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以後,家長總是時時刻刻的關注著寶寶,生怕自己家的孩子受傷,尤其是一歲之內的小寶寶,對於他們來說,很多東西都可能導致他們受傷,包括外面常見的一些東西和家裡的小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是吃的,也可能會是玩的,有的時候一旦不注意的話,甚至會釀成悲劇。
最近在網絡上一名網友分享了這樣一段視頻,視頻的拍攝地是在高鐵上,一名家長抱著自己不到一歲的寶寶,寶寶長得非常可愛,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自己手裡拿的蛋撻,口水直往下流。家長還在跟別人說話沒有注意到寶寶的這個動作,網友拿出蛋撻在寶寶面晃悠了一下,就自己吃了。
視頻在網上傳開,很多人都是被可愛的寶寶吸引過來的,評論裡大部分都是說寶寶可愛的,但是有一名網友就評論:孩子都嘴饞成這樣了,吃一口就怎麼樣,真是小氣啊。
這條評論一出來有不服氣的網友就回懟了:這麼小的孩子不能吃蛋撻,萬一人家噎著了你是能負責還是怎麼?很多網友就紛紛為他的回答點讚。
在網上就曾經報導過一名25個月大的孩子在車上吃蛋撻,因為家人剎車的一下,孩子吃蛋撻噎住,導致呼吸困難,幸虧及時搶救,才脫離危險。這個新聞上很多爸爸媽媽都心有餘悸,看來孩子在吃的上面一定要注意了,不能讓寶寶吃太大塊的東西,以免發生氣管堵塞,發生窒息。
兒童因為吞食一些大塊的難咀嚼的食物會很容易引起窒息,據我國兒童養護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在五歲以下的幼兒窒息死亡的病例中,因為食物導致窒息死亡的佔總死亡人數的50%,因為氣管異物導致窒息死亡佔我國兒童意外死亡比例非常之大,大部分的案例都發生在4歲之前,男孩多於女孩,而且這個比例還在每年不斷的增長。
所以,日常要給寶寶吃輔食的話,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了,一定要防止寶寶被異物卡住。
1.帶核的一些水果
這類水果非常多而且特別常見,像是葡萄、櫻桃、龍眼等等,這些水果體積不大,而且還有核,在吃的時候,寶寶很容易就直接將整個水果都吞下去,一旦寶寶一口吞下去,就很可能會發生卡喉甚至是窒息的風險,這樣的後果是難以想像的。
因此,寶寶在吃水果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可以將水果切成很小很小的塊狀讓寶寶吃,或者是給寶寶壓成泥狀和榨成果汁。
2.一些比較長的麵條
尤其是1歲以下的寶寶,他們的牙齒還米有完全發育成熟,因此儘量不要去吃一些比較長的麵條因為如果孩子以吸食的方式來吃麵條的話,特備容易被噎住,家長們要特別注意了,在煮麵條的時候,要切成小段再煮。
3.比較硬的水果糖之類
甜甜的糖果是很多孩子的最愛,家長們有時候也會給孩子買一些棒棒糖之類的水果,在過年的時候,家裡的糖也很多,但是要注意的是,一些大塊的水果糖也有可能會不小心引起窒息,萬一孩子在吃糖的一不小心吞下去就很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因此,年紀較小的孩子,不建議他們吃大塊的水果糖。
孩子的安全無小事,家長在平時也要學習一些急救的技巧,如果孩子真的發生了異物造成窒息的情況,在送往醫院之前,及時的對孩子進行一個急救措施,國際上目前對於氣管異物急救的措施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長們可以去網上看一下視頻學習一下。
另外,家長也要教育孩子在吃東西的時候要注意的地方,注意日常防範:
1.在吃東西的時候要小口小口的吃,慢慢咀嚼;
2.吃東西的時候不要和別人打鬧或者是說說笑笑;
3.一些不能吃的東西不要放在嘴裡玩耍;
還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安全教育的視頻。
例如,我國公安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和中國少年新聞出版總社推出的安全教育動畫片——《坐車不要吃東西,噎住喉嚨難呼吸》這些都是比較不錯的方法。
孩子安全無小事,家長在看護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太過於大意了,一定要細緻,再多的注意和留心都不算多餘,這樣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