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最新演講:如何給和尚推銷梳子|網易研究局

2020-12-18 網易財經

網易研究局NO.300

6月19日上午,著名經濟學家、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北大光華中國REITs論壇」成立儀式上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厲以寧: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關於培養更多的新型企業家問題,我首先講一下,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其中的一些問題,就是混合所有制究竟怎麼建起來?怎麼樣能夠把我們的經濟搞得更有活力?

熊彼特是最早提出企業家精神的。他提出企業家精神是作用於精神上的問題,所以他主張精神這個詞。但是這畢竟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100多年前很多預言對今天來說是過時了,我們現在遇到了許多新問題。

首先我們在經濟發展中需要有更多的企業家,而企業家的培養光靠企業家精神是不夠的,企業家精神必須跟實體結合在一起。這裡面就涉及到商品的功能性問題,功能比產品更重要」。我們在光華講課的時候,經常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講,有一個生產梳子的工廠招4個推銷員來,去推銷梳子,而且指定了必須到廟宇裡去推銷。

第一個推銷員回來了,怎麼樣?一把都沒賣掉,理由就是和尚說我光頭我要這個梳子幹嗎?一把沒銷掉。坐著等等,看看其他推銷怎麼推銷的?結果第二個推銷員回來了,怎麼樣?賣了十幾把,你能在和尚的廟裡賣掉十幾把梳子,很不錯了,你怎麼銷的?他說,梳子有第二功能,它不僅梳頭髮,而且它第二功能可能更有用,就是經常用梳子刮刮頭皮,可以活血、清腦,而且止癢,所以這樣的話就銷了十來把。

第三個推銷員回來的,銷了多少?幾百把,你怎麼在和尚廟裡能夠銷到幾百把梳子呢?第三位說,我在廟裡仔細考察一番,發現廟裡的香客很多,磕頭,磕了幾個頭以後起來頭髮有點亂,掉了很多灰在上面,於是就去找方丈說,你看你廟裡的香客多虔誠,你得關心他們,你每天早上每一個佛堂前面放幾把木頭梳子,他頭髮亂了可以梳一下,菸灰可以撣掉,他們覺得廟裡對他們很關心,所以他們就來的更勤了,更虔誠了。方丈覺得有道理,所以訂了好幾百把。

最後第四個推銷員回來了,你銷了多少把?幾千把,你怎麼在和尚廟裡銷了那麼多?我一開頭就跟方丈說,經常有人在你廟裡送東西是吧?對。有人給你捐錢是吧?對,你得用禮品回贈人家?最好的禮品是木頭梳子,方丈笑了,誰要你木頭梳子啊?不對,它是個紀念品,捐錢的人你可以贈它一個木頭梳子,前面刻有廟的歷史背景,背面把廟裡最好的對聯寫在上面,你方丈籤幾個字,這樣人家作為紀念品留下了,而且來的肯定更勤快了。對,這個比做什麼廣告都有用,方因此訂購了大量梳子,好幾千把。

第一把為什麼一把沒銷出去?他只盯著梳子就是梳子,只梳頭用,沒有考慮到功能的問題,真正的產品它能夠成功推銷必定是跟功能結合在一起的。所以說第二個推銷員可以銷售十幾把。第三個他把梳子作為廟裡關心敬香人的一種方式,送梳子給你,讓你梳頭。第四個功能發生了更大的變化,他把木頭梳子當成了一個招牌,一個紀念品,這些香客們都以得到這個方丈籤名過的梳子感到光榮。

所以一個產品關鍵在於產品功能的開發。連木頭梳子都能夠打開這個大市場,還有什麼不能打開呢?這就是給我們一些啟發。

中國有一句古話「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觀念從現在看也是不準確的,這不是新觀念,這是舊觀念,而且阻礙了前進,為什麼?因為如果沒有新的創新,新的思路,上一次的失敗只會導致再一次的失敗,只有通過創新,只有改變思路,才有可能實現成功。而且「成功是成功之母」,有了小成功,才可能會有中成功,有了中成功才能有大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很多條件下是行不通的,失敗後沒有新思路,只會繼續失敗。這都是熊彼特100年前所沒能考慮到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大量年輕人在市場中打拼,他們應該要懂得這些道理。

