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2日 14:18 來源:新民晚報
參與互動新民快評|早教機構接連關門 無資質「託兒所」究竟有多少?該如何管起來?
這幾天,有關早教機構關停的新聞不斷。新民晚報記者也成了神奇的預言家。
7月13日,新民晚報報導了位於浦東新區張江路605號的「寶知成」兒童成長中心突然關門,原因是「交不出物業費」,百餘名家長退款無門。「寶知成」給出的解決方案之一是「轉校」,接收方是位於祖衝之路上長泰廣場內的凱瑞寶貝。記者在報導中寫道:「接盤俠」可能也是坑。
圖片說明:凱瑞寶貝總部大門緊閉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結果竟被記者不幸而言中!7月18日晚,新民晚報客戶端報導了一則消息:知名早教機構「凱瑞寶貝」人去樓空,負責人失聯,家長投訴退費無門。從7月15日起,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共收到33條投訴凱瑞寶貝的情況,包括徐匯光啟城店、浦東唐鎮店、寶山景瑞生活廣場店以及普陀我格廣場店等多家門店均在投訴之列。一位投訴者稱:他為孩子報名的是託幼班。門店有5個託幼班,每個班約有20個2-3歲兒童。託幼班是全日制,在工作日9:00至16:00開班,收費5000元/月。託幼班最少按季度繳費,且國際班收費更貴。
全日制託幼,每月5000元。由此看出,凱瑞寶貝從事的根本不是早教,而是託育服務,也就是承擔了以前的託兒所的功能,但正常的託兒所、幼兒園,費用都是一月一收,哪有按季度收費的?
更令人詫異的是,有的早教機構,其實並無早教、託育資質。在今年3月爆出的凱瑞寶貝(北蔡店)疑似「虐童」事件中,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這家凱瑞寶貝分店系上海紫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無早教、託育服務資質。而這樣的早教機構,不在少數。
事實上,這些企業看到市場上對幼兒託育的需求,鑽了空子,打著早教中心的牌子,卻擅自開辦「託兒所」,在其中從事託育工作的人員,其幼教資格更是無從談起。且不說孩子能不能學到東西,是否能在那裡得到正常的看護,都是一個問號。
關門的早教中心,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除了家長的損失如何彌補之外,還有更多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沒有託育服務資質的企業、機構,何以能開辦「託兒所」,招收這麼多幼兒,且持續多年?無資質「託兒所」究竟有多多少?監管有沒有盲區?
希望有關部門對於早教機構及時展開排查、清理,這不僅僅是為了防止下一個「凱瑞寶貝」的出現,更是為了無數幼小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邵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