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微信頭像
本期引言
餐飲業,老百姓貌似很熟悉。
然而,我們出去吃喝,
對美食津津樂道的同時,
是否想到過它背後的老闆、夥計?
我們給了錢,沒錯,
但我們從未了解過他們。
他們的一天如何度過?
他們又是如何看待你眼中的美食?
你,並不知道。
所以本期,
老司機採訪了一位餐飲從業者,
講述他的故事,
同時,告訴大家一個不一樣的餐飲界。
▲張偉近照
採訪簡言
老司機採訪的對象叫張偉,金山某知名火鍋店店長,做了8年餐飲。
從傳菜員到店長,餐飲業大部分職位他都幹過。
張偉說他當初幹餐飲,沒想別的,純粹是因為門檻低,
但8年以後,當老司機問他想不想轉行,
他卻說:「轉不了了,我只懂這個。」
……
門檻低不代表沒前途,
因為,只有不夠專業,才會沒有前途。
隔行如隔山,
當你真正踏入一行,並成為裡面的專家,
你會發現,
你想要的前途,不在於你預見的未來,而在於你走過的路
「雖然路途很漫長,曲曲折折、坑坑窪窪、狹窄難行,途中淚流滿面、身心疲憊、甚至停滯不前,但只要用毅力不斷地去修補拓展,那麼不論你走的怎樣的路,驀然回首都會變成康莊大道。」——張偉
▲張偉參加餐飲管理培訓
話題背景:
大部分年輕人吃飯都喜歡點外賣。原因很簡單,兩個字:方便。人民網今年年初發布了一份數據:2017年,外賣規模市場超2000億,在線訂餐用戶超3億。可以說,外賣給餐飲業帶來了盈利模式的變革(數據見文末附圖)。
但,當老司機問到張偉關於餐飲店的外賣業務時,他的回答卻是基本沒有作用。
採訪實錄
外賣對連鎖餐飲店,基本沒有用!
張偉:外賣平臺和餐飲業是兩碼事。首先,我們和外賣平臺合作是要讓利的,要做,就要談好到底讓幾個點。對於連鎖店來說,一家門店少賺一個點,整體利潤損失就非常大。
其次,外賣平臺打折,其實比實體店更大。甚至門店沒折扣,但要和外賣平臺合作,它就要求你打折。
還有就是,客戶外賣買單,錢進的是外賣平臺,不是我們,這個帳期,對連鎖店的現金流,就是個影響。
我們不像個體餐廳,價格隨便定,外賣比門店貴20%,錢照樣賺。作為大型連鎖店,我們的利潤不像大家想得那麼高,做外賣,在很大程度上只起到了一個宣傳作用,對盈利基本沒用。
外賣是拿著你的產品、拿著你的錢,幹自己的事。
老司機:那現在連鎖店的利潤到底怎麼樣?
張偉:單靠賣吃的,說實話,我們是以量博利,賺不了多少。但餐飲業的現金流,相比其他行業,優勢巨大。所以:依託連鎖根本,錢生錢才是連鎖餐飲真正賺錢的方式!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張偉與員工搞笑自拍
採訪實錄
錢生錢,才是連鎖餐飲真正的賺錢方式!
張偉:我舉個例子,海底撈,做的是變態式服務,一個值臺只負責兩桌,而且他們有免單權。為了讓更多的人去消費,他們可以說不計代價。他們要的,是更多的人把現金投進來,然後去做地產、幹別的行當。
所以,連鎖店是靠開分店帶動現金流。我們能接受部分虧損,因為餐飲,只是我們獲取資本的途徑,而真正實現利潤的,可以說是金融。
老司機:難道餐飲店在飲食這塊真的沒法賺錢?
張偉:你做的好,口味獨特,那肯定有的賺,但你這個錢賺不長。因為餐飲門檻低,它很容易被人複製,而且人總是會厭倦一種口味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都有爆款菜品,但每年的爆款都不一樣。
雖然說現在人的消費習慣讓餐飲業開始復甦,但餐飲的競爭你可以看得到,開門最多的是餐飲,但關門最多的,也是餐飲。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張偉與員工
從與張偉的話中老司機發現,餐飲業與它原本該有的繁榮大相逕庭。賺錢的,永遠是別人,永遠是其他行業。老司機不由為餐飲從業人員的待遇捏把汗,他們的作息,他們的福利究竟如何?
採訪實錄
餐飲從業者的一天
老司機:能說一下您們的福利待遇嗎?
張偉:這個不好說,我報個總數吧,我們這個店300平,16個人,7W的人工成本(老司機算了下,4400一個人,比上海平均水平低很多。)
老司機:能不能描述一個您們的典型工作日呢?
