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到過南京中山陵或對孫中山先生稍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天下為公」這四個字。天下為公四個字並非孫中山先生的原創,它的出處是《禮記-禮運》,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句話反映出了中國古人「天下大同」的美好社會理想。
在周易中,有一個卦與天下大同的主旨相符,那就是《同人卦》,大家注意了,此同人,非彼同人。這個和同也不是籤合同的那個合同。
在周易的各種注釋之中,往往把同人的主旨解釋為「與人和同」,和,有調和、和平等各種內涵,同字有會同、聚合的意思,同人就是聚合眾人。很多朋友對和同這兩個字可能不太了解,為了便於理解,江南易林在標題中用了合作兩個字,其實合作的意義比和同要狹窄的多。
下面來看看《同人卦》的卦象:
《同人卦》的卦辭和爻辭如下:
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 六二:同人於宗,吝。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九四;乘其墉[yōng],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上九:同人於郊,無悔。
對周易有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在周易原文中,不同的卦先後排列的順序是很有講究的。江南易林以前分享過一個否極泰來的否[pǐ]卦,否卦有陰陽不交的意思,而同人則是與人和同,兩者意義相反。「否」或者說陰陽不交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被「同人」替代,所以否卦之後是同人卦。
《同人卦》的六個爻向我們展示了與人和同之時各種曲折的情狀。卦辭中「同人於野」四個字顯露著光明無私的同人之道——具體含義後面還會詳細講解——然而想要與人和同,並不非輕而易舉之事。
我們來看看六個爻的情況吧:
初九:剛出門就與人和同,僅僅是無咎。
六二:與同宗族的人和同,有些偏狹,未免遺憾。
九三、九四:爭相用強制的手段強行與人和同,違背中和正的道理,所以九三徒勞無益、三年不振,九四改過自新、轉兇為吉。
九五:先遭厄運,而後剛正執中道而終於和同與人。
上九:孤身遠遁荒外,同人道窮。
值得注意的是:
《同人卦》的三、四、五爻用兵戎、攻戰來比喻,可見與人和同過程中矛盾激化的程度。同與爭或者說合作與競爭,是一對矛盾,同與爭尖銳的矛盾深刻揭示出「同人」艱難的本質。
正因如此,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及創始人之一的王弼感嘆說:凡處同人而不泰焉,則必用師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與人和同、合作搞的不愉快的話,往往會引起矛盾、爭訟甚至爭戰。大家想想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是不是這麼回事?現在我們和俄羅斯是戰略合作關係,鑑於這個國家歷史上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還得時刻防著他。無論如何,現在這種合作關係也是來之不易的。今日的和同,往往是在昔日爭戰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同人的主旨就是:同心同德、友好合作、為善共贏。
江南易林建議大家有空讀讀周易的原文,含義不理解沒有關係,就當作文學作品來讀。你會發現易經中有很多經典或優美的句子,文學風格與詩經類似。比如大家熟知的:見龍在田、亢龍有悔、密雲不雨,還有「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等等。像密雲不雨這種詞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起來,高雅而大氣。
江南易林分享的同人卦中有個詞語大家也可以記起來然後日常使用,那就是:同人於野。造句:我們做人、做企業,要有同人於野的胸襟。
在古代,國之外為郊,郊之外為野,同人於野就是說同人的範圍要擴大到最邊遠的地區,要和同天下之人,這樣才能真正的「亨通」。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懷和包容性,如果雞腸狗肚、鼠目寸光,是成不了大業的。我國華為公司就是同人於野的典型成功案例。
周易《同人卦》告訴我們與人和同的三個條件:柔得位、得中、應乎乾。
這三個條件的簡單解釋就是:
要謙遜、柔順行正道與強者和同。總之,我們無論是做人還是做生意、做企業,都得廣結人緣、同人於野,這樣才能真正的亨通。