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怎麼學(12) 為什麼是「友達に會う」而不是「友達を會う」?

2021-02-19 金璽罡

很多同學都是從英語轉來學日語。最頭疼的就是日語的助詞問題。

比如:

私と結婚して(和我結婚!)。

Marry me(嫁給我!)

英語中的及物動詞marry可以直接加上賓語me,而到了日語,由於結婚不是他動詞,需要用助詞「と」來表示結婚的伴侶。

這個對中國學生不難理解。

因為中文有「嫁給我「也有「和我結婚」這兩種說法,分別可以對應英語和日語。

 

但有些時候就很難用中文母語和英語來理解了。

比如,下面兩個句子。

 

在學校看見了朋友,

(I saw my friend in the school.)

在學校遇見了朋友。

(I met my friend in the school.)

在中文中和英語中,「遇見和看見「都可以看作及物動詞來使用。

簡單來說,上邊的句子只有動詞不同,句子的其他成分都沒有變化。

 

而日語則是:

學校で、友達、見た。

學校で、友達、會った。

×學校で、友達を、會った。

「看見「用表示賓格的「を」,而」遇見「卻用了表示參與者的「に」,而不能使用表示賓格的「を」。

 

這時就需要我們來理解使用日語中的賓格「を」和表示參與者「に」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在日語中,如果用賓格「を」來標示一個名詞成分,簡單可以把它理解為動詞的賓語。但是同時也意味著這個賓語是一個「非參與性」的成分,也就是說,這個賓語或者不參與和主語之間的平等的社交互動,或者就是地位太低,受到主語動作的支配,處於從屬者的地位。

而相比之下,用「に」格來表示的成分,則是一個可以和主語開展互動的參與者(地位上接近平等),作為這個動作所涉及的夥伴來積極參與到這個動作中來。

 

當你看到朋友,可能是遠遠地從人群中認出他,不包含要和他打招呼或者問候。所以用賓格「を」

當你遇見朋友,則是包含了你們會互致問候,或駐足交談等社交互動行為在內。所以使用參與格「に」

當然選擇賓格還是參與格,歸根結底是由動詞所包含的意義決定的。

比如:

田中さんに呼びかけた。

(向田中打招呼)。

田中さんを呼んだ。

(呼叫田中)

 

這裡面第一句展示了主語和田中之間的對話,需要田中的參與,所以用了參與格。

而第二句,只是表達了主語在呼喚他。田中甚至不再主語的視野範圍之內,而田中是否從某處冒出來,來相應主語的召喚也是一個未知數。

 

再比如:

田中さんを待った。

(等待田中)

同樣,在等待一個人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和這個人開展社交的互動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看起來有互動的例子。

お醫者さんが患者を診た。

(醫生為患者看病)

大家會想,看病是一個社交互動的行為,醫生不能給空氣或者幽靈看病。

 

但是這種情況下,醫生可以為病人診斷,病人不能為醫生診斷,他們之間是一個不平等的關係(設想一下遇見朋友的例子,如果從朋友角度出發,可以說他遇見了你,這是一個對等的關係)。所以病人在診治這樣的行為中不是一個和醫生同等地位的參與者。

 

這種互動性和對等性的「に」和「被支配、從屬地位」的「を」的區別,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

例如:

軍曹は、捕虜を尋問した。

(中士盤問了俘虜)

警察は、容疑者の田中を詰問した。

(警察在追問嫌疑犯田中)

警察は、容疑者の田中に質問した。

(警察向嫌疑犯田中提問)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句和第二句中,俘虜和田中都受到了「不平等地」嚴厲對待,而第三句中的田中則是一個同警察合作的好市民,地位上和警察更加平等,場景中不會有殺伐之氣。

 

而同一個動詞選擇不同的格助詞時,也會帶來這種區別。

比如:

田中を笑った。

(笑話田中)

田中に笑った。

(對田中笑)

明顯第一句是一個嘲諷的場面,田中處於一個低下的地位。而第二句則是一個人際交往中的良好互動。

 

我們再來看:

田中さんを教えた。

(教導田中)

田中さんに(道を)教えた

(告訴田中路線)

 

同樣,第一句中,田中無疑是地位低於主語的學生,而第二句中,田中則沒必要是學生這個身份,可能是問路的路人。

 

參與格「に」作為動作的參與人在日語中用得非常廣泛。

比如:

田中さんに聞く。

(問田中)

