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識別?怎麼辦?這份指南收好了
青少年時期本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最為高發。 如何儘早識別孩子心理狀況的異常,如何正確與他們相處,提前預防青少年抑鬱症?
-
抑鬱症正逼近青少年群體!將納入高中體檢內容,早期識別最為關鍵
,如其中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所有學生的必修課,設置心理輔導(諮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指導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等。據央視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我國則有超過9500萬的抑鬱症患者,終身患病率為6.9%。癌症距離青少年群體比較遠,由此可見,抑鬱症或成了青少年的第一大殺手。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我們逐漸意識到,應對青少年抑鬱問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親子之間能否實現順暢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關鍵。」 在此次國家衛健委下發的《方案》中,明確要求各個高中、高等學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
-
警惕青少年抑鬱症
2、人格因素:抑鬱症具有獨特的人格特徵,並且抑鬱症患者的人格特徵的最突出表現是抑鬱情緒,伴有易衝動、焦慮、妄想、幻覺等特徵。 3、歸因和應激:過多的自省,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遇到突發性事件容易產生強烈的自責、內疚、無價值感,嚴重者感到內心痛苦絕望。 4、社會支持:良好的社會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
-
青少年期抑鬱症的日常應對策略
註:此文為詳細介紹青少年抑鬱症的應對,如果你已經度過了其中的某個階段,可以跳過翻看剩餘內容。在青少年時期經歷抑鬱症首次發作的鬱友很多,在這樣關鍵的成長期經歷抑鬱症是一件較為棘手的事情:身體需要營養和健康的身心以支持,身體的發育、學業開始繁重並處在關鍵時期、處在叛逆期等等。
-
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心理諮詢師劉歡歡提醒,青少年抑鬱症的表現往往比成人抑鬱症更具有隱蔽性,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及導致的嚴重後果卻容易被忽略,家長一定要有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識,注意儘早識別孩子心理狀況的異常,學會與他們相處的正確方式。14歲少女用刀割自己才能緩解痛苦「人們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
-
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若有其中三個,可能是被抑鬱症「盯」上了
近年來,因為抑鬱症自殺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那麼,抑鬱症的具體表現究竟有哪些?我們又該怎樣判斷自己到底有沒有抑鬱症?以及對於抑鬱症應該怎樣預防和治療?今天我們來一一為大家解答。抑鬱症的具體表現有哪些?長期情緒低落,悲觀厭世抑鬱症患者往往表現為長期情緒低落、悶悶不樂,漸漸地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抑鬱消極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釋放,病情變得嚴重,就會產生悲觀厭世的消極情緒,甚至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
抑鬱症不是「作」!患病率達2.1%,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療的人群中,青少年約佔四分之一。青少年抑鬱症的表現往往比成人抑鬱症更具有隱蔽性,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及導致的嚴重後果卻容易被忽略,「家長一定要有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識,注意儘早識別孩子心理狀況的異常,學會與他們相處的正確方式。」
-
面對越來越普遍的青少年抑鬱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有相關數據統計,我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3000萬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20多萬,其趨勢逐年上升。且我院青少年抑鬱症的接診總量也大幅上漲,由此可見,抑鬱症年輕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青少年抑鬱症,如果影響他們的一生?
抑鬱症對於我們來說,好像只有成年人才會出現。殊不知,青少年抑鬱症或許已悄然找上了你的孩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抑鬱症在「青少年疾病及殘障」的致因排行中位居榜首,雖然在各個地區統計的數據有所差異,但相對於整體來說,抑鬱症在兒童以及青少年中的流行率高達5%~12%。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症,可能要比我們想像中,更離我們最近。
-
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健康教育處方
及時發現青少年抑鬱症的可疑徵象,及時診斷,及早系統幹預,防範輕生意外發生,有助於控制疾病,恢復社會功能,確保患者安全,促進身心健康。對於出現抑鬱症狀的青少年,應及時帶其到精神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精神科就診,及早診斷,在專科醫師指導下系統幹預。□ 家長需充分了解該疾病,積極配合醫生的幹預、治療。□ 家長應加強與青少年的溝通交流,了解是否存在課業壓力過高、同伴交往受阻等誘因,並幫助青少年去除發病誘因。□ 努力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理解、支持、關愛患者,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和戰勝疾病的信心。
-
青少年抑鬱症知多少...
