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託兒所回歸 你願出多少錢?

2020-12-2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兩會期間,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表態,要求各地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託幼機構的建設,鼓勵以社區為依託,興辦託兒所,也鼓勵女職工集中的單位恢復託兒所。

消息一傳開,許多正為孩子照料問題苦惱不已的職場媽媽頓時興奮起來,似乎總算看到了「帶娃工作兩不誤」的希望,甚至開始盤算起自己能為託兒所負擔的費用。不過,面對一片空白的現實,託兒所的回歸之路究竟是否真能走得通?

算帳

「單位開託兒所,我能保住工作,每月六七千也能承受」

清晨6點30分,孫曉芳的手機鬧鈴如往常一般響起,剛不到一聲,就被她趕緊關住。

回身看看還在睡夢中的孩子,孫曉芳躡手躡腳地爬起身,吃完早點,再餵上一會兒孩子,7點40分,孫曉芳準時背上書包,出門趕單位的班車——背包中是一整套吸奶設備,外加冰袋、奶包——自從孩子出生後,在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上班的孫曉芳,就如許多她的女性同事一樣,成了「背奶媽」。

所謂「背奶媽」,是廣泛存在於當下的城市女性群體,她們的孩子往往不到兩歲,希望維持母乳餵養,又不得不天天上班,「孫曉芳們」只能在單位吸奶,再背回家中:「我晚上常常加班,不知幾點能到家,所以得帶著冰袋,給奶保鮮。」

孫曉芳的公司內,與她同樣的「背奶媽」就有幾十人,公司專門配備了多個「吸奶室」,冰箱、水池一應俱全,只為員工能夠安心「吸奶」。

以單位無法提供便利條件的「背奶媽」的視角,孫曉芳的境況已算讓人豔羨,只不過孫曉芳仍期待更多:「單位如果能夠開設託兒所,專門託管1至3歲的小孩,那我們肯定非常支持。」

孫曉芳心中的託兒所,並不需要太多的設備,只需要幾個專業的保育員,外加清潔的活動場地,「這樣到了吸奶的時間,我們就可以過來餵奶,外加看看孩子,工作起來也會更安心,連接送孩子的時間和精力都省下了。」

「有這樣的託兒所,每個月六七千的收費,我覺得都能承受。」身處發展迅速的網際網路公司,孫曉芳坦言近年來的收入上漲也算迅速,外加公司近兩年興建了新的企業總部,其內部設施的體量與先進,讓她看到了「託兒所」的可能:「沒有託兒所,我得讓我媽常年在北京帶孩子,老人累不說,我也不安心。找個保姆吧,四五千都不夠。」

「單位辦託兒所,收費可以比較靈活,比如按天計費,不管男女員工,帶孩子過來的,費用從工資扣除就行。」孫曉芳坦言,之所以能接受較高的費用,還是因為希望能夠在工作與孩子的照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這個職位的員工,如果辭職帶孩子,兩年後還能不能找到現在這樣的工作很難講,所以就算貴一些也是值得的。」

與此同時,託兒所還能還上孫曉芳兩口的一些「感情債」:「總是使喚自己的爸媽,他們嘴裡說樂意,但我們心裡當然還是不舒服,這個怎麼估價呢?」

「比幼兒園貴些,政府再補貼點,控制在四千以內吧」

「託兒所太貴確實無法承擔,但比起辭職帶娃,託兒所至少是條路。」32歲的王麗一直在事業單位工作,平時工資不到五千元,算上福利等收入,每年的總收入也不過七萬元,自從兩年前有了孩子,她的收入基本「都交給保姆」了。

聘請保姆是無奈之舉,雙方父母的年齡都已不小,自顧尚且不暇,「我家是保姆看孩子,婆婆看保姆,再湊合一年就好多了。」

王麗表示,自己聘請的保姆每個月薪酬約為五千,只負責孩子的日常照料和簡單家務,為了讓保姆能夠盡心盡力,逢年過節,王麗一家還要買些東西「孝敬一下」:「這價格在北京已經不算貴的了,如果再養二娃,不堪設想啊。」