不斷有新路產生,新路就是新的功能、新的產品、新的意見,這些都能夠不斷的促進企業家精神的產生。這裡的企業家精神跟熊彼特所說的是不一樣的,熊彼特認為創新是什麼?他認為創新就是新的生產要素的重組,這話對嗎?這話不準確。為什麼不準確?創新更重要的是信息的重組,沒有最新的信息任何的創新都只能跟在人家後面走。

這個對我們光華教學是有用的,因為我們同學們來聽課,他不是想聽過去舊的歷史,他想聽新的趨勢,為什麼新的市場會這樣子?為什麼必然會出現新的產品?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應該考慮,怎麼在新的市場上參與競爭,怎麼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生產要素的重組儘管有用,但產品競爭力的關鍵仍然是信息的重組,你能夠掌握更多的信息量的話,就越有可能實現創新,越有可能實現成功。

所以我們經常看說創意是創新的前提呢?很多年輕人他有創意,他們有了創意,就能夠為創新創業提供動力。

光華管理學院既然已經把培養企業家作為自己的任務之一,我們願意更多的合作,我們也願意在創新方面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創新是沒有止境的。我們培養人才同樣是沒有止境的。

在中國當前的情況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就鼓勵每個人積極參與創新,因為任何人,包括那些有創意的年輕人,他們剛進入市場,希望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特別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年輕企業家的發展,也才能培養更多優秀企業家出來。

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網易研究局是網易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網易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網易研究局>>

