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翻譯大擺烏龍 新加坡華文「病入膏肓」?

2020-12-11 騰訊網

  加坡人總是以雙語人才自居。然而,當公共場所出現一些雷人翻譯、或者讓人不忍直視的中英文「恐怖」告示牌時,相信誰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生長在一個精通雙語的國度。

  近日,面簿和微博上瘋狂轉載著一張豎立在文禮地鐵站控制中心附近的告示牌照片。上面的翻譯應該是蟻族們至今所看到的最「恐怖」翻譯,沒有之一。

  告示上的英語句子非常簡單,寫著「Top up unavailable here,意思就是這裡不提供充值服務。結果它的譯文竟然是「在這裡不可收拾」。據說,中文底下的那行淡米爾文翻譯也是錯得離譜。

  Top up怎麼會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神轉折」變成「收拾」的意思,就連蟻族裡ABC背得最溜的長老也「嘆為觀止」,認為最該被收拾的就是這名翻譯高手。牛津字典裡的top up也找不到這層意思。

  想不到啊,SMRT聘用的翻譯,原來是一名深藏不露的造字高手。

  除了這個有欠收拾的句子,還有一句「Small change unavailable here,意思指的是「這裡無零錢可找換」。這句話也慘遭「毒手」,被譯成「小的更改無法在這裡」。

  紅螞蟻不知道是不是宮鬥劇看多了,看到這個句子最先想到的就是:「娘娘,小的不敢、也無法留在這裡啊!」

  就連本地作家尤今都在面簿上表示詫異,形容這樣的翻譯是「病入膏肓」!並補充:「衷心希望這不是一個別有居心的惡作劇」!

  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事件曝光後,對本地的雙語文化還是帶來了一定的衝擊。網民也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紛紛吐槽:

  不過,也有網友稱:「聽說這是SMRT的員工一片好心,直接用翻譯軟體直譯的。」結果勒?好心被當驢肝肺了!

  也有網友將事件分析得好似他親自參與了整個過程,認為錯不在翻譯,而在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

  SMRT這麼大的一個企業,要推行「Go Cashless」(無現金)計劃,肯定需要通過層層審核,以及高層批准。那麼,告示牌的內容,包括翻譯的準確度,是否也要有人把關?如果沒人把關,難道不應該找人校對翻譯內容?

  是不是可以這麼總結:譯者沒用心,校對的人不專心,就連領導們也不上心,所以才鬧出這麼大的笑話?事實擺在眼前,正如上述網友所說,在這個事件上,整個流水線的工作人員似乎真的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這是否再次印證了SMRT總裁郭木財去年11月所說的,SMRT的「企業文化問題」已經蔓延到很大的範圍,爛蘋果是真的爛到心了嗎?

  如果不是企業文化的錯,難道要歸咎於翻譯軟體的錯?

  紅螞蟻一族就是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將答案咬出來。在發動蟻族同胞咬了幾個翻譯網後,沒想到出現在屏幕上的中文句型,竟然還真的與上述「恐怖」翻譯雷同。

  (谷歌翻譯)

  (有道翻譯)

  (百度翻譯)

  (谷歌翻譯)

  所以說,在發展智慧國的漫漫長路上,很多東西還是不能被自動化的!至少到目前為止,翻譯這份工作,是不能完全被機器所替代的。

  本地還有哪些奇葩翻譯?

  《新明日報》本月3日也報導,後港中心和高文熟食中心裡的十二生肖運程裝飾的英文翻譯也錯誤百出。其中「本命年」被譯成 「Year is Benming」,而「犯太歲」竟被譯成「guilty of being too old (因年齡太大,而感到內疚)」,屬蛇的生肖「貴人」被翻譯成「Arch Aristocratic people」(貴族人士)。

  (新明日報)

  此外,《聯合早報》2016年12月也出現過這麼一則報導,「本地出現新政黨?翻譯烏龍再現!」

  (聯合早報)

  Christmas Celebration Party (聖誕節派對)在一份社區傳單上被翻譯成「聖誕節慶祝黨」,讓人貽笑大方。明顯就是譯者沒有用心在工作,純依賴翻譯軟體,才造成此笑話。

  (新明日報)

  2015年11月,《新明日報》也報導說,一名公眾在聖淘沙單軌列車海灘站(Beach Station)發現,在一臺「Press A Penny」(壓印紀念幣)機器上的中文翻譯意思完全被扭曲了。「No change given(不會退還多餘的數額)」被翻譯成「沒有更改」。不知道這回SMRT聘用的譯者,是不是跟單軌列車站的譯者是同一個人?