王麗也曾和丈夫討論過生二娃的可能性,但在她看來,即便精力上可以承擔,費用也是一道難以逾越的牆。「我想過辭職,但這不光是錢的事,辭職的麻煩挺多。」王麗坦言,辭職最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要自己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其次還要考慮再就業的問題:「現在的工作穩定,為了再就業,我得去接受一些培訓,這些都要花時間和錢。」

張璐曾經慶幸,自己幾乎不用為帶孩子的事情煩惱。雖說父母還沒退休,不能過來搭把手,但自從去年孩子出生,婆婆就從外地趕來幫忙。產假結束後,張璐恢復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有婆婆在家,白天至少不擔心孩子沒人照顧,「原本還想再請個保姆分擔一下,但婆婆覺得我們掙錢不容易,每月還有四千多的房貸要還,既然她來了,就沒必要再花這個冤枉錢。」

可大半年過去,張璐發現婆婆的身體已經明顯有些吃不消,「腰肌勞損越來越嚴重,有時候彎腰都困難,頸椎病也老犯,前段時間還把止疼片給翻出來了。」小兩口看著心疼,覺得這麼下去不是辦法,「最好能有託兒所,把老人解放出來。」

作為普通私企職員,張璐並不奢望能享受到公司自辦託兒所的福利,「還是建在社區靠譜,最好是街道出面負責,各方面管理正規些,比私人開的要放心。」至於費用,張璐也仔細盤算過,「考慮到三歲前的孩子照顧難度比較大,估計要比幼兒園貴一些,但政府最好能再補貼點,實際收費控制在四千以內吧。」張璐相信,這筆錢的價值並不只是照顧孩子本身,「如果因為帶孩子把老人身體給拖垮了,那代價可就大了,所以,這錢也是買父母的健康。」

專家意見

「現在只是理念上達成一致,

操作層面仍無章可循」

「全面放開二孩以後,必須有配套措施跟進,幫助人們解除後顧之憂。根據調查,大城市的雙職工家庭普遍面臨三歲以下孩子的照料問題,對託兒機構的需求也就格外迫切。」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教授楊菊華認為,託兒所的建設牽扯到資金、人員、場地、培訓、監管等一系列問題,涉及衛生、教育、消防等多個部門,要想實現落地,必須首先明確誰來統攝協調,「現在只是理念上達成一致,覺得有必要恢復託兒所,但在實際運轉和操作層面仍然無章可循,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制度,甚至連主管部門是誰都搞不清楚。即使有單位或社區願意開辦,也存在資質審批和後續管理的問題。」

楊菊華建議,政府應當對主動開辦託兒所的企業提供幫助和指導,並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或進行相應的補貼,「畢竟企業要在前期有不小的投入,也算是分擔社會責任,如果沒有一定的支持和鼓勵,哪兒來的動力這麼做?」

相比起單位託兒所而言,楊菊華相信社區更能大有所為,「可以借鑑社區養老的模式,過去幾年,我們已經在養老方面積累不少經驗,包括在社區建立日間照料中心等託老機構,同樣道理,我們也可以在託幼方面並舉推動,二者都對專業性有要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專業組織參與進來,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更好地發揮社會的力量。