本文來源:網易研究局 責任編輯:譚章慧_NBJ6937

相關焦點

  • 厲以寧講了個賣梳子給和尚的故事:無市場創造,很難把金融搞起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參加本次論壇,並就「全球經濟形勢與銀行保險業擴大開放」這一主題,發表主題演講。厲以寧表示,中國現在的大問題提高企業家的素質,其中包括在銀行金融方面的人的高的素質。在北京,要把金融業進一步做好,特別是把一些省市的好的例子拿到北京來做,這對北京是有好處的,對其他省也是有好處的。
  • 聽說你把梳子賣給了和尚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營銷經理自詡自己推銷有道,什麼東西都可以賣給別人,即使別人不需要,他也能發現另外的推銷點,創造出客戶的「偽需求」,將商品賣給別人,最令他引以自豪的是有一次他把梳子賣給了和尚,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銷售史上的一道經典面試題「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馬雲曾經因為這道經典面試題開除了阿里內訓師,認為將產品賣給不需要的人就是欺騙,缺乏誠信的行為。今天就簡單聊一下這個話題——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促使人形成購買動機要靠兩個要素:需求和欲望先說需求,和尚沒有頭髮,根本用不到梳子,讓和尚買梳子無異於竹籃打水,顯然是徒勞的,需求這條路走不通。再說欲望,如何能吸引和尚買梳子?
  • 溝通心理學「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
    但面試官除了一道題,就讓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那題目就是把梳子賣給和尚(在這裡我很不贊同某雲所說的和尚沒有頭髮,賣梳子給和尚是騙人)沒有頭髮不代表用不上梳子。最終只剩下甲乙丙三人留了下來表示願意去試一試,面試官給他們三日時間去向和尚推銷梳子,讓他們三天後到公司匯報梳子的銷售情況。
  • 面試官:請問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面試者這樣回答……
    一個奇葩的面試故事「小x是一個勤儉奮進的好青年,這一天面試一份銷售的工作,面試中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問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很多人抓耳撓腮後紛紛獻策:比如把梳子作為裝飾品,甚至是藝術品,具備收藏價值那種。比如開發梳子的又一功能,像梳尺磨得更細些。表面上它是梳子,實際上它可能是牙籤,說不定還可以做暗器。……問題問得作妖,回答的也不遑多讓。
  • 面試官: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且不被馬雲罵?網際網路+思維,服了
    銷售史上有一道經典面試題,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重點考察銷售人員腦洞大開、忽悠客戶的本事。幾乎所有銷售培訓師都會給銷售新人洗腦。馬雲聽見阿里內訓師講這個案例後,立即開除了他,理由是銷售不是忽悠,不應該把產品賣給不需要的人群。
  • 把梳子賣給和尚 銷售人員都讚賞 馬雲卻認為「騙人」
    一次節目中馬雲講,當年阿里巴巴裡面有一個人給其他員工做培訓,那個人說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只要告訴和尚:把梳子給磕頭後頭髮凌亂的香客就行了。阿里員工聽的津津有味,覺得這人很會推銷。「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在銷售界很有名,故事中的銷售方式一直受銷售界讚賞,為何馬雲反對,在我看來,其實是兩種銷售觀的衝突。銷售界一般的觀點是,就算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只要突破一般思維定式,總有方法把產品賣出去。」這讚美的是一種敢於突破常規思維的創新精神。
  • 為什麼要把梳子賣給和尚?(李金平)
    最近我的各大自媒體,老是向我推送一篇文章,其大意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裡面講的是五彩繽紛、有板有眼,可謂振振有詞。或許有的人會對此類文章極感興趣,畢竟它是證明自己「銷售能力」的最好手段,而我粗略地瀏覽後,卻選擇一笑了之!首先;有把梳子賣給和尚想法的人,只能說明你還不夠聰明,因為你在緣木求魚,你把寶貴的時間,花在了根本就不出結果的地方。
  •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才被馬雲認可?這營銷策略100分,回答滿分
    不過馬雲雖然不允許阿里用這樣的事例,但還是有很多公司在繼續使用這個問題,甚至加上了額外的條件:你怎樣才能把梳子賣給和尚,並且不被馬雲罵呢?這讓前來求職的人感到很為難,馬雲先生早就否定了這個問題,怎麼可能不被罵呢。但是為了工作,還是得硬著頭皮回答。
  • 再聊「把梳子賣給和尚」
