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對印度意味著什麼?
那麼,什麼是咖喱
咖喱並不是單一的一種調料的稱呼,而是一類調料的名稱。香菜籽、小茴香、辣椒、八角、肉桂、丁香、紅花、黃姜、胡椒等不同的香料,少則三兩種,多則幾十種,研磨成粉末,以不同的比例進行調和,加上洋蔥、姜、西紅柿等,加水煎熬成糊狀,就成為不同種類的咖喱,分別用來製作相應的菜餚。白咖喱、綠咖喱味道比較清淡,配蔬菜。黃咖喱、紅咖喱味道比較重,配雞肉、羊肉。
不管哪種咖喱,吃起來多少都有些刺激,有些辣,這是由於其中的紅辣椒末或綠辣椒末,但量不會多。印度菜不以辣著稱,而以香聞名。好吃,咖喱味!
咖喱,是印度作為香料之國的標誌。
如果說,你要求在餐廳裡吃到的每一盤印度菜所用的咖喱都必須列出其成分的話,有可能會是一個讓你想像不到的長長的單子。在這一點上,印度菜可能不太符合營養學家的流行說法:食品的配料種類越少,食品越健康。但這個說法更多地指的是包裝食品,更重要的是,印度咖喱的所有成分都是純天然的,沒有人工原料的添加
雖然說起來都只是一個詞「咖喱」,但內容卻千差萬別,讓各地的印度人對照自己的喜好,將一個咖喱玩到了極致。正如中國菜有十大菜系,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的說法,印度菜也因為南北方氣候、出產、文化等因素差異,形成了不同的菜系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