主筆:宗媛媛吳楠插圖:宋溪

相關焦點

  • 陳佐東代表:鼓勵民間資本創辦託兒所
    陳佐東代表:鼓勵民間資本創辦託兒所 2018-03-07 16:45:00來源:央廣網
  • 二孩困擾年輕父母 託兒所「回歸」單位辦園靠譜嗎?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表示,鼓勵女職工集中的單位恢復託兒所。託兒所,在上世紀幾乎是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標準配置,如今又重新回到大眾視線中。不少人都對託兒所的方便、放心記憶猶新,但是重新恢復辦園則顯得並不容易。
  • 鄧小虹委員: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家庭託兒所
    由於城市託兒所數量不足,隨著我國政府全面放開一對夫婦生育二胎政策,生育年齡的普通雙職工面臨的嬰幼兒看護難將成為普遍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鄧小虹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研究制定舉辦家庭託兒所的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解決託兒所嚴重不足、3歲以下兒童照料困難的問題。
  • 這些地區鼓勵企業舉辦「託兒所」!家長終於可以「抱娃上班」了?
    就在前幾天,黑龍江省政府響應國家號召,公布相關政策,鼓勵公司舉辦內部託育機構了!除了黑龍江,還有多地在今年公布了相關實施方案。哪些城市的家長喜提「帶娃上班」的機會呢?託幼君給大家挨個劃劃重點!這些城市也有相關政策01、山東東營:鼓勵建設「媽媽小屋」劃重點1、鼓勵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職業(技工)院校和高等院校等率先舉辦託育機構。
  • 上海未來三年入園增加20萬人 託兒所如何能回歸?
    託兒所已成稀罕物  爸媽上班,孩子去託兒所,這是很多成年人心中的童年記憶。如今在上海,託兒所卻成了稀罕物。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上海曾在條件成熟的企事業單位中廣泛開辦託兒所、幼兒園,至1985年末,企事業單位託兒所通過挖潛、增加收託近萬人。
  • DNF願滿如月禮盒可以開出什麼 願滿如月禮盒多少錢
    DNF願滿如月禮盒可以開出什麼 願滿如月禮盒多少錢 DNF最近馬上正值中秋佳節,騰訊也準備了一系列的活動,DNF開了一個但願人長久,情滿如圓月的活動,可以購買願滿如月禮盒,開出不錯的東西
  • 美託兒所辦「搏擊俱樂部」 鼓勵幼童互毆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31日報導,一位來自美國密蘇裡州的母親正在起訴她4歲兒子此前所在的託兒所,因其中兩位老師竟公然辦起「搏擊俱樂部」,不顧幼童恐懼,鼓勵他們互相毆打。據悉,該託兒所監控視頻記錄下了至少30分鐘的幼童打架視頻,而工作人員卻無人問津。小男孩的哥哥十分擔心自己年僅4歲的弟弟,並表示「託兒所讓他們打架,根本不幫他們」。
  • 法國怎麼防止託兒所與幼兒園虐童呢?
    我小時候,是1980年代;那時我們的託兒所與幼兒園,都是所居住新村辦的,算當地公共機構。老師都是本新村人,大家都認識,所以日子過得不錯。有爭執,也最多是跟家裡鬧幾句:「今天食堂大師傅對我不好,給我鍋巴吃!」我爸說,那些託兒所與幼兒園很早以前就在了——改革開放以前就有。那會兒幼兒園老師和小學老師一樣,是新村裡比較受歡迎的職業:大家都覺得老師和善嘛。
  • 推送新聞|瀋陽:鼓勵社會力量辦「託兒所」
    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招收2-3歲幼兒,鼓勵有條件的單位辦「託兒所」……瀋陽市近日出臺《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推進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體系建設,加強家庭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指導。
  • 梁建章:中國為什麼缺少託兒所
    託兒機構的長期缺位,會造成巨大且難以彌補的損失「託兒所」作為一種服務性機構,已經基本從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消失。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中國父母即使願意出高價,也很難找到接受未滿三歲孩子的託兒服務。雖然一些幼兒園提供日託服務,但數量有限,而且對小孩入託年齡有嚴格限制。
  • 國家鼓勵二胎,延長產假還發錢!多項補貼鼓勵生育!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答覆《關於當前我國應採取定向鼓勵生育政策的提案》,提到了目前正在推進的多項生育福利政策:將從多方面照顧到女性懷孕生產的不易,緩解年輕家庭的「二胎焦慮」。這些福利政策包括假期、經濟補貼、嬰幼兒照護和女性職業發展等多個方面,不僅能幫助緩一緩年輕家庭的「錢袋子」,同時也表明國家鼓勵生育的態度,快來一起看看吧。一、國家發放生育津貼對符合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險規定的女職工,國家予以發放生育津貼。生育津貼由國家生育基金統籌發放的,單位不用承擔,相當於國家為女職工發放「產假工資」。