    有個老套的營銷故事,是「把梳子賣給和尚」。有時候一說起這個案例,很多人就說是騙術。事實上這個故事還是很有意義的,重在思維的啟發,它內在的東西是講「賣給誰」和「怎麼賣」的問題。第一位銷售員賣了一把,回來說:「寺廟裡都不需要梳子,只有一個小和尚頭皮奇癢,賣給他了一把。」
  • 再把梳子賣給和尚!
    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大師。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問題。後來馬雲,馬老師還鄭重承諾過。如果阿里系公司有人提這種問題,他就把這個提問題的人炒掉。我們為馬老師點個讚啊!和尚大師沒有頭髮,明顯本人沒有對梳子使用需求。大師你用這個梳子去收藏起來吧,說了紀念你的頭髮是吧?追思紀念。大師不是見一次哭一次啊?送禮、禮品、轉賣獲利需求。
  • 面試官: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90後的回答非常精彩
    說到和尚很多人覺得他們已經超凡脫俗,有人覺得他們沒有責任,拋下自己的父母去出家,雖然不同的人對他們有不同的看法,不過真正的甜苦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而想當和尚必須與塵世脫俗,而且不能有個人情感,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剃度,頭上的點數是等級,所以賣梳子的小販如果賣給和尚可算是十分荒謬可笑了。
  • 網易研究局|中國到底需不需要自己造原子筆頭?
    網易研究局|低息時代終結?中國加息可能性有多大網易研究局|曹德旺先生 你沒說清楚的我們幫你說網易研究局|春運又開啟搶票模式?回家難題何解網易研究局|油價再上漲 誰在暗喜誰在嘆息?網易研究局|工資增速放緩 三大因素阻礙工資上漲網易研究局|市場經濟地位為何需要別人承認?
  • 網易研究局經濟學家推薦書單:提升眼界格局的25本書!
    網易研究局VIP福利來了!書籍是人類成長進步的階梯,最近,網易研究局拜訪了國內知名的12位經濟學家,精選出了他們正在看的25本好書,分享給大家,想要提升自己的眼界、格局嗎?快來找【研究局主編】要書單吧。
  • 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故事不長,啟迪深刻!
    第一個人:出了門就罵,什麼狗經理,和尚都沒有頭髮,還賣什麼梳子!找個酒館喝起了悶酒,睡了一覺,會去告訴經理,和尚沒有頭髮,梳子無法賣!經理微微一笑,和尚沒有頭髮還需要你告訴我? 第二個人:來到了一個寺廟,找到了和尚,對和尚說,我想賣給你一把梳子,和尚說,我沒用。那人就把經理的作業說了一遍,說如果賣不出去,就會失業,你要發發慈悲啊!和尚就買了一把。
  • 如何將梳子賣給和尚?面試者機智回答,當場錄取
    分享職場中的人和事,有故事,有溫度,歡迎大家關注【靜靜職場】一家公司為了招聘一名銷售人員,在面試時,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將梳子賣給和尚?」前來面試的有三個人,第一個回答說:「我來這裡面試,將要銷售的產品不是梳子,我服務的客戶也沒有和尚,你問的這個問題很無聊,我不願意回答。」第二個面試者想了很久,最後說,這個問題有點難,我覺得自己賣不出去。
  • 怎麼樣讓和尚買梳子?這個銷售的一番話,馬雲聽了也很認同
    曾經在銷售界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而且所回答的問題要確保不會被馬雲罵。有些應聘者認為,馬雲老師曾經說過要把自己的產品賣給需要的人。和尚是沒有頭髮的,所以這位銷售人員並不會把梳子賣給和尚,就算和尚被自己的態度和語言感動,把梳子買回家也沒有任何使用的地方。
  • 第六個人居然用這樣的方法賣了10000把梳子給和尚(高手必讀)
    梳子是如何賣給和尚的?這是一個流傳很久的營銷型的小故事,這又是一個很經典的營銷指導案例。很多人只聽說過第一種,聽到第三種的都是少數,能研究到第六種的早已成為營銷高手!第一個人:出了門就罵,什麼狗經理,和尚都沒有頭髮,還賣什麼梳子!找個酒館喝起了悶酒,睡了一覺,會去告訴經理,和尚沒有頭髮,梳子無法賣!經理微微一笑,和尚沒有頭髮還需要你告訴我?
  • 銷售之神原一平挑戰把梳子賣給和尚,和尚反勸:回去多聽別人批評
    有一個銷售員,能力一般,銷售業績也橫插,有一天,他去寺廟推銷,一位老和尚指點了他,沒多久,他的業績就突飛猛進!這個業務員就是在日本銷售行業中被譽為「銷售之神」的原一平。剛入行的時候,原一平大概是看了「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段子,激情滿滿,跑到寺廟準備賣梳子了。
  • 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故事太有啟發了!
    出了門就罵,什麼狗經理,和尚都沒有頭髮,還賣什麼梳子!找個酒館喝起了悶酒,睡了一覺,會去告訴經理,和尚沒有頭髮,梳子無法賣!經理微微一笑,和尚沒有頭髮還需要你告訴我?鬧騰了大半天,忽然,那人說,你看,很多香客很遠來到這裡,他們十分虔誠,但是卻風塵僕僕,蓬頭垢面,如何對佛敬?如果廟裡買些梳子,給這些香客把頭髮梳整齊了,把臉洗乾淨了,不是對佛的尊敬?和尚話說有理,就買了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