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亂亡真相,波譎雲詭

2020-12-19 辵矱山人品茗讀史

西晉只有短短的50年時間,如果不算傀儡皇帝晉懷帝和流亡皇帝晉愍帝,其實也就兩任皇帝,可謂二世而亡。西晉滅亡的原因發人深思,以往我們常常說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這裡不管用了。因為西晉只「合」了不到50年時間。

學術界公認導致西晉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亂。然而,筆者試圖以全新視角撥開西晉衰亡的真正歷史迷霧。

西晉滅亡的直接原因,自然是永嘉之亂。根據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記載,西晉初年,由於東漢以來的北方民族內遷一直不受朝廷重視,到了三國時期,魏國又主要防止蜀漢和東吳的進犯,到了西晉初年,外族內遷卻又得不到良好的安置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一些邊遠地區,朝廷徵收的賦稅,被當地的漢人官吏增加,層層盤剝,使當地的少數民族民不聊生。西晉初年的開國皇帝司馬炎僅僅有守成之才,非雄才大略、開創霸業的一代英主,加上太康盛世讓他沾沾自喜,逐漸開始只圖享樂不思進取,西晉官場鬥富成風,奢靡腐化成為西晉朝廷的主要特徵。

司馬炎

然而事實真相果真如此嗎?

如果這樣,內中和八王之亂又存在怎樣的聯繫呢?

其實,我們翻開陳寅恪先生的書稿,能得到不一樣的答案。「清談的興起,大抵由於東漢末年黨錮諸名士遭到 政治暴力的摧殘與壓迫,一變其具體評議朝廷人物任 用的當否,即所謂清議,而為抽象玄理的討論。啟自郭泰,成於阮籍。他們都是避禍遠嫌,消極不與其時政治當局合作的人物。」

陳先生在對西晉的滅亡著重點不是奢靡,而是官員崇尚清談,在政治上不作為。

史學四大家中兩大家對西晉滅亡的真實原因看法不一致,這是正常的,可筆者以為,這兩個原因,都不足以導致西晉二世而亡。

西晉傳四任皇帝,三代人,其中,晉懷帝司馬熾是傀儡,晉愍帝司馬鄴更是流亡政府,而且沒有朝臣隨行。西晉之亡,既有外因,又有內因。

外因:內遷的民族不安於現狀

劉淵

少數民族內遷後,西晉政府將他們的首領扣押。西晉雖然是為了嚴防他們進行動亂,但是這種方法根本不是辦法。即使沒有八王之亂,西晉也是必然會遭受這些少數民族的反抗。八王之亂只是加速了西晉的滅亡。

劉聰
劉曜
石勒

內因:主弱國疑

晉惠帝司馬衷的智力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樣的國君給國家帶來的影響是災難性的,他先讓皇后賈南風乾政,後又心甘情願聽八王擺布。但是,即使司馬衷的智力正常,八王之亂也難免爆發。

西晉滅亡的根本原因:

一、政治平衡被打破

西晉初年,主要由功臣平衡外戚,以及藩王,「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以保證皇權。但是隨著功臣集團的重臣一個個死去,司馬炎不得不將外戚和功臣合二為一。這便有了賈南風。而原來的外戚受到賈南風的打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藩王獲得了權力,架空了皇帝,皇室成員爭權奪利,最終帶領西晉走向滅亡。

二、少數民族生存空間遭到擠壓

這一點前文已經說過,不再贅述。

三、文化、經濟發展過度繁榮,玄學清談和奢侈享樂成為時尚

這一點,前文也說過,不再贅述。

四、政治模式無法維持長久

東漢的政治平衡是門閥、外戚、宦官相互平衡的。而西晉,晉武帝將門閥和外戚合二為一,又將功臣和外戚合二為一,引起的實際上是門閥和功臣的爭鬥。這種政治模式是無法長久維繫的,故而西晉亂亡有其背後政治模式的漏洞。

五、土地制度問題

西晉採用佔田制,即按地位尊卑佔地圈地,這種方式固然不失為對戰時屯田制的終結,但如此土地制度嚴重激化社會矛盾,土地兼併愈發嚴重,引起少數民族反抗。

六、軍事制度問題

西晉在軍事制度上,廢棄了曹操唯才是舉的政策,選用一些武將世家鎮守各地,這些將領良莠不齊,而軍政大權全部交予一人,對西晉的政治威脅、以及對百姓的生計都十分不利,且更不利於作戰。史書記載中,最後西晉只有極個別能人在北方維持一定局面,但大局無法挽回。

總結:西晉亂亡不僅有自身原因,也有前代原因,但是西晉亂亡主要是開國之君司馬炎定下各種制度、政策以及政治模式。其亂亡的原因並非封建諸侯引起,事實上,分封諸侯是吸取三國滅亡尤其是魏國滅亡的教訓作出的正確決定。

