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通訊員 黃凌伶
廣告教父、奧美創始人大衛·奧格威(David MacKenzie Ogilvy)以前講他看起來用之不竭的創意怎麼來的,他說他自己「毫無邏輯性的思考,但是我的潛意識卻很暢通。」他願意從不同的領域獲得靈感,聽大量的音樂,喜歡長時間地進行熱水浴,喜歡當園藝師,經常和神職人員一起進修,觀察鳥類,熱愛騎自行車。
從各種項目的操作性看來,大腦容易宕機的夏天,真的是刺激靈感的好機會——很方便,人們可以經常洗澡。
不過洗澡這件事情,按照不同人的不同特點,不同的時間洗,效果不一樣。
睡眠質量差,晚上洗澡
前幾天我和90後女同事臥談到半夜,總算捨得睡覺,我當時怕瞌睡蟲跑掉,簡單洗漱就躺下,準備早上洗澡;同事也很困了,但是她的夜場大開,堅持洗頭洗澡、敷面膜、全流程護膚,還要給我科普:「我就是精緻的豬豬女孩。」
其實從洗澡與健康關係的角度,我和豬豬女孩都做反了——
我是睡眠不算好的人,更適合晚上洗澡。
睡前沐浴是晚上身心放鬆的好辦法。對於有睡眠問題(如失眠、睡眠較淺)的人來說,晚上洗澡比白天洗澡更為有利。
2019年8月發布在《睡眠醫學評論》的一項綜述研究表明,將水的溫度調整到40~42.5℃,洗一個熱水澡,有助於提高體溫,能使人更快入睡,提升睡眠質量。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科克雷爾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的Shahab Haghayegh博士和其同事指出,洗澡的最佳時間是上床睡覺前的一兩個小時,「因為這樣能促使血液灌流至手掌和足部,提高手足溫度,降低人體核心體溫,從而拉大『遠近溫度梯度』,縮短睡眠潛伏期。」
一般來說,人體的核心溫度具有節律性——白天高,晚上低。失眠症患者的核心體溫通常較高。因此,手足溫度高,核心溫度低,也就是遠近溫度梯度大時,睡眠質量就更好。
早起人群,早上洗澡
豬豬女孩其實比較適合早上洗澡,因為她現在需要打卡上班。
對於有運動習慣、需早起工作的人來說,早上洗澡是作為熱身方式的不二選擇。
早上洗澡能激發人體活力。2007年11月發表在《醫學假設》期刊上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維吉尼亞州立邦聯大學博士後Nikolai A Shevchuk提出:冷水浴(20攝氏度,2-3分鐘)可治療抑鬱症。原因是,在冷水刺激下,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被激活,血液中β-內啡肽(緩解肌肉疼痛)和大腦中去甲腎上腺素(提高人體核心溫度,促進大腦清醒)水平隨之提高。
此外,由於皮膚表面存在密集的冷感知受體,冷水浴會將大量的電脈衝從周圍神經末梢傳送到大腦,產生抗抑鬱、使人心情愉快的效果。
油性皮膚,早上洗澡
還有一個角度是從膚質判斷洗澡時間。
油性皮膚者應在早上沐浴。美國紐約市內科醫學博士Holly Phillips強調說:「早上洗澡適合油性皮膚的人。因為晚上油脂會積聚,晨起洗澡能達到清除毛孔的效果。」
哮喘、過敏和潔癖患者應在晚間沐浴。對於容易皮膚過敏、有哮喘病症的人,睡前洗澡能清洗掉當天皮膚上的灰塵和過敏原。對於潔癖患者,把皮膚附著的花粉、灰塵帶到床褥上,任其生長,是根本無法容忍的。
實際上,人的頭髮夾帶大量細菌。如果連續很多個晚上不洗澡就睡覺,床鋪將會爬滿塵蟎與黴菌,導致人的臉上長痘痘。美國奧馬哈董事會認證的皮膚科醫生Schlessinger博士解釋說:「在一天中,頭髮收集了大量的細菌,比如說頭髮沾到座椅靠背……然後頭髮壓在你的枕頭上。在你睡覺的時候,枕頭會碰到你的臉。」
所以,除了油性皮膚的情況,其他膚質,通常更適合晚上洗澡。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