田中さんに教わる

(跟田中學)

田中さんに來てもらう

(讓田中來)

 

需要關注的一點是,參與者的「に」通常是表示配合的參與者。如果是不配合的參與者,日語中會使用「から」,比如:

ヤクザは、田中から、お金を奪った。

×ヤクザは、田中に、お金を奪った。

(黑社會從田中這裡搶走了錢)

軍曹は拒否しつづけた捕虜から情報を聞き出した。

×軍曹は拒否しつづけた捕虜に情報を聞き出した。

(中士從一直抗拒的俘虜那裡問出了情報)

警察は、話したがらない田中から容疑者の行方を聞き出した。

×警察は、話したがらない田中から容疑者の行方を聞き出した。

(警察從不想吐露的田中那裡問出了嫌疑犯的行蹤。)

注意,當參與者不是人類時,「に」是不能使用的。

會社から給料をもらった。

×會社に給料をもらった。

(從公司拿了工資)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這幾個句子在語感上的區別:

田中は、山田に勝った。

(田中贏了山田)

山田は、田中に負けた。

(山田輸給了田中)

田中は、山田を負かした。

(田中打敗了山田)

相關焦點

  • 簡析「に対して」和「にとって」
    也就是說,在中文中根據情況而理解的「對於…」在日文中直接可以用兩個詞「に対して」&「にとって」分別表示清楚。現在我們想要更清晰表達自己,就需要區分這兩者的區別。試想一下,這裡有段中文,需要把「對於…」這一句話單獨翻譯成日語,如何判斷用「に対して」還是用「にとって」?相反,假設只有一句日語要把它翻譯成中文,又該如何準確表達側重點呢?
  • 日語中「とする」與「にする」的區別
    今天就一起來學習「とする」與「にする」的用法區別吧。構成「AをBとする」句式,表示將本來不是B的A,一時作為B來用。因此它表示暫時的、表面的變化。中文意為:作為~。例如: 1、その部屋を物置とした。把那個房子(暫時)作為小倉庫來用。
  • 【文法雜記二】玩轉「~てくれる」、「~てもらう」 ---- 為你的口語錦上添花
    這一節,接著上一節講動詞連用形+「てもらう」:請~做什麼/讓~做什麼基本用法:表示請/讓對方為自己(或者是跟自己關係更近的人)做了什麼事情,強調「自己」得到了什麼,表示「自己」是受益方。說到讓誰做什麼,大家應該會立刻想起使役助動詞せる/させる,表示讓誰做什麼。單純從意思上來判斷,「てもらう」和使役助動詞せる/させる之間是可以互換的。
  • 「~ために」和「~ように」的用法及區別
    在日語語法中,「~ために」和「~ように」都可以表示目的,譯為「為了……」。後臺有小夥伴提出疑問「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 「~ために」和「~ように」究竟有什麼區別?
    在日語語法中,「~ために」和「~ように」都可以表示目的,譯為「為了……」。
  • 從童話【雪女】說說「に思う」和「と思う」的區別
    雪女を泊めてや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問題就是這裡為何用に思って,而沒有用と思って呢,而且兩者有何區別呢?這名會員也告訴我她去查了這兩個的區別,她應該是一個好學的人。首先思って是思う的「て」形,因為後面還接有內容,用了一個中頓。那麼其實就是「に思う」和「と思う」的區別了。
  • 日語:受身の助詞「に」、「から」的使用要點
    其中,賓格有分為間接被動和直接被動兩種形態,那麼兩種不同的形態在使用「に」和「から」的時候,也有區別。間接被動的賓格只能用「に格」。私は友達に夜遅く遊びに來られました。直接被動句型會有一些特定的動詞和文體,例如「によって」「から」「で」「の手で」。今天主要講「に」和「から」的使用例句:以下賓格均為直接被動。「に」「から」可以交替使用的情況。
  • 【高考日語】N4語法23回「うちに」
    ·若いうちによく勉強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趁著年輕應該努力學習。·忘れないうちに書いておきます。  趁還沒忘記先記下來。2、表示範圍,相當於漢語的【之中,之內】。·2、3日のうちに東京へ行きます。   2、3天之內去東京。·先生の説明まだ終わらないうちに、質問しました。   老師還沒有講解完,就提出了問題。
  • 風鈴日語筆記 高考日語易混難點辨析 「うちに」和「間に」
    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使用「間に」,但語感不同,它沒有這種緊迫性,也不一定是主體的有意識行為,它的中文意思是:「在……的時候……」,在這種用法上,兩者有時可以代用,有時不能代用。1、子供が寢ているうちに(○間に)、洗濯をしてしまいましょう。/趁(在)孩子睡覺的時候,把衣服洗掉吧。2、皆が出かけているうちに(○間に)、宿題をやってしまいなさい。