  紅螞蟻認為,身為譯者,應當先徹底吃透原文和語境的含義,再著手翻譯,這應該是從事翻譯工作的最基本條件。當然,譯者如果能以翻譯大師嚴復的「信、達、雅」為目標,在翻譯和校對的過程中多下一點功夫,那麼本地的華文,是不是還不至於無藥可救?

相關焦點

  • 華媒: 新加坡推廣華語卻寫錯字 細數用語烏龍
    社交網站截圖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導,推廣華語理事會日前在新加坡舉行第38屆講華語運動推介儀式時,臺上的活動看板原本應印上「華文華語,聽、說、讀、寫,多用就可以」的字樣,不料其中的  新加坡華文華語烏龍不斷   1、圓的東西都用「粒」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今年3月,講華語運動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戲劇社所製作的量詞教學視頻裡誤指「圓的東西,量詞都用粒」,引來網友炮轟。有些網民甚至調侃,難道還有「一粒太陽」、「一粒月亮」、「一粒地球」?
  • 馬媒:新加坡地鐵站告示牌華文翻譯出錯誤 讓人啼笑皆非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援引新加坡《新明日報》報導,網民指新加坡文禮地鐵站服務櫃檯告示牌的華文翻譯有誤,將「Top up unavailable here(此處不提供充值服務)」竟翻譯成「在這裡不可收拾」,讓人啼笑皆非。
  • 旅居新加坡的美國人愛學華文 將華文文學譯成英文
    旅居新加坡的美國人愛學華文 將華文文學譯成英文
  • 中式翻譯很好笑?新加坡這個地方的翻譯更好笑!
    說到新加坡的華文翻譯,大家聯想到的一定是那些慘不忍睹的翻譯錯誤。2002年,新加坡旅遊局把「中元節」(Hungry Ghost Festival)翻譯成「匈牙利鬼節」(Hungary Ghost Festival),可謂「最經典」的一次翻譯烏龍。
  • 中美峰會美方翻譯頻繁鬧烏龍 歐巴馬為此事致歉
    在這場發布會中,美方提供的翻譯員行動拖沓甚至漏翻了一個問題,為現場添加了幾分尷尬氣氛。歐巴馬為此事進行道歉。  據英國路透社1月20日消息,胡錦濤與歐巴馬出席的白宮新聞發布會持續了大約一個半小時,比預計時間延長了近一小時,主要問題出在了美方提供的翻譯身上。原定進行同聲傳譯的白宮翻譯員,在胡錦濤與歐巴馬發表完講話後才開始進行翻譯,這使得每個問題和回答的時間都延長到十分鐘以上。
  • 外媒: 新加坡推廣華語卻寫錯字? 照片在網上瘋傳
    社交網站截圖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導,推廣華語理事會日前在新加坡舉行第38屆講華語運動推介儀式時,臺上的活動看板原本應印上「華文華語,聽、說、讀、寫,多用就可以」的字樣,不料其中的「讀」字卻誤寫為「瀆」。相關照片短時間內便在網絡上迅速流傳開來,由於「瀆」字帶有「不敬」、「輕慢」等貶義,事件也引起網友一片譁然。
  • 新加坡教育特色-雙語教育:華文特選學校
    這些學校的母語課只有華文,沒有印度文和馬來文,平時的活動也會更傾向於華人文化,被稱為華文特選學校。華校的發展對第一代移民來說,大多數都希望子女可以保持良好的華文水平,所以華文特選的學校這些年也受到了廣大新移民的追捧。
  • 新加坡首屆趣味華文比賽 760中學生齊聚大比拼
    新加坡首屆趣味華文比賽 760中學生齊聚大比拼 2014-07-13 10:33: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李夏君     「華文大比拼」初賽回合以個人作答方式進行
  • 域外華文應用-新加坡 | 新加坡中學華文新教材之遐思
    袁忠作者是中國廣東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文化傳播系教授曾在新加坡的中學執教【原載新加坡聯合早報2021年2月23日言論版】教育課題中學華文教材10年一次的改版,應該是新加坡華族文化與華文教育的一件大事,但社會似已淡然,《聯合早報》言論版迄今只有
  • 新加坡教育部官員談華文教育 稱前景充滿曙光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教育部兼律政部高級政務次長沈穎接受記者專訪時,談到了雙文化工作小組成立一年多來的心得。沈穎認為,新加坡本地華文教育的前景充滿曙光,關心華文教育的人雖然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總的來說,大家奮鬥的大方向仍然是一致的。李顯龍總理去年宣布在衛生部長顏金勇所領導的華社聯絡組之下成立雙文化工作小組。
  • 新加坡中學華文課程設計顯新意 茶道京劇成必修課