張偉:我們一般10點15分到店,檢查下前後廚的設備,然後10點半吃個飯,各自工作定好就上客了,中午你們吃我們忙,等你們吃完了,3點鐘,我們也吃飯,然後4點鐘我們會一起培訓,5點鐘又開始忙活,到晚上9點鐘我們才會關門。
老司機:會覺得辛苦嗎?
張偉:這個嘛,我覺得因人而異,譬如我,已經習慣了餐飲業的節奏,也就不覺得幸苦了。還有一些人對餐飲有熱情,幹了很多活,也不覺得累。如果真有什麼是比其他行業辛苦的,我想應該是吃飯時間,不規律,這對身體的確不好。
老司機:遇到客人投訴了怎麼辦?
張偉:罰款唄,怎麼辦。店長扣300,店員的話按情節輕重扣休或罰款。餐飲行業,顧客就是上帝,我們永遠沒對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提供更好的服務。
老司機:就沒有客人無理取鬧,讓你們白白吃虧?
張偉:肯定有啊,譬如說有個客人在我們這吃火鍋,點了2個鍋底,12個菜,等到結帳的時候他跟我說,「你看,我這都沒吃完,你都沒提醒我不要點這麼多」,然後就投訴了。碰到這樣的,我們也沒辦法呀,做餐飲,就算客戶沒道理,動手打你,只要你還手,就是你的錯。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張偉與同事戶外拓展
老司機覺得,餐飲從業者不容易,至少他們賺得不多,但付出的不比我們少。美食的背後有多少辛酸,笑面迎賓的背後是多少苦楚,我想大家可以從張偉的話中體會。
張偉說,餐飲業流動性大,很不穩定。他說,一家店的存活期限一般在3-4年,就算一開始再火,只要最後有6個月虧損,都是人走茶涼。所以有時候,餐飲從業者不得不換工作,不是因為大家想這樣,這其實是餐飲從業者的痛!
採訪實錄
餐飲從業者的痛!
老司機:餐飲就真的這麼難做?
張偉:我覺得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難。可能餐飲競爭更大些,所以做好比做差難得多。
外界認為餐飲利潤高,有70%,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一般餐飲門店,人工成本最少佔營業額的16%,租用費用佔8%-12%,食材成本25%-45%,扣稅、物料、水電、燃氣10%。扣掉這些才是餐飲的利潤,通俗點說,餐飲店賺了50萬,其實只有10萬元到了自己口袋。但有時候營業額不到標準,人工,房租卻是不會變的,所以就算20%的利潤也很難維持。
一家店要做好,迎賓、值臺、菜品、環境、成本管理各個方面都很重要。一個好的迎賓能提高20-30%的生意量,但只要你裡面有一個環節做不好,你的生意可能就會下降50%甚至80%。
老司機:既然這麼難,您有沒有想過不幹餐飲了?
張偉:當然有,4年前,我也是做店長,但業績不好。上面說我管理能力差,下面人又不服管,種種原因,讓我整個人都沒自信了,就感覺這個行業真的幹不了。過後也想了幾天,但沒想明白,就辭職不幹回家了,逃避了。
回家後,我去了工廠,但幹了一段時間,覺得朝九晚五更不適合我,所以毅然決然又幹回了餐飲,畢竟除了餐飲,我什麼都不會。
老司機:覺得餐飲業給你帶來了什麼?
張偉:我覺的是磨礪和喜悅吧。做餐飲成功的,什麼海底撈、湘鄂情,包括小輝哥,那都是鳳毛菱角。餐飲業,挫折比成功多太多,我把每一次挫折都看作一種磨礪,而當我在磨礪中成長,總結經驗,下一次戰勝它的時候,得到的就是喜悅和成就。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外賣數據
PS
和張偉交談,老司機看到的是一顆真實的心,他沒有吹噓自己,卻用「誠懇」道出了餐飲界的世態炎涼。
是的,與張偉一樣,我們的生活充滿艱辛,但我們沒有因為這條路上的荊棘而停滯不前。我們並不成功,或許只是他人眼中的「草根」和「平民百姓」,但我們沒有因為平凡而平庸,在自己的領域不斷前行,就算前面道路泥濘,因為生活,我們咬緊牙關,走到最後。
這正是平凡人的偉大:在痛苦中享受生活,在挫折中成就人生!
石化老司機
做一部金山人自己的訪談志!
往期連結:
第1期:老司機專訪| 85後美廚娘
第2期:老司機專訪|這個法官不一般......
第3期:老司機專訪| 如果你有車,你一定要聽聽他的話!
第4期:老司機專訪|志願者是多麼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