但兒童青少年抑鬱症(depression disorder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是以持久、顯著的情緒異常(高漲或低落)為基本症狀的一種精神疾病,表現為長期抑鬱伴有言語思維和行為改變。在緩解期間精神活動正常,有反覆發作的傾向。
-
為什麼精神分析治療青少年抑鬱症不靠譜?還有這些坑值得家長注意
對於抑鬱症,哪些心理治療方法能起到明顯療效?社會上的心理諮詢/治療機構那麼多,怎麼選擇才能避免「踩坑」?你又知不知道,如果心理諮詢/治療沒選好,也會出現嚴重「副作用」,抑鬱症會惡化?而人際心理治療則是基於外顯記憶中的人際關係矛盾,幫助患者糾正具體的錯誤觀念和方法、反覆訓練技巧。雖然後者沒有前者那麼深入、高效,但也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反覆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也能對創傷有一定的修復作用,有利於打破惡性循環。
-
青少年抑鬱症|他們不是「青春期叛逆」,而是「抑鬱症」
老師、家長、同學都不理解抑鬱症,更不理解她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抑鬱傾向更多是一種情緒,而抑鬱症是疾病。如果抑鬱傾向沒有得到及時緩解和重視,就很可能發展成為抑鬱症。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孩子不用承擔生活上的重任,衣食住行有父母負擔,校園裡有較為純粹的友情,他們有什麼想不開的,還患上了抑鬱症,是不是太閒了?與其說是抑鬱症,倒不如說是「心理脆弱」和「青春期叛逆」。
-
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普遍?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例如,覺得自己的成績不夠好,在校表現、與同齡人的社會地位、性取向或家庭生活都會對青少年的感受產生重大影響。 有時青少年抑鬱症可能由環境壓力引起,但是不論原因是什麼,當朋友家人或者青少年喜歡的事情無法改善他的悲傷或孤立感時,他很可能患上了青少年抑鬱症。
-
高中、大學體檢將篩查抑鬱症!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抑鬱症就診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年復發率降低30%。要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加大對非精神專科醫師的培訓,提高抑鬱症識別和診療能力。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高等院校所有學生的必修課,每學期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授課,指導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等。
-
抑鬱症:如何勸說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
很多人都驚訝地發現,當抑鬱症患者開始出現恢復的跡象時,自殺企圖最為常見。這是因為開始服用抗抑鬱藥後,患者身體上的行動力增加,但是情緒和心境還沒有恢復,在剛剛開始恢復時得到了原來想自殺卻沒有的行動力。而更讓家人和親友頭疼的是患者拒絕治療,這是一個極為頭疼的問題。
-
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
近日,#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上了熱搜,數據顯示:抑鬱症患者連年遞增,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太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有人認為,抑鬱症是想的太多,行動太少。有人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患上抑鬱症。正是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不能被理解和支持。
-
很可能被抑鬱症「盯上」了
記者幫問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第五病區主任陳方俠: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孫先生這並不是偷懶,也並非簡單的軀體疾病,應該是被抑鬱症「盯上」了。失眠、情緒低落、無法正常勞動甚至有自殺傾向,這都是抑鬱症的典型症狀,建議孫先生儘快到正規的精神專科醫院就診。
-
了解抑鬱症帶給你的信號,及時接受治療
在經歷了抑鬱--治療--康復--停藥--復發--康復--低劑量維持治療的節奏之後,真的很想跟大家來聊聊這個奇怪可怕的疾病。而是等到木僵狀態了,才開始接受吃藥治療。我記得那段時間真的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完全變成了另一個自己。也跟朋友訴說一些不適。百度的大數據推送,居然把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字眼推送到我眼前,我一個個去對照症狀,居然是那麼的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