  • 公辦託兒所回歸上海社區,送給「生了孩子沒人帶」的你
    這個現狀即將改變年內上海將建成20家公辦社區幼兒託管點其實曾幾何時,誰沒有上過託兒所呢,不稀奇的呀~回首過去,託兒所是小夥伴們第一次接觸社會的場所,許多人兒時的第一份記憶就來自於託兒所生活。那時候可以開辦託兒所的主體豐富,單位裡有託兒所、街道鄉鎮也開辦託兒所。小編小時候上的就是單位裡的託兒所,一大清早跟著媽媽一起擠公交,她上班我上學↓
  • 國家鼓勵二胎,延長產假還發錢!多項補貼鼓勵生育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答覆《關於當前我國應採取定向鼓勵生育政策的提案》,提到了目前正在推進的多項生育福利政策:假期、經濟補貼、嬰幼兒照護和女性職業發展等多個方面,不僅能幫助緩一緩年輕家庭的「錢袋子」,同時也表明國家鼓勵生育的態度
  • 天津鼓勵用人單位自建託兒所!費用來自……
    鼓勵用人單位興辦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解決本單位職工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問題,有條件的可向附近居民開放。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產生的設施維護、人工服務等費用,可按規定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公辦、民辦幼兒園開設託班,招收2至3歲的幼兒。
  • 曾經的託兒所時代,往事能否重來?
    「約75%的職工希望孩子入託,其中絕大部分職工希望在居住地附近就有合適的託兒所。」與眾多年輕父母的期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0-3歲幼兒託育市場現狀「十分骨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趙耀輝指出:「現在3歲以上的幼兒園相對來說比較多,但是3歲以下的託兒所極度缺乏」。
  • 「託兒所」消失太久,現在終於要回來了,屬於70、80後的回憶
    針對這樣的情況,瀋陽市政府給出了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就在最近,瀋陽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一個《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方案中指出,政府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擴大招收,收納2~3歲未及幼兒園學齡的孩童。方案中還寫道,政府同樣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積極開辦託兒所,為職工解決託兒問題。
  • 珠海181家幼兒園及託兒所學費公布!​你家幼兒園花費要多少?
    新的學年已經開始了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也已經開學了大中小學的學費因國家統一規格或當地教育和物價部門規格收費比較統一那現在孩子的上的幼兒園學費怎麼樣了呢?近日有網友發帖感慨現在的學費有些吃不消...公布了公辦、民辦、普惠性等181家幼兒園及託兒所的收費情況
  • 早教機構接連關門 無資質「託兒所」究竟有多少?該如何管起來?
    早教機構接連關門 無資質「託兒所」究竟有多少?該如何管起來?」究竟有多少?  7月13日,新民晚報報導了位於浦東新區張江路605號的「寶知成」兒童成長中心突然關門,原因是「交不出物業費」,百餘名家長退款無門。「寶知成」給出的解決方案之一是「轉校」,接收方是位於祖衝之路上長泰廣場內的凱瑞寶貝。記者在報導中寫道:「接盤俠」可能也是坑。
  • 劉永清在澳門母親會所屬聖約翰託兒所參觀訪問-劉永清 參觀訪問...
    東方網12月19日消息:正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活動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夫人劉永清,19日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夫人劉渭楨陪同下,參觀訪問了澳門母親會所屬聖約翰託兒所。   澳門母親會是一個有著50年歷史的慈善服務社團,主要從事幼兒教育和養老服務。
  • 願活出你的樣子
    又是一年高考季,出了考場,隨著考分的揭曉,緊張的志願填報正在各個家庭進行著。不管分高分低,考生們都在全國近3000所院校中挑選著自己理想的學校和專業。不知道有多少的志願在填報時先問過考生本人一句:「你喜歡什麼專業?你喜歡什麼學校?」;不知道有多少考生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我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我要成為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