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古老的中國漢字,眾所周知的就是商代的甲骨文了,它們被鐫刻在骨片之上用於佔卜,看起來似乎是漢字的最初起源之處。但是在河南,當地專家們卻在一處距今大約8000年前的骨片殘骸之上發現了17個奇特符號,它們和商代的甲骨文有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有些專家激動地指出這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漢字,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上世紀80年代,河南省舞陽市賈湖小學的教師賈建國帶領學生到堤外平整土地,不經意間發現了散落在地的石斧、石鏟和破碎的陶片等,於是他和學生們一同將這些東西收集起來送交到縣博物館,經過鑑定,專家認為這裡是一處類似於裴李崗文化性質的重要遺址,並將其命名為賈湖遺址。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當地進行保護性發掘時,挖出了刻有17個符號印的甲骨契刻符號,專家們認為那些符號是有意識刻畫的,距今大約有8000年左右的歷史。
據專家介紹,這17例甲骨契刻符號,分別刻在甲、骨、石、陶器上,其特點均是契刻而成。而這些刻符結構為「橫」「點」「豎」「撇」「捺」等漢字筆畫,書寫特點也是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裡後外,與現代漢字基本結構相一致,並且有些契刻符號的形狀與4000年後的商代甲骨文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形似眼目的「目」,光芒四射的太陽紋等等。
那麼,為什麼說這些符號極有可能是中國漢字文化的鼻祖呢?原來在這17例賈湖原始文字發表之後,許多學者都曾試圖講行解讀,雖然目前還不便對這些符合進行猜測,但一些專家認為,它們都具有一定的形,應該記錄了某種寓義,而義是要用語言來解讀的,因此也具有對應的語言。那麼這樣看來的話,這些刻符就具備了文字的形、音、義的基本條件,儘管它們大多數只是單字,但是已經具備了文字的基本功能。所以,稱賈湖契刻是中國漢字文化的鼻祖,自然是可以成立的。本期節目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同時也歡迎各位網友在評論區留下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