  • 日語的「ようだ、ように、ような」,你都能分清楚嗎?
    翻譯:像……一樣的;像……似的【活用】如果結句,用「ようだ」。如果後面修飾動詞或形容詞,變成「ように」。如果後面修飾名詞,變成「ような」。(很多同學都是在活用這一點上容易和後面的「ように」用法混淆,要注意!)【例句】①この雪はまるで綿のようだ。(這雪像棉花一樣。)
  • 關於「どうも」,這三種用法你會嗎?
    它音節短、易學、易記,在應該表示感謝、或者應該表示歉意的場合,只要向對方說一句「どうも」,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解,因此這句話也是日語初學者經常愛說的一句話,因此日語初學者過不了多久,這個「どうも」就朗朗地上口了。今天一起學習一下日語中「どうも」的多種用法吧。
  • 【日語語法】「通う」、「通す」、「通じる」怎麼念,怎麼用?
    歡迎來到周三的深夜日語語法課堂。今天的語法課,我們來學習關於「通」的三個動詞:「通う」、「通す」、「通じる」。這三個動詞雖然都和「通」有關,但是讀法和用法都大相逕庭。「通(かよ)う」是幾個詞語當中相對用法比較簡單的詞語。在初級日語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會社に通う」「學校に通う」,這時「通(かよ)う」就是「通勤」「上學、上課」的意思,相當於「通勤(つうきん)する」「通學(つうがく)する」。
  • 日語怎麼學14 內容的「と」
    屬於日語中相對容易掌握的格助詞用法。 但當我們將這個問題再深入一步,日語中為什麼要將思考的內容特意用一個格助詞來表示,也就是說,為什麼要通過加格助詞的方式來把內容和非內容區別開來?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對表示內容的格助詞「と」有更深的理解。我們可能從最開始的問題問起,什麼是內容?
  • 高考日語「よう」的用法總結
    對於初學習日語的同學們來說,「よう」的用法是非常容易弄錯的,在這裡,日語君給大家總結一下「よう」的用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每日學語法】「ように」的用法
    「ように」常用以表示習慣或目的。「ように」由名詞「よう」和助詞「に」所組成,本篇內容裡將介紹關於「ように」的三種用法。
  • 「ようになっている」和「ようにしている」的區別
    各位同學們晚上好~我是今川日語的孫老師,又到了今川8:30學日語的時間了,感謝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口號是:每一天,更優秀!でははじめましょう!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是日語當中非常重要的兩個語法知識點的比較,它們分別是「ようになっている」和「ようにしている」。
  • 日語中「食べようっと」的「と」是什麼意思
    ­  為方便同學們的日語學習,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日語中"食べようっと"的「と」是什麼意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Q:「もう、お風呂に入ろうっと」「お掃除しようっと」の「と」は何?­  Q:「我去洗澡吧」「開始打掃吧」的「と」是什麼意思?
  • 【難點辨析】「うえで」と「うえに」の違い
    「Nである、だった、であった/NAな/A/V+うえに」の形で、狀態の累加を表す。この累加は単純的な累加でなく、「もともといいものに、さらにいいもの、もともと悪いものに、さらに悪いもの」を重ねるという意味を持っている。この場合、前の事項と後の事項は同じ方向(プラスとプラス、マイナスとマイナス)が必要である。
  • 日語能力考 | 推量助動詞「う・よう」用法總結!
    1. 作為終止形的用法  ⑴ 表示說話人的推量、想像  ○そろそろ十二時になろう。作為連體形的用法  ⑴ 仮想の事柄を表わす。「もし~ならば~う(よう)に」の形で、「だろう、それなのに」の意味を表わす。(反実仮想)(「もの~たら」の強調の意味)表示假象事物/ 如果・・・可・・・;要是・・・可・・・。  ○あの人にそんなことを言おうものなら、君はあの人に毆られるよ。
  • 「どうも」你不得不知的三種用法
    在日語口語會話中裡,我們經常會聽到「どうも」這個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