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研究生
患者在門診上經常問到這個問題,紅豆薏米水經常被老師吐槽,這算在食療範疇。
食療的食物一般藥性不強,通俗點說就是力道不夠,只能以量取勝,你要是想靠紅豆薏米去溼氣,那你得喝多少?喝多久?
而且拿來泡水,豆子,你能泡出多少東西?口感還不好,還不如煮成紅豆薏米粥全吃掉來得痛快。
有些賣保健品的稍微包裝一下這兩個就賣得特別高的價格,我們老師說患者,你還不如來藥房來抓,自己回去配。
凡是中藥都得辨證使用,如果你是溼熱體質的,那你喝這個沒什麼,有好處,因為紅豆薏米偏寒,如果你是寒溼體質的,那你喝這個不就是雪上加霜了嗎?
這個理解不了的話,你把紅豆薏米換成綠豆粥。
老師的觀點是,真正是去溼氣,還是喝湯藥為好。
生病最好到醫院就診,瞎吃藥吃出什麼問題別怪我們,畢竟
處方藥請在執業醫師指導下用藥!
最後給大家科普一下紅豆的品種:
紅豆,即赤豆,就是平時熬紅豆粥的紅豆。
入藥以赤小豆品質為好,赤小豆呈長圓形而稍扁,而赤豆呈短圓柱形,兩端較平截或鈍圓。
《本草乘雅半偈》:「此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最良,稍大而鮮紅,及淡紅色者,僅堪供食,並不療疾。」平時所說紅豆薏米者,當以赤小豆。《本草經疏》:「凡水腫、脹滿、洩瀉,皆溼氣傷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溼,故主下水腫脹滿,止洩,利小便也。《十劑》雲,燥可去溼,赤小豆之屬是矣。陶弘景雲,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腫脹滿,總屬脾虛,當雜補脾胃藥中用之,病己即去,勿過劑也。其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熱從小便利去,若用之過多,則津液竭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王維詩中的紅豆,是海紅豆。海紅豆種子鮮紅色而光亮,甚為美麗,可作裝飾品,一般不食用,藥用較少,《海藥本草》:「微寒,有小毒。主人黑皮鼾蹭,花癬,頭面遊風,宜入面藥及澡豆。」曾有人報告其中含毒扁豆鹼樣成分,但非洲人有用作調味品者。根有催吐、瀉下作用;葉則有收斂作用,可用於止瀉。
而真正的「相思子」則是豆科的一種藤本植物,其種子上部約三分之二為鮮紅色,下部三分之一為黑色。種子藥用可湧吐殺蟲,外用治癬疥、癰瘡、溼疹。《本草拾遺》:「通九竅,治心腹氣。止熱悶頭痛,風痰。殺腹藏及皮膚內一切蟲。種子:苦、平。有大毒。」種子含多種毒性蛋白,有強烈毒性,服0.5毫克可致中毒。遇有中毒情況可按解救毒蛋白中毒的常規處理。民間解救法用甘草3錢、金銀花4錢,清水2碗煎至1碗飲。本品千萬不可誤當赤小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