想對西晉十六國歷史有所了解卻不甚了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這套書。

相關焦點

  • 真實歷史中的「鶴唳華亭」:陸機之死與西晉的滅亡
    而陸機之死的背後,還隱藏著西晉面對「五胡亂華」一敗塗地,導致北方中原淪陷數百年的深層原因,以及東晉立國江南將華夏文明薪火相傳的歷史密碼。通過創作《辨亡論》和《擬古詩》,陸機重新激發了入仕壯志,完成了加入西晉朝廷的心理建設,遂大約在西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左右離開華亭,北上洛陽,力圖在新朝尋找出路,重振家聲。宦遊中原 道阻且長北上之路萬水千山,道阻且長,陸機「佇立望故鄉,顧影悽自憐」。峻秀華亭,清朗鶴唳,別時容易見時難。
  • -西晉書法家陸機
    而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些關於這個《平復帖》的創作者西晉書法家陸機的事。小編不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書法家究竟是誰,但是小編所知道的最早的是「篆書鼻祖」秦國的李斯。在他之後,還有東漢的「草書之祖」張芝、三國曹魏的「楷書之祖」鍾繇、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作者西晉的陸機。再接下來才是我們最熟悉的那些王家的或是與王家有關係的那些書法家。
  • 勾勒西晉名士的異與同
    中新網10月13日電 臺灣《歷史月刊》244期刊登文章《西晉名士類型的簡單勾勒》認為,在陸探微的名作《竹林七賢與榮啟期》中,嵇康、阮籍、山濤、劉伶、向秀、王戎、阮鹹七人,或彈琴、或飲酒;或談玄論理、或手執如意,流暢線條讓這真實性待考卻千古流傳的晉代團體,更多了幾許灑脫風採。
  • 西晉繁盛一時的太康之治,為什麼只是曇花一現?
    在大家心目中,西晉是一個以短命和混亂而著稱的朝代。實際上,西晉也曾有一段世人稱頌的「治世」,筆者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段為人忽略的歷史。
  • 西晉為何連電視劇導演都不願意拍?
    一、西晉奠基人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死於公元251年。三國時期曹魏政權權臣,西晉王朝奠基人。司馬懿自幼聰慧,博學,對儒學尤為痴迷,所以名聲在外。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司馬懿被曹操任為文學掾,自此開始在曹魏政權的仕途之路。
  • 東晉與西晉相比,雖有類似之處,但還是有不同特點的
    我國的晉朝,從公元266年至公元420年,歷經155年,它上承三國時期,下接南北朝年代,又被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疆域圖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東晉與西晉相比較,雖然有不少類似之處,但還是有不同特點的。一。
  • 西晉時期晉武帝司馬炎曾派「記者」到各地訪察民情?
    晉武帝是一個很孝順的人,據說西晉就是以孝治天下的典範,這個可能和司馬懿的家風有關。司馬懿治家很嚴謹,所以司馬家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子孫後代。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體察民情,特地設置了一個地方官職叫做:採訪使。許多人第一時間聽到採訪不就是「記者」嗎?其實,也不完全是「記者」。晉武帝設置的採訪使,其實是一個代表皇帝監察地方的一種官職。
  • 西晉的「佔田制」到底發揮了怎麼樣的影響?即是興奮劑也是鴆酒
    導語:「佔田制」是西晉頒發的土地、賦稅制度,此制度頒發之後對西晉的經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性,促成了「太康盛世」的局面。但是史學家不止一次批判過此制度,部分史學家認為此制度是剝削百姓的政策,並且引發的「蝴蝶效應」直接間接導致西晉動蕩以至於滅亡。那麼問題來了,西晉的「佔田制」到底發揮了怎麼樣的影響?江郎認為該制度是興奮劑,同時也是鴆酒。
  • 西晉光祿大夫宗正卿·琅琊王覽
    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翁西晉太保王祥的同父異母弟。「書聖」王羲之的曾祖。歷經東漢、三國和西晉三代,曾入仕曹魏及西晉,在西晉官至光祿大夫。西晉泰始末年曾任弘訓少府。後來轉任太中大夫,祿賜與卿相同。鹹寧初年獲任命為宗正卿。不久王覽以疾病請辭,於是以太中大夫身分退休,並獲賜二十萬錢、床帳薦褥,並派殿中醫治病和給藥。後轉光祿大夫,並在府門前設行馬。 鹹寧四年(278年)逝世,享年七十三歲,諡曰貞。
  •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實踐的法典化,西晉佔田制