    新加坡中學華文課程設計顯新意 茶道京劇成必修課   初中低年級必修「中國茶道」、「中國京劇鑑賞」;雙文化課程中中三至高二學段要探討當代中國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課題……新加坡一所著名中學的「華文」課程讓不少中國校長都嘖嘖稱讚。
  • 七人獲頒新加坡翻譯委員會翻譯人才培育計劃津貼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10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翻譯委員會曾在2018年年初推出計劃,為翻譯從業員提供資助,支持他們參加翻譯課程和工作坊等專業項目,提高專業水平。2019年,有七人獲頒翻譯人才培育計劃津貼,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出席了頒獎典禮,同時,她也是新加坡翻譯委員會主席。據了解,這七名專才也將擔任翻譯委員會的宣傳大使,在合適的平臺上分享經驗與知識。
  • 新媒:七人獲頒新加坡翻譯委員會翻譯人才培育計劃津貼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翻譯委員會曾在2018年年初推出計劃,為翻譯從業員提供資助,支持他們參加翻譯課程和工作坊等專業項目,提高專業水平。津貼最多可支付這類進修費用的九成,頂限為1萬新加坡元。2019年,有七人獲頒翻譯人才培育計劃津貼,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出席了頒獎典禮,同時,她也是新加坡翻譯委員會主席。據了解,這七名專才也將擔任翻譯委員會的宣傳大使,在合適的平臺上分享經驗與知識。
  • 致力華文教育 新加坡10名教師獲頒傑出華文教師獎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憑著對教育工作的熱忱,新加坡10名教師在華文教學的道路上努力不懈,展現卓越的專業精神,獲頒「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據悉,新加坡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前稱「全國模範華文教師獎」)設立於1998年,目的是為了肯定新加坡華文教師對語文與文化教育所做的貢獻。
  • 新加坡學生訂閱華文報刊電子版 提升華文水平
    新加坡學生訂閱華文報刊電子版 提升華文水平
  • 新加坡是如何教授孩子華文的?
    新加坡政府在學生華文教育上也格外用心,在新加坡,華語學習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教華語,下課後做華語作業那麼簡單。新加坡學生學習華文,學的是聆聽、口語表達、識字、輔助性閱讀等等。那麼,新加坡的華語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
  • 新加坡博物館重大展覽將有包括華文4種語言說明
    新加坡博物館重大展覽將有包括華文4種語言說明 2014-05-19 16:20:44(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新明日報》)   中新網5月19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博物館日後舉辦的所有重大展覽,都將有包括華文在內的4種官方語文說明。
  • 新加坡教師:電腦教學激發學生學華文興趣
    新加坡教師:電腦教學激發學生學華文興趣 >         華聲報訊:新加坡維多利亞初級學院華文級主任陳安德日前獲頒本年度模範華文教師獎。
  • 李光耀關閉新加坡南洋大學、壓制華文教育是不可原諒的
    當然萬事皆有不同,在我們的鄰國新加坡,當地的華文教育比起英語教育矮了一大截,而由華人一手創立的、用華文授課的南洋大學早在多年前就關閉了,如今只留下這四個字來供後人嘆息。南洋大學曾經的師生們則是更加惋惜,在他們眼中,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關閉南大,是他們一輩子都無法癒合的傷口。
  • 華文熱在印尼升溫 新加坡華文教師赴印教授漢語
    中新網3月2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教師到外國當義工教書司空見慣,不過多數是教英文、數學或科學,教華文的可說鳳毛麟角。  因此,當新加坡華文教師33歲的蕭芳輝在2004年申請到國外當義工時,雖已在初級學院教了7年華文,卻以為到國外教的必是英文或數學,因此做好了各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