僅家長痛苦,其實青春期孩子也很痛苦,他們一方面想擺脫父母的控制,另一方面又無法獨立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他們既對父母的意見不信服,又不知該如何應對心中的迷茫和痛苦。此時必須有家長和老師引導他,幫助他安全度過青春期。
  • 如何使自己成為一位淡定從容的女人?
    1如何使自己成為一位淡定從容的女人?在我看來,一位淡定從容的女人,首先要能欣然接受自己的全部,好的和不好的,其次要讓身邊的人感受到快樂。2想要達到淡定從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完善:要從容,遇事不急。能夠沉著冷靜地處理任何事情。正如陳繼儒所寫「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舉止要優雅,言語要溫柔。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
  • 孩子早戀有徵兆,青春期時書包有這3東西,家長就要「盯緊」了
    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女兒早戀,珍珍媽十分苦惱,不知所措。一次周末,珍珍媽走進女兒的房間整理東西,在女兒的書包裡找出一件球衣和一些信件。這些東西令珍珍媽感到奇怪,因為女兒平時並不喜歡打球,也根本不會買球衣,突然出現的這樣一件球衣顯得很突兀。另外,珍珍媽發現這些信件都來自於一個叫「凱」的同學,很可能是男孩子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