    大家好,我是曾利嫻,小編我今天來跟大家了解一下西晉佔田制的歷史淵源。西晉佔田制是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史上聚訟紛紜的問題之一。而要正確認識西晉佔田制,須放眼它的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弄清其來龍去脈,將其置於歷史運動的過程中加以考察。所以,本文試圖從探討它的歷史淵源人手,以期對這一問題能獲得進一步的認識。關於西晉佔田制的產生,史學界的看法主要有如下幾種:(1)認為佔田制是西晉的首創,與前代田制沒有關係。
  • 司馬氏與西晉興亡
    西晉從知曉度來講,可能比不上清朝、漢朝,但是它的完整性,它的經典性,卻是任何朝代比不了的。這個王朝從建立到它的強盛、衰落,前後五十二年,我們看到一個王朝周期律的全過程。很有意思,充滿了戲劇性。中國王朝有許多,讓我們只可思議,不可言傳的地兒,比如說西漢王朝,那就是從劉邦建國,到最後漢武帝上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40年,整整六十二年。
  • 西晉八王之亂到底怎麼回事兒?為何說司馬炎是倒行逆施?
    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到滅亡,不過只有短短51年,從八王之亂起到西晉滅亡,有25年。從八王之亂終到西晉亡,有10年。可見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外敵入侵不過是一個助推器。西晉政壇的混亂再次證明,任何在歷史進程中倒行逆施的做法,都將遭到現實瘋狂的反噬。
  • 從西晉看天子及臣子的奢侈之風
    當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不可能每一位君王都能做到以身作則,今日便從西晉時期入筆,探討古代上行下效究竟有多嚴重,看天子及臣子的奢侈之風。門閥士族奢靡成風西晉時期,實際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比較短的朝代,但每一個朝代的興起都絕非偶然,當然,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其獨特的管理制度。
  • 三國時代的終結,恰好與東吳有關,西晉滅吳為何如此之快?
    不過讓大家覺著比較戲劇性的就是,在三國時期結束的時候,也正好和東吳有著關係,這就是西晉當年發起的滅吳大戰。赤壁之戰畫像西晉滅掉吳國,孫仲謀離開人世如果那個時候的曹操一直活著的情況下,或許會感嘆自己當年走的黴運,在那個時候他碰上了諸葛亮以及周瑜這兩個人物。
  • 南京板橋三山村發現西晉古墓 墓主年齡73歲
    記者到現場查訪後發現,這是一座西晉古墓和一座南朝大墓,其中西晉古墓非常特別,墓主的年齡就直接「寫」在墓磚上。   墓的券頂開了「小天窗」   昨天上午11點鐘左右,金陵晚報記者來到現場,那裡是一大片荒地,連綿起伏的土坡,周邊已經拆遷多日,不見人家。
  • 波譎雲詭「朱令案」
    對於朱令案,貝志誠是最具發言人之一,正是因為貝志誠當年在網際網路上向國際求助,朱令的生命才得以延續,朱令案的二十年也是貝志誠的二十年,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默默地幫助朱令,並極力的找出案情的真相,網友們直呼:最善良的同學——貝志誠。2013年4月18日孫維發帖:等待真相笑罵由人,我比任何人都想將真兇繩之於法。
  • 為什麼地圖上東漢、曹魏和西晉三朝的疆域沒有今陝北地區?
    東漢王朝為了安置南匈奴,把陝北和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區賜給了南匈奴才是後期曹魏、西晉版圖範圍內陝北沒在版圖內的濫觴。而且也正是胡漢雜居以及八王之亂的引導,才爆發了暗無天日的五胡入中原的悲歌。陝北自從戰國時期被納入版圖後作為華夏版圖的一部分世代傳承,秦漢時代同樣如此。但是通常在魏晉乃至南北朝之前,陝北地區一直被少數民族盤踞。
  • 西晉被忽視的女強人:賈南風若聽她的話,八王之亂或可避免
    眾所周知,西晉皇后賈南風是引發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如果賈南風聽從一位婦人的建議,這場災難是有可能避免的!這位婦人雖然在歷史上沒什麼名聲,但事實證明此人聰明絕頂、善於謀劃,極具政治眼光,其見識要超過很多男人,但她卻被後世的人們所忽視!那麼此人到底是誰呢?
  • 鹿首步搖冠 西晉文化大融合的印證
    鹿首步搖冠在獨立展櫃中熠熠生輝。它是西晉時期的文物,高19.5釐米,寬14.5釐米,重達91.6克。  金沙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副主任黃玉潔介紹,這件鹿首步搖是頭部裝飾品,錘揲並鏨刻而成,外形取材於草原上常見之動物——鹿,分為鹿首和鹿角兩部分。鹿首造型,面龐瘦長,雙豎耳,頂部飾伸出三支主幹的鹿角,每枝杈梢上墜一片桃形金葉。
  • 使同姓必王:西晉建立初,司馬家族的「六等之封」制度
    司馬氏既然是漢代以來的著名世家大族,他們建立起來的西晉王朝又是以世家大族為其統治核心,就必然要維護世家大族的封建特權。為了鞏固和加強司馬氏的皇權統治,保護和擴大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權,西晉王朝在官爵制度方面,實行了「六等之封」的分封制。史載周代